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实施建议.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实施建议.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义务教育美术学科课改基本情况回顾 及教学实施建议,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十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改革基本情况回顾二、面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三、教学实施建议四、回归教育的本质,一、十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改革实施情况回顾2001年7月初,全国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会在黄山市屯溪区召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改革也随之拉开了帷幕。1.课改的进程。2001年秋季,芜湖市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率先进入实验;2002年,全省3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入实验。这是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不是一次性全部铺开的。到2009年,全省各市区县才开始全部进入实验,全部使用新教材。2012年秋季,从起始年级
2、使用修订后的2011年版教材。2014年秋季所有年级均使用新修订的2011年版美术教材。,课改过程中主要做的几件事:组织全省范围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组织课标和教材的学科培训。成立课改专家讲师团,深入学校进行校本教研,召开课改研讨会,进行课改调研,深入课堂进行教学研究。组织相关教学教研常规活动和小范围的骨干教师研修班,与教师们就课改中积累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与总结。,2012年举办(2011年版)课标和人美版新教材培训,2012年举办(2011年版)课标和人教版新教材培训,2012年举办(2011年版)课标和人美版新教材培训,2.课改后,我省中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新气象。表现在:我们的教师
3、发生了变化,我们拥有了一批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积极钻研、勇于探索、准确把握课改精神的学习型、研究型的美术教师;课堂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课堂是开放的、活泼的、朴实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历届的全国性美术教学活动中,老师们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也是一个具体体现。,二、面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面临的现状:师资力量的问题从全省范围看,专职美术教师、包括教研员缺乏,数量不足;质量也不能满足美术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有待提高和完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队伍整体的精神面貌和职业素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发展水平,应该说,本次美术课
4、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倘若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不上,美术教师又不自我加压、及时“充电”,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恐怕很难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新课程要求间的某种错位的原因这涉及到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高师教育的滞后)由于目前我们高等师范的美术教师培养课程设计的不完善、不合理,培养目标的不明确,课程内容狭窄,与教学实际脱节,是导致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的源头。比如:原来在学校学习油画专业的教师,到学校后往往不会教书法、篆刻,甚至国画;学习国画的教师,往往不会教油画,学绘画的教师往往不会教设计,专业技能扎实的教师,往往又缺乏学科的美术教育、史论知识
5、及实践知识,这与新课程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是不对称的,教师知识的更新跟不上新课改的要求。走上工作岗位后,大多数老师必须至少经过三年的“成熟期”才能基本适应教学需要,因而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知识结构的提高和完善,最迫切也是最根本的是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确立与课改、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教师培养的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融合,尤其要加强教育实践方面的课程设计,增强综合性和师范性。,美术教师的生存状况的问题 A.课时量的问题(服务性工作无法计入课时量);B.缺乏合理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开课率的问题 开课率近几年有所提升,2000年左右在80%左右。在以往的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不开或开
6、不齐、开不足美术课程,按照国家课时计划的安排,小学1-4年级,应该每周开2节美术课,5-7年级每周1节美术课,高中学满3个学分;还有被其他课程挤占的问题,特别是学校期中或期末考试的时候;而按照课改的要求,唯有开齐开足课程,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家庭、学校、学生甚至教师本身都重智育轻美育,对美术课程改革的关注度不够的问题,美术课程一直被忽视、被边缘化,这种现象在高中尤为突出。我们对从各方面采集的数据结果分类进行统计,其中的一项调查结果如下:,对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的分析 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是我们进行高中美术课程改革遇到的第一个阻力,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家长,认为美
7、术课可上可不上,只要把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学好就可以了,反正美术课学得好不好又不算高考成绩,不学美术照样能上大学如此等等,显然,一方面是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程性质即实施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目的、意义的不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继续加强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和家长对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认识,确保美术新课程顺利实施。对美术课程的课时不能保证的分析 正常开课和保证基本的美术课程学习的学时是实施美术新课程最基本的保证,但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完全能保证”美术课程课时的仅占被调查对象的273%。一些学校为了增加其他高考科目的学时,往往压缩、占用美术学科的课时,甚至有
