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传》课件.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25559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传》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鲁迅传》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鲁迅传》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鲁迅传》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鲁迅传》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传》课件.ppt(9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传记阅读,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也简称“传”。(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沈从文的沈从文自传。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华罗庚、“布衣总统”孙中山、我的父亲邓小平等。(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3)从创作方法分,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 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

2、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4)从篇幅长短分,大传,小传,杨振宁 杨振宁,1922年10月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进入西南联合大学学习,1943年考取留美公费生。1946年进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师从费米、泰勒等人,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9年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邀请下,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66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授。杨振宁一生在理论物理方面建树颇多。1954年他与密耳斯共同发表了被称为杨一密耳斯场的非阿贝尔规范场的理论,被世界物理学家们公认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1946年开始

3、与另一们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合作,并于1956年5月得出“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可能不守恒。”的革命性分析,震动了整个物理学界,俩人因此共同获得了1957年度的诺贝解物理奖。杨振宁被认为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他与李政道及密耳斯的合作取得的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1980年杨振宁获理Rnmfoud奖。1986年3月12日,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在华盛顿白宫授予杨振宁国家科学奖,这是美国政府给卓有成就和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最高荣誉。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杨振宁获得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尔科

4、学成就奖,该奖励是美国奖金最高的科学成就奖,杨振宁也是第一们获此殊荣的物理学家。1971年杨振宁作为美籍华人科学家第一个访问了中国大陆,叩开了中美之间关闭了20多年的科学大门,从此更多的美藉中国科学家接踵踏上了中国大地,中国的科学家也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为表彰杨振宁在理论物理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中国有关方面已将中国科学建设事业,1996年1月,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他国家级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二、传记的文体特点: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

5、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三、传记的阅读要求根据文体特点和新课标,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1、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不可

6、能完全取决于内因,他的个性、思想的形成必定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及其成长环境等外因的影响,了解这些重要事实可以使我们对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以便更立体地了解人物,对其思想、品格及功过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2、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只有深刻地认识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传主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让读者在评价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方面的同时,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养料,获得有益的启示,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形成主动规划人

7、生的意识和能力。,【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3、阅读传记作品必须懂得传记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区别。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纪实性要求传记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不允许有任何夸张与虚构。但历史的真实,只能是相对的真实,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因此,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4、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而且可以显示有关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8、有利于读者把握文童的重点,理清其人生发展的脉络;富有特性的细节描写犹如人体之血肉,能使传主的形象更加丰满,能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了解传主的性格、理想。同时,关注这些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使之从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教益。,【人物传记的整体阅读】,70年来,崇拜鲁迅的人说他是位斗士、勇士、先驱、导师、革命家,说他是愤怒激烈、疾恶如仇、“没有半点媚骨的人”;厌恶鲁迅的人,则说他心胸狭窄、不知宽容、睚眦必报、有失温柔敦厚的人。总之,这些正反两面的印象与评价,都仿佛鲁迅是个很凶、很严厉、不通人情的人。那么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以前大家都学过不少鲁迅的作品,对鲁迅到底有什么样的印象?是否真的理解和喜欢鲁迅?

9、,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萧红,关于传主鲁迅,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鲁迅,

10、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鲁迅”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笔名鲁迅)这就是对“鲁迅”这个笔名最权威的解释。,例文 鲁迅自传鲁国的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叔叔周公旦,所以是同姓之国。鲁迅,以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绍兴成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但还勉强读了在四年多的中国书。因为没有钱,就得寻不用学费

11、的学校,于是去南京,住了大半年,考进了水师学堂。不久,分在管轮班,我想,那就上不了舱面了,便走出,又考进了矿路学堂,在那里毕业,被送往日本留学。但我又变计,改为学医,学了两年,又变计,要弄文学了。于是看些文学书,一面翻译,也作些论文,设法在刊物上发表。直到一九一年,我的母亲无法生活,这才回家,在杭州师范学校作助教,次年在绍兴中学作监学。一九一二年革命后,被任为绍兴师范学校校长。但绍兴革命军的首领是强盗出身,我不满意他的行为,他说要杀死我了,我就到南京,在教育部办事,由此进北京,做到社会教育司的第二科科长。一九一八年“文学革命”运动起,我始用“鲁迅”的笔名作小说,登在新青年上,以后就时时做些短篇

