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件.ppt(2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件,绪 论,一、自然辩证法课程简介1.理工科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部自然辩证法教学要点规定:“自然辩证法旨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认识论,帮助学生解决好根本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并用于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思潮以及指导自己的本职工作。”2.课程学分、学时。1学分;18课时。3.课程考核。闭卷、开卷或论文考核;70分为合格。4.使用教材。教育部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或其他相关教材。5.课程理解。科学和技术工作者有必要自觉地学点、懂点自然辩证法;现代人需要完备知识结构。11月3日结课,二、自然辩证法概念,名称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2、of Nature)内涵一:自然界的辩证法,指自然界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关于自然界中是否存在辩证法的争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与旧自然哲学不同,它以自然科学为中介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内涵二:自然辩证法指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变革自然的一般方法。当代西方科技哲学的研究主流。内涵三:自然科学与技术在社会中的发展规律。科学技术自身的社会建制化;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完整内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
3、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与自然辩证法相邻的学科有: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学、科学社会学等。当代自然辩证法的发展趋势是一门独立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交叉学科(STS,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四、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课程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
4、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五、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一)马恩的开创性工作1873年恩格斯着手撰写自然辩证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了一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开始了对自然辩证法的探索和写作。1925年,自然辩证法在苏联以俄文首次发表。,马恩的研究工作。自然观变革。马恩克服了古代直观、思辨自然观;批判了近代形而上学和机械自然观;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变革。马恩克服了近代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片面倾向;把社会实践放到认识论的首要地位,唯物主义地改造了黑格尔的思维
5、能动性,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技术观的变革。马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仅揭示了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揭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例如:自然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社会实践的需要,首先是经济、生产的需要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总结概括自然科学最新成果,推动自然辩证法发展,这是后来社会主义国家中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的一个纲领。1931年伦敦国际科学史大会,苏联物理学家盖森提交论文牛顿力学的社会经济根源,揭开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科学和科学史的新篇章。后来的贝尔纳、默顿等都受其影响,并产
6、生出“科学社会学”这一学科。,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思想的丰富现代自然科学对自然观的丰富。系统科学与系统自然观;生态科学与生态自然观。西方科学哲学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的丰富。例如,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丰富。爱因斯坦、彭加勒、玻尔、海森堡等著名科学家对科学方法、价值、创造性思维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观的丰富。如科学社会学、科学伦理学与科学美学等现代学科。,五、自然辩证法和中国现代化,(一)建国初期 自然辩证法首先作为马克思主义启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至1952年,当时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必读社会发展史、自然辩证法等。李四光、华罗庚等科学家发表学习反杜林
7、论、哲学笔记、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心得体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二)工业化时期,1、介绍与学习苏联自然辩证法方面的研究成果。2、制定自然辩证法发展的远景规划。1956年2月,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制定了自然辩证法的12年发展规划。3、自然辩证法推进国家建设。1960年,许多省份成立了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61年,高等院校开始招收研究生。,(三)改革开放以来,1、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由于光远、周培源、李昌、钱三强发起并组织。1978年1月6日,邓小平批准。1981年10月成立。2、自然辩证法研究活动繁荣。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技与社会等专门杂志。,3、
8、自然辩证法课程维系着思想理论必修课地位。4、在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招生,自然辩证法转型为科学技术哲学(哲学二级学科)。5、自然辩证法与当代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新技术革命挑战形势下,自然辩证法制定科技政策,科技伦理规范,推动科技自身发展,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第一章 自然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1、渊源生产力发展要求走出神话思维;素朴自然科学基础上形成自然哲学;2、观点自然界统一于具体物质形态;自然界处于永恒变化发展中。3、特点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4、中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西方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泰勒斯水。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回答万物本原和运动原因的第
9、一人。德谟克里特原子论。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阿那克西曼德“宇宙演化学的始祖”,人是由鱼变来的。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五行说”(尚书,洪范);“元气说”:老子、张载等。周易中的辨证观。“否极泰来”;“无往不复”等。,5、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历史地位哲学上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科学上孕育了许多以后得到发展和证实的天才预见。恩格斯说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因此,如果理论自然科学想要追溯自己今天的一般原理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它也不得不回到希腊人那里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386页。,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
10、观,1、思想渊源德谟克利特原子论思想与古代机械世界观;近代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力学。物理系统的未来一切时刻的行为,都由系统内部所有物体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及其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完全而精确地确定。,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广延;一切运动都是机械运动;机械的自然图景,即自然界是一架精确运转的机器;严格的机械决定论。宇宙本身是一条原因和结果的无穷锁链,一切现象都是必然的。,3、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进步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摒弃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直观性、思辩性和猜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强调自然的外在独立性,是对上帝创世说否定。机械唯物主义反对抽象的思辨