8、的学校干脆不开课。由此可见,在当前升学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而事实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功能和独特的作用。美术课同样是学校课程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必修的文化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能代替的作用。社会各界要对此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转变人们固有的“美术课不重要”的观念,为美术新课程改革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力度和监督体制需要加强与世界上其它一些国家相比,中国没有全民化的宗教信仰,因而也就很少陷入整体性的宗教迷狂,这是一个不小的优点。但在另一方
9、面,中国人讲求实际,以至关注政策胜过尊重理性。说到底,在各行各业,政策对于中国民众意义非常,因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加大推行课程改革的政策力度,对于美术学科显得尤为重要。换言之,当美术这样的学科面临课程改革时,倘若得不到有力的政策扶持,不仅不可能在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弄不好,有可能进一步走向边缘化,使得原本薄弱的课程结构再度遭遇重创。,2.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科书的问题 由于课程改革对教学目标的调整,课程理念、教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带动教材面貌的变化。新课程教材以一种新的体系。新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成绩是显著的。由此,也带来一些问题。有些教材系统性不够强。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不够规范、
10、难度或大或小、对材料工具要求较高,与目前教学条件相矛盾。室外参观,考察活动较多,较难实现。有的课可行性差,比较概念化,等等。这是改革与前进中出现的问题,应该正确对待。目前教育部批准立项的教材有十几套,在我省使用的有3家。由于是实验教科书,不完善、不规范是必然的,也是在所难免的,这次修订的新教科书,应该会逐步完善与规范起来。H:人美版一年级2012新教材.zip人美版七年级2012新教材 教科书有滞后性。程内容的选择总是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也很难做到很快,当我们认为我们选择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内容走进课堂的时候,其实我们的课程内容已经落后了。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复循环的过程
11、。教科书循环使用,教科书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比如有些教师把教科书当“圣经”,亦步亦趋地“教教材”;有些教师完全抛开教科书,自创课程内容,想怎么上就怎么上,随意性较大。在某种程度上讲,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教学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课程目标的理解问题(对三个维度的理解、对过程与方法的理解);三个维度在每节课中有主次之分,但又相辅相成;过程与方法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既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把握的问题(如何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美术素养有帮助、对学生终身
12、发展有帮助的内容);,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的问题;目标分类混乱目前国内比较科学合理的三种分类:布鲁姆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分类;按我国近十年常用的“知识目标、能力(或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分类。其中能力(或技能)目标包括创造、应用等目标;按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分类。课题教学目标与学科目标、课程(理念)目标混淆不清课程目标宏观,教学目标具体;课程目标需要教学目标的一步步实现而达成.,目标过多、目标表述不明确、目标不可测量 例如“教学中选择难度适中,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选取学生熟悉、贴近生活的实例,使学生易于接受,感到亲切,易激发兴趣”,这段冗长的“教学目标”写的是教师的教学策略。
13、再例如“全面认识物体要多角度的观察。如果获得的信息不充分、单一,就不能对物体有准确的判断”这条目标写的是对如何全面认识物体和观察的理解,且行为主体不明确。虽然我们在表述目标时,有时可能省略行为主体,但目标指向的必须是学生。如以“学会多角度观察”来表述,虽然也省略了主体,但教学目标指向的对象是学生,这点是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得合适与否,关系到师生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估。如何判断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适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量:目标是否紧扣课题内容及其教学重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是否明确;向学生表述时,能否让学生清晰明白自己所要学习什么和要达到一个怎样的学习
14、结果;是否与布置的学生作业及作业要求相一致;所设几项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努力是否都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如何);如: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活动中,经过统计,所有参评的课中,学生讨论时间最长的为3分钟;最短的十几秒。合作学习中,有教师安排有的学生负责搜集资料,还有的学生负责举手,因为负责举手的学生每次举手最快。讨论:学习方式:小组讨论是每堂课必须的吗?是的,要体现合作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不必,不能流于形式不一定,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灵活安排,教学评价的问题(是否依据课标进行评价、尤其对课堂中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的有效性如何);“充分发挥
