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3986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砂石检验作业指导书.doc(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概述1.1为了确保砂石的检验工作能够准确、规、高效的开展,特制定本细那么。1.2本细那么规定的砂石性能检测包括:砂料筛分析与细度模数、砂料表观密度、砂料表观密度氏比重瓶法、砂料含水率、砂料堆积密度、砂料严密密度与空隙率、砂料含泥量、砂料泥块含量、砂料吸水率、砂料巩固性、砂料压碎指标、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砂贝壳含量、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严密密度与空隙率、卵石或碎石吸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水率、卵石或碎石含泥量、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岩石抗压强度、卵石或碎石巩固性。1.3本细那么规定了适用围、试验

2、方法与步骤。2.依据2.1建设用砂GB/T14684-20112.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与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2.3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3.适用围3.1本细那么适用于建设工程中天然砂、人工砂、混合砂和碎石、卵石除水工建筑物的根本性能检测。4砂试验方法与步骤4.1砂料筛分析、细度模数4.1.1试验步骤4.1.1.1按规定取样,筛除大于9.50mm的颗粒,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1.1.2称取试样500g,准确至1g。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附筛底上,然后进展筛分。

3、4.1.1.3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摇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4.1.1.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准确至1g,试样在各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按式(1)计算出的量,超过时应按以下方法之一处理。G=Ad1/2/200 1式中:G在一个筛上的筛余量,g; A筛孔面积,mm2; D筛孔尺寸,mm。a将该粒级试样分成少于按式1计算出的量,分别筛分,并以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b将该粒级与以下各粒级的筛余混合均匀,称出其质量,准确至1g。再用四分法缩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取其中一份,称出其质量,准确至1g,继续筛分。计算该粒级与以下各粒级的

4、分计筛余量时应根据缩分比例进展修正。4.1.2结果计算与评定4.1.2.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量之比,计算准确至0.1%。4.1.2.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和,计算准确至0.1%。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与筛底的剩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差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4.1.2.3砂的细度模数按式(2)计算,准确至0.01:Mx=A2+A3+A4+A5+A6-5A1 /100-A1 2式中:Mx细度模数;A1、A2、A3、A4、A5、A6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m、300m、150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5、4.1.2.4累计筛余百分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细度模数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如两次试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0时,须重新试验。4.1.2.5根据各号筛的累积筛余百分数,采用修约值比拟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4.2砂料表观密度4.2.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66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至相等两份备用。4.2.2称取试样300g,准确至0.1g。将试样倒入容量瓶,注入冷开水至接近500 mL的刻度处,用手旋转摇动容量瓶,使砂样充分摇动,排除气泡,塞紧瓶盖,静置24h。然后用滴管小心加水至容量瓶500 mL刻

6、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准确至1g。4.2.3倒出瓶水和试样,洗净容量瓶,再向容量瓶注入水至500 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出其质量,准确至1g。4.2.4结果计算与评定砂的表观密度按式3计算,准确至10kg/m3:=M0/(M0+M2-M1)-t水 3 式中:表观密度,kg/m3;水1000,kg/m3;M0烘干试样的质量,g;M1试样,水与容量瓶的总质量,g;M水与容量瓶的总质量,g;t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4.2.5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0kg/m3;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须重新试验。4.3砂料含

7、水率(标准法)4.3.1由密封的样品中取各重约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质量的枯燥容器m1中称重,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m3。4.3.2砂的含水率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wc = m2 - m3 / m3 - m1x 100式中 wc砂的含水率,%; m1容器质量,g; 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g; 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质量,g;以上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4.4砂料堆积密度、砂料严密密度与空隙率4.4.1按规定取样,用搪瓷盘取试样约1L,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

8、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的颗粒,分为大至相等两份备用。4.4.2松散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mm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体,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向两边刮平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准确至1g。4.4.3严密堆积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两次装入容量筒,装完第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击地面各25次。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棒的方向与第一层时的方向垂直后,再加试样直至超过筒口, 然后用直尺沿筒口中心线