12、小说和短评;一面也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讲师。因为做评论,敌人就多起来,北京大学教授陈西滢开始发表这“鲁迅”就是我,由此,弄到段祺瑞将我撤职,并且还要逮捕我。我只好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做教授;约有半年,和校长以及别的几个教授冲突了,便到广州,在中山大学做了教务长兼文科教授。又约半年,国民党北伐分明很顺利,厦门的有些教授就也到广州来了,不久就清党,我一生从未见过有这么杀人的,我就辞了职,回到上海想以译谋生。但因为加入自由大同盟,听说国民党在通缉我了,我便躲起来。此后又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民权同盟。到今年,我的一九二六年以后出版的译作,几乎全被国民党所禁止。我的工作,除翻译外,及编辑

13、的不算,创作的有短篇小说集二本,散文诗一本,回忆一本论文集一本,短评八本,中国小说史略一本。(引自鲁迅集外集),鲁迅的父亲周伯宜 母亲鲁瑞,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路学堂,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藤野严九郎,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1904年摄于日本东京东京弘文学院毕业照,鲁迅回国后所任教的杭州两级师范学堂及当时的照片,鲁迅任教过的绍兴中学堂及在该校的办公室,1912年辛亥革命后摄,1926年厦门大学教职员合影,1927年摄于广州,1927年摄于上海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1930年摄于上海海婴生一百日合影,1930年于上海,上海鲁迅公园鲁迅墓,鲁迅先生“写给亲属”的七条遗嘱一、不得因为丧事

14、,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 友的,不在此例。二、赶快收敛,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 虫。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 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你的事情,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死,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学,弃医从文。1909年回国。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发表著名中篇小说阿正传。1927年10月起定居

15、上海。1930年,他发起组织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同年3月,发起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1932年,他与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等组织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鲁迅简介,散文诗集、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8部。,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阿Q正传等皆收于呐喊中)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

16、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创作背景:自题小像诗本无题,系鲁迅于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剪辫题照,赠 给他的挚友许寿裳的。鲁迅于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自题小像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鲁迅是一个不太讲究穿着的人。他爱穿长袍,相对他瘦弱的身材来说,似乎袍子比西装合适。但他确实是太不修边幅了一点,经常穿着长衫在灰尘中行走,感觉竟有点像他笔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闹出了笑话;在电梯里经常被认为是可疑人

17、物;许多人见了他以为是有幸发现了鸦片鬼;有时去买药,竟然连药房里小伙计都鄙视他;走在大街上的时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鲁迅的胡子很有个性,从日本留学回来那几年,他的胡子是日本式的两头往上翘,看起来很滑稽,被周围的人嘲弄,说他是崇洋媚外。鲁迅烦扰的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隶书的“一”字,竟然从此平安无事。,鲁迅小故事,鲁迅懒得理发,而且往往一忙起来数月不理。朋友们开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还不削一削?多难看!”鲁迅一本正经地说:“哦,我掏腰包,你们好看!”后来实在看不过去了,才勉强去理一回。有一次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

18、生气,还在理发结束后极随意地掏了一大把钱给他。理发师一数给了三倍的钱,脸上立刻堆满了笑。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来理发,理发师见状立即拿出全部的看家本领,“精雕细刻”地做,满脸写着谦恭。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今天咋给这点?您上回”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处理,我就马马虎虎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点。”理发师听了如坠云雾。,看过鲁迅年轻时的照片,觉得并不是很帅,但是鲁迅对自己却信心有加,一次英国作家萧伯纳见到他说:“都说你是中国的高尔基,但我觉得你比高尔基漂亮。”听了这样的溢美之言,鲁迅不但没有谦卑之词

