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40835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81 大小:64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1页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1页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1页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1页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docx(18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指南(征求意见稿)甘肃省交通运输厅IZ,-I-刖百本指南依据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监督实施。主编单位: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建设管理处参编单位:甘肃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甘肃万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甘肃顺达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甘肃五环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路桥第三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圆陇机械化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路桥飞宇交通设施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新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编.L-TJ主审:参编人员:审查人员:参加人员: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深入贯彻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甘肃省黄河

2、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交通强国甘肃方案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绿色公路及构建路衍经济产业链、工程项目“永临结合”的政策部署,促进甘肃省普通国道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建成“安全可靠、能力充分、衔接顺畅、智慧绿色、服务优质”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实现我省普通国道建设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面向公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侧重补充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重在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施工效率,全面推进品质工程建设。本指南编制内容立足我省地

3、域狭长、气候多样、地质复杂等特殊环境条件,借鉴、吸取了国内外近年来公路工程建设的诸多施工经验,其大多数内容是对相应施工技术规范部分条款的细化和补充。本指南在编制过程中,进行了多轮次专家评审及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以期丰富指南内容,实现指导意义。对于指南中未提及的技术内容应按照交通运输部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甘肃省地方标准执行。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本指南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华峰大厦:邮编:730030;电话:0931-8522890)邮箱513055388,供今后修订和完善。前言II引言TTT1总则-1-Ll目的及适用范围-1

4、-1.2 编制依据-1-1.3 章节划分-1-2术语-2-3一般临时工程-6-3.1 驻地建设-6-3.2 场站建设-6-1.1 3场站选til:-7-3.4 拌和站-7-3.5 钢筋加工场-7-3.6 预制梁场-8-3.7 小型构件预制场-8-3.8 临时便道、便桥-8-3.9 临时电力架设-9-3. 10取、弃土场-9-4. 11小型民爆物品储存库-9-5. 12文明施工-10-6. 路基工程-11-6.1 一般规定-11-6.2 施工准备-11-6.3 各分项工程施工-12-4. 4施工重、难点控制-25-4.5 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26-4.6 标准化施工-27-4.7 “四新”技

5、术应用-28-5路面工程-30-5. 1施工准备-30-5. 2材料准备-32-5.3各分项工程施工-34-5.4施工重难点控制-43-5. 5常见质量问题防控-44-5.6 四新技术应用及工法的推广-50-5.7 路面固废应用-61-6桥梁工程-67-6. 1一般规定-67-6.2施工准备-67-6.3各分项工程-68-6.4施工重难点控制-79-6.5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80-1.1 6标准化施工-87-6.7四新技术运用-87-7隧道工程-90-7. 1一般规定-90-7. 2施工准备-90-7.3各分项工程施工-91-7. 4施工重难点控制-97-7. 6标准化施工-103-7.

6、7四新技术运用-103-1.2 8其他-107-8交安工程-108-1.3 1一般规定-108-8.2 施工准备-108-8.3 3交通标志施工-109-8.4 交通标线工程-110-8.5 波形梁护栏工程-Ill-8.6 隔离栅工程-113-8.7 里程碑工程-114-8.8 突起路标工程-114-8.9 轮廓标工程-114-8.10 10混凝土护栏工程-115-8.11 11其他-116-9绿化工程-118-8.12 1一般规定-118-9.2 绿化植物选择-118-9.3 绿化浇灌用水-118-9.4 场地平整-118-9.5 土壤改良-119-9.6 定点、放线-119-9.7 栽植坑

7、(槽)挖掘-119-9.8 苗木栽植-120-9.9 播种-121-9.10 10边坡生态防护-121-9. 11公路绿化养护-122-10机电工程-126-10. 1一般规定-126-10.2施工准备-126-10. 3监控设施-126-10.4 供电设施-134-10.5 照明设施-139-10.6 通风设施-141-10.7 消防设施-144-10.8 四新技术运用-148-11房建工程-149-11. 1一般规定-149-11.4 施工准备-149-11.5 各分项工程施工-149-11.6 施工重难点控制(分项工程重难点)-157-11.7 常见病害处置及质量控制-158-11.8

