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35811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教程[2]:金融调控.ppt(6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章 金融调控,本章要点货币政策概述 货币政策选择 金融危机防范,2023/3/10,2,第一节 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的作用二、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四、货币政策工具,2023/3/10,3,一、货币政策的作用,、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货币政策对社会总供给也有调节作用。货币供给的增长和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

2、和生产扩大;货币供给的减少和贷款利率的提高则使投资成本上升,结果会抑制投资和缩减生产。,2023/3/10,4,一、货币政策的作用,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通货膨胀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必要量。从总量上看,通货膨胀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使之与客观需要量相适应。,2023/3/10,5,一、货币政策的作用,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消费与储蓄的比例关系对经济运

3、行和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储蓄是投资的前提,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储蓄,谈不上发展。但消费比重太低,也会影响市场销售,反过来制约经济发展。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2023/3/10,6,一、货币政策的作用,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023/3/10,7,一、货币政策的作用,5、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

4、率相对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国家安全稳定的重要条件。当本币升值时在公开市场收购外汇;当本币贬值时,紧缩货币,提高利率,增加外资流入。,2023/3/10,8,二、货币政策的目标,、物价稳定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没有显著或剧烈的波动,呈现基本稳定状态。,2023/3/10,9,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充分就业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经济学家所说的充分就业,通常把两种失业排斥在外:一是摩擦性失业,二是自愿失业。这两种失业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并且所占比重非常小,因而它们的存在与充分就业本身是不矛盾的。通常,以劳动力的失业情况作为

5、充分就业与否的标准,用失业率表示就业状况。充分就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不是也不可能实现零失业率。,2023/3/10,10,二、货币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各国中央银行都普遍关心经济增长。货币政策是通过保持通货和物价的稳定,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环境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因为,经济增长不仅可以改善国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而且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政策调节的经济承受能力,使货币政策调节拥有更广阔的回旋余地。,2023/3/10,11,二、货币政策的目标,、国际收支平衡在一个开放型的社会经济中,国际收支状况与国内市场的货币供应量有着密切的联系。良好的货币政策能使国家在对

6、外经济贸易方面保持外汇储备的适当流动性。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措施的具体实施,如稳定利率、稳定和调整汇率等,能解决和预防国际收支的失衡问题。,2023/3/10,12,二、货币政策的目标,、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指金融体系各组成部分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制度安排合理,有效发挥风险配置、资源配置等核心功能的运行状态。通过适当的货币政策决策与操作,维持利率与汇率的相对稳定,防止银行倒闭,保持本国及国际金融的稳定。,2023/3/10,13,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1、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矛盾与统一就统一性看,币值稳定可以为劳动者的充分就业与其他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充分就

7、业同时又可能为币值的稳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之间更多地表现相互的矛盾性,即当币值比较稳定,物价上涨率比较低时,失业率往往很高,而要降低失业率,就得以牺牲一定程度的币值稳定为代价。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所说明的道理,它表明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的关系是矛盾统一关系,很难同时兼得。,2023/3/10,14,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经济增长是可以相辅相成的,货币购买力稳定,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和稳定的货币尺度,从而使得经济能够稳定增长。经济增长了,稳定货币购买力也就有了雄厚的物资基础。因此,可以通过稳定币值来发

8、展经济,也可以通过发展经济来稳定币值。但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在经济发展较快时,总是伴随有物价较大幅度的上涨,而过分强调币值的稳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又会受阻。,2023/3/10,15,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稳定币值主要是指稳定货币的对内价值,平衡国际收支则是为了稳定货币的对外价值。如果国内物价不稳,国际收支便很难平衡。因为当国内商品价格高于国外价格时,必然会引起出口下降、进口骤增,从而出现贸易赤字。但国内物价稳定时,国际收支却并非一定能平衡,因为国际收支能否平衡还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结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对称状况、国

9、家的外贸政策、关税协定、利用外资策略等等,同时还要受其他国家政策与经济形势诸多因素的影响。,2023/3/10,16,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与统一通常情况下,就业人数愈多,经济增长速度就愈快;而经济增长速度愈快,为劳动者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就愈多。但在这种统一的背后,还存在一个平衡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动态问题。如果就业增加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着社会平衡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那就意味着经济增长是以投入产出的比例下降为前提的,这不仅意味本期浪费更多的资源,还会妨碍后期的经济增长,因而是不可取的。只在就业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伴随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组合才是应该鼓励

