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5212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73 大小:7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党课讲稿汇编.docx(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材料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到新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

2、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高质量发展的定义及衡量标准高质量发展与个人的高品质生活类似。我们期待中的高品质生活是什么样子?第一,我们希望持续健康。第二,我们希望福利最大化,活得幸福。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幸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有钱二是“有闲”。“有钱”指拥有充足的生活资料,“有闲”指有时间享受生活。这是个人的高品质生活的含义。在经济学层面上表现为,“有钱”即实现经济增长,“有闲”即能够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富足的物质资料,且实现经济增长的前提是健康,健康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从宏观经济的层面看,高质量发展有两个显著

3、标志。第一,经济以潜在增长率增长,失业、通胀均保持在合理区间。什么是潜在增长率?我们先来理解什么是经济的生产能力。生产能力指,在某一经济系统中,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全部生产性固定资产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生产能力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比如劳动力、资本、技术水平等,且生产能力是所有资源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后所达到的产值水平,如果部分资源未充分利用,实际得到的产出量就无法达到生产能力的水平。在宏观经济学中,潜在产出由生产能力决定。潜在产出的增长率即为潜在增长率。经济以潜在增长率增长意味着每种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时刻保持充分就业的状态,失业、通胀保持在合理区间。第二,没有系

4、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对于宏观经济来说,不可能永远没有任何形式的金融、经济危机。局部性的、偶发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在各个经济体里都相当频繁,比如一个规模足够大的企业破产,有可能引发银行出现短暂危机,且由于雇佣人数较多可能导致当地短时间内的失业率大幅上升,在当地引起一定程度的金融、经济危机。局部地区、局部行业,或个别企业出现危机,对宏观经济来说不会引发较大问题。事实上,金融、经济危机往往是经济体自我调整的一种机制。金融、经济危机可以把一些“僵尸企业”淘汰掉,腾出资源,以便为进一步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尤其是在当下科技进步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如果无法淘汰落后产能,则无法为新行业提供资源。这就是金

5、融、经济危机的作用。但是,对于整个宏观经济来说,我们希望没有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出现衰退。所以,我们要避免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发生,妥善应对局部性、偶发性的金融、经济危机。二、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市场机制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机制有两大基本机制:一是价格机制;二是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指,价格能够灵

6、活调整;竞争机制指,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在这两大机制的作用下,市场经济能够自动运行。比如,供大于求时,由于供给方的竞争,价格会下降,从而增加需求,导致供求间的缺口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供不应求时,价格会上涨,从而增加供给,供求间的缺口也会越来越小,最终实现供求平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个人或企业在符合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充分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在推动社会利益的实现。每个人在生产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时既满足了个人利益又满足了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没有冲突,反而会相互促进,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由于价格机制和竞争

7、机制的作用,多数情况下经济会处于均衡状态或者向均衡趋近的过程中。这就使得整个经济过程中没有浪费,供给一方生产的产品都卖出去,消费者也都买到了需要的商品。在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时,供求双方的利益都得到了满足。同样,在劳动力市场上也能实现供求一致。比如,供大于求时,工资就会下降,供给就会减少,需求就会增加;供小于求时,工资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作用下就会上涨,供给就会增加,需求就会减少。所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既没有劳动力过剩,也没有劳动力短缺,社会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市场经济被认为是一个十分完美的经济机制,前提假设是价格调整的速度足够快。在理想状态下,供求均衡,既没有生产过剩,也没有商品短缺,既不存在劳

8、动力过剩,也不会出现劳动力短缺,各种资源均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实现完美一致。(二)进一步扩大市场为使市场经济更为有效地运行,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面对的市场越大,意味着市场需求越多。局部地区的市场和全球性市场相比,需求总量显然不一样。如果一个企业仅仅在一个小镇上发展,那么市场需求也就只有一个小镇,但如果面对整个世界,这一企业的生产规模就会“无限”放大,“无限”仅相对于小镇而言。从供给方看,或从使用要素看,对外开放有利于更多优质资源的流动。比如,对一个国家来说,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战略资源,通过对外引进,可以有效解决资源方面的瓶颈约束。201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

9、70.8%。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对外开放,我们完全依赖自己的能源供给来满足能源需求的话,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那么我们的环境质量将远远比不上现在。不仅如此,失去石油进口还会导致我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石油只是我国引进外国资源的一部分,矿石、芯片等也是我国引进的资源。所以,对外开放有利于解决自然资源和其他中间投入品的约束问题。通过对外开放,我们还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以及国外的资金,从而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解决资金稀缺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资金稀缺问题尤为严重,随着中国经济的大幅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涌入中国。外资投入有利于提高我国投资水