8、推荐四新技术运用-159-12永临结合-161-12. 1项目临时驻地、拌合场站等与养护工区相结合-161-12.4 工地试验室与养护工区试验室相结合-161-12.5 临时电力与永久配套电力结合-161-12.6 临建工程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水、通讯)-161-12.7 预制场与路基工程相结合-161-12.8 弃土场与填土造地相结合-162-12.9 路衍经济-162-13边通车边施工路段保通保畅-163-13. 1一般规定-163-13.4 施工准备-163-13.5 分项工程施工保通措施-164-13.6 保通安全标准化-166-13.7 特殊情况处理措施-166-14项目安全性评价与风

9、险防范-167-15安全风险防控-168-VII1.1 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总结我省普通国道公路建设项R施工多年来积累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规范各专业类别施工工序工艺流程,提高施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以“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经济合理、安全环保”为原则,研究应用“绿色施工、低碳施工、科技创新、永临结合、路衍经济、固废利用”等施工新技术,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品质,在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我省普通国道公路建设项目施工,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1.2 编制依据121甘肃省人民政府印发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1.2.2 甘肃

10、省委、省政府印发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1.2.3 甘肃省委、省政府印发交通强国甘肃方案;1.2.4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甘肃省打造路衍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125交通运输部公路路基、路面、桥涵、交安等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甘肃省地方标准等;1.2.6 本行业内先进的施工工艺和管理办法等。1.3 章节划分本指南共分13章,分别为L总则;2.术语;3.一般临时工程;4.路基工程;5.路面工程;6.桥梁工程;7.隧道工程;8.交安工程;9.绿化工程;10.机电工程;11.房建工程;12.永临

11、结合;13.边施工边通车保通保畅。2.0.1永临结合将原本用于施工的拌和站、临时道路、临时电力等设施按照永久设施的标准建设,在该项目交工后一并将相关设施移交养管单位,作为养护设施继续投入使用,达到“一次建成、长期使用”的目的。2.0.2“双碳”工作“双碳”指“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2.0.3路衍经济依托公路交通点多、线长、面广的自然属性和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带动、辐射作用,通过对公路沿线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而衍生的新经济业态,是公路交通与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现代物流、交通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等相关产业融合的新经济发

12、展模式。2.0.4特殊路基位于特殊土(岩)地段、不良地质地段,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2.0.5湿陷性黄土在自重或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后,土体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现象的黄土。2.0.6红黏土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后形成的褐红色粉质土或黏质土。2.0.7膨胀土含亲水性矿物质并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与失水收缩特性的高塑性黏土。2.0.8盐渍土易溶盐含量大于规定值的土。2.0.9过湿土指多雨地区无法进行晾晒,或稠度(WC)小于某一允许值,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处理方可压实到规定压实度的土。按现行公路路基土的分类,过湿土大多属于高液限粘土。2.0.10基层直接位于沥青路面面

13、层下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的结构层。2.0.11底基层在沥青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铺筑的辅助层。2.0.12水泥稳定材料以水泥为结合料,通过加水与被稳定材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合料,包括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级配砾石、水泥稳定石屑、水泥稳定土、水泥稳定砂等。2.0.13级配碎石各档粒径的碎石和石屑按一定比例混合,级配满足一定要求且塑性指数和承载比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混合料。2.0.14松铺系数材料的松铺厚度与达到规定压实度的压实厚度之比值。2.0.15容许延迟时间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水泥稳定材料拌和后至碾压成型之前所容许的最大时间间隔。2.0.16

14、碾压遍数压路机沿相同或相近轮迹往、返碾压各1次,称为碾压1遍,并以此方式计算碾压数量。2.0.17沥青结合料在沥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沥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2.0.18乳化沥青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产品,也称沥青乳液。2.0.19改性沥青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沥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性剂)制成的沥青结合料,从而使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2.0.20改性乳化沥青在制作乳化沥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沥青成品混合,或对聚合物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沥青产品。2.0.