15、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的发展。”“通过评价获得准确的信息反馈,帮助美术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课标讨论:教学评价:评价是一堂课中的一个环节吗?是的,这个环节是指课堂作业点评不是,课堂教学全过程中都应有评价行为,课堂示范:给学生直观感受还是束缚学生思路,限制学生思维空间?当然要示范!否则学生不知从何入手不!那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和创造!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需要来定。演示法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必要的教师示范可以直观地使学生了解操作方法步骤,从而顺利完成作业。当堂示范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通过示范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耐心细致、有条不紊、周密计划的工作习惯和态度。大多数情况下应该示范演示,
16、少数情况下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步骤图自行探究绘画或制作过程,自己直接操作。或者根据老师的指导自行进行创作。,课堂板书:粉笔多余还是必须?板书还有无必要?写字难看怕露怯的老师才不用板书浪费时间,没有必要再用粉笔板书粉尘污染空气,避免用粉笔板书有了多媒体,板书已很落后板书比用大屏幕显示更能抓住学生注意力我要的是板书的过程和特有的感觉板书不会过时,应提倡板书板书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板书应有计划、有设计,书写应认真、工整。虽然多媒体、即时贴展示文字美观生动、方便快捷,但不应完全取代板书,课堂上还应有适量的板书。教师认真、工整、有计划的板书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起着潜移默化的良好
17、作用。,媒体应用:美术课一定要用多媒体吗?当然!不一定!使用多媒体能增强趣味性,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使用多媒体能使展示效果更为直观做课件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我没有这么多时间,不用它也罢在没有多媒体的条件下也应该上好课不用多媒体,我的课会上得更好我很想用它,但我们学校没这个条件,我就想其他各种办法把课上好如有条件,可以尽量发挥这个优势,但要注意是作为优势来发挥,而不是画蛇添足,变成了负担H:写意花卉.zipH:中国画的笔墨情趣.zip,作业展示:全部展示还是精选优秀?给每个学生机会鼓励优秀作业不应遗忘落后者主动展示与被动展示,常态课与参评课(或公开课观摩):功夫应该下在哪里?对待常态课要像对待参评
18、课对待参评课要力求“常态化”,我们共同的追问怎样的课才能算是一节好课?标准:单一标准?多重标准?学生表现:活泼热烈 VS 安静专注教师讲授:生动诙谐 VS 严谨持重学生作业:精彩多样 VS 准确统一师生互动:量多面宽 VS 量少集中学生练习:两次以上 VS 不做安排教师提问:频繁提问 VS 只讲不问学生答问:主动回答 VS 被动回答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VS 灵活穿插,对“好课”的基本描述学生方面:明确本课学习目标,了解了本课美术知识点,获得了本课美术技能,掌握了相关的美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愉快顺畅,认知冲突得到了有效解决,有一定的成就感并认识了自身价值。课堂练习与作业效果好,学习习惯和态度得到
19、发展。目标达成度高。教师方面:教学目标设置恰当,教学活动的设计有针对性,活动方式丰富多样,有效的引导了学生的探究行为,与学生的交流平等、融洽,教态亲切,语言得体,能敏锐感知并恰当处理随机生成的课堂事件。教学目标最终落到实处。,美术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等(是否关注身边可用的资源、是否具有将美术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的能力)。什么是课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案。这个定义强调了学习者,立足于学习者的立场,为他们设计的学习方案。,我们过去只谈教学教法,不谈课程。因为课程是上边决定的,你只要教学就可以了。这就导致了:教师没有课程的概念 而课程是由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组成的整体
20、。教师不会开发课程,只会教书。,什么是地方课程资源?地方课程资源是指可以用于地方课程开发的为内容的非常广泛的各种资源。,什么是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包括各种地方文物、地方传统风俗、地方方言、地方文化传统项目、地方居民娱乐的普遍的形式、地方传统的体育项目。,它主要包括以地方自然环境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为内容的非常广泛的各种资源。*科学知识性的*语言特色方面的*风俗习惯方面的*道德传统方面的*自然资源方面的*精神世界方面的*宗教信仰方面的,调查了解地方文化资源H:安徽美术文化资源简况.doc,调查、筛选地方文化资源规律与原则:内容包
21、括自然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对搜集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行科学的遴选和整合是开发利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前提。哪些是具有较为浓厚的地方特色;哪些具有普适性、均衡性、代表性与典型性;哪些具有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特点;哪些是强调人文的,哪些是关注美术本体的,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地方美术资源进入课程要本着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尽量按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充分考虑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的平衡与协调,形成具有开放性的课程内容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名胜,徽州民居(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方戏曲、
22、民间传说,民间艺术,现代城市文化、服装与生活物品、民俗活动、当地的美术馆或博物馆、遗址、民间艺人等。安徽美术文化资源简况.doc,三、教学实施建议1.整体把握与落实2011年版美术课标的目标要求,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追求和价值取向,将课程目标落实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2.把握好美术课程性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美术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3.处理好美术学科本体与美术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4.坚持课标所坚持的,理解课标所修正的.5.在“规定性”与“自由性”之间发挥教师的“自主选择性”。6.处理好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合理地使用教材。7.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1.