10、平,从而提高我国资本存量,扩大生产能力。所以,对外开放有助于提高潜在增长率。同时,对外开放强化了竞争机制,倒逼各个企业提高生产效率。(三)扩大需求,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面临的问题。每个企业或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会在强大的激励作用下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更多产品,但需求却遵循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以吃饭为例,在饥饿状态下吃下一个馒头,效用很大,第二个馒头带来的效用就会减少,饱腹状态下再吃下一个馒头,效用增加量几乎为零。在宏观经济下,边

11、际效用递减规律反映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费愿望越来越弱。比如,当一个人月收入为2000元时,每月开支基本与收入持平,没有结余。如果我们将这个人的收入提高到5000元,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之后,可以攒下500元。那么,他的消费倾向变为0.9。假定将收入增加至IOOo0,每月消费8000元,剩余2000元,则消费倾向变为0.8。所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占收入的比例越来越低。这对宏观经济意味着什么?每个人的收入相当于生产出的经济产品。当一个人的收入是IOOOO元时,意味着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价值IOOoO元的产品。每个消费者都会有一定的储蓄,储蓄其实就是每个人生产产品后没有消

12、费的部分。因此,这必然会导致消费不足的情况出现。多出来的这部分产品怎么办?企业部门可以将消费者没有消费的部分用于投资,以此实现供求平衡。但问题是企业投资不是可以无限扩大的。假如将这个人的收入从IoOOO元变为IOOOoO元,而每个月只消费50000元,消费倾向将变为0.5。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渐上升,储蓄金额也会变得越来越多,就需要更多投资。对于企业来说,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也越来越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又使得收益率越来越低,从而使投资积极性下降。这时可以通过降息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利息是企业的机会成本,企业的净利润是收益减去利息成本。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即使企业投资收益率下降,企业得到的

13、净收益或净利润率也可能保持不变,或至少是正向的,从而提升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当利息率降到0时,如果还有未被资本消化的储蓄,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产能过剩。针对产能过剩问题,世界各国提出的解决方案都是扩大需求。第一种扩大需求的方式是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以降低利息率的方式来扩大投资。随着利息率的下降,企业能够得到的收益率上升,从而激励企业增加投资,但依靠降息得到的项目的质量较低。假定目前的利息率是10%,企业就会将投资锁定在预期收益率达到10%及以上的项目。为激励企业投资,将利息率降到5队这时企业就会投资预期收益率在5%及以上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是之前利息率在10

14、%的时候企业不会做的项目,故随着利息率的下降,企业投资的项目质量也在下降。假定利息率5%,企业投了一个预期收益率是7%的项目,由于利息率可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在企业投产这一相对长期的过程中,利息率可能上调至8虬这时这一项目就会面临亏损。企业亏损有可能导致企业无法还上贷款,无论是对银行还是对整个宏观经济而言,这都不是一件好事。财政政策虽然也能起到扩大需求的作用,但其所引发的政府债务问题是个大问题。欧洲曾出现一次债务危机,其源头就是希腊政府债务。当时希腊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110%。希腊债务危机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欧洲多国的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希腊在欧元区的经济规模并不大,但其政府债务问题依然

15、使整个欧元区都陷入了危机,由此可见,债务问题是个大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面临债务问题,尤其是各国为了应对疫情大规模支出,使政府债务大幅度扩大。2020年到2021年,美国联邦政府债务占GDP比例连续两年超过130%。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250%。中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不算大,在主要经济体中属于较低水平。但我们要以此为鉴,控制债务规模,避免出现系统性、全局性的金融、经济危机。由此看来,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很有可能会导致经济陷入金融、经济危机。所以,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虽然能扩需求,但扩出来的需求是质量越来越低的需求,且无法保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当出

16、现外来冲击时,很有可能引发危机。第二种扩大需求的方式是通过科技创新中的产品创新,开发新产品,从而增加消费。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产品曾经都是新产品,比如电脑、电视、互联网、手表、手机等。确实能够便利消费者生活的新产品开发出来后,或许价格略高,但消费者仍然愿意购买,这就是优质的消费。企业生产优质的产品,意味着收益率较高,抗风险能力也随之提高。假如投产前的利息率是10%,新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是20%,在生产过程中,即使利息率突然提高到19%,企业的收益也是正向的。产品创新增加优质需求,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较高收益率,推动整个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而言,通过产品创新扩大出来的是优

17、质需求,通过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扩大出来的是劣质需求。比如,一个人体重增加,一种可能是增加了脂肪,另一种可能是增加了肌肉。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政策就是在增加“脂肪”,使经济变得“虚胖”;产品创新是在增加“肌肉”,使经济变得“强壮”。在这里,我们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说明这一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联邦基金利率达到3%以上。2000年,联邦基金利率达到6.5%。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的基准利率,也就是最低利率。美国所有利率,比如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等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加上一定百分点形成的。大家可以对比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3%已经算很高了。而当时美国的最低利率在3