15、21透层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煤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2.0.22粘层为加强路面沥青层与沥青层之间、沥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沥青材料薄层。2.0.23封层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沥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薄层。铺筑在沥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沥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2.0.24沥青混合料由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断级配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特粗式

16、(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粗粒式(公称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26.5mm)、中粒式(公称最大粒径16mm或19mm)、细粒式(公称最大粒径9.5mm或13.2mm)、砂粒式(公称最大粒径小于9.5mm)沥青混合料。按制造工艺分为热拌沥青混合料、冷拌沥青混合料、再生沥青混合料等。2.0.25红外光谱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是有机物结构中官能团鉴定的一种重要手段,当红外光照射有机物时,分子吸收红外光会发生振动能级跃迁,不同的化学键或官能团吸收频率不同,每个有机物分子只选择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谱,所得到的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吸收光谱。可根据沥青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的出峰位置、强度、形状等对

17、沥青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0.26固定式、移动式钢台座用以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固定台座,利用其自重较轻、移动方便、易于周转等特点,可形成流水线作业,加快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2.0.27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分离了超细粒致密材料设计理论与纤维加强技术,是由超细活性粉末、水泥、高强度纤维等,经过最优化级配设计,经高温热合等特定工艺制备而成的复合材料。2.0.28智能张拉是指不依靠工人手动控制,而利用计算机智能控制技术,完成钢绞线的张拉施工。2.0.29大循环智能压浆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操作来对压浆作业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及时调控稳压时间及注浆压力,对浆液质量进行非常精确地控

18、制,同时采取浆液循环的方式排除管内的杂质和空气,确保了预应力管道压浆的密实度。2.030悬臂拼装法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拼装混凝土梁体预制块件,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2.0.31预制节段逐跨拼装法将预制好的梁体混凝土块件利用专用设备逐跨进行拼装,并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2.0.32装配式桥梁将桥梁下部结构墩柱、承台、盖梁和上部结构箱梁、板梁、T梁的部分或全部构件,通过在预制构件厂中加工成型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装拼接成桥梁主体。2.0.33桥涵改建桥涵不能满足使用需求,为提升其技术标准、荷载等级、通行能力、抗灾能力等而实施的改造工程。2.0.34高

19、压水射流冲洗凿毛替代传统凿毛方法,运用液体增压原理,通过高压泵将动力源的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具有巨大压力能的水在通过小孔喷嘴,再将压力能转变成动能,从而形成高速射流。借巨大的水冲射力除去老混凝土界面的水泥石,使其界面表层的粗糙集料外露,从而形成凹凸不平的粘黏结结界面,提高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力。2.0.35胶接缝混凝土构件预制节段的结合面采用涂抹环氧基树脂材料的接缝。2.0.36砂浆填充接缝混凝土构件预制节段的结合面采用水泥基砂浆填充后压密的接缝。2.0.37现浇混凝土接缝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节段之间采用现浇混凝土连接的接缝,又称湿接缝。2.0.38灌浆套筒连接在金属套筒的端部插入钢筋并压注水泥基灌

20、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2.039灌浆波纹钢管连接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插入另一构件的预埋波纹钢管内并压注水泥基灌浆料的钢筋连接方式。2.0.40构件承插式连接将预制构件一端插入相接构件的预留孔内,通过浇筑混凝土或压注水泥基灌浆料,使构件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式。2.0.41钢筋插槽式连接将预制构件预埋受力钢筋整体插入相接构件的预留孔内部,通过浇筑混凝土,使两者连接成整体的连接方式。2.0.42全厚度预制桥面板沿桥面板厚度方向一次性预制完成的桥面板。2.0.43“零开挖”理念遵循“早进洞、晚出洞”施工原则。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可适当延长明洞和隧道的长度;隧道洞顶截水沟以内植被禁止砍伐破坏,分

21、离式隧道中间山体和联拱隧道中导洞开挖时两侧山体应尽可能保护,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洞门应力求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协调。2.0.44构件超市指将各类型加工构件分区码放,归类标志清晰明确,可实现快速选配出厂应用。2.0.45聚能水压光面爆破聚能水压光面爆破就是炮孔中由聚能管装置替代了常规光面爆破炮孔中的药卷和传爆线,炮孔的最底部和上部有水袋,用专用设备加工成的炮泥回填填塞。由于聚能管的高温高压射流“水楔”作用以及增强了膨胀气体的静力作用,解决了常规光面爆破的不足。2.0.46无碱速凝剂无碱速凝剂指的是一种无碱混凝土速凝剂,其特征分为硫酸铝和有机胺。3一般临时工程3.1 驻地建设3.1.1 驻地建设

