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录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录情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年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招录情况东北大学学校概况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26日,是一所具有爰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爰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被迫流亡办学,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进入首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2022年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01、
2、学科建设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J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02.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东北大学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中,
3、进入全国前2%5%的A学科1个,控制科学与工程(工学),进入全国前5%10%的A-学科3个,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软件工程(工学)。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1控制科学与工程A2材料科学与工程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4软件工程A-5机械工程B+6冶金工程B+7矿业工程B+8管理科学与工程B+9公共管理B+10哲学B11化学B12信息与通信工程B13工商管理B14物理学B-1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16土木工程B-17生物医学工程B-18安全科学与工程B-19数学C+20电气工程C+21环境科学与工程C+22生物学C23力学C24测绘科学与技术C25化学工程与
4、技术C-26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C-2022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规模东北大学2022届毕业生共计993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4947人,研究生毕业生4987人(硕士毕业生4441人,博士毕业生546人)。毕业生结构2022届毕业生中男生6321人、女生3613人,男女比例总体上约为1.7:1O从各学历层次上来看,本科生男女比例约为2.3:1,研究生男女比例约为1.4:1。2022届毕业生性别结构学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女比例本科3447152.3:1研究生287421131.4:1总体632136131.7:12022届毕业生生源地区结构学历东北地区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她区西北地区华南
5、地区本科2S.20%18.70%14.30%12.90%10.80%8.80%6.20%研究生47.90%17.60%19.00%9.60%240%2.60%1.00%总体38.1%18.1%16.60%11.20%6.60%5.703.60%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情况东北大学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总体为91.5%0其中,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8.0%,研究生为94.9%。暂不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为继续考研、准备留学、备考公务员等情况。待就业的毕业生主要为回生源地二次择业、签约手续仍在办理过程中等情况。2022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学历毕业去向落实率升学比例就业比例暂不就业比例待就业比例本科
6、88.00%47.60%40.40%5.90%6.1%研究生94.90%8.20%86.70%0.20%5.00%总体91.50%27.80%63.60%3.00%5.50%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是东北大学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占总体的71.8%o从不同学历层次上看,本科生到企业的就业比例高于研究生,而研究生到“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行政机关/军队的就业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学历国有企业民民企企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行政机关库队本科生40.1%43.50%8.30%2.80%5.30%研究生36.1%31.30%7.
7、20%14.1%11.30%总体37.20%34.60%7.50%11.1%9.70%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情202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信息传输、科学研究、公共管理、教育、金融、电力供应和建筑等行业,占总体的92.0%o其中,毕业生去往制造业、信息传输领域就业比例较高,分别占31.5%和20.0%。从学历特点上看,除制造业和信息传输领域外,本科生去往科学研究和建筑业就业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生去往科学研究、公共管理较高。2022届毕业生就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学历制造业信息传,、技术务业科学*穴和技术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用和社会组织我R金融业电力、热力.悬、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
8、业H健本科生37.60X24.OOX6.305.6W2.40X4.50%3.50%6.3W9.70%研克生29.20X18.5011.40%11.6OX10.70X6.40X3.50%1.4OX7.40X总体31.50X30.OOH10.IX10.00%8.50X5.90%X502.78.00%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情况东北大学2022届毕业生到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国家机关及军队等重点单位就业比例占实际参加工作总人数的56.4%o毕业生到企业就业主要去往国民经济发展重要领域的国有企业以及其他具有行业优势的民营企业。其中,毕业生到央企就业比例占16.2%,到世
9、界500强企业占12.7%,至IJ中国500强企业占12.8%02022届毕业生到重点单位就业情况学历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重点科酬院所重点高校国家机关及军队本科生16.1%11.40%13.40%1.00%1.20%5.80%研究生16.20%13.20X12.60%3.90%1.80%11.40%总体16.20%12.70%12.80%3.1%1.70%10.00%2022年强基计划招录情况复盘在东北大学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符合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具有强烈的专业兴趣、科研志向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