19、,还竟然说:“我老了会更漂亮!”有一次,鲁迅的侄女问鲁迅:“你的鼻子为何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点,扁一点呢?”鲁迅笑笑说:“我原来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样高,可是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额头、鼻子都碰矮了。”广州一些进步青年创办”南中国“文学社,怕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希望鲁迅给创刊号撰稿。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许广平(1898-1968),笔名景宋,祖籍福建,1898年2月12日生于广东番禺一个败落的官僚家庭里。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

20、国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周海婴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著有鲁迅与我七十年等书。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现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周海婴出生于1929年9月。在他将出世时,一度出现难产的迹象。当医生为此征求鲁迅意见是留大

21、人还是留孩子时,鲁迅不假思索地说:“留大人。”结果母子平安。也许鲁迅认为这孩子是意外的收获,为了孩子的坚强,他对新生命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爱。海婴这个名字,鲁迅取自上海出生的婴儿这一意思。他对海婴的教育完全按照他于1919年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思想来实行,尽量创造机会让海婴自由地成长,希望海婴成为一个“敢说、敢笑、敢骂、敢打”的人。,鲁迅后人全家福,前排左起:小孙女周景文、长孙女周景欣、外孙女田中华莲、田中悠树(双胞胎)中排左起:长媳张纯华、二媳吴彬、妻子马新云、周海婴手抱小孙子周景轩、三媳车晓林后排左起:长子周令飞、次子周亦斐、长孙周景川、三子周令一、女儿周宁、女婿田中正道,朱安,1878年

22、6月生于浙江绍兴。祖上做过知县一类的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朱安,虽然识字不多,但懂得礼仪,性格温和,待人厚道。鲁迅的母亲决定娶来给自己的大儿子鲁迅做媳妇.这婚事是母亲安排的,他只能默默承受。结婚后他很少向外人诉说自己的婚姻生活,仅对好友许寿裳说过这么一句沉痛的话:“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朱安虽是鲁迅的妻子,但却有名无实,她为鲁迅空守了41年,直到1936年鲁迅去世也没给朱安留下有个自己孩子的希望。她是一个典型封建婚姻包办的牺牲品。她的遗愿是葬在上海鲁迅墓旁,这当然未能如愿;她的葬礼按许广平的意思举行,下葬在北京她婆婆鲁瑞的墓旁,坟上没有任何标记

23、。朱安临终前,她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她面对自己的情敌和情敌的孩子竟然毫无怨恨之意。,画忆萧红,萧红故居,作者介绍,1911年生于黑龙江呼兰。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一位传奇性人物,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中,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历经反叛、觉醒与抗争,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一生未向命运低头。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写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生活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态,描述了他们的觉醒和抗争。1938年与萧军离异

24、,与端木蕻良结合。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1940年萧红到了香港,作品有呼兰河传。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她的作品乡土气息浓烈,叙事风格细腻深刻、委婉动人。,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另为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

25、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顾名思义,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但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可能更加生动、亲切。“亲切感”是回忆录最主要的特征。但凡回忆录用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本文与一般人物传记不同,是一篇回忆录。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萧红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作为作家的鲁迅

26、,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鲁迅。鲁迅先生属于他所处的时代,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走进鲁迅,鲁迅重要文章的解读,祝福人性的残忍,“咀嚼人的灵魂”药启蒙的结果是被启蒙的对象活活吃掉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民族的劣根”,呼唤生命的强者狂人日记吃人的文化,打破“瞒”和“骗”,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4、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鲁迅.无题)5、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7、度尽劫波兄弟在,

27、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题三义塔),荃”是楚辞用语,指君;“寒星”取自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黄帝称“轩辕氏”,以“轩辕”指祖国,含反清之意;时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压迫下,人民苦难深重,革命转入低潮,先生心情沉重,想得很多、很远。他期待着人民革命的力量重新壮大起来,沉寂中将会突然响起惊雷,遍地燃起武装反抗的怒火,最终赢得革命胜利。当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作者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娘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

28、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鞭鞑了那些封建礼教的卫道者,从而表达了人民对“镇压之塔”倒掉的无比欢欣的心情。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8、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秋夜)9、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1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11、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 无异于谋财害命的。1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13、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谈谈对鲁迅的整体印象,冷峻,严肃,刻薄,深刻,孤独,敏感,鲁迅的“朋友”,闰土胡风冯雪峰萧红、萧军瞿秋白藤野张天翼郁达夫,鲁迅的“敌人”,周作

