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科技强市三年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科技强市三年工作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设科技强市三年工作方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努力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强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根据科技强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按照科技兴市行动的总体要求,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聚焦产业、聚焦企业、聚焦产品,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激发创新活力,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经济、综合实力提升,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二、主
2、要目标到2025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突破1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300家,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30人以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达到100家,双创载体达到3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总额累计突破60亿元,转化科技成果累计300项以上。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4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高于3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创新型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三、重点任务(-)实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3、工程L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支持在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组建国内一流的实验室;打造基础科学研究平台,依托驻高校院所在应用数学、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等学科优势,培育创建若干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和提升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中心等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创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创业平台。推动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创新平台建设,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创建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升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筹备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才隹动以加盟或共建形式建设5家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研究
4、所。到2025年,全市建成各类国家级别创新平台50个。2、高端人才引育集聚。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制度,借助引才引智示范等平台,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育,遴选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依托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等重大人才计划,引育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尖缺人才。鼓励企业到创新资源密集地建立研发机构,就地吸纳创新人才,实施高端人才精准引进计划,对引进的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具有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在项目资助、人才奖励补贴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到2025年,全市国家级高层次创新人才数量达3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达10个以上。3、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组织开展企业重大技术
5、创新需求征集,制定发布科技计划指南。支持企业为主体,联合域内外高校院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设立概念验证中心,推动专业性和综合性小试中试基地建设、为实验阶段的科技成果提供技术概念验证、商业化开发等服务。加强技术攻关,着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产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需求大的中高端新产品。促进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源头创新引领工程,获得一批前沿研究成果。到2025年,建立级别中试基地4-5家,探索建立1家以上概念验证中心,转化科技成果300项以上。4、拓展高效交流
6、合作。推动建立科技协同创新交流机制,联合区外科研单位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实施。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引入知名高校等一流创新资源,围绕特色优势产业、特色农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联合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组织实施科技搭桥行动,对接院士通过定向研发合作方式帮助企业攻克重大技术难题。力争到2025年,建设国际国内合作创新平台5家以上、科技创新合作基地5家。(二)实施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工程L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进中间协同,重点支持骨干龙头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产业技术
7、创新组织,以重大项目为载体,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通过公开竞争、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组织实施一批产业急需的重大科技项目。坚持前端聚焦,梳理重点产业链上下游核心关联企业清单、创新资源清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清单三张清单,提出产业链每个环节技术需求,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攻克一批制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中高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产业辐射带动性强、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注重后端转化,鼓励支持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一批聚焦关键产业链的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科研试验站、技术创新中心等成果转移转化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基地。积极配合
8、开展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工作,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支持建设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技园等创业孵化载体。到2025年,突破关键技术50项以上,建设技术创新中心5家。2、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产品创新为核心,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提升关键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通信设备及应用、高端装备制造、康养机器人、前沿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大科技成果引进和转化应用力度,通过建链强链推动产业蛙跳式发展。围绕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未来网络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加强前沿探索,前瞻布局孵
9、化未来产业,构建未来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加速培育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3、强化科技服务业在融合中的突出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化科技成果评价服务机构,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壮大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培养、引进技术经理人队伍,畅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渠道。围绕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开展投贷联动、金融科技应用等试点,鼓励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鼓励银行设立科技支行。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或协同社会资本共同设立技术研发、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重点发展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机构,构建贯通产业