9、向两边刮平,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准确至1g。4.4.4砂的松散或严密堆积密度按式4计算,准确至10kg/m3:1= m2- m1/V1000 4式中:1松散或严密堆积密度, kg/m3;m2容量筒和试样总质量,kg;m1容量筒质量,kg;V容量筒的容积,L。4.4.5空隙率按式5计算,准确至1%:Vl=1-l/100% 5Vc=1-c/100% 5式中:Vl堆积密度空隙率,%;Vc严密密度空隙率,%;l堆积密度,kg/m3;c严密密度,kg/m3;试样的表观密度,kg/m3。4.4.6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0kg/m3;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4

10、.4.7容量筒的校准方法将室温为202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用一玻璃板沿筒口推移,使其紧贴水面。擦干筒外壁水分,然后称出其质量,准确至1g。容量筒容积按式6计算,准确至1mL:V= m1- m26式中: V容量筒容积,mL;m1容量筒、玻璃板和水的总质量,g;m2容量筒和玻璃板质量,g。4.5砂料含泥量4.5.1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方孔筛:孔径为75m、与1.18mm的筛各一只;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深度大于250mm;搪瓷盘毛刷等。4.5.2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11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

11、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5.3称取试样500g,准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别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与75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75m筛上面,滤去小于75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过程中应小心防止砂粒流失。4.5.4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5.5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外表)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的筛余颗粒和清

12、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准确至0.1g。4.5.6结果计算与评定a) 含泥量按式7计算,准确至0.1%:c=m0-m1/ m0100%7式中:c含泥量,%;m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含泥量取两个试样的试验结果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4.6砂料泥块含量4.6.1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约50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小于1.18mm的颗粒,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4.6.2称取试样200g,准确至0.1g。将试样倒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

13、试样面约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600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的水目测清澈为止。4.6.3保存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浅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准确至0.1g。4.6.4结果计算与评定4.6.4.1泥块含量按式8计算,准确至0.1%:Qb=G1-G2/ G1100 (8)式中:Qb泥块含量,%;G11.18mm筛筛余试样的质量,g;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4.6.4.2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0.1%。4.7砂料吸水率4.7.1饱和面干试样的制备,是将样品在潮湿状态

14、下用四分法缩分至1000g,拌匀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浅盘或其它适宜的容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出试样外表20mm左右水温控制在205。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min,以排除气泡。静置24h以后,细心地倒去试样上的水,并用吸管吸去余水。再将试样在盘中摊开,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使砂外表的水分在各部位均匀蒸发。然后将试样松散地一次装满饱和面干试模中,捣25次捣棒端面距试样外表不超过10mm,任其自由落下,捣完后,留下的空隙不用再装满,从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试样呈JGJ52-2006标准中图6.4.3(b),如不符合JGJ52-2006要求,调整到要求为止。4.7.2立即称取饱和面干

15、试样500克,放入质量m1烧杯中,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枯燥器冷却至室温,称取干样与烧杯的总质量m2。4.7.3吸水率(wa)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wa500-m2-m1m2-m11004.7.4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展试验。4.8砂料巩固性4.8.1配制试验溶液:在1000mL蒸馏水中温度3050参加无水硫酸钠300350g,边参加边用玻璃捧搅拌使溶液饱和,冷却至2025,保持48h,此溶液即为试验溶液,相对密度为11511174kg/m3。4.8.2将缩分后的样品用水冲洗干净放在1055下烘干到恒量。冷却至

16、室温备用。4.8.3称取公称颗粒分别为315630m、630m1.25mm、1.252.50mm、2.505.00mm的试样各100g.假设是特细砂,应筛去公称粒径160m以下和2.50mm以上的颗粒,称取公称粒径分别为160315m、315630m、630m1.25mm、1.252.50mm的试样各100g。分别装入网篮并侵入盛有硫酸纳溶液的容器中,溶液体积应不少于试样总体积的5倍,上下升降25次,以排除试样中的汽泡,然后静置于容器中,温度保持在2025,浸泡20h,把网篮从溶液中取出,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4h,至此完成了第一次试验,待试验冷却至2025后,再按上述方法进展第二次试验。从