10、的。,2023/3/10,17,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5、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如果充分就业能够推动经济快速增长,那么,一方面可以减少进口,另一方面还可扩大出口,这当然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但为了追求充分就业,就需要更多的资金和生产资料,当国内满足不了需求时,就需要引进外资、进口设备、原材料等等,这对平衡国际收支又是一大不利因素。,2023/3/10,18,三、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矛盾与统一,、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的矛盾与统一当经济较快增长时,国家经济实力也能相应增长,这会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减少进口,这当然有利于国际收支的平衡。但经济的较快增长又总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产

11、生较大的需求,这往往又会增加进口,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逆差的出现。当逆差很大时,国家就得限制进口,压缩国内投资,这又会妨碍国内的经济增长,甚至会引起衰退。,2023/3/10,19,二、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通常是由参与的各国政府磋商而定,一旦商定,各参与国都应自觉遵守。国际货币制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2)汇率制度的安排;(3)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迄今为止,国际货币制度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再到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2023/3/10,20,(

12、一)国际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建立起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间固定兑换关系的货币制度。根据货币与黄金的联系程度,金本位制主要有三种形式:金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从金币本位制到金块本位制,再到金汇兑本位制,有以下特点:第一,货币和黄金的联系越来越薄弱。第二,实行金块本位制,金币不再流通,货币的可兑换性受到限制,可以节约国内经济交易中所需的黄金。实行金汇兑本位制则因大量持有外汇而不仅可以节约国内经济交易所需的黄金,还可以节约国际经济交易中所需的黄金。第三,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和国际货币制度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2023/3/10,21,四、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又

13、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2023/3/10,22,(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2023/3/10,23,(二)选择性货币政策,1、消费者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运行状况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进行控制,以影响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货币需求。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着眼于抑制过度投机、稳定证券市场而对证券交易保证金限额进行规定。3、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为抑制房地产投机、针对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所采取的限制

14、措施。4、优惠利率指中央银行着眼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针对重点发展部门、行业和产品规定较低的利率,鼓励其发展。,2023/3/10,24,(三)其它货币政策,1、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所进行的控制。()信用分配()流动性比率()利率高限()直接干预()特别存款,2023/3/10,25,(三)其它货币政策,、间接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向一般银行所提出的建设性建议,也叫道义劝告或道义说服。主要做法是:通过转达政府意图,建议一般银行应当怎么做,规劝其不应当怎么做,从而引导一般银行的微观信用行为,使其符合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总体目

15、标。,2023/3/10,26,第二节 货币政策选择,一、货币政策的选择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运用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2023/3/10,27,一、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松”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2023/3/10,28

16、,二、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运用,当今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两种政策的相互协调程度直接决定宏观调控的效果,对于一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2023/3/10,29,(一)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财政收支的制度性安排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以及转移支出,以调节社会经济供求关系、合理配置资源并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社会公平,进而达到社会经济稳定等政治经济目标的手段。财政政策包括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紧缩的财政政策。扩张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的办法,来增加社会需求总量。紧缩的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办法

17、来压缩社会需求总量,抑制通货膨胀。财政政策是从需求出发进行的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2023/3/10,30,(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有着共同目标,即货币均衡和社会总供求的均衡。货币均衡用公式表示即Ms=Md;社会总供求的均衡即AD=AS;具体地讲则为C+I+G+(X-M)=GNP。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直接目标是货币均衡,其最终目标是社会总供求的均衡。二是财政与信贷互相“支持”,互相“弥补”的问题。财政收支或信贷收支所造成的多余的货币供给均须对方将之消化和注销。,2023/3/10,31,(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财政

18、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与协调的基础在于通过总需求来共同影响产出。社会总需求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重叠域”和“结合部”,是联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介和桥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其支出和税收进行调控进而影响总需求;货币政策是通过利率、货币供给量等工具调节总需求。同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效应方面也有差别。在实现扩张性的目标时,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扩大支出可导致货币供给增加从而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而且时滞较短;在实现扩张性的目标时,货币政策则比较被动,因为投资和消费往往并非较低的利率就能调动起来。,2023/3/10,32,(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1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方式有四个: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长期调整),货币政策(短期见效快),松紧,松紧,2023/3/10,33,(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1)在总量平衡的情况下,一般采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松一紧”的办法。(2)在总量失衡的情况下,微量调整,一般单独使用财政或货币政策。(3)在总量失衡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一般同时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种手段,即“双松”或“双紧”。在经济萧条后期,为刺激生产和投资,启动闲置的生产能力,一般实行“双松”政策。在社会总需求过度膨胀,

