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商业银行.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0351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商业银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商业银行.ppt(9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四章 商业银行,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第四节 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方向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第一节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现代银行的产生关于银行的起源,据史籍记载,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寺庙就代人保官金钱财宝,收取1/60的保管费,再将保管品贷出,收取月息20%;到了中古,欧洲贸易以地中海为范围,以意大利为中心,在设有市场的地方放着凳子(Banci)来交换货币,货币兑换业务因而形成。当有人周转不灵无法兑付其债务时,则债权人群起而攻之,击碎其凳,这就是破产

2、;兑换开始由个人经营,后成为公司组织,于是银行出现了。,1.现代银行业兴起于西方。2.16世纪,从当时世界商业中心意大利开始,建立了威尼斯银行等早期银行。3.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标志着现代银行制度的建立。它的正式贴现率一开始就规定为4.5%6%,大大低于早期银行业的贷款利率。,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出现、发展,1.直到1845年在中国才出现第一家新式银行英国人开设的丽如银行。2.随着产生和发展自身银行业的主要社会条件逐步形成,于1897年成立了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以后的几年,中国的私人银行业有一个发展较快的阶段。3.1927年以后,在国民党当政期间,系统地开始了官僚资本垄断全国

3、金融事业的进程。,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需求日益繁多,单纯从事存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已经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出现了如长期信贷银行、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等专业银行,还有专业化的金融企业,如保险公司、财务公司、证券公司等,同时出现了中央银行,从而形成了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二、金融机构体系,金融机构的产生首先是从银行开始的。最早出现的金融机构就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从事货币业务的商业银行。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各类经济组织和机构所组成的整体系统,大多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性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目前,绝大多数国家都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中心,商业银行为主

4、体,各类金融中介机构并存,并相互竞争的金融机构体系。,1.能够创造存款货币的金融中介机构,IMF把它们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2.在西方,属于存款货币银行的有商业银行、存款银行、普通银行等等名称。3.我国的存款货币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其它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及财务公司等。,资料:存款货币银行名称的由来,金融机构体系结构,存款性金融机构1.商业银行2.储蓄贷款协会3.互助储蓄银行4.信用合作社5.货币市场互助基金,非存款性金融机构1.人寿保险公司2.财产与灾害保险公司3.私人和政府养老基金4.投资银行5.金融公司,政府所属的专业信用机构1.开发银行2.农业信贷机构

5、,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是农村合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金融的基础。这种合作金融是以国际合作原则为标准,以社员的股金为资本,以社员为基本服务对象,以既定的金融业务为经营内容的经济组织。,特点:,1、自愿合作原则社员可根据自身需要自愿参加合作社,合作社对所有愿意参加合作组织的成员都应接纳,实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2、民主管理原则合作社内社员不论出资多少,大家拥有相同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即按“一人一票”制形成合作社的重大决策。,3、股金分红受限原则合作社的资金盈余主要用于积累并按交易量适当返还,社员入股分红应有一个最高限额的限制。4、股票等价让渡原则合作社

6、的成员不论其入股资金增值多少,如果要退出合作组织,其股票只能等价退还,不能溢价出让。5、合作社间广泛合作的原则同一性质的合作组织以及不同性质的合作组织之间要进行地区性、全国性乃至国际间的广泛合作。,我国的信用合作社,缺陷:产权制度方面、组织形式方面、业务经营方面 发展:(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产权制度创新;(2)在管理制度上,实行民主管理;(3)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从制度方面保证经济主体的利益所得;(4)创新经营品种,扩大经营范围;(5)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社员建设,养老保险基金,资金来源:劳资双方的积累及资金运用的收益。实质上是公众为退休后的生活所准备的储蓄。资金运用主要是投资于公司股票、

7、债券、购买银行已发放的贷款、不动产抵押贷款等。,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1997年国家下达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这种模式既发挥了社会统筹共济性强的优点,又发挥了个人账户激励作用强的优点。存在的缺陷:(1)基金缺口巨大,(2)支付规模不断扩大,(3)出现了事实上的不公平,(4)投资渠道狭窄,(5)缺乏基金的有效监管。,投资公司,是经营长期投资的金融机构。也称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发行所、投资银行。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股票和债券,有的也吸收长期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投资股票和债券,主要业务就是承购、代销企业发行的有价