23、整体把握与落实2011年版美术课标的目标要求,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追求和价值取向,将课程目标落实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2011年版美术课标的颁布,是十年美术课改的经验总结,是美术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推进。而不是对10年课改的否定,也不是推倒重来。把握好课标的目标和价值追求,就是把握了课程改革的关键点,就是把握了美术课程发展的方向。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2011年版美术课标把人的发展目标放在首位,并将知识目标和人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提出“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的目标和价值追求。重申了
24、“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来设定的,三个维度相辅相成。总目标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即是美术课程的基本追求和价值取向,是美术课标的目标要求,也是我们教学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2.把握好美术课程性质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美术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性质: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把
25、握了课程的性质就是把握了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教学行为的方向。因为课程性质具有一定的导向性,课程性质一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就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实验稿中强调“人文性”,教学中,老师们就会注意在教学活动中,用人文精神熏陶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但“人文性”具有共性。2011年版中在性质的表述上增加了一个限定语:“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所以增加了这一限定语之后,美术课程独有的性质和特征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强调,还原了美术课程应有的面貌。强调了美术课程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的“视觉性”特征。,3.处理好美术学科本体与美术教育功能之间的关系。课改十年来,一些教
26、师认为课标实验稿比较概括,弹性大,对双基(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定得不明确,在教学中教师不好把握。此次修订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采用了一些“强化”和“量化”的方式,适当增强了对知识与技能的规定性,但又避免了“教学大纲时代”对知识与技能过分的规定性,尽可能在两者之间保持了一种平衡。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毕竟是基础性教育、普及性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中既要体现美术学科本体的特征(美术的基本语言、形式、知识与技能),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育功能(即通过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使美术本体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犹如T型图)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提
27、高审美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二者兼顾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2,教育功能,美术本体,2,4.坚持课标所坚持的,理解课标所修正的。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我想大家最先关心的是它与实验稿课标有什么不同?不同在哪里?这肯定是应该关注的,但我觉得我们更应该关注哪些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继续保留的。这些继续保留的部分是经过10年课改检验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保留和坚持。比如2011年版课标继续坚持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体现了国家意志和民族意志),坚持了弘扬中华文化,坚持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坚持了课改的理念,坚持了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
28、值观),坚持了以学生美术学习活动划分学习领域的方式,坚持了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坚持了对美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关注。,调整和修正是全面的,我在这儿不能一一罗列,只截取部分内容做一阐述,比如:课程性质,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建议“研究和探索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的多种学习方法,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有效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发展视知觉能力、美术欣赏和表现能力以及对美术综合运用能力。”。此次修订课标内容上增加了民族传统文化及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比
29、重,注重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渗透环境意识、生命意识与社会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虽然实验稿中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没有像2011年版的课标中这样特别强调。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也注意了这方面的内容,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这也是美术学科彰显民族美术精髓、弘扬中华文化、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5.在“规定性”与“自由性”之间发挥教师的“自主选择性”。2011年版课标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在“规定性”和“自由性”之间保持了一种辩证与平衡。以增强美术课标对诸多差
30、异的适应性,也便于全国不同地区的教师实施美术教学,以增强美术课标的可操作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实施有效甚至高效的美术课堂。,6.处理好课标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合理地使用教材。课标是纲,教材是本。教材的编写是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思路。一些老师对课标关注的比较少,而只关心自己所教的教材。教师对课标的精神实质没有宏观的把握,也就对教材编写的意图不甚明了,导致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混淆不清,课堂教学目标缺失,效率低下。建议老师在钻研教材之前,认真研读课标,这有助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也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实施教学。依照课程标
31、准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那么,对教材加工什么呢?内容的前后顺序、内容的难易程度、内容的取舍情况等都可以对照课程标准进行改变、调整、删选。,7.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不管课堂教学如何变化,如何改革,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时刻考虑到自己的学生。备课的时候,头脑当中必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就是:“这样设计,我的学生能学到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情感受到哪些影响,能否激发他的兴趣等等”。如果没有激发他的探究欲望,没能激发他对解决问题的追求,没有在他的头脑当中留下一点痕迹的话,那么,这种设计就是
32、失败的,所有的工作就得重新来做。,四、回归教育的本质1.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什么?按道理不难回答:教者,教其心也,就是说让接受教育的人心智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头脑健康的人。育者,育其身也,也就是说,让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简单地说:教育的目的就是“身心健康”。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的本性”,所以赫拉克利特说“让我得到一个真理比当波斯王还快乐”,所以他们才会“爱智慧”,爱的是那种纯粹的智慧。老师的真正责任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成为“天性所造就的人”。,2.西方教育思想集大成者杜威的三句名言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无目的: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人们最初的知
33、识,最能永久令人不忘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第一句解释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第二句说明了教育是什么:“教育即生活。”第三句解释了怎样进行教育:“在做中学。”教育能够让所有学生都达到“自我实现”这种状态,激发每一个人的潜能,让人能够实现“各自的自我”。而学生最应该拥有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真诚地面对自己、主动创造生活的态度。所以老师最重要的是去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让他们不畏惧、不顺从、不屈服。这才是接近生活本质,也是接近教育本质的通道。总而言之,应当“让教育为个人而存在”,“让教育教会个人像他自己的本性要求他那样的自发而真诚地生活”。,课改是个系统工程,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希望老师们以这次修订课标和新教材的实施为契机,认真学习、认真体会,在日常教学中自觉落实美术课标的精神,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逐渐达到美术课改所追求的理想境界。,欢迎批评指正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