29、人徐志摩梁实秋林语堂胡适郭沫若周扬 一生最痛恨的人,对鲁迅的人身攻击:与周作人的反目;不宽容,心胸狭窄。“叫我来评判鲁迅,很简单,三段话便可概括:鲁迅的人格,是渺小,渺小,第三个渺小;鲁迅的性情是凶恶,凶恶,第三个凶恶;鲁迅的行为是卑劣,卑劣,第三个卑劣。更以一言概括之,是个连起码的 人 的资格都够不着的脚色。”(苏雪林我论鲁迅,转引自王锡荣苏雪林为什么骂鲁迅?,收入鲁迅生平疑案,上海辞书出版社),精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这篇回忆录中哪些精彩的描写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这篇回忆录是怎样捕捉和描写鲁迅的生活细节,表现鲁迅什么样的个性?阅读课文后,除了作家的印象,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明朗、爽

30、快、不掩饰真情,轻捷,善解人意、知识丰富,友善、慷慨大方、尊重妻子,爱开玩笑,略写、细节描写,略写、细节描写,正侧面结合、详写,详写、细节描写,略写、语言及细节,善用革命和科学精神指导青年,善解人意、童心依在,略写、语言及细节,语言和对比描写,关心、宽容青年,语言(直引和间引),场面描写、语言描写,和蔼可亲,语言描写、对比,好客、真心待友,热爱、指导青年,节俭、好客,礼让别人、宁亏自己,礼让别人、宁亏自己(节俭),惜时、勤奋,对比、语言及细节描写,对比、细节描写,语言、动作、对比描写,对比、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细节描写,朴素、不张扬、爱憎分明,富有科学精神,不轻易否定、有家庭民主思想,对工作一

31、丝不苟,俭朴、勤劳、待人真诚,环境、衣着、眼神描写,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动作 语言、对比,对比、细节,环境、细节,勤俭节约、爱书如命、惜时,喜静、勤奋工作,坦然面对疾病,惜时、忘我工作,好客、平易近人、忘我工作,环境、细节,对比烘托,对比、神情、语言,心理、细节,语言、神情,一讲话就精神,工作如山、不得休息,别人重视、自己不以为然,仍不忘工作(问刊物)、坚强,俭省、坚定,神情、对比,间接描写,环境、语言、间接,神情、细节、间接,神情、间接、环境、细节,语言、细节描写,爱孩子、坚强,坚强、关心别人、乐观、平和,间接、语言、细节,推崇个性解放、个性自由,勤奋不息,细节、语言,细节、避讳,探讨与归

32、纳,萧红眼中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探讨与归纳,探讨与归纳,品味下列描述性语言:,(1)第2节:刚抓起一扣同时伸出不顾一切,(2)第4节第4段: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3)还有4节倒3段:笑声冲下楼梯来:,(4)第12节倒2段:鲁迅先生上楼去拿香烟,抱着印花包袱,而那把伞也没有忘记,顺手也带到楼上去。,(5)第19节倒3行:鲁迅先生一看她,就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1、描述性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细腻,表现力强,鲜明地表现了传主的性格特点。,(4)和36节“人瘦了,这样瘦是不成的,要多吃点儿。”(鲁迅先生又在说玩笑话了),(1)第3节中间

33、“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2)第4节倒2行“我再吃几个吗?”,(3)第21节倒2 段“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查看就抹煞是不对的。”,2、人物语言极富个性,言简意赅,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品味下列对人物语言的描写,(1)(第3节中)对先生充满无限的崇敬之情,(2)(第9节中)对先生充满爱怜、心疼的情感。,(3)(第14节)对先生充满喜爱之情。,(4)(第18节)对先生忘我工作既崇敬、又担忧的心情。,(5)(第39节)对鲁迅先生的去世充满无限的惋惜,3、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品味教材“思考与探究”第2题中的语言,理解本文在结构上的艺术