8、证券,有的也参与企业兼并收购活动。,典当行,专门接受抵押品而放款的金融机构。交易对象是当物抵押品,如:首饰、家用品、房子、车子、有价证券等。在一定期限内,出典人(当户)要付清本息后取回抵押品,称赎当。若不能按期还款,典当行要强行处理典当物,称绝当。特点:利率较高,手续简单,无需信用调查,也无需他人担保。,投资基金,又称共同基金,是一种由众多不确定的投资者自愿将不同的出资份额汇集起来,交由专家管理投资,所得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的一种金融组织。资金来源:社会大众的分散、小额资金资金运用:投资于各种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商品,获得收益后由原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配。特点:集体投资、专家经营、分散风险、

9、流动性强、有多种投资功能。,种类:,按投资目的分为:成长型基金(投资股票)与收入型基金(投资债券);按买卖方式分为: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区别,1、期限不同封闭式基金均有明确的存续期限,一般为1015年,我国不得少于5年,在此期间不能要求赎回。,开放式基金一般没有明确的期限,在基金发行期满上市以后,投资者可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处于开放状态。,2、规模的可变性不同,封闭式基金规模相对固定,未经批准不再增加发行。,没有法定的规模限制,基金规模经常发生变化。,3、交易方式不同,封闭式基金在发行结束后,一般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投资者可委托证券经济商买卖。,开放式基金在首次发

10、行结束后(通常为3个月)可以在柜台申购或赎回。,4、基金单位交易价格的决定方式不同,封闭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既受每份基金单位净资产的制约,也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大于求时,交易价格会低于基金单位资产净值。,开放式基金的交易价格是以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为基础加减申购费或赎回费计算的,不受供求关系的影响。,5、投资策略不同,封闭式基金因期限、规模固定,不存在投资者要求赎回的压力,基金管理人可充分运用,包括较大比例的长期投资。,开放式基金因投资者有随时赎回的权利而要注意资产的流动性,需要报持一定数量的现金和流动性较强的金融资产,从而影响它投资的充分性和长期性。,6、市场环境不同,封闭式基金对市场环境要求

11、不高,较适合于市场规模较小、开放程度不高、新兴的证券市场。,开放式基金随着证券行情的涨跌,会面临申购或赎回压力,并对市场产生助涨或杀跌作用,因而需要相应的保值手段,对基金管理人要求较高,适合于规模较大、开放程度较高、较成熟的证券市场。,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地位和组织形式,一、性质:商业银行是以经营长短期存、放款为主要业务,以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为主要经营原则的信用机构。具有企业的一般特征其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单元制2.分支行制3.银行持股公司4.代理行制5.连锁银行,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负债业务资金来源资产业务资金运用中间业务无风险业务表外业务创新业务

12、,一、负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经营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用自己的资产或通过提供劳务进行偿还的经济义务。是形成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业务。包括 自有资本业务 吸收外来资金,1、自有资本是商业银行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初始资金。其大小体现银行的实力和信誉,体现银行实力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主要包括:股本银行盈余其他来源,主要指储备金。,2、各类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3、非存款性负债(借入负债)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银行同业拆借欧洲货币市场借款发行金融债券,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其资金运用业务,主要分为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现金资产准备金、应收现金

13、和存放同业证券投资贷款业务票据贴现固定资产办公场所、办公设备和土地等。,三、中间业务,1.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也称做无风险业务。,中间业务的种类,1.结算业务分为:汇款、托收、信用证。在当今银行业务广泛使用电子技术的情况下,除小额款项仍有使用汇款形式的必要外,大笔资金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子资金调拨系统处理。,2.代收3.信托银行信托是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管理、经营、处理有关钱财方面的事项。包括:信托业务种类极多、范围极广,需要专门的知识、广泛的信息和丰富的经验。,个人信托、法人信托、保管业务,4.租赁5.信息