17、第二次试验开始,浸泡与烘干时间均为4h。如此循环5次。4.8.4最后一次试验后,在2025的清水中冲净试样,直至冲洗后的水参加少量钡溶液且不出现白色浑浊为止,洗后试样放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4.8.5结果计算与评定1试样中各级颗粒的分计质量质量损失百分率ji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mi-m,iji=100%mi式中: ji -各级颗粒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mi -各级试样试验前质量,gm,i -各级试样筛余颗粒的烘干质量g 2300m4.75mm粒级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百分率j按下式计算,准确1。 a1j1+ a2j2+ a3j3+ a4j4j= 100% a1+ a2 +

18、 a3+ a4式中: j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 a1、a2 、a3、 a4、公称粒级分别为315630m、630m1.25mm、1.252.50mm、2.505.00mm粒级在筛除小于公称粒径315m与大于公称粒级5.00mm颗粒后的原试样中所占的百分率, j1、j2 、j3 、j4公称粒级分别为315630m、630m1.25mm、1.252.50mm、2.505.00mm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3特细砂按下式计算,准确1。a0j0+ a1j1+ a2j2+ a3j3j= 100% a0+ a1 + a2+ a3 式中: j试样的总质量损失率,a0、a1、a2 、a3公称粒级分别为160

19、315m、315630m、630m1.25mm、1.252.50mm粒级在筛除小于公称粒径160m与大于公称粒级2.50 mm颗粒后的原试样中所占的百分率, j0、j1、j2 、j3公称粒级分别为160315m、315630m、630m1.25mm、1.252.50mm各粒级的分计质量损失百分率, 4.9砂料压碎指标4.9.1仪器设备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天平:称量10kg或1000g,感量1g; 压力试验机:501000KN;方孔筛:孔径为4.75mm、2.36mm、1.18mm 、600m与300m的筛各一只;受压钢模:由圆筒、底盘和加压块组成;搪瓷盘、小勺、毛刷等。4.9.2

20、按规定取样,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4.75mm与小于300m的颗粒,然后按筛分成300m600m;600m1.18 mm;1.18 mm2.36mm与2.36mm4.75mm四个粒级,每级1000g备用。 称取单粒级试样330g,准确至1g。将试样倒入已装组成的受压钢模,使试样距底盘面的高度约为50mm。整平钢模试样的外表,将加压块放入圆筒,并转动一周使之与试样均匀接触。4.9.3将装好试样的受压钢模置于压力机的支承板上,对准压板中心后,开动机器,以每分钟500N的速度加荷。加荷至25kN时稳荷5s后,以同样速度卸荷。4.9.4取下受压模,移去加荷块,倒

21、出压过的试样,然后用该粒级的下限筛如4.75mm2.36mm时,那么其下限筛指孔径为2.36mm的筛进展筛分,称出试样的筛余量和通过量,均准确至1g。4.9.5结果计算与评定第i单级砂样的压碎指标按式9计算,准确至1%:Yi=G2/G1+G2100 (9)式中:Yi第i单粒级压碎指标值,%;G1试样的筛余量,g;G2通过量,g。第i单粒级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准确至1%。取最大单粒级压碎指标值作为其压碎指标值。4.10机制砂石粉含量亚甲蓝实验MB值亚甲蓝溶液的配制应符合规JGJ52-2006中6.11.3第一条之规定 。4.10.1将样品缩分至400g,放在烘箱中于10550C