34、特色,1、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明显感到,全文总共39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实际上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象一些印象的片断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2、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即本文采用了直接(或正

35、面)和间接(或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以本文事例为论据,可提炼出哪些论题或论点?,伟大与平凡(论据: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惜时(论据1:本文描述鲁迅白天会客耽误了的时间要在夜里补回来的事例;还有本文描述先生病重也不忘工作的事例。论据2:鲁迅名言“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说话应注意场合和分寸(论据:鲁迅先生不在容易引起别人尴尬的场合指出别人穿衣的不当。),中学生应该培养节俭的美好品质(或“人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节俭的优良品质”)论据:本文中所描写的鲁迅,已在上海乃至全国成名,稿费收入也不薄,但本文中所

36、见的鲁迅先生却十分节俭12节中“鲁迅先生不戴手套,不围围巾,冬天穿着黑石蓝的棉布袍子”的简朴穿著;13节中“这菜简单到极点”;16节中“鲁迅先生随时吸的是绿听子的便宜烟”;鲁迅对摩登女子的厌恶。),鲁迅不是神仙。鲁迅与我们是最为贴近的。细读鲁迅,你会感到它仿佛是针对当下中国的问题在发言,而又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鲁迅是活在现实中国的,每一个愿意并正在思考和关注社会、人生、文学问题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过去,人们把鲁迅复杂化了,今天我们要把复杂的鲁迅简单化,也就是还原一个可亲可爱、可敬可学的鲁迅。,小 结,扩展阅读:唐弢琐忆 阿累一面 林语堂悼鲁迅周作人关于鲁迅郑振铎永在的温情孙伏园

37、忆鲁迅先生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施蛰存关于鲁迅的一些回忆藤野严九郎谨记周树人君,本文艺术特色,作为一篇回忆录,这篇课文在语言和结构等方面有什么艺术特色?,1、以细腻的感觉捕捉传主的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位伟人性格的丰富性。,2、文笔浪漫而又抒情。,3、“我”是事件的见证人,也是事件的评论者。,近来有许多年青的朋友们要我写一点关于鲁迅的文字。为什么他们要我写呢?我揣想他们的动机大概不外几点:一、现在在台湾,鲁迅的作品是被列为禁书,一般人看不到,越看不到越好奇,于是想知道一点这个人的事情。二、一大部分青年们在大陆时总听说过鲁迅这个人的名字,或读过他的一些作品,无意中不免多多少少受到共产党及其同路人

38、关于他的宣传,因此对于这个人多少也许怀有一点幻想。三、我从前曾和鲁迅发生过一阵笔战,于是有人愿意我以当事人的身分再出来说几句话。,其实,我是不愿意谈论他的。前几天陈西滢先生自海外归来,有一次有人在席上问他:“你觉得鲁迅如何?”他笑而不答。我从旁插嘴,“关于鲁迅,最好不要问我们两个。”西滢先生和鲁迅冲突于前(不是为了文艺理论),我和鲁迅辩难于后,我们对鲁迅都是处于相反的地位。我们说的话,可能不公道,再说,鲁迅已经死了好久,我再批评他,他也不会回答我。他的作品在此已成禁书,何必再于此时此地“打落水狗”?所以从他死后,我很少谈论到他,只有一次破例,抗战时在中央周刊写过一篇“鲁迅和我”。也许现在的青年

39、有些还没有见过那篇文字,我如今被催逼不过,再破例一次,重复一遍我在那文里说过的话。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命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写过不少批评鲁迅的文字,好事者还曾经搜集双方的言论编辑为一册,我觉得那是个好办法,让大家看谁说的话有理。,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对象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对象。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

40、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

41、可以,如果以为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的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字,逼他摊牌,那篇文章的标题即是“不满于现状”。我记得我说:“你骂倒一切人,你反对一切主张,你把一切主义都褒贬的一文不值,你到底打算怎样呢?请你说出你的正面主张。”我这一逼,大概是搔着他的痒处了。他的回答很妙,首先是袭用他的老战术,先节外生枝的奚落我一番,说我的文字不通,“褒”是“褒”,“贬”是“贬”,如果不作为贬用,贬字之上就不能加褒,随后他声明,有一种主义他并没有骂过。我再追问他,那

