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市政协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市政协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某某市政协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的调研报告为进一步加大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切实发挥政协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作用,按照市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市政协常委会围绕“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主题,先后深入某某区、某某区、某某县、某某县调研,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并在充分借鉴中卫市、固原市工作做法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协商提出对策建议。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近年来,某某市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体部署,高位谋划、迅速行动,以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为抓手,按照“规划引领、示范带动、梯次推进、长效巩固”的思路,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
2、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市村容村貌明显改善,村民环卫意识普遍提高,某某区、某某区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某某区荣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荣誉称号。(一)美丽村庄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切实把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打好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从压实领导责任、坚持系统谋划着手,成立某某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市、县、乡三级领导包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机制,制定印发了某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某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完成某某某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某某个、美丽村庄建设
3、项目某某个,全市农村水、电、路、迅等基础设施条件整体实现优化。(二)农村厕所革命高质量推进。坚持数量服从质量,紧紧围绕农民群众需求,累计改造建设农村卫生户厕某某万座、公厕某某某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某某。坚持每年对全市建设完成的户厕、公厕进行全面排查,采用一月一调度一督导一推进的具体举措,对已建成农村厕所运维开展“回头看”,确保“改一户成一户能常用”。(三)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紧盯“清扫保洁、垃圾分类、压缩转运、资源利用、消纳处置”五个方面,高标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运转处置体系,推行农村“两次六分、四级联动”垃圾分类处理模式,采取“上门收集、定时清运”,实现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4、、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制度实现了全覆盖。全市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率达到某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到某某。(四)生活污水治理递次推进。坚持以项目为依托,综合施策,健全了“以县为责任主体、乡镇为管理主体、村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运维管理体系,形成“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察”的“五有”长效运维管护,全市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厂)某某座,生活污水治理率达某某。(五)村容村貌改善效果明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建、“村子、院子”一起抓,持续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示范样板村创建等工作。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义务工制、志愿者服
5、务制等长效管护机制,推广积分治理模式,将群众院落环境卫生排名、维护村容村貌等文明行为纳入积分制管理奖励体系,激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动能。累计拆危拆违某某某某处,整治高速公路、主干道路沿线某某某某某公里,清理生产生活垃圾某某万吨,植树某某万株,改造庭院某某某某户,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环境逐渐显现。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调研情况看,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整体上推进有序、措施有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中央、区、市党委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工作还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村庄规划特色不够鲜明。一是规划进程缓慢。村庄规划编制审核审批缓慢,如灵武市、某某县还有某某个村庄未
6、启动。还有些村庄存在边建设边规划、边规划边改进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规划模式单一。由于村庄规划多委托第三方公司制定,存在一个模式套着用、一个套路走到底的现象,规划文本不接地气、实用性不强,对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元素等方面挖掘不深,特色化建设不足,“千村一面”现象突出,规划的指导性作用难以充分发挥。(二)农业产业布局不够清晰。自治区第某某次党代会指出要着力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市委某某届某次全会明确打造“两都五基地”助力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但上述发展目标在村庄产业规划中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规划中仅围绕各村产业现状进行布局,对主导产业的定位还不够精准,产业布局的前瞻性不
7、足,村小产业全、村间产业雷同现象仍不同程度上存在,未形成具备鲜明地域、村域特色的产业发展布局。(三)项目政策支持不够聚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涉及多个部门的具体项目,但目前工作中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不足,“撒胡椒面式”的资金投入方式仍然存在,市县支农资金统筹不足、部门涉农项目各自为政现象还有发生,难以实现预期的整治成效。如:每年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样板村建设项目、致富提升样板村建设项目、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等,各项目实施主题选定的示范点重合率较低,未形成有效合力,难以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用,使各自的示范点、样板村不够“示范”、难显“样板”,未达预期成效。(四)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强劲。一方
8、面表现在村级组织领导力不强。村干部队伍年龄总体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且长期在本村工作,工作惯性、惰性使其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不足,主观能动性发挥有限。另一方面农民主体参与度不高。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仍然突出,中青年农民因就业、教育、医疗等原因选择在城市购房定居,大量农村空置的院落无人管护;且受传统生活习惯影响,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参与度不高,仍然存在随意丢弃废弃材料、房前屋后长期乱堆乱放的现象,自觉维护环境主动性不强,致使出现“农田比村子好、村子比院子好、院子比屋子好”的情况。(五)建设机制配套不够完善。一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虽已全部建立,但在运行过程中,仍存在有制度不健全,有标准
9、难执行,有队伍不过硬,有督查重形式等情况,且部分农村巷道无人保洁,垃圾清运不及时、农户庭院摆放杂乱、环卫设施破损等问题仍然存在,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如蔬菜尾菜、枝蔓、枯枝烂叶等垃圾,只能通过就地掩埋、饲喂牲畜等方式进行消纳,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再如某某区某某村等条件较好的村庄,虽聘请第三方保洁公司开展环境卫生维护,但缺乏配套的考核监管机制,环境卫生仍有死角。另一方面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目前村庄污水集中管网有待推广、部分农厕仍需改造、农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有待强化等问题,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付,企业、社会力量等多元化投资机制尚未完