14、咨询业务,按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经营的中间业务主要有:1、信用证业务 6、信托业务2、代收业务 7、银行卡业务3、汇兑业务 8、互换业务4、代客买卖业务 9、贷款承诺5、承兑业务,四、表外业务,1.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这些业务和表内业务关系密切,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转为表内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2.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近些年来这类业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给银行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与相应的高风险。,(1)担保业务(2)票据发行便利(3)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15、(4)贷款承诺(5)贷款出售,第四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1、盈利性原则2、安全性原则3、流动性原则,1、盈利性原则,1、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也是其经营发展的基本保证。利润=(各项资产业务收益+其他收入)-(各项负债业务的利息支出+其他支出+各项费用)影响因素:资产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结构利率变动,关于盈利性的衡量,盈利性的衡量,1.资产净利率2.净资产收益率3.利差收益率4.资金成本率,2、安全性原则,一是对银行债权和有关盈利性资产,必须按期收回本息,力求避免坏帐损失和不能按期回流;二是对存款和其他债权者,必须按契约还本付息,保证满足其随时提现。商业

16、银行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负债经营,其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其资产的风险程度。,银行经营中面临的风险,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2.市场风险,又称利率风险3.外汇风险,又称汇率风险4.购买力风险,又称通货风险5.内部风险,又称管理风险6.政策风险,又称国家风险,贷款风险分类,正常类: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关注类: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次级类: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类: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的合同约定,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

17、失;损失类: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五级分类法有利于银行估计贷款的信用风险的大小,并据此计提专项呆账准备,资料:巴塞尔协议,1988年通过的,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标准的统一标准。资本充足率=资本/(资产风险权数)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其中资本充足率要在8%以上,核心资本达50%以上。风险权数分为五个等级,0,10%,20%,50%,100%。,3、流动性原则,保证资产的变现能力和一种资金的随时可用能力。包括:负债的流动性吸收一定量的流动性资产来源,如向央行借入短期资金。资产的流动性持有一定比例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一方面,要求使

18、资产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要力求负债业务合理。,过高的资产流动性,会使银行失去盈利机会。要尽快安排资金运用,提高资金的盈利能力;过低的资产流动性,可能导致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客户流失,甚至挤兑。此时要及时补充和提高流动资金。,流动性的衡量,贷款/存款:+-流动性资产/全部负债超额准备金流动资产-易变性负债(难以测算)存款增长额(率)-贷款增长额(率),流动性管理,(1)资金汇集法:指商业银行将各种不同渠道形成的各项负债集中起来,然后再依据资金需要的轻重缓急排的先后次序,把资金分配到各项资产。在分配资金时通常首先考虑资金的流动性,但忽略了负债方面的流动性,没有在资产负债两方面统筹考虑流动性问

19、题。,流动性管理(2),(2)资金匹配法:,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负债,自有资本,固定资产投资,长期贷款与证券,中短期贷款与证券,二线准备,一线准备,短期资金中心,长期资金中心,资本金中心,流动性管理(3),(3)缺口监察法 分析资产负债之间的流动性差额,来表示现有流动性状态和预期流动性需要之间关系。,“三性原则”总结,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前提;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保障。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存在着矛盾。,二、商业银行管理理论,现代商业银行自产生以来,由于各时期经济条件的变化,银行经营观念、范围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银行经营管理理论

20、也相应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一)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二)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理论(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一)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背景与特点: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是居于垄断地位的金融中介。负债取决于客户的存款意愿,银行能够主动加以管理的是资产业务。因此,银行经营管理的重点在资产方面,资金配置的重心应放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并通过资产方项目的调整和组合来实现三性原则和经营目标。主要包括:,1、真实票据论(商业贷款理论)2、资产转换理论3、预期收入理论,1、真实票据论(商业贷款理论),(1)时间是最早的资产管理理论,可追溯到二百多年前。1776年,Adam