22、一般包括施工单位驻地和工地试验室的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 1.2驻地选址3.1.1.1 驻地应满足用地合法,满足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同时考虑施工期满后便于恢复的原则。同时,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讯条件,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隐患,无高频、高压电源及其他污染源。应优先考虑“永临结合,以租代建”方案。3.1.1.2 驻地建设前应统一进行规划,推广绿色建设理念,满足办公和生活需要。办公区、生活区及车辆、机具停放区等布局合理,区内主要道路应作硬化处理,生产、生活污水及垃圾应集中收集处理,有效利用场

23、地内边角零星散地进行绿化。3.1.1.3 地配套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及场所。办公及宿舍用房应通风、照明良好,地面硬化、防潮。办公室人均面积不小于6f,宿舍人均面积不小于3.5m3.1.2.4 食堂应设置在离厕所、垃圾站及有害物质场所不小于20m以外的位置,与办公、生活用房距离不小于IOm,食堂内设置独立的制作间、储藏间,并配有消毒设备,燃气罐应单独设置存放间(通风良好),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处理,配备纱门、纱窗、纱罩等。食堂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3.1.2.5 浴室地面应作防滑处理,使用防水灯具和开关,并定时保证充足的冷、热水供给,排水、通风良好,浴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0.3肝,总面积不小于20球,

24、淋浴喷头数量与人员比例不小于0.1,淋浴间设置储衣柜等。3.1.2.6 男女分设,且应为通风、采光良好的水冲式,地面应作防滑处理。厕所人均使用面积不小于0.2总面积不小于20肝,蹲位数量与人员比例不小于0.1,以整洁、干净、卫生为标准。3.1.2.7 驻地院内设置旗杆、五牌一图、廉政监督公示等标牌宣传栏、农民工工资发放公告栏及企业文化宣传栏。3.1.2.8 临建及使用材料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3.1.3工地试验室3.1.3.1 施工、监理单位应在工程正式开工前,根据合同承诺,经授权在工程现场设立与工程内容相适应的工地试验室,在申请行业主管部门验收许可后方可开展工作。3.1.3.2 施工单位应在

25、工程正式开工前,根据合同承诺,经授权在工程现场设立与工程内容相适应的工地试验室,在申请行业主管部门验收许可后方可开展工作。3.1.3.3 地试验室设备配置应满足投标文件承诺要求,各功能室面积及设施配置能够适应工程内容及相关规模要求,设备精度、量程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试验规程要求。3.2 场站建设3.2.1 场站建设包含拌和站、钢筋加工场、预制场、施工材料存放场等。场站应统一规划,推行工厂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实现混凝土集中拌制,钢筋集中加工,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322各场站在筹划建设选址阶段,充分考虑永临结合方案,达到“一次建成,长期使用”目的。3.3 场站选址3.3.1 场站选址应满足用地合法,满

26、足安全、实用、环保的要求,同时考虑施工期满后便于恢复的原则。应优先考虑“永临结合,以租代建”方案,就近选取如养护工区等永久建设用地区域。具备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通电、通水、通讯条件,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隐患。3.3.2 场站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场站消防设施应满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配置相应的消防安全标识和消防安全器材,并经常检查、维护、保养。3.3.3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污水应经过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3.3.4 场站若建设条件受限,无法完全避开居民区或环境敏感

27、点时,应采取合理降噪、降尘等隔离措施,确保场界噪声污染、文明施工等符合环保规定。3.3.5 场站内标识、标牌设置明确,标识清晰。3.4 拌和站3.4.1 1拌和站选址除应符合一般规定外,宜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宜设在生活区、居民区的下风向。3.4.2 拌和站场地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场站入口设置值班室、磅房,拌和站建设应综合考虑拌和总量及混合料规格,合理划分拌和作业区、运输车辆停放区、集料堆放区及生活区等,内设洗车池(洗车台)、污水沉淀池和排水系统,生活用房按照“驻地建设”章节相关标准建设。3.4.3 拌和站场地面积、搅拌机组配置及产能应满足生产、施工需求和工程进度要求,水