18、%以上。通常来说,高增长与低利率是一对组合,即要想促进经济增长,就要降低利息率,从而鼓励消费,推动投资。当时的美国在高利率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高增长,原因在于当时企业的收益率更高。所以,当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2000年后,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美国联邦储备银行采取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利息率从2000年的6.5%大幅削减至2003年的1%。低利息率刺激出来的是后来著名的次级贷款。美联储大幅增加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后,银行需要新的项目将充裕的资金贷出,于是银行推出了新的金融产品,即次级贷款,用于刺激更多的美国家庭贷款买房。这些家庭大多数都是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家庭,他们或付不起首付,或还不起月供

19、,或拥有不良信用记录,不符合正常的贷款标准。次级,顾名思义,是银行降低了贷款标准。在低利率的刺激下,大量次级贷款被发放,大量美国家庭买到了房子,美国经济迅速从衰退中走出来。2004年美国经济增速达到了4.4%左右,出现经济过热问题,引发通货膨胀。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通胀的问题在于需求过旺。为抑制需求,美国开始加息。利息率提高,就会增加买房家庭的月供,增加企业投资成本,从而总需求下降,最终导致通胀率下降。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从服加息至5.25%o在利息率是1%的时候,这些贷款买房的美国家庭还能还得起月供,利息率升至5.25%时,很多家庭就付不起月供了。一断供,次贷危机就爆发了。我们

20、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明显看到经济增长的质量变化以及危机的演变过程。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形势较好,大量新产品得到开发,包括互联网及其他数字产品,企业投资收益率保持较高水平。2000年以后的需求是通过降息得到的。产品创新与降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状态完全不同,产品创新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促进的是低质量的增长。所以,要想保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大规模增加科技投入,使足够多的新产品不断地生产出来,扩大消费者的优质需求。(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理论,创新可以分为五大类,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原材料创新和管理创新。刚才我们谈到了产品创新,产品创新

21、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现在,世界各国都卷入了全球大市场之中,争夺市场份额成为各国、各企业竞争的重要领域。在全球竞争中,各国都在想方设法地降成本。因为,同样一件产品,成本越低,就能以更低的价格成交,从而抢到更大一块“蛋糕”。大家回想一下,这几年世界各国为降成本都做了哪些事情?比如,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巴西的“强大巴西”计划,印度的国家制造业政策,等等。可见,世界各国都在供给侧上做文章,致力于通过提高本国技术水平,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本国企业的平均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这就是创新五大类中的工艺创新。工艺创新是各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途径。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本

22、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收益率,促进企业投资,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美国为例。2020年,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雇佣员工6039名,与其他航天企业十几万人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虽然这家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不低,但却能依靠控制规模将劳动力成本降到较低水平。这家企业开发出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比如已经重复使用14次的猎鹰9号火箭。这就使得火箭发射成本大幅下降。所以,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工艺创新,最终都要落在降低成本上。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提高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美国还采取了能源自给战略,使本国石油和天然气能够自给自足,并且对外出售,

23、进一步降低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品创新方面,近几年美国推出太空旅游。通过一定训练,普通人也有机会到太空旅游。太空旅游很可能成为下一个消费热点,它既是优质的消费需求,也是优质的投资需求,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08年以后,为应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降到0-0.25%的超低水平。低利息率刺激出来的投资质量较低,要想使美国经济正常运转,就需要逐步提高利息率。目前,美国已将利息率提高到3-3.25%之间。这意味着美国经济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美国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重要作用。原材料创新也是科技创新的一部分,也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率,扩大投

24、资。原材料创新在人类近两三百年的历史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工业革命到来之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是生物质能源,工业革命以后出现了蒸汽机,煤成为最重要的能源,内燃机出现后,石油成为最重要的能源。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原材料的变迁。现在,能源方面原材料的替代成为较大问题。各国都在应对气候变化,提出要逐渐淘汰化石能源。20世纪80年代,西方出现一个叫罗马俱乐部的经济学流派,其主要观点集中论述于增长的极限中。地球资源有限,原材料供给也是有限的,尤其是许多产品生产时都需要用到的铜。一旦铜被消耗殆尽,经济增长也就达到了极限。没有新铜,经济运行只能依靠循环利用。所以,这一悲观的学派认为,经济增长的极限受制于全

