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89007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申报和考核办法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动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把节水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全领域,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契机,建立健全城市节水法规制度,完善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体系,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

2、型经济,改善水生态环境,在全市形成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管理体系,缓解城区供用水矛盾,不断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为实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二)创建目的。创建节水型城市,发展节水型经济,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系,缓解城市供用水矛盾,不断提高节水管理水平,是城市节水工作的主要方向,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是维持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打好碧水保卫的有效载体,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治本之策。通过创建,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三)工作目标。从生态宜居

3、、安全韧性、综合节水等方面全面发力。到2023年年底创建范围内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2024年保持建成区各项指标稳定达到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II级,2025年完成自评和节水型城市申报。二、创建范围城市建成区(不含乡镇)全部范围。三、工作任务(-)夯实城市节水基础。L编制城市节水相关规划。编制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并报本级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按照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目标任务推进落实。编制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出台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相关制度,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2、健全城市节水法规政策。制定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及再生水价格指导意财口主要用水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等

4、规范性文件,完善城市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用水管理,地下水保护,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3、规范城市节水机构职责。各区建立部门明确、职责清晰、日常节水管理规范的城市节水管理机构。市级有关部门确保节水管理人员稳定,依法对城市供水、用水单位进行全面的节水监督、检查、指导管理,抓好各项节水制度的落实,开展城市节水日常宣传和节水培训,常态化组织城市节水技术与产品推广。4、健全城市节水制度。建立健全城市计划用水管理、定额管理、节水三同时、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取水许可、城市节水奖惩等制度。出台特种行业用水管理、鼓励再生水利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建立供水企业水价调整成本公

5、开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制度。落实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推进实施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5、建立城市节水统计制度。逐步建成城市节水数字化管理平台,按时统计上报城市节水数据。自2023年起,全面落实城市节水统计制度,确保统计指标、统计制度及落实情况满足申报要求。6、完善节水财政保障制度。建立稳定的节水专项财政制度,确保节水基础管理、节水技术产品推广、节水技术改造、节水设施改造与建设、节水奖励、节水宣传教育等活动顺利开展。城市节水财政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0.5%。,城市节水资金投入占本级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l%oo7、搭建智能化供节水平台。开展市级城市供节水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平台与各

6、区、城市供水企业的数据对接,实现节水统计、计划用水和超定额用水的规范管理,按时统计上报城市节水数据,全面提高城市节水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水平。8、杜绝重大负面事件发生。近3年内未发生城市节水、重大安全、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破坏文化资源等事件,未发生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破坏性建设等行为,未被市级以上政府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报批评。近3年内,不得在城市节水方面因相关媒体曝光而造成重大负面影响。(二)加快生态宜居建设。9.提升城市可渗透地面面积占比。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已建成海绵城市的区域无易涝点。加大城市建成区更新改造力度,统筹规划改造项目,逐年落实改造任务,确保城市建成区内具有渗透能力的地表(含水

7、域)面积占比不低于50%o10、规范自备水管理和执法检查。制定实施自备水源关停计划。规范建成区范围内的自备井审批、验收及相关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完备取水许可手续,严格自备井管理,自备井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oIL加大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各供水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供水管网漏损控制计划,不断加大对老旧管网改造投入力度,逐步实施供水管网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各区严格监督管理,积极指导配合供水管网改造,因地制宜鼓励支持推进分区计量管理,确保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高于7%o12、改善城市水环境整体质量。加大城市水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检查,公正执法,重点排查生活污水直排口和城市黑臭水体情况

8、。各区结合实际落实整改举措,切实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确保建成区旱天无生活污水直排口、无生活污水管网空白区、无黑臭水体。13、倡导居民节约用水。市级有关部门、各区要把城市节水宣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拓展宣传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节水宣传,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知晓度,提升居民节水意识,引导居民全面节约用水,确保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不高于140L/人天。14、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制定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标准。各区结合实际,抓住重点,加快推进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区域内市级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不低于10%o(三)提高城市安全韧性。15、加大用水总量控制力度。全

9、面加强用水计量管理,健全市、区两级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确保全年各类用水户的用水总量不超过下达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16、强化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管控。强化行业监督指导,确保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5%o17、促进城市再生水利用。积极推动再生水利用项目示范建设工作,提高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环境用水,一般河道生态、湿地用水等方面优先使用再生水,确保城市再生水利用率不低于30%或年增长率不低于8%o18、加大一户一表改造力度。持续推进城市居民家庭一户一表改造,实现居民抄表到户、收费到户,确保城市建

10、成区内居民家庭一户一表率不低于95%o19、增强节水型器具监管。加强节水型器具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生活用水器具抽检,确保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合格率达100%o20、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建立健全用水单位重点管理名录,确保非居民单位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o21、推动节水型单位创建。积极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工作,以高校、医院等公共机构为重点,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推进节水改造,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确保市级节水型单位覆盖率不低于25%。22、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节水技术改造,提倡循环用水,确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低于83%(不含电Do23、完善工业企

11、业单位产品用水量。明确市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确保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用水量不大于国家标准值或地方标准。24、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加大节水型企业的创建力度,积极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工作,有针对性地制定各类企业节水改造方案,进一步强化企业节水管理,确保市级节水型企业覆盖率不低于30%o(四)提升节水综合指标。25、降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坚持以水定产,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构建与水资源相适应的产业格局,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确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不含第一产业用水量)低于全国平均值的50%或年降低率不低于7%o26、加大城市节水资金保障。建立稳定的年度节水财政投入机制,确保城市节水财政投入

12、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0.5%。27、加大水资源费(税)收缴力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费(税)征收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水资源费(税)收缴率不低于95%o28、加大污水处理费收缴力度。完善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严格执行污水处理费征收制度,加大征收力度,确保污水处理费(含自备水)收缴率不低于95%。四、工作步骤(-)第一阶段:成立创建节水型城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方案,全面启动(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摸清全市节水现状,对照考核指标开展评估工作,制定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全市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召开动员会,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工作力量,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二)第

13、二阶段:组织实施,深入推进(2023年5月至2024年12月)。全面落实创建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城市节水管理制度,开展城市节水日常管理和执法检查,推进各类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确保2023年年底创建区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标准2024年年底前,创建区域稳定达标。(三)第三阶段:检查完善,自评申报(2025年1月至2025年12月)。全面梳理总结节水工作成效及特色亮点,整理形成系统、规范的申报材料。2025年8月底前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材料的初审自评,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材料报送。同时,制定迎检工作方案,做好迎检工作准备,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迎

14、检氛围,确保完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各区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将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相关工作推进机制,明确目标任务,落实专人负责,细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二)强化沟通协调。强化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联席会议机制,研究重大事项,解决难点问题,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工作落实。全面梳理工作任务,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及时跟踪工作进展情况,不断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效果。(三)加大宣传动员。通过广播、电

15、视、报刊、网络、微信公众号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地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发动全社会参与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引导市民自觉树立节水理念,积极参与各项节水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介,认真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宣传,推动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四)强化落实考核。建立通报机制,各成员单位要每月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市创建办。建立例会制度,创建办每月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召开创建推进会议,通报有关情况。建立定期督查指导机制,由市创建办会同市有关部门,定期实地督查指导创建工作。建立工作实绩考核机制,由市创建办负责,制定节水型城市创建实施计划。成立创建督查组,不定期对各部门(单位)创建任务完成情况及创建指标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整改。将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根据日常督查检查情况予以表彰或问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