28、泥混凝土拌和站占地面积不小于5000l,沥青混合料拌和站占地面积不小于Ic)C)C)OnV;水稳拌和站占地面积不小于12000f场地面积、机组配置可结合实际场地大小情况优化,多类型站可统筹组配调整,以充分利用占地。如实际需要,可增设储备料场。3.4.4 场内路面应进行硬化处理,硬化厚度结合场站实际地基承载及后期临时用地复垦情况综合考虑,主要运输道路应采用不小于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软弱地基道路应增设垫层。场内排水系统宜根据场区地形完善,排水坡度不小于1.5%,料仓前端应设置集水排水槽或渗沟。3.4.5 拌和站各罐体宜连接成整体,安装缆风绳和避雷设施,每一个罐体应喷涂成统一颜色,并结合建

29、设单位要求(如有)喷写项目名称或施工单位简称,竖向平行绘制,颜色鲜艳、字体醒目。3.4.6 原材料存放。凡用于工程的砂石料应按级配要求,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每仓醒目位置设置材料标识牌、样品箱,隔墙高度一般不小于2.5m,可采用混凝土、轻质波形板等分隔。3.4.7 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路面面层储料仓应搭设顶棚,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全封闭或半封闭方式围护,高度应满足机械设备操作空间(一般不小于8.0m),并满足受力、防风、防雨、防雪等要求,必要时设置缆风绳。3.4.8 拌和站宜根据拌和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确保拌和站有可靠的应急电源。3.5 钢筋加工场3.5.1 钢筋加工场选址应

30、结合本合同段的主要构造物分布、运输条件、钢筋加工量等特点,宜与拌和站配套建设。3.5.2 钢筋加工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场地内应设置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区、成品区、废料处理区等,做到功能明确,标识清晰。3.5.3 场地面积应根据钢筋(材)加工量的大小、工期等要求设置,一般不低于下表规定。表3.1钢筋(材)加工推荐占地面积表规模加工总量(吨)推荐占地面积(V)大t100003500中5000t100002000小1500t50001500备注:受场地限制条件下,可适当调整,尽量保证功能分区布局科学、合理。354个别构造物受地形、运输条件限制以及钢筋用量较小等情况时,可视实际情况在施工现

31、场搭设钢筋加工台,应规范制作,满足安全生产需求。355钢筋加工机械设备应满足工程质量和进度需要,机械设备应根据加工工艺的流水线要求合理布设,场内设置生产线、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5.6 钢筋加工场应在加工制作区悬挂各种型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确保钢筋下料及加工准确。3.5.7 钢筋加工半成品以及构件采用柜式货架,悬挂式存放;钢筋加工机械设备要求,如钢筋加工采用数控加工设备,桩基、圆形立柱采用滚焊机进行加工。3.6 预制梁场3.6.1 预制梁场选址除应符合一般规定外,结合施工合同段所属预制梁板的尺寸、数量、架设要求以及运输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选址,存在用地困难、场地受限等特殊情况可将预

32、制场设于主线路基范围。3.6.2 预制梁场规划应包含各类型梁板的台座数量、模板数量、生产能力、存梁区布置及最大存梁能力等。建设规模需综合考虑预制梁板的数量、预制工期、设备配备等因素。采用四周封闭管理,场地内应按办公区、生活区、钢筋加工区、制梁区和存梁区等科学合理设置,功能明确,标识清晰。363场内地面应作硬化处理,台座视预制数量规划,个别受地形、运输条件限制的桥梁梁板预制,结合实际规模、预制数量推荐使用钢台座或移动式钢台座。364底腹板钢筋绑扎工程采用模架,顶板施工需借助施工操作平台,顶板钢筋绑扎采用定位小车;养生设备采用全自动喷淋养生系统,冬季施工采用蒸汽养生。3.7 小型构件预制场3.7.