21、Smith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为代表作。(2)主要内容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认为商业银行的存款主要是活期存款,客户能随存随取,存款的流动性要求很高。为保证银行能有足够的清偿力,商业银行不宜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也不能将资金投放于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股票,更不能投资于实物资产,只适宜发放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强调以商业行为为基础,以真实的商业票据为抵押,商业贷款理论(2),(3)贡献:对自由竞争条件下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强调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商业银行安全经营、降低经营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避免了信贷资金的盲目投放;其次,主张银行信贷应服

22、从于商品交易,银行信贷应随着生产和商品交易的变化而变化。,商业贷款理论(3),(4)局限没有考虑经济发展对银行贷款需求的多样化;没有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及贷款清偿的其他保证条件;容易加剧经济波动。,2、资产转换理论,(1)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迅速恢复经济发展,金融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加之战后经济危机的爆发,西方国家开始大量发行公债,政府借款需求急剧增加。商业银行对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把部分可运用资金转移到政府证券的购买中,产生了资产转换理论。,(2)主要内容:,银行资产流动性的高低由资产的可转让程度决定,银行保持资金流动性可以通过持有具有可转换

23、性质、在市场上容易变现的资产的方法实现。银行可以把它的部分资金用于购买国库券,把其他剩余资金用于从事高收益的中长期贷款,这样既保证了银行资产较高的流动性,又使银行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而不必将贷款业务限在短期商业性贷款上。,(3)贡献:消除了商业银行在保持流动性方面的压力,使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向多元化发展。(4)局限:保持银行的流动性要依赖于资产的可转让程度,但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容易变现。如:当市场需求不旺时,短期有价证券的无损变现就比较困难,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就没有保证;当所有银行都急需资金却无人购买时,可能会导致银行业出现流动性危机。,3、预期收入理论,(1)背景:第二次世界

24、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稳定,企业投资需求增加,社会就业增加,人们的收入有了保证,同时,消费信贷逐渐被人们接受,客观上产生了对银行贷款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使商业银行迫切希望开拓新的业务。在这种主客观的共同推动下,商业银行对其贷款标准逐步由原来的仅仅停留在期限方面变为更多的注重贷款的预期收入,以放款的预期收入来保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产生了预期收入理论。,(2)主要内容:,1949年,美国金融学家普鲁克诺在定期贷款与银行流动性理论中提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能否按期足额得到本息取决于借款人的经济偿还能力,而偿还能力的大小又取决于借款人在未来的预期收入。商业银行可以按照贷款的各种期限合理组

25、合资产,但要强调借款人预期收入应成为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之一。,(3)贡献:,吸收了商业信贷理论和资产转换理论的科学部分,丰富了银行资产组合中流动性和盈利性关系的判断,比前两种理论更为科学,为商业银行在更宽广的业务领域内选择资产组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深化了对贷款清偿问题的认识,明确提出贷款清偿来源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促使商业银行增强关心和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意识,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渗透和控制,提高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局限:,把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基础建立在基于主观判断的未来预期收入上,一旦判断失误,也会引发经营风险;银行进行期限较长的资金运用,加大了银行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

26、性。,资产管理方法,强调负债是前提,资产受负债制约,银行管理只是在既定的资产下努力实现资产同负债相匹配的管理方法。6C原则,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或抵押(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连续性(Continuity),(二)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1、背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经济处于相对繁荣时期,贷款需求旺盛,但当时对商业银行实行严格的利率管制,在那个通货膨胀较高的时期,银行存款减少,同时资本市场上较高的利率对商业银行吸收资金来源直接造成了冲击,使存款进一步流失,出现了“脱媒”现象。银行不得不去寻找新的、不受利

27、率限制的资金来源,如同业拆借、欧洲美元等,使银行资金来源多样化。此外,面对着来自商业银行业内业外的竞争,商业银行不断创新,获取较多的资金来源,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的出现。,2、主要内容:,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从货币市场上购买资金(即主动性负债)来满足银行存款的提取或贷款增长而增加的流动性要求,达到银行既定的增长目标,实现银行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负债管理一改传统地依赖维持较高水平的现金资产和出售短期证券来满足流动性要求的做法。包括:,购买理论销售理论,购买理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停滞和通胀并存。银行可以采用主动负债购买外界资金,变被动存款为主动借款。主要内容:银行购买资金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流动性,抬