20、物价持续上涨,经济生活极不安定的情况下,一般采取“双紧”政策。(4)在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调并存的情况下,政府一般采用先调总量,后调结构的办法,即在放松或紧缩总量的前提下调整结构,使经济在稳定中恢复均衡。,2023/3/10,34,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一)宏观紧缩政策宏观紧缩政策是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政策调节手段,也是迄今为止在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中运用得最多、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为了从需求方面加强管理,通过控制社会的货币供应总量和总需求,实现抑制通货膨胀的目的。,2023/3/10,35,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21、的应用,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2023/3/10,36,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抬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缩小货币发行的扩张倍数,压缩商业银行放款,减少货币流通量。()在政府直接控制市场利率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可直接提高利率,或直接减少信贷规模。,2023/3/10,37,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2、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财政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生产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在财政收入一定的条件下,削减财政支出可相应地减

22、少财政赤字,从而减少货币发行量,并可减少总需求,对于抑制财政赤字和需求拉上引起的通货膨胀比较奏效。()提高个人的所得税或增开其他税种可使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少,降低个人消费水平;而提高企业的所得税和其他税率则可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抑制投资支出。,2023/3/10,38,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二)扩张的宏观政策扩张的宏观政策是治理通货紧缩的重要手段,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从而抑制通货紧缩。,2023/3/10,39,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2023/3/10,40,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中央

23、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措施,适当增加货币供应,促进信用的进一步扩张。,2023/3/10,41,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应用,、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等措施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减税可以增加民间的可支配收入,在财政支出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也可以扩大社会总需求;财政支出是社会总需求的直接构成因素,增加财政支出会直接增加社会总需求。,2023/3/10,42,第三节 金融危机,一、金融危机的界定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四、金融危机国际援助的博弈论分析五、金融危机的防范,2

24、023/3/10,43,一、金融危机的界定,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2023/3/10,44,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一)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1、国内金融危机。起源与影响均集中在国内2、区域金融危机。从本区

25、域某一国家起源,仅波及本区域、全球金融危机。从某一国家起源,迅速波及全世界,2023/3/10,45,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二)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1、货币市场危机这类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度色彩的钉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反映为本币汇率的高估,而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其结果要么是外汇市场上本币大幅度贬值,要么是该国金融当局为捍卫本币币值而动用大量国际储备干预市场或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如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泰国危机和 1998 年俄罗斯金融危机。,2023/3/10,46,二

26、、金融危机的类型,(二)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2、资本市场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内或国外的原因,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如 1987 年的“黑色星期一”。资本市场危机与货币市场危机具有联动作用,资本市场危机可以导致货币市场危机,而货币市场危机同样也可以引发资本市场危机,例如1997-1998 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23/3/10,47,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二)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3、金融机构危机这类危机是指某些商业银行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全社会对各类

27、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如 1961-65 年的香港银行倒闭风潮和 1996 年的日本“住专丑闻”。,2023/3/10,48,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二)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4、综合金融危机这类危机往往表现为上述几种危机的混合体,现实中常常是一种危机的爆发带动其他危机的爆发,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货币市场危机首先爆发,随后即是资本市场危机、金融机构危机的接踵而至,危机迅速波及有关国家的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形成综合金融危机。综合金融危机一方面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且极易升级为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危机国所存在的深层次结构问

28、题。,2023/3/10,49,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三)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1、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深远且带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如果应付不当将危及一国金融体系乃至世界金融的安全与稳定,前面提到的综合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系统性金融危机。,2023/3/10,50,二、金融危机的类型,(三)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2、非系统性金融危机这一类危机源于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其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或金融领域,一般不会对一国的金融体系形成直接威胁,如 1990 年的美国德累塞尔投资银行破产、1992 年的印度“迈赫塔股票诈骗案”和 1995 年的英国巴