10、链上下游的科技服务链,拓展服务功能,打造科技服务业品牌。到2025年,探索建立10个科技支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服务企业突破1000家,培训技术经理人200人以上。(三)实施百企科技创新工程L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标杆创建行动,遴选IOO家以上重点企业,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为规模以上企业,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促进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优成为行业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建立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产学研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创新资源共享
11、,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2、加强企业研发能力建设。推动企业建设和升级研发机构,实现研发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有项目。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支持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联合共建一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等。支持暂不具备独立建设研发机构条件的企业委托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工业)研究院利用其研发人员和研发设备为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争创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级以上创新平台。到2025年,拥有级以上创新平台的企业达到50家。3、支持企业开发新产品。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推行产
12、业导向类科技项目企业牵头制,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要产业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企业开展具有国际标准、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新产品研发,形成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研发格局,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方法大赛,鼓励企业运用创新技术、创新方法攻克制约企业发展难题。到2025年,获得新技术300项以上其中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50项以上形成新产品300个以上,其中高端新产品50个以上。4、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提前储备专门用于研发项目支出的资金。继续实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奖补政策,在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
13、中把研发投入视同业绩利润。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研发活动管理制度,做好研发投入归集整理工作。到2025年,实现研发投入倍增的企业达100家。5、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百名博士进百企行动,选派科技人员担任科技专员,支持研发团队组建科技专班。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在中医药及化学药、光通信技术及设备、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加快构建龙头企业牵头、区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鼓励瞪羚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开展协同创新。(四)实施科技强农工程L加强农林业新品种研发。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
14、大育种核心技术创新,加快农业新品种选育和繁育推广。围绕我市重点发展的优势特色种养产业,开展种质收集保存、种质开发利用、品种选育繁育等工作。重点开展农业品种的亲本保纯、繁殖和繁(制)种关键技术,以及种子种苗加工技术、种子质量精准快速检测技术等研究,重点培育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力争到2025年,审定(登记)农林牧渔新品种50个以上,突破5项现代种业繁育关键技术。2、加强农林业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围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的重大科技需求,突出以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支持涉农高校加强生物学等一流学科建设,建立健全产业高校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重点开展高产栽培、提质增效栽培、高效
15、生态栽培、生态养殖等生态种养,农产品保鲜综合处理、农林土壤生产力维护、农林产品高值化综合利用,农业机械智能化、林业采伐机械化、节能环保、轻量化制造,以及危害因子高灵敏高通量识别与非定向筛查、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新工艺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用地安全利用、农产品重金属污染阻控等技术攻关。力争到2025年,突破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3、加强农林业重大病害防控技术和装备开发。围绕水稻稻瘟病、蔬菜青枯病、松材线虫病、草地贪夜蛾、稻飞虱等重大病虫害,以及非洲猪瘟、禽流感等畜禽水产疫病,开展综合防控技术攻关,着力突破一批防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绿
16、色农药、新型疫苗、新型化学合成药、兽药及诊断试剂等防治产品,建成一批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示范点。力争到2025年,突破5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畜禽水产疫病防控技术。4、加强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开展设区市、县(市、区)领导联系推动创新驱动乡村产业振兴试点工作,建立一个副市长联系一个县(市、区)、一个副县(市、区)长联系一个产业科技创新工作制度,支持建设科技支撑作用突出、创新创业氛围好、生态环境美、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高的创新型县(市、区)。支持县(市、区)参与国家100+N”(区)开放协同创新体系探索,构建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普惠性政策在县域的落实力度,充分调动县域各类科研主体
17、的积极性,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资源进入乡村振兴主战场,重点开展农业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打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基地。力争到2025年,力争建成5个级以上创新型县(市、区)。5、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从团队组建、科技立项、平台建设、研发投入、成果收益等方面,为科技特派团及驻在企业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选派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人才团队参与乡村振兴建设。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县、乡、村提供技术服务或开展创新创业,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在乡村落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振兴有机衔接。精准匹配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助力企业改进工艺、提升技术和开发新
18、品。加强乡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力度,依托农业科技园等平台,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强对乡村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种养大户、高素质农民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科技培训。到2025年,选派乡村科技特派员2000人次。(五)实施城市科技惠民工程L科技支撑生态环境保护。开展食品、建材等传统行业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研发,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项目。强化污染防治技术支撑,开展污染物监测防控、环境综合整治与修复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农业灌溉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治理、城市生态提升、产业生态发展技术应用示范,以及石漠化地区特色生态产
