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4472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手抄报6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清明节手抄报6篇清明节手抄报篇工清明茶茶中宠儿,就是“清明茶”,特指头茬新茶。清代陇蜀余闻中有这样的文字:“蒙顶贡茶从唐至清,同千多年里岁岁入官,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不过,现在已不大听到“清明茶”的提法了。不知何时,它已变身成为人人追捧的“明前茶”。其实,“明前茶”仍指新春的第一出茶,只不过将采摘时间提到了清明之前。入春后气温适中,此时新采之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又经过冬季休眠,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略丰富,口感鲜爽;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不必施用农药,茶叶未受污染。除此,“明前茶”之所以最金贵,还有另一重原因。要知道,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

2、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确为真实写照。是否清明节前采摘加工的茶叶都叫“明前茶”呢?原来,我国产茶区域广,可分为西南茶区、华南茶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海南等)、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西南茶区和华南茶区地处中国南部,春天来得更早。每年春节,这些地区业已开始采茶,待到清明,距离头茶采摘已逾两月余。而江北茶区却不然。虽时令已到清明,却还未真正开采。因此,能真正称的上“明前茶”的,只有江南茶区的第一茬绿茶。因为青茶(乌龙茶)要等到鲜叶半成熟才开采,基本上无所谓“清明茶”了。古代诗人为何对清明节情有独钟?我国古代有许多以清明为题材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为何清明节能引得诗人兴致勃发?为何

3、清明诗歌能在二十四节气诗歌中独占鳌头?学者认为原因有三:一是清明是传统的祭祖扫墓、追思故人的日子,许多诗人因此吟咏,留下了千古佳句。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明代诗人高启写过一首诗,则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悲痛:“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二是清明节气,北方乍暖还寒,南方春意盎然,诗人当然也要引吭高歌。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有一首南歌子写得有滋有味:“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堀,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另一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一首临江仙中也把清明景色写得惟妙惟肖:“风雨催春寒

4、食近,平原一片丹青。溪边唤渡柳边行。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三是清明又是一个郊游踏青、健身娱乐的狂欢节,这也亢奋了诗人的情绪。五代花蕊夫人有一首诗,专咏斗鸡乐趣:“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宋代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则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拓展:清明节与清明节气的小故事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

5、,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就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就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宴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就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就是一个节气,不就是节日。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

6、机勃勃,就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就是节气,但就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侯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清明节手抄报篇2清明节简介清明节,英文标准译名:Tomb-sweepingDay或者PUreBrightnesso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阳历四月五日。(此节日现已列入国假1天)。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进行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

7、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

8、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在古人的观念里,108是代表完满、吉祥、久远、高深的大数,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义。清明的得名,不仅缘于万物此时的生长清洁明净,也缘于这一时期的太阳也是清新的太阳,流转于这一时期天地之间的阳气,也是清新的阳气。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手

9、抄报篇3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趣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清明节的习俗:蹴

10、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清明节的习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清明节的习俗: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明

11、节的习俗: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明节手抄报篇4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尽。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浪出走。在流浪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

12、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

13、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

14、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

15、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清明节手抄报篇S关于清明节的古诗途中寒食(唐)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

16、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翔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寡妻稚子应寒食,

17、遥望江陵一泪流。清明节手抄报篇6【清明节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撷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蹴

18、鞠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

19、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清明节的诗句】1、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一一赵鼎寒食2、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一一冯延巳鹊踏枝清明3、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一一王维送泰毋潜落第还乡4、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一一冯延巳鹊踏枝清明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一清明6、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一一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7、野棠花落,又匆匆

20、过了,清明时节。一一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8、流水麹尘,艳阳酷酒,画舸游情如雾。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9、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一一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10、总不解、将春系住。一一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11、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一一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12、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一一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13、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一一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14、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一一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15、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一一寒食上冢16、燕子来

21、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一一晏殊破阵子春景17、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一一杨万里寒食上冢18、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一一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19、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一一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20、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一一王安石壬辰寒食21、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一一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22、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一一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23、黄昏疏雨湿秋千。一一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24、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25、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一一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26、绿柳朱轮走钿车。一一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27、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一一清明夜28、小院重帘燕飞碍。一一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29、更萧萧、陇头人去。一一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30、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一一孟云卿寒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