25、球资源总量。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光纤等新材料,铜的需求被大大降低。这就是原材料创新的作用。市场创新有助于提高经济的运行质量。比如,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引进了大量优质的原材料,它们可能质更高、价更廉。优质原材料有利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对外开放还能够扩大本国产品市场,面对的市场更大,需求就会更多,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收益率。管理创新在我国的重要体现是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改革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供给,也有利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总结而言,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26、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助于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和商品短缺,解决失业和劳动力短缺问题。其次,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完美,古典经济学给我们描绘的是理想的运行状态。为保证市场经济持续运行,需要有力的政府支持,即宏观调控。从需求方角度看,我们要扩大内需;从供给方角度看,我们要去产能。去掉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满足中国消费者更高端需求的同时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所以,宏观调控要从供求两侧同时发力,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们不应过度依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7、而是要将侧重点放在产品创新上。通过产品创新,可以扩大优质投资和优质消费。科技创新中的五大类创新都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目前,我国已深深嵌入世界经济格局之中,原材料和技术等对外依存度较高。我国对国外产品市场的依赖度也较高。我们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的重大意义与主要内容增强党性修养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

28、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下面,我们将围绕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增强党性修养三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一、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的重要意义(一)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要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重要论断以及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部署,比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两个结合”等。把这些理论成果写入到党章中去,有利于我们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全党对这些理论成果的学习、遵循、坚持和发展。(二)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党章明确了新时

29、代新征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把关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方略、政策以及重大观点写入党章,比如中国式现代化等,有利于推进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比如报告第十五部分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题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

30、会革命“;报告第八部分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此外,“提出和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也是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对组织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新成果,我们也要将其写入党章。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培训工作要着重“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了一系列新提法,比如在反腐败斗争方面,我们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我们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干部问题方面,我们要“坚决破除特权思想

31、和特权行为”;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我们要“坚持理论武装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在守正创新方面,我们要“创新和改进领导方式”。把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深化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二、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的主要内容(一)党的二十大党章总纲部分修改的三个主要方面党的二十大党章总纲部分的修改,主要是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乃至新时代以来的重大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成果写入党章之中,成为全党的重要指引与根本遵循,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纲部分的修改内容有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十个坚持”。中国共产党自

32、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Io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我们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就必须珍惜、吸收、借鉴这一系列宝贵经验。党的二十大党章修改就增加了关于“十个坚持”的内容:“经过长期实践,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

33、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的宝贵历史经验,这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第二,伟大建党精神。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进的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IO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总结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申了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对此,党的二十大党章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后增加了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内容,指出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34、”。第三,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在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基本要求中,党的二十大党章在过去五项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一新内容。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推进各级党组织就中央决定进行快速动员与落实,从而实现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及对干部、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党员等工作。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也关系到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飙,系统总结了党的组织工作的经验教训与优势,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这也是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实践创新成果。所以,将这一成

35、果写入党章,成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遵循之一。党的二十大党章指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全党必须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培养和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贯彻落实。”(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论断在上述三个主要方面的修改内容之外,我们还将党的二十

36、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治国理政、治党、治军的一系列重要观点和重要论断写入党的二十大党章之中。1 .“两个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作出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

37、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做到“两个结合”。因此,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两个结合”的内容:“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38、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定位的内容,主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段内容。党的二十大党章要求,全党“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党的二十大党章指出:“

39、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我们要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观点和论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我们的优势更加明显,主要

40、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的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

41、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5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容,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段话包含两个重要观点: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

42、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基本内容,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二十大党章在这里重申了这一概念,我们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既有竞争,也有宏观调控和共同富裕的内容。二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由此可见,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两极分化,也不能搞平均主义。6

43、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的内容,指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要调整发展方式、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都知道,拉动经济发展的

44、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出口、消费。在投资方面,我们过去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在出口方面,我们通过大量的外贸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在消费方面,在2021年全国GDP达到114.37万亿元的基础上,我国老百姓在旅游、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水平也相应提高。但是,过去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仍然是投资、出口,而不是消费。所以,我们下一步就是要扩大消费,逐渐缩小消费与投资、出口的差距,形成以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7 .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

45、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为题,特别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内容。现在,全世界正处在创新的时代,任何国家、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哪个企业的发展比较快,一定是有比较强的人才吸引力,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甚至可以说,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只有成为人才大国,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202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高达900多万,这是支撑我们发展成为人才大国的根本条件。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

46、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O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容,指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新增加的作为第一资源的人才,成为了连接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与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创新的中间环节,必须引起我们的充分

47、重视。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容,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9 .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容,指出:“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广开言路,

48、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10 .统筹发展和安全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内容,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现在,我国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及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问题,我们是否要为了发展牺牲利益?答案是不能,我们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包括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等,也就是要在发展中关注安全问题。11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的二十大党章增加了关于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内容,指出:“坚

49、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一,中国的发展与安全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中国的发展以及国家、人民、海外企业的安全,都需要世界一流军队的保护。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是我们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基石。第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世界一流军队一定是有能力打赢局部战争的军队。对此,要加快实现武器装备、人员素质、指挥系统等方面的现代化。第三,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民军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