19、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典型生态脆弱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示范模式。到2025年,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类应用示范场景5个。2、科技支撑健康建设。提升科技支撑生命健康的创新供给能力。开展中药、化学药、生物技术药等生物医药产业和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加强中药前沿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名优产品二次开发,攻克制约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功能保健品。重点发展中药民族药新药、生物制品新药以及针对重大疾病的化学药原料药和制剂新药。加强仿制药技术工艺、中间体等研发和攻关,开展新型抗体药物、多肽类药物、快速诊断试剂(试剂盒)等产品研发。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救治研究
20、,创新医防协同机制。提升疾病临床医学研究水平,开展疾病临床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应用研究,加强地中海贫血、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妇儿疾病和老年性疾病等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到2030年,获得新药品种的生产技术和质量标准备案3个以上,新增二类以上医疗器械上市许可3件以上,突破疾病治疗关键技术3项以上,新增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家。3、科技支撑公共安全。开展食品安全防控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推进食品检验检测研究成果转化。加强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技术支撑和装备应用示范。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以及消防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到2025年,突破公共安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等成套技术3项,建立应用示
21、范场景3个。4、科技支撑宜居城镇建设。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城市数据大脑等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平台,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提升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智能建造及绿色低碳宜居建筑技术研发与应用,开展新型便民服务设施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到2025年,突破宜居城镇成套技术2项,建立应用示范场景2个。(六)实施创新功能区提升工程L打造创新型产业园区。充分发挥科技园区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市委或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兼任高新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市科技行政部门负责人兼任高新区管理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优化营商环境,聚集高
22、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做强做大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建设创新型特色园区。支持经开区提升园区综合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园区打造经济带高端产业合作示范区。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创建级高新产业开发区。2、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受益的原则,坚持一区一主题、一区一主导产业、一区一平台的功能定位,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以农业科技园区、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为依托,加快试点建设,在培育创新主体、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成果落地转化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优化建设星创天地,加强星创天地基础条件和孵化能力建设,培育孵化
2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到2025年,建成5个农业科技园区和15个以上星创天地。3、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设立可持续发展科技专项,高标准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生态脆弱地区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加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构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改善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力争到2025年,现有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质量和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新建1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4、加速创新功能区要素资源集聚。支持依托创新型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创新能力强的双创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企业研
24、发中心、品牌研发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全面构建功能区创新创业生态,发挥高新区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培育一批级双创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推荐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立完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渠道和政策扶持机制。到2025年,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5家,众创空间达到15家。四、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建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科技强市行动,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对科技强市三年行动的年度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组织实施。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将科技强市行动工作纳入工作重点,建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协调机制,
25、明确时间、任务、责任人,因地制宜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要平台、细化一批改革举措。(二)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会商机制,行业主管部门要精准提出产业、重点企业、重大产品的创新需求,梳理凝练急需攻坚的关键核心技术,共同谋划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及工程。加强、市、县三级联动,推进科技强市行动实施。(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各项改革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推进落实三评改革、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成果,大力推动科研项目包干制、揭榜制等制度实施。完
26、善科技管理机制,推动重大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创新资源自由有序流动机制,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深化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改革重大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给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完善科技评价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全社会良好创新生态。(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科研和成果转化积极性。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购买科技成果、技术入股等方式,承接研究开发机构、高校、其他企业等单位的科技成果并实施转化。(五)加大科技投入。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坚持把科技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保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加大公共科技活动支持力度,完善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推动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逐年提升企业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构建拨投保贷贴协同机制,设立风险补偿池,继续推进市惠贷一科创贷,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六)加强监督评估。完善科技监督与科研诚信建设政策体系,建立权责更加明晰的监督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配合开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和财政科技投入统计制度,完善全社会研发投入监测机制。将重点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相关指标考核纳入综合绩效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