29、林银行倒闭,但是也并不排除非系统性金融危机由于处理不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2023/3/10,51,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纯粹的金融投资,是指不进入生产领域,仅根据对金融市场未来的预期和时间偏好进行的投资。随着金融市场的过度泡沫化,人们对未来预期看好,会使投资机会曲线大幅度上升。金融市场的过度泡沫大幅度提高资产的账面价值,形成未来收入还将进一步提高的预期,这就会刺激人们大量举债,一旦金融资产泡沫破灭,企业资产大幅度缩水,但债务总量却保持不变,资产负债率和企业财务杠杆比率急剧提高,金融市场过度泡沫化的外部系统风险就此演变成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短期

30、生产可能性曲线大幅度回落,许多企业都会发生支付危机,进而引发大量的破产、倒闭和生产的急剧萎缩。,2023/3/10,52,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一)金融危机的国内传导在金融市场过度泡沫化的初期,最先被挤出的是内涵式投资,因为,这种投资的周期长,收效慢,回报不确定,远不如金融市场中投资那样立竿见影。在此同时,外延式投资却有可能逐步扩大,因为信用和资产膨胀,居民财富与未来收入能力的高估,以及企业预期盈利能力的虚拟扩大,都会促使企业凭借信用,扩大外延式投资,有时竟达到了不计成本与收益的地步。随着金融市场泡沫的进一步扩大,外延式投资回报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资金向金融市场流动,外延式

31、投资也被挤出,这就从根本上损害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2023/3/10,53,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广义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泛指金融危机在国与国之间的传播和扩散,它包括在国内传导和跨国传导,以及贸易金融关系密切国家间的接触性传导和贸易金融关系并不密切的国家间的非接触性传导。,2023/3/10,54,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接触性传导指某些经济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因素变化,最终导致经济金融部分或整体变化,从而引发、扩大和加剧金融危机的跨国作用,这就是金融危机的溢出效应。传导大致从一国本币的大幅度贬值和股市暴跌开始,在汇率相对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国

32、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两个渠道,造成别的国家的货币贬值和股市暴跌,从而造成金融危机的跨国界传导。,2023/3/10,55,三、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二)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金融危机在几个国家或地区相继发生并不一定是接触性传导的结果,而可能为同一外部原因所造成,也就是说,不是由一个传导至别国,而是分别受同一个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的危机都是原发性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季风效应”,属于非接触性传导。非接触性传导还表现为“传染效应”,即一个国家的货币危机诱发对别国的投机性冲击,尽管这两个国家的实质经济联系比较薄弱,一国的危机也没有恶化另一国的经济基础,但是,它还是会造成人们心理预期的变化,使得投资者重新

33、评价其他国家的基本经济状况和政府的政策,从而形成这些国家“自我实现”的投机性冲击。,2023/3/10,56,四、金融危机国际援助的博弈论分析,一国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往往并不及时给危机国必要的援助;已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国家,又在援助协议的具体执行上与IMF争论不断,以致危机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方面博弈的制约。,2023/3/10,57,(一)有关国家政府之间的博弈,假设除危机国外,只有A国和B国,它们的政府了解危机国的情况,并对危机可能蔓延至本国的后果有“共同知识”,它们只有“援助”或“不援助”两种选择,并且,后援助者可以根据先援助者的行动选择自己的

34、行动。,A国援助 不援助,援助 不援助,B国,2023/3/10,58,四、金融危机国际援助的博弈论分析,如果政府A和政府B都选择“不援助”,两国都会由于危机的蔓延而相继受损,“不援助”不是它们双方的最优选择。如果政府A因为危机国与自己利益关系密切,先行决定援助危机国,政府B的选择构成一个特定的博弈,如果政府B也选择“援助”,那么援助力量的扩大,甚至足以阻止危机的继续传播,并迅速化解危机,A、B两国均会从中受益。如果政府B采取观望态度,选择“不援助”,而政府A的力量足以化解危机,那么B国就能坐享危机化解后的成果。援助与不援助都是这个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2023/3/10,59,(二)IMF与