28、高价格是实现购买行为的主要手段,通过购买负债,摆脱存款数额对银行的限制,销售理论,20世纪80年代。主题是推销金融产品,不再但存着眼于资金,而是立足于服务,创造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内容:客户至上,以客户的利益和需要作为银行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金融产品多样化。通过服务途径利用其他商品和用途来吸收资金依靠信息的沟通来推销产品。把资产负债联系起来涉及金融产品,3.银行管理方法,致力于开拓各种负债渠道1.发行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2.发行债券3.扩大非存款性资金来源,买进资金4.通过银行控股公司出售商业票据,4、贡献,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商业银行可以主动运用负债手段来保

29、证银行的流动性需要,使商业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和盈利性的矛盾得到较好的解决;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思想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其经营管理更为全面;为商业银行的业务扩张创造了条件。,5、局限:,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最终资产负债的不对称也会导致风险增加。,(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1、背景20世纪70年代末期,西方各国先后取消或放松利率管制,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浮动利率资产和浮动利率负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加大,商业银行需要对其信贷规模和信贷结构进行调整和控制,为此需要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管理相机抉择的资金管理方式,出现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以协调银行业务,实现经营目标

30、。,2、主要内容:,将银行的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进行对应分析,根据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各种不同资产负债在利率、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各方面的搭配,在确保银行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的基础上追求并实现最大的利润。银行利润主要来自于利息差,而利息差又受存贷利差、资产负债规模、资产负债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涉及到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结构管理。,相关管理方法详见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1)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浮动利率资产-浮动利率负债,如果资产大于负债,为正缺口当市场利率处于上升通道时,正缺口对商业银行有正面影响,因为资产收益的增长要快于资金成本的增长。如果资产小于负债,则

31、为负缺口若利率处于下降通道,与此 相反。,零缺口,正缺口,负缺口,(2)流动性缺口(3)期限匹配和利差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趋势,调整利率敏感性不同的资产负债的搭配。(4)金融衍生品交易:套期保值,预期利率上升:增加固定利率负债投入浮动利率资产来增加收益。预期利率下降:增加浮动利率负债投入固定利率资产来增加收益,3、贡献:,吸取了资产管理理论和负债管理理论的优点,从资产和负债均衡的角度去协调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的矛盾。出现了很多管理方法,如:资金汇集方法、资金分配方法、线性规划法、缺口管理法等,对提高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内容:金融创新,

32、表外业务。,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方向,一、金融创新二、金融创新的种类三、电子时代的银行四、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指金融领域内各种金融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具体指金融机构为生存、发展和迎合客户的需要而创造的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交易方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和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金融创新的主体金融机构;目的盈利和效率;本质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表现形式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制度的创新。,一、金融创新,二、金融创新的种类,从目的上分:(一)规避金融管制,竞争资金来源的创新;(二)防范金融风险的创新;(三)满足客户理财需要的创新。,(一)规避金融管制,竞争资金来源的创新,1、大额可转让定期

33、存单CDs2、可转让提款单NOW3、自动转账服务ATS4、清扫账户(隔日回购安排)SA5、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6、欧洲美元,(二)防范金融风险的创新,1、浮动利率工具2、金融期货合约3、金融期权合约4、货币互换和利率互换5、金融资产证券化,(三)满足客户理财需要的创新,1、证券投资信托PIT2、公益信托PWFT3、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4、现金管理账户CMA,三、电子时代的银行,(一)信息化的三个层面:1.银行内部电算化业务处理以及银行管理信息系统网络;2.银行之间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清算体系;3.银行和客户之间。银行通过各类终端向客户提供便利的自动化客户服务并构成系统网络(二)网络银行的