22、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公称直径5.0mm的颗粒备用。4.10.2称取试样200g准确至1g,将试样倒入盛有5005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叶轮搅拌机以60060r/min转速搅拌5min形成悬浮液,然后以40040r/min转速持续搅拌,直至试验完毕。4.10.3在悬浮液中参加5mL亚甲蓝溶液,以40040r/min转速搅拌至少1min后,用玻璃棒蘸取一滴悬浮液滴在滤纸上。假设沉淀物周围未出现色晕,再参加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重复上面的步骤,直至沉淀物周围出现约1mm宽的稳定浅蓝色色晕。此时应继续搅拌,不加亚甲蓝溶液,每一分钟进展一次蘸染试验;假设色晕在4min消失

23、,再参加5mL亚甲蓝溶液;假设色晕在5min消失,再参加2mL亚甲蓝溶液。这两种情况都应继续进展搅拌和蘸染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4.10.4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参加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准确至1mL。4.10.5试验结果计算亚甲蓝MB值的计算:式10式中:MB亚甲蓝值g/kg,表示每千克0-2.36mm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准确至0.01;G试样质量g;V所参加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注:当MB值1.4时,那么判定是以石粉为主;当MB值1.4时,那么判定为以泥粉为主的石粉。4.11砂贝壳含量4.11.1将样品缩分至不不于24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

24、温后,过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后,准确称取500g(mL)试样样两份,先按砂中含泥量的检测方法测出砂的含泥量Wc,再将试样放入烧杯中备用。4.11.2在盛有试样的烧杯中参加1+5盐酸溶液900mL,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反响完全。4.11.3待溶液不再有气体产生后,再加少量上述盐酸溶液,假设再无气体生成那么说明反响已完全。否那么,应重复上一步骤,直至无气体产生为止。4.11.4对上述不再产生生气体的溶液进展五次清洗,清洗过程中要防止砂粒丢失。洗净后,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后冷却至室温,称重m2。4.11.5砂中贝壳含量的计算砂中贝壳含量Wb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W

25、b=100*(m1-m2)/m1%-Wc注: Wb -砂中贝壳含量(%); m1-试样总量(g); m2-试样除去贝壳后的质量(g); Wc-砂的含泥量(%).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展试验。5.石试验方法与步骤5.1卵石或碎石颗粒级配筛分析5.1.1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下表规定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5.1.2按下表规定称取试样。最大公称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63.080.0试样重量不小于(Kg)2.03.24.05.06.38.012.616.05.1.3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

26、每一号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进展筛分,直至各筛每分种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5.1.4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准确至试样总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不超过。5.1.5计算结果a.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重量计算得出该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b.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筛余百分率之总和,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1%。c.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5.2卵石或碎石表观密度5.2.1按下表规定取样最大粒径mm10.016.020.025

27、.031.540.063.080.0试样最小重量Kg222334665.2.2取试样一份装入吊篮,并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高出试样大于等于50mm。5.2.3浸水24h移放到称量用的盛水容器中,用上下升降吊篮的方法排除气泡严禁试样出水面,每次为1s升降高度3050mm。5.2.4测定水温,用天平称取吊篮与试样在水中的重量,称量时盛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由容器的溢流孔控制。5.2.5提起吊篮,将试样置于成盘中,放入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末放正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o。5.2.6称取吊篮在同样温度的水中重量m1,称量时盛水容器的水面高度仍应由溢流口控制。5.2.7表观密度计算精度至1

28、0kg/m3mom0+m2-m1t1000式中:m0-试样的烘干重量gm1-吊篮在水中的重量gm2-吊篮与试样在水中的重量gt-水温对表现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下表: 水温()1516171819202122at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结果之差值大于20kg/m3时,应重新进展试验。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结果之差超过规定时,可取四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3卵石或碎石堆积密度、严密密度与空隙率5.3.1将试样装入浅盘中放在烘箱中烘干,取出冷却至室温,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分成两份备