10、全形成,不能最大限度地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环境整治。三、建议和意见(一)村庄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主阵地”,要芬实乡村建设基石。一是强化规划引领。村庄规划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龙头,在规划编制上要体现村庄个性,彰显特色,挖掘亮点。各县(市)区要按照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及整治改善类科学确定各自然村村庄类型,统筹村域空间管控和要素布局,做到应编尽编。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等要素,在不突破约束性指标和管控底线的前提下,探索村庄规划动态维护机制,为产业布局发展、建设用地利用、村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力的规划保障。加强规划实施评估和监督检查,推进全过
11、程质量控制。二是推进乡村治理。推进农村法治、德治、自治建设,健全完善“行政村一网格(村民小组)一普通农户”管理服务体系,通过网格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要求变为群众的自觉意识和自愿行动。进一步完善乡规民约,推动“村规民约、门前三包、家训、特色文化”等内容上墙,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共同创造优美生活环境。三是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提升农村闲置土地利用率,将“空心村”整治和“一户多宅”清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推进“空心村”整治步伐。加快推行宅基地“三权分置”,学习借鉴某某区某某村集体
12、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某某区司某某村、某某区某某村、某某县某某村等闲置农房激活经验做法,用好用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强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利用,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引导农民逐步向产业聚集和发展势头较好的小城镇、中心村集聚,保障农民权益,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二)产业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引擎”,要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一是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综合考虑各地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自然环境、区位特点等因素,按照“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做好乡村产业规划,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形成企业布局科学、产品结构优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生产生态协同发展。探索建立“飞地招商”
13、新模式,建立项目引进方和项目落地方在税收分配、指标考核等方面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二是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畅通产销体系,发展精深加工,依托“万企兴万村”等工作加快建设一批产业规模大、技术装备先进、创新能力强的精深加工基地,培育加工企业,延长产业链。建立现代经营体系,鼓励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股份合作、共建基地、协作销售等方式,建立“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体系,连接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服务链,形成一二三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吸引农村人口回流。三是推进农业品牌建设。全面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
14、化生产,加快建立特色优势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及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推进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发布某某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开展农产品品牌创意大赛,通过“某某品质中国行”等展销活动,扩大某某特色农产品区域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三)人才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原动力”,要发挥乡村建设主体作用。一是要培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开展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积极引导素质高、修养好、能办事、肯担当的人才充实村干部队伍。优化村干部待遇,制订完善农村青年干部成长发展机制,通过制度约束与思想引领并济,技能培训与激励保障兼施,打造过得硬、接地气、出实绩的村干部队伍,切实
15、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发挥组织力、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要全面激发农民主体作用。农民群众是这场乡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了农民,同时也依靠农民。加强政策激励、教育引导,支持农民、村集体参与乡村建设治理,大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政策和基层先进典型,讲好乡村故事,激发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农民内生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要积极发挥乡贤作用。搭建乡贤参与活动的平台,建立健全乡贤参事议事机制,突出乡贤“智囊团”“公道杯”“宣传员”“助推器”的功能定位,“补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鼓励和支持在外精英返乡创业,在创业项目、财政扶持、土地流转
16、、场地使用、人才引入等方面提供具体支持,在户籍管理、子女入学、创业保障等方面营造宽松环境,让返乡创业者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好投资或投身于家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为家乡未来发展出谋划策。(四)政策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助推器”,要优化乡村发展环境。一是汇聚合力抓示范。根据各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际情况,择定示范点,明确具体建设任务,通过任务指标分解,汇聚各部门合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形成某某市域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逐年推进、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统筹各部门资金,聚集项目效应
17、,不断完善水电路气房讯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互联网+城乡供水”建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农村地区天然气接通入户,发展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不断优化农村人居的“硬设施二三是加大“三农”资金投入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投入保障的领域,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要求,确保土地出让收入10%以上用于农业农村发展,更大力度向乡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尽可能缩小城乡二元差距,加大教育、医疗卫生、农村电商等公共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改善农村人居的“软环境二(五)机制是农村
18、人居环境的“压舱石”,要挖掘村庄发展潜力。一是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运维方面,按照“专业人做专业事”原则,探索适当收费、第三方托管、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化利用等模式;建设后期探索建设方有偿服务、物业方管理等模式。评估监督方面,建议积极引入第三方,完善监管体系,丰富监管载体,强化监管手段,建立起有效的评估与监督机制,全方位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监控。二是构建共享参与格局。积极拓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资渠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多元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开发,形成循环资金链,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三是建立农民群众全过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多途径组织发动群众,组织举办形式多样、接地气、深入人心宣传引导活动,借助干部轮训、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平台,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垃圾乱扔、柴草乱堆、农机具乱停放、污水乱泼乱倒等问题。建立环境卫生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组织村民对垃圾治理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建立积分制、设立“红黑榜”等多种方式对农户进行激励,结合实际对工作情况较好的保洁员、工作成效突出的村庄给予奖励,打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最后一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