35、有关国家政府的博弈,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通过基金组织实行间接救助行动,因为借贷双方都希望获得中间人的掩护。求援国政府声称,是外部势力迫使他们进行不得人心的、却是必要的改革;援助国也可以就此推卸造成受援国痛苦的罪责,从而使得基金组织被置于金融危机的中心。危机国政府一旦接受基金组织的条件,正式签署有关援助协议,基金组织便与危机国政府一起陷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之中。,2023/3/10,60,(二)IMF与有关国家政府的博弈,尽管援助协议规定,受援国政府有义务保证国民经济宏观统计数据的透明,但实际上却很难做到。如果受援国政府选择“合作”,在短期内,由于改革措施出台,国内经济紧缩,失业率上涨,民怨可能

36、沸腾,虽然,实行经济结构调整是最终摆脱危机的必由之路,但是,这种“短痛”超过公众的承受力,也会酿成更大的危机,所以受援国难以痛快地选择“合作”;如果受援国政府选择“不合作”,他们撕毁协议可能招致基金组织终止援助,这就严重打击本来就对本国经济金融十分脆弱的信心,增加摆脱金融危机的困难。,2023/3/10,61,(二)IMF与有关国家政府的博弈,这种博弈的“分离均衡”是弱势政府选择“合作”,强势政府选择“不合作”,基金组织根据受援国政府是否选择“不合作”,来推断它是强势政府,还是弱势政府,然后选择是否与之谈判,并继续提供援助;这种博弈的“混同均衡”是弱势政府和强势政府迫于国内政治压力,都选择“不

37、合作”,基金组织仍然维持对受援国政府原有的判断,经“讨价还价”修改协议后,继续援助行动。对受援国政府来说,选择“不合作”作为向基金组织发出“讨价还价”的信号时,一定要把握分寸,如果已经在谈判桌上获得若干利益,就应马上回到“合作”的轨道上,否则,援助国的选择可能使受援国处境尴尬,损失惨重。,2023/3/10,62,五、金融危机的防范,1、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金融危机中,政府应该遵循市场规律,采取“积极不干预政策”进行疏导资金,间接培养加强投资人的信心。,2023/3/10,63,五、金融危机的防范,2、谨慎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资本项目自由化目的是推动国内金融市场的繁荣,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增加社

38、会福利,并不是为向国际金融市场开放而开放。依据国际先例,资本项目自由化一般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商品、要素和金融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稳定政策和改革政策方案的设计应该首先着眼于消除国内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扭曲,最后才是开放资本账户。,2023/3/10,64,五、金融危机的防范,3、选择合适的汇率制度僵化的汇率制度已经不再适应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固守某一汇率会给经济带来巨大危害,应当采取灵活的汇率制度。,2023/3/10,65,五、金融危机的防范,4、加强外资的监管无论哪个国家,外资历来都认为是发展本国经济的原动力。在吸收外资的同时,不能对外资这把双刃剑掉以轻心,倘若在整个世界经济灰暗期,对

39、蜂拥而来的外资浪潮未采取之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控、监管,一旦外资流入失控就会给未来的金融危机埋下伏笔。,2023/3/10,66,五、金融危机的防范,5、控制外国短期贷款比例必须适当控制外国短期贷款的比例,短期贷款的明显缺陷是偿还期短,若引入的外资属于短期贷款并以此支付进口,一旦金融系统运转不灵时,极易引起金融市场动荡。尤其应严格控制证券市场等利润高风险大的行业短期外资贷款的注入。否则,这种投资一旦回报率不高就会被撤走,从而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2023/3/10,67,五、金融危机的防范,6、建立金融资产价格监测系统由于金融资产价格受人们心理预期影响较大,投资者的信心深受资产价格波动而波动,一旦

40、资产价格波动较强,投资者的信心就会遭受严重打击,作出一些非理性选择,如“挤兑”等。投资者的信心又是金融体系得以安全运行的基础,若投资者发生信心危机,金融体系的崩溃也在所难免了。所以要对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资产价格严加关注,避免市场价格的过度剧烈波动。为此,应建立一套金融资产价格监测系统,配以宏观手段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预防金融危机。,2023/3/10,68,五、金融危机的防范,7、建立金融风险防范体系金融危机的产生是金融风险积累与恶化的过程,也就是说金融危机源于金融风险。若想对金融危机进行有效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就必须对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管理。通过建立一套完备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形成一个金融安全运行程序,从最大程度内避免金融危机,减少其对经济的危害。(A)金融风险事前预警(B)金融风险事中控制(C)金融风险事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