29、用。5.3.2堆积密度l:用漏斗或铝制料勺将试样徐徐装入容量筒漏斗出料口距容量筒筒口不应超过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容量筒筒口,除去凸出筒口外表颗粒,并用适宜的颗粒填入凹陷局部,称取试样和量筒共重。5.3.3严密密度c:将试样分二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左右颠击25下,再装入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所垫钢筋方向与第一层时垂直,然后加料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除去凸出筒口外表颗粒,并用适宜的颗粒填入凹陷局部,称取试样和量筒共重。5.3.4计算:a.堆积密度l或严密密度c计算准确至10kg/m3l (c)=m2-m1V1000(kg/m3)式中:m1-容量

30、筒的重量kgm2-容量筒和试样共重kgV-容量筒的容积lb.空隙率V1.Vc计算准确至1%V1l /100Vcc /100式中:l -碎石或卵石堆积密度kg/m3c -碎石或卵石严密密度kg/m3-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35.4卵石或碎石吸水率5.4.1取试样一份置于盛水的容器中,使水面高出试样外表5mm左右,24h后从水中取出试样,并用拧干的湿毛巾将颗料外表的水分拭干,即成为饱和面干试样。然后,立即将试样放在浅盘中称取质量m2,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水温必须保持在200.5。5.4.2将饱和面干试样连同浅盘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放入带盖的容器中冷却0.51h,称取烘干试

31、样与浅盘的总质量m1,称取浅盘的质量m3。5.4.3吸水率(wa)计算:wam2-m1m1-m3100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5卵石或碎石含水率5.5.1按规要求的数量取样分两份备用。5.5.2将试样置于干净的容器中,称取试样和容器的共重m2g,在1055烘箱中烘至恒重。5.5.3取出试样,冷却后称取试样和容器共重m2g.5.5.4计算含水率wc准确至0.1%wcm1-m2m2-m3100式中:m1-烘干前试样与容器共重gm2-烘干后试样与容器共重gm3-容器重量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6卵石或碎石含泥量5.6.1将试样用分法缩分至下表所规定的量,并放入温

32、度为1055的烘箱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 最大粒径mm10.016.020.025.031.540.063.080.0试样量不小于(kg)2266101020205.6.2称取试样一份mo装入容器中堆平,并注入饮用水,水面高出石子面150mm,使粉尘等杂物与较粗的颗粒别离,并使之悬浮或溶解于水。将浊液倒入1.25mm与0.080mm的套筛1.25mm筛放置上面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用水湿润。5.6.3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5.6.4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来回摇动,充分洗出小于0.080mm的颗粒。

33、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边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5.6.5含泥量c计算准确至0.1%cm0-m1m0100式中:m0-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gm1-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差值超过0.2%,重新取样进展试验。5.7卵石或碎石泥块含量5.7.1筛去公称粒径5.00mm以下颗粒,称取质量m1;将试样在容器中摊平,参加饮用水使水面高出试样外表,24h后把水放出,用手搌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公称直径为5.50mm的方孔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将筛上的试样小心地从筛里取出,置于温度为1

34、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2。5.7.2泥块含量(c,L)计算:c,Lm1-m2m1100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5.8卵石或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5.8.1按粒度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应间距者视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视为片状颗料,称其是质量。5.8.2结果计算与评定石子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1:p=m2/ m1100%式中:p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m1-试样质量gm2-试样中含针片颗粒总质量g取两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5.9卵石或碎石压碎指标5.9.1取样用孔径10.0mm和20

35、.0mm筛筛分试样,筛取小于20mm并大于10mm的粒径试样,并除去针片状颗粒。然后称取试样3份,每份3kg。5.9.2置圆模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两层装入模,每装完一层试样,一手按住模子,一手将底盘放在直径25mm圆径钢筋上振颤摇动。两边交替反复进展至每边25次。两层振完后,平整模试样外表。5.9.3把装有试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盖上压头,开动压力试验机,孔径250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取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5.9.4结果计算与评定压碎值按式下式计算准确至0.1%a=m0-m1/m0100%a-压碎值 m0-试样的质量gm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以三次试验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的结果。石子压碎值符合下表: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碎石压碎值()122030卵石压碎值()1216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