33、1 选址应根据项目预制数量统筹集中设置,尽量设置在拌和站内或紧靠拌和站,结合合同段工程量及运输条件综合选址。3.7.2 建设规模应结合小型构件预制数量和预制工期等参数来确定,场地内应按构件生产区、存放区、养护区等科学合理设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做到功能明确,标志清晰。场地面积一般不小于2000根据预制构件的种类、数量设置生产线。3.7.3 小型构件的加工采用一体式流水化作业,模板应使用钢模或高强度塑料模具。养护区配套自动喷淋养护系统,确保构件养生符合规范要求。3.7.4 生产区应配套模具清洗池等相应设施。3.8 临时便道、便桥3.8.1 施工便道、便桥的建设应满足施工需要,以少占耕地,节约资源

34、,经济适用,保护环境原则设置。结合地方道路规划考虑永临结合,尽可能提前实施,完工后移交地方使用。在经过与相关单位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前提下,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干扰。3.8.2 施工便道、便桥应结合施工平面布置综合规划,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分为主便道和次便道,主便道尽可能靠近合同段各主要工点,可采用砂砾路面或硬化处理,次便道以直达施工现场为原则。施工便道应畅通,利用旧、危桥时应予以加固处理,以满足安全通行要求。3.8.3 便桥设置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设计,特别注意受力验算及排洪能力验算。同时在便桥两端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3.8.4 便道宜采用泥结碎石、

35、级配碎石、天然砂砾、水稳砂砾等硬化。大桥、隧道洞口、拌和站和预制场等大型作.业区进出便道范围路面宜采用不小于20Cm厚C20混凝土硬化,道路交叉口、陡弯、行车视距不良地段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和相应的安全标识标牌。3.8.5 施工期间应安排人员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清扫和养护,及时修复路面坑槽、清理淤泥、杂物,保障便道、便桥畅通,每个合同段至少配备1台洒水车用于晴天洒水,做到晴天少粉尘,雨天不泥泞,日常无投诉。3.8.6 便道、平交路口应根据需要设置限速及交通警示标志、标牌。3.9 临时电力架设3.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应与运营期或使用期永久用电相

36、结合。3.9.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TN-S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方式。3.9.3 配电系统需设置室内总配电箱和室外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总配电箱应设置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方,开关箱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内应一机一闸,严禁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并保证有足够两个人同时作业的空间,其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3.9.4 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均编号配锁,标明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使用部位,张贴安全警示标识牌,设专人负责管理。进入现场的电气设备、固定吊装设

37、备可能因雷击或外壳带电造成人身伤害的设备、设施均应设线接地及避雷装置。3.9.5 架空线应采用绝缘导线或电缆线,应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脚手架及其他设施上。电力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按规定正确穿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雨季施工应增加用电设备巡视次数,做好防雨措施。3.10 BXv弃土场3.10.1 进场后,对设计的取、弃土场位置、容量等进行复核,若与实际不符,及时履行设计变更。3.10.2 弃土场应先挡后弃,弃土应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并摊平碾压,严禁倾倒填筑,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置必要的临时排水设施,弃土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严禁乱挖乱弃。3.10.3 取、弃土场

38、使用前,应对表土进行剥离并集中堆放,用于后期复垦或绿化。3.10.4 取、弃土场应及时设置永久排水设施。3.10.5 取、弃土场临时用地复垦按设计及复垦方案执行,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3.11 小型民爆物品储存库3.11.1 新建、改建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应有乙级(含)以上工程设计资质,并由民用爆破器材、弹药、火炸药等相关专业设计经验的单位进行设计。3.11.2 新建、改建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投入使用前,应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组织验收。3.11.3 工业炸药及制品单一品种最大允许储存量不超过5000kg,工业雷管不超20000发(计算药量20kg),当同一储存库内存放两种(含)以

39、上民用爆炸物品时,该储存库危险等级应以危险等级较高的民用爆炸物品确定。3.11.4 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的选址应执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的规定,选在远离城镇的独立地段,不应建在城市或重要保护设施或居民聚居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目标附近,不应布置在有山洪、滑坡和其它地质危害的地方,应尽量利用山丘等自然屏障,不应让无关人员和物流通过储存库区。3.11.5 外部距离、建设规模、消防、防雷等条款执行小型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安全规范GA838-2009、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089-201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等。3.12 文明施工3.12.1 在施工过程