42、一种主义是什么主义?是不是共产主义?他不回答了。鲁迅没有文艺理论,首先是以一团怨气为内容,继而是奉行苏俄的文艺政策,终乃完全听从苏俄及共产党的操纵。,鲁迅坐在桌前,手里的香烟燃着。一瓶烈酒已经喝完,第二瓶已经打开。稀稀拉拉然而又连续不断的爆竹声忽远忽近。昏暗的灯光照射着桌上的几种饼饵。桌上放着几本残旧然而珍贵的古籍。另一边,古碑拓片旁散放着几枚古钱。屋里很冷,鲁迅移动了一下身体,拿起酒杯从容地一饮而尽,随后又斟了一杯。这时,隐隐约约的牙疼又向他袭来。除夕是中国人家庭团圆的日子,但鲁迅却独自守岁。夫人朱安就在同一个院里的另一间屋。几个月前,鲁迅和二弟因家务争吵后身体一直不太好。鲁迅凝视着桌上的一

43、堆书,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嘲从嘴角掠过,往事如一场恶梦。1906年,远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在母亲的反复催促下,终于不很情愿的启程回国。母亲想让鲁迅回家完婚,鲁迅回答说,让姑娘另嫁人为好。但母亲却来电报说:母病速归。,回家后的第二天,婚礼便要举行。这一天是7月26日(光绪32年农历丙午六月初六)。族人中帮忙者在这一天如临大敌,因为他们早就知道,破落户周家大公子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也不走科举正道,却剪辫子,学洋文,穿洋服,对这样的人,你不得不提防,小心他破坏祖宗礼仪。他们做好一切防范准备,然而一切都很平静,这使族人们很有些失望。从姑娘一下轿,一切都很正常,司仪让鲁迅干甚么,他就干甚么,就连鲁迅的母亲也都觉

44、得很异常。鲁迅装了一条假辫子,从头到脚一套新礼服,他站在那里迎亲。轿子来了,从轿帘的下方先是伸出一只中等大小的脚,这只脚试探着踩向地面,然而,由于轿车高,这只脚一时没有踩在地面上,却把绣花鞋掉了。这时,一只真正的裹的很小的脚露出了真相。原来,这位姑娘听说她的新郎喜欢大脚,因此穿了双大鞋,里面塞了很多棉花,以便使新郎喜欢。然而,现在却败露了。一阵忙乱之后,鞋又重新穿上了。姑娘终于从轿子里走了出来。她身材不高,人显得瘦小,一套新装穿在身上显得有些不合身。在族人的簇拥下和司仪的叫喊声中,头盖被揭去了。,鲁迅静静地看了一眼新娘,在此之前鲁迅从未见过这个姑娘。姑娘的面色黄白,尖下颏,薄薄的嘴唇使嘴显得略

45、大,宽宽的前额显得微秃。姑娘出身普通人家,娘家姓朱,也是绍兴人,亲戚们都称她为安姑,大鲁迅三岁。在热闹的婚礼中,谁也不会想到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一场漫长的婚姻灾难开始了。婚礼的当天晚上,鲁迅彻夜未眠。朱安数次小心地说:“睡吧。”鲁迅一个字也没有回答。第二天晚上鲁迅在母亲屋中看书,后半夜睡在母亲屋中的一张床上。第三天晚上鲁迅仍在母亲屋中。朱安在新房中独自作着各种各样的猜测,眼泪不停地流着,无名的痛苦使她不知所措。鲁迅的痛苦无疑是绝望性的,这种痛苦影响了他今后的思想和生活,而朱安的痛苦绝不亚于鲁迅。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没有文化的女人,在这婚姻中,她从一开始就处于最为被动的地位。第四天鲁迅和二弟周作人