10、请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异的考生。高考成绩须达到生源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下同;以下简称一本线),按照不超过东北大学在生源省强基计划招生计划的6倍,依据考生高考成绩从高到低确定入围学校考核测试名单(末位同分同入围),宁缺毋滥。第二类:基础学科拔尖,在中国教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五项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决赛二等奖及以上的考生。获奖信息以中国科协公示的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
11、竞赛获奖学生名单(http:/gs.cyscc.org/)为准。02、招生专业东北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具体招生专业及相关要求见下表。TA-U高考综合改革省份选考科目要求招生专业名称局巧与百双中省份科类“3+3”模式“3+1+2”模式首选科目再选科目自动化理工类物理物理不限03.招生流程补充说明1 .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系统:.en/jcxkzs/sch/101452 .考生须在2022年6月12日至20日登录东北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确认是否参加东北大学强基计划考核测试,否则视为放弃。3 .报考东北大学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04、招录办法校考形式:综合能力测试+体育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12、将视情况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考察考生综合素质、专业潜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考生综合素质档案将作为重要参考。具体考核测试方案在入围考生参加测试前公布,请考生密切关注东北大学招生网,及时获取招生动态及最新信息。体育测试项目为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体育测试,无故不参加体育测试的视为自动放弃我校强基计划资格,因身体残疾或疾病无法进行体育测试的考生,可申请免予体育测试,考生须提交东北大学强基计划体育测试免试申请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经学校相关部门复查核准后,可免予体育测试。综合成绩折算办法综
13、合成绩=(高考成绩高考满分750)85%+(学校考核成绩学校考核成绩满分750)15%确定录取名单对于第一类考生,根据东北大学在生源省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确定强基计划拟录取名单。考生综合成绩同分时,学校综合能力测试成绩高者优先;如学校综合能力测试成绩相同,优先录取高考成绩中“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如“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相同,则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对于第二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同省第一类考生综合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的,予以录取,所需计划不占已公布的各省强基计划名额。05.录取数据东北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标准东北大学2022年强2京计划校测
14、入围标准省份入至分数线辽宁637河北616山东605安徽600江苏596湖北574东北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拟录取标准东北大学2022年强基计划拟录取标准省份综合成绩分数线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英才”的办学宗旨,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国防安全的科研方向,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国家一流学科平台,以人工智能”赋能自动化专业转型升级,瞄准自主无人系统方向,通过对自动化、人工智能、计算机、机械、机器人、通信等多专业知识体系的交叉融合,培养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过硬的专业技能、突出的创新能力、多学科交叉优势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德、
15、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自动化技术领域未来领军人才。采用“本科研究生”紧密衔接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本科大四学年实现“本-研”知识体系的无缝衔接,提高人才培养效率;采用动态进出机制,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加自由灵活的选择;创新多学科交叉“强基”培养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的交叉式联合培养,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无限可能。采用小班化模式独立配备荣誉班导师、学业班导师、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根据不同学年采用分段化管理模式,创新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可提前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科研项目,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全面挖掘科研潜力。采用全口径学分转化认定制度学生除培养方案指定必修课程外,可在全
16、校各专业范围内自由选修课程;可通过创新创业学院认定的科技活动进行学分转化;可在导师指导下选修任意学科研究生课程,并在本科与研究生培养阶段进行双重学分认定;强化学生多学科交叉优势。采用多元化学业导师制组建由首席导师、授课导师、专属导师、修身导师、创新导师、企业导师组成的多元化学业导师团队,为学生在人生方向、职业规划、学业方案、创新创业、心理健康、工程实践等各方面提供专业的一对一个性化指导。实施“思专创科产”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有机融合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研实践与产学合作,构建多维度三全育人平台,打造全方位协同育人模式,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深度国际合作育人模式依托控制学科“111”创新引智基地与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聘请世界一流师资授课,举办各类国际学术夏令营,组织学生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为成绩优秀学生提供中长期海外交流项目与博士联合培养项目资助,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跨语种交流能力和跨文化合作意识。打造强基计划“八个一”工程落实成果导向,让每一名学生确保走过一段“红色之旅”,加入一个兴趣社团参加一次科技竞赛,完成一个PBL课题参与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出席一次学术会议,体验一次出国交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勤奋认真、勇于竞争、开放合作的正面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