34、发展,四、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这里的“业”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分业经营是指历史上自然形成的或者以法律形式人为限制而形成的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和保险业独立经营,业务没有交叉,实行严格的分工。混业经营是指金融监管当局允许商业银行在经营存、贷、汇业务的同时,经营证券、信托及保险业务。,分业经营优缺点比较:,分业经营的优点:相互之间干扰较少,不易形成金融垄断,有利于监管。,分业经营的缺点:业务风险集中,业务单一,不利于吸收储蓄,把储蓄转化为投资,盈利空间狭窄。,混业经营优点,从银行角度优点: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2.能向客户及时提供各种金融信息与服务,帮助客户选择最佳投

35、资机会,银行可获得经济集中的利益和竞争优势。3.使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最小户。4.充分挖掘现有销售网络。5.使业务风险分散。6.有利于吸收储蓄,扩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从客户角度优点:1.满足客户多种需要,得到更多收益。2.提高公共政策的效率,提高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混业经营面临的问题,从银行角度:1.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收益未能得到实证检验;2.经营管理难度加大;3.产生各种潜在冲突;4.业务发展失衡;5.一荣俱荣,一损俱损;6.服从成本(监管成本)提高,从监管当局1.风险加大;2.导致不公平竞争;3.银行批产的严重后果,导致连锁反应发生;4.监管能力较强;5.提高监管成本;6.强化客户对银行

36、的依赖性;7.少数金融企业寡占市场,损害金融领域的公平竞争,风险问题和垄断问题,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危机与监管,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是在交易之前发生的。在金融市场上,那些最可能造成不利结果(逆向选择)即造成信贷风险的借款者常常就是那些寻找贷款最积极、而且最有可能得到贷款的人。由于逆向选择导致的信贷风险,投资者可能不愿提供投资。道德风险是在交易之后发生的。它是指借款者得到资金后可能从事投资者不希望的活动,使资金很可能无法归还。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还款的可能性,投资者也可能不愿提供投资。,例子:逆向选择导致的证券市场中的“次品车”问题,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不能识别优良公司和不良

37、公司。他们愿意付出的价格是反映公司证券的平均质量的价格。而优良公司不愿按照投资人的价格出售,不良公司则乐于按此价格出售。可是,投资者却不愿持有不良公司的股票,这样股票市场的成交量就会减少,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将受到限制。债券市场同样如此。因而,证券市场将不是良好的融资渠道。,例子:道德风险导致的搭便车问题与信息掩盖活动,在股权合约中,由于经理们对利润最大化的动力没有股东大,就会出现道德风险经理可能按照自己的利益而非股东的利益行事,把公司盈利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出现搭便车问题。在债券合约中,债务人为了还本付息,必须获得高于借款数额的利润,这样借款者便有一种从事比投资者所愿意从事的风险更大的投资项目

38、的冲动,有着一种掩盖信息、并从事对投资者不利的活动的动力。,商业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商业银行能够从事信息生产活动,成为信息的专家,能分辨信贷风险的高低,可以有效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同时,由于商业银行是以非交易的贷款形式提供资金,而非在金融市场购买证券,这就避免了搭便车问题。在限制高风险活动方面,是通过提高公司净值完成的。高净值使得债权人和债务人动力一致,因为净值越高,公司借款就越容易,道德风险将越小。,结论:,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问题是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主要障碍。金融中介机构在防范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方面有着专长。世界上,工商企业的外源融资的主要来源仍然是贷款。(如:美国为61.9%),其中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可见银行在金融体系中是多么重要。,二、信息不对称增大贷款风险及其解决办法,1.信用审核2.贷款专业化3.限制性条款4.与客户的长期联系5.贷款承诺6.抵押和补偿性余额,第七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在货币供给过程中,商业银行功不可没。在现代银行准备金制度下,商业银行以贷记借款户存款的方式发放贷款,在其没有完全取走的情况下它又会成为另一家银行的资金来源,该银行又可以此再次发放贷款。如此继续下去,银行体系的存款会成倍增长。信用创造储户银行贷款户/储户银行,详见“货币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