46、及几个朋友启程东渡日本,这一走就是三年。,外边的爆竹又骤然响起。鲁迅又饮了杯酒之后,从怀里摸出一枝香烟,点燃后慢慢吸了几口。他拿出日记本打开,又在另外一张纸上计算一下最近的收入和开销,他把买书的钱一笔一笔工工整整地记在日记上。看着这些帐目的碎片,鲁迅想到了朱安,“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它,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1909年8月,鲁迅从日本回国,在杭州一所师范任教。翌年月,回到绍兴,任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教务长,后任学监,后又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这段时间,鲁迅虽然人在绍兴,但很少回家,他住在学校。星期日白天,他有时回去,但主要是为了看望母亲,偶尔星期六晚上回家,也是通宵批改学生的

47、作业或读书、抄书、整理古籍。鲁迅有意不与朱安接触。从日本回国后的这两年,鲁迅的心情十分沉郁,他“囚发蓝衫”、不修边幅的形象,使他显得苍老,而他实际上只不过刚刚30岁。,正当鲁迅在极度痛苦中寻求出路时,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了。翌年月,已任国民政府教育总长的蔡元培邀鲁迅到教育部工作。4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迫迁往北平。5月初,鲁迅离开绍兴前往北平,开始了在北平长达14年之久的生活,而这14年中的前7年多,鲁迅独居,渡过了31岁到38岁之间的岁月。朱安在绍兴,伴随着周老太太,度过了三十多岁到四十出头这段生命。鲁迅到北京后,经济状况渐渐好了一些,开始在银行存一点钱。他此时完全有能力

48、把朱安从家乡接来,但却连想也没去想这事。鲁迅孤寂地坐守青灯黄卷,沉湎于拓片残书之中。生命迫近第四十个年头,他准备“去自己死掉”。一直到狂人日记、阿正传发表后的数年中,这种孤寂以及“死”的念头依然缠绕着他。后据许广平回忆说,鲁迅那时在床褥下面藏有利刃,被许广平发现拿去了。许广平恐怕鲁迅会作出某种举动。,到1919年,朱安已是40多岁的人了,她结婚也有整整13个年头了。对她来说,这13年的婚姻等于一片荒漠。全家虽然团聚了,但鲁迅的心依然孤独痛苦。朱安做的饭菜鲁迅也不想吃,但母亲就在身边,他把火压下去了。朱安缝的衣服鲁迅不想穿,他把它从屋中仍到院子里。夜晚就寝,朱安铺好被褥等着鲁迅,鲁迅大发脾气,闹

49、到要把床拆掉,最后还是分居。虽然如此,但当朱安身有不适,鲁迅还是雇上人力车,陪同她到外国人开的医院去治疗,并且扶她上下车,这使外国医生看了也很感动。鲁迅似曾也想开导朱安,但他们的精神思想相距太远,谈话几乎无法进行。有一次鲁迅告诉朱安,说有一种食品很好吃,朱安也附和说她也吃过,确是好吃。鲁迅不悦,因为鲁迅说的这种食品是他在日本时吃过的,中国并没有这种食品。朱安想凑趣,但适得其反。,在西三条胡同21号又住了约10个月,到1925年3月,鲁迅收到许广平的第一封信,于是开始了新的生活。鲁迅时年45岁,许广平27岁,朱安48岁。翌年,1926年8月26日,鲁迅与许广平离京,几经周折,于1927年10月上

50、旬在上海同居。朱安对鲁迅,甚至包括许广平并无怨恨之意,但她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有一次朱安向周老太太说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先生(鲁迅)领着一个孩子来了,她说梦时有些生气,周老太太对朱安的生气不以为然。可见,朱安在感情上是十分孤独的,因为周老太太对自己的大儿子和许广平的事还是很高兴的,并且盼望有一个鲁迅的孩子在自己跟前“走来走去”。1936年10月,鲁迅在上海逝世。消息传到北京,朱安很想南下参加鲁迅的葬礼,终因周老太太年已八旬,身体不好,无人照顾而未成行。西三条胡同21号鲁迅离京前的书房辟为灵堂,朱安为鲁迅守灵。,1943年鲁迅的母亲病逝,只剩朱安一个人了。鲁迅逝世后,朱安和周老太太的生活主要是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