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

上传人:jingpanziliao 文档编号:2159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历史文化名人故事7篇 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1)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人物之一的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重复朗读多遍,还没有背下来。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小偷大怒,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那小偷将那*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2)孔融,字文举,孔子的后代,汉末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他为人刚直敢言,后应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相传,孔融四

2、岁的时候,父亲带回一些梨让他们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让他先挑。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拣最小的拿,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当吃最小的梨。从此,幼年孔融这种懂礼谦让的美德,受到人们的称颂。后代教育家们又把孔融让梨的故事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使这个故事得到广泛流传。孔融长大后,成了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并步入仕途,做过北海相。虽权重位高,但仍保持着谦虚礼让乐于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时,有一次被敌兵围困城中。正当危急之时,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敌阵,左突右冲,解了重围,前来拜见孔融,说道:我叫太史慈,刚从辽东回家探亲,闻

3、知敌寇围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顾,特地命我前来相救。原来,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听说老人孤独无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类,逢年过节,还亲往探望。老人家深为感动,才命儿子太史慈来救。孔融为官数十年,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说跟他谦虚礼让平易待人的美德没有关系。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3)李时珍:用坚持谱写中华传奇穿上草鞋,背起药筐,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你就是以这样谦逊的姿态和辉煌的成就为中华历史写下一部传奇!一介农夫,怀揣执着上路,走进大山,风雨兼程,亲尝百种药草,挥就一部影响世界的不朽医典,而他的名字也同本草纲目一起刻入历史的记忆。李家世代业医,但由于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

4、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不屑于空洞乏味的八股文,打算放弃科举做官之路,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最终同意了儿子的要求。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表现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各式各样的人物求教,其中不乏农民和渔夫。李时珍为了了解药物,并不满足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罗列诸品,反复谛

5、视” 。例如他在写到白花蛇时为了真实细致地了解这种剧毒蛇而置危险于度外,到处寻找,终于在捕蛇人的帮助下目睹了捕蛇、制蛇的全过程。李时珍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并编著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本草纲目。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4)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负籍远游,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一日,王安石翻阅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得知李白梦见自己所用的笔头上长了一朵美丽的花,因此,才思横溢,后来名闻天下。于是他拿着书问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杜子野正色道:当然有啊!事实上有的笔头会长花,有的笔头不会长,只是我们的

6、肉眼难以分辨罢了。王安石见杜子野先生如此认真,便道:那么先生能给我一支生花笔吗?于是,杜子野拿来一大捆毛笔,对王安石说:这里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有一枝是生花笔,究竟是哪一枝,连我也辨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寻找吧。王安石躬身俯首道:学生眼浅,请先生指教。杜子野摸着胡须,沉思片刻,严肃地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写秃一支再换一支,如此一直写下去,定能从中寻得生花笔。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了。从此,王安石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每日苦读诗书,勤练*,足足写秃了五百枝毛笔。可是这些笔写出来的*仍然一般,也就是说还没有从中找到生花笔。他有些泄气,于是又去问杜子野先生:先生,我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生花的笔呢?杜子野

7、没有说什么,饱蘸墨汁,挥笔写了锲而不舍四个大字送给他。又过了好久,王安石把先生送给他的九百九十八枝毛笔都写秃了,仅剩一枝。一天深夜,他提起第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写了一篇策论,突然,他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一篇颇有见地的策论一挥而就。他高兴得直跳了起来,大声喊:找到了,我找到了生花笔了!从此,王安石用这枝生花笔学习写字,接着乡试、会试连连及第。以后又用这枝笔写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5)屈原:赤子之心的汨罗英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在有些人看来,处世不必过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然而你宁可投江而死,

8、也不愿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尘埃。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你本可以出走他国,却最终因爱恋国土,于悲愤交加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怎能不让人叹惋?战国时楚国人。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他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合齐国,抗击强秦。在同反动派斗争中受诬陷而丢官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但因此却更加接近人民的生活,对黑暗现实十分不满。后因楚国的日益腐败,首都郢亦被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著作有离骚九章等,这些著作文字华美,体现了他的人生理想和政治追求。他看清了贵族的虚伪、昏庸与腐朽,看清了奸臣排

9、斥贤才的行为,看清了社会的种种不仁他的主张,体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以及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屈原的死是对当时黑暗势力的一种嘲讽和揭露,是一种无言的反抗与斗争,同时也是向后世发出的一个警告要小心黑暗的势力! 他的作品语言生动而富有活力,有着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篇6)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少年时代,是在国运衰颓、兵祸连绵的情况下度过的。他刚满十六岁,家乡济南就被金兵占领了。他目睹烽烟翻滚,山河破碎,仇恨的种子深深地埋藏在心间。有一天,金人贵族中的一个中下级军官完颜千户耀武扬威地来到辛家,硬逼着辛弃疾的祖父辛赞用酒肉款待他。辛赞是个老实人,憋着一肚子气,勉强

10、摆了一座酒席。骄横的完颜千户几杯酒下肚后,更加得意洋洋,竟当众侮辱起敬酒的小僮来了。这一来,年少气盛的辛弃疾再也忍不住了。他“嗖”地从墙上抽出一把宝剑,“噔、噔、噔”几步走到完颜千户面前,激昂地说:“趁诸位酒酣耳热,让我舞剑给大家开心助兴!”说罢,便挥剑起舞。只见他有时轻似燕子点水,有时重如泰山压顶。舞到兴头上,剑人合而为一,只有剑光闪闪,不知人在何处。正在这时,忽听辛弃疾猛喝一声:“看剑!”一个大鹏展翅,宝剑直指完颜千户的脑门。“啊”完颜千户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连人带椅仰倒在地,桌子上的杯盘叮当落地,打得粉碎。辛弃疾急忙收剑做了个干净洒脱的收势,说了声“莽撞了!”从容地站立一旁。完颜千户惊魂未定,还呆呆地坐在地上。等到奴仆们赶忙上前扶起,他才不得不尴尬地说出话来:“舞得好,好厉害的英武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