40、中应保证场地规范、整洁,并在场站显著位置设置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总平面图。3.12.2 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施工现场应做到文明施工,保证场地规范、整洁。减少施工污水、废油、废气、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采取对应处置措施,避免对环境的破坏。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周围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不得影响周围群众通行道路和正常活动。3.12.3 场站出入口应根据要求设置机动车辆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3.12.4 场站及便道运行过程中应有防止大气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应配备洒水降尘设备。3.12.5 施工机械、设备应

41、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包含单位名称、设备型号、编号、施工参数及责任人等。要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清洗。3.12.6 推广使用人车分流,拌和站料仓、水泥罐加设除尘装置,沥青罐加设烟气净味装置。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音应符合现行的建筑施工场界噪&界限的规定。3.12.7 砂石料场底部、上料台、上料输送带下部废料应经常性清理并保持清洁,严禁装载机铲料时铲底。地面应定期洒水,对粉尘源进行覆盖遮挡,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应保证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预留通气孔的应设有降尘措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沥青混合料拌和站推荐设置碎石加工除尘与石灰水循环水洗,确保细

42、集料洁净无杂质。3.12.8 其他安全文明施工要求结合安全、消防、环保等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实施。4路基工程4.1 一般规定4.1.1 路基工程开工前,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4.1.2 路基工程开工前,对新建、改建的桥梁、涵洞等构造物进行现场核对,核查排水系统设计是否完善、合理,排水结构物的基础标高和走向是否正确。4.1.3 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人员已到位;应完成首件工程(或试验路段总结)。4.1.4 应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附录A的要求进行危险性较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专家论证(若需),并按程

43、序上报监理单位。4.1.5 路基工程施工必须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等的规定。4.1.6 路基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联合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对全线排水系统、边坡防护工程及桥涵等工程进行核查及完善。4.1.7 爆破开挖必须由具有爆破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4.1.8 爆破器材存放点、数量、收发、安全措施等必须报相关部门批准。4.1.9 施工过程中,施工原始记录、内业资料与施工工序必须同步,工程现场验收与施工资料签认同步,对隐蔽工程必须保留相关影像资料。

44、4.1.10 对于改扩建旧路利用段,施工前期建议暂不铲除原有路面结构层,避免通行车辆产生扬尘等危害。4.2 施工准备4.2.1 一般规定4.2.1.1 路基施工前,首先进行图纸复核,汇总图纸中出现的错、差、漏、碰等问题后,按程序上报监理单位审核.4.2.1.2 测量原地横断面,复核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监理单位。清理公路界桩以内的地上附着物和构造物,清表完成后逐桩放样。4.2.1.3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要求,依据设计文件和经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准备好路基施工所需的挖除、装运、整平、拌和、压实等机械设备。4.2.1.4 工前应对路基填料进行试验检测,对所需外购材料进行抽检,合格后

45、方能使用。4.2.1.5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环保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三级技术、安全交底。4.2.1.6 路基开工前,应确保路基施工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及农田灌溉设施的正常使用。4.2.2 测量放样4.2.2.1 导线点、水准点复测及加密(1)同一建设项目内相邻标段的导线、水准点应闭合,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2)相邻导线点要通视,导线点采用不小于20的钢筋,顶端刻十字丝,长度不小于50Cm现浇混凝土埋置,埋置深度不小于80cm,相邻水准点距离不宜大于200m。4.2.2.2 放样(1)中线放样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标段的中线闭合。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

46、,查明原因后,按程序及时上报监理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重新核查完善。(2)路基放样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貌进行摄像,并存档。对原地面进行复测,复核横断面,发现问题时,按照程序上报监理单位。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控制桩位,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4.2.3 场地清理4.2.3.1 基本要求施工中采用装载机、挖掘机、推土机推除表层(包括表面杂草及草根腐殖土),路基填筑高度小于Im时,应将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423.2 地表清理(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表清理,清理必须彻底。(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灌木等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并妥善处理,清理出的草皮、腐殖土应集中堆放,用于后期土场恢复或其他绿化工程。(3)清理后,路基填筑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423.3 拆除与挖掘(1)按照设计文件对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旧涵洞等构造物应予以拆除;对正在使用的道路设施及构造物,应对其正常使用做出妥善安排后,方可拆除。(2)原有构造物的地下部分,其挖除深度和范围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