11、,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适应自然科学的发展。,4、局限性机械性。它用纯粹力学观点考察和解释自然界一切现象,把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都归结为机械运动。形而上学性。孤立地考察自然界,把自然界看作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不彻底性。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在历史观上最终陷入唯心主义和神学目的论。,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哲学渊源。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科学渊源。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1、星云假说;2、赖尔地质渐变论;3、能量守衡和转化定律;4、尿素的人工合成;5、细胞学说;6、生物进化论;7、电磁场理论;8、
12、元素周期律。,2、基本思想 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和运动在质和量上都是不灭的;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体系;自然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自然界特定的发展阶段,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社会,出现了具有新质的人化自然。,3、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4、重大意义(1)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2)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理论指导。(3)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
1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1、思想渊源赫拉克利特、莱布尼兹和黑格尔等系统观的自然哲学思想;现代系统科学的发展;贝塔朗菲、维纳和普里高津等。,2、自然界的系统性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按一定关系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物质客体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微观系统的层次: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夸克?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生物系统层次:生物大分子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体系生物圈,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基本特征(1)开放性。自然界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系统。(2)动态性。静态只是动态的特例。(3)有机整体性。功能的非加和性的基本特征。(
14、4)层次有序性。,3、自然界的演化演化和进化。英语都是evolution,进化是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所谓进化,是指事物的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的不可逆过程,或是复杂性和多样性的增长过程。演化比进化含义更宽泛,演化除了进化之意义以外,还包括了事物的下降的,从有序到无序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不是仅仅存在着,而是生成和消灭着。”恩格斯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宇宙大爆炸理论。三个科学依据:微波背景辐射,河外星系谱线红移,氦丰度。基本粒子产生。0秒至10的负6次方秒,时空量子化。在1秒内产生基本粒子。1-180秒,实物的出现。1
15、万年后,天体的形成。,宋会要记载:1054年6月,在金牛座的天关星东部出现一颗星,白昼都可以看到,光芒四射,呈红色,可见期23天。到了十八世纪有人通过望远镜,观测到天关星附近有一块蟹状星云。1921年发现这块星云不断向外膨胀。1941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实,这块星云是我国宋代记录到的超新星爆炸所形成的。,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现代分子生物学认为生命的物质承担者是以蛋白质、核酸为主体的多分子体系。恩格斯说:“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从无机物到有机小分子;小分子到生物大分子;从生物大分子到原始生命的诞生。大猩猩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相差3.33%,黑猩猩基因与人类基因相差2.33%,侏
16、儒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相差1.33%。南方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从简单的感应发展较为复杂的感觉和知觉从猿到人有决定性的几个环节,有生物性的,有社会性的,其中劳动是关键。劳动使四肢分化;劳动促使语言生产,大脑发展,逐渐学会思维,学会制造工具。劳动创造人。,4、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产生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而且是复杂的;自然界是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5、系统自然观的重大意义系统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自然
17、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所谓系统思维方式,就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二、生态自然观,1、思想渊源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西方的目的论和生态学思想。,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在自然界之中,离不开自然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与自然界。,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马克思明确地提出依靠积极的、能动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性。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
18、、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马克思说:“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比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恩格斯说:美索不达比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他们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些地方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储藏库。,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料的结果,但是以后和再以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
19、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指出: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自然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人与人的问题、人与社会的问题。不改革社会环境,就不可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在于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制度。,2、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生态危机生态危机 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趋向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生态危机的表现(1)人口激增公元初年2.3亿;1830年10亿;1930年20
20、亿;1960年30亿;1974年40亿;1987年50亿;1999年60亿;2011年70亿。(2)自然资源消耗、短缺渔猎采集时期,全球森林面积为75亿公顷,到1975年只剩下26亿公顷。城市建设大量占用耕地。全世界10%的耕地正在退化。物种灭绝;矿物资源处于危机之中。,(3)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受到破坏。大气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很严重,燃煤放出二氧化硫成为酸雨。二氧化碳增加是温室效应的原因,温室效用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干旱加剧。汽车尾气产生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基础。工业三废,城市垃圾以及生活废水使人类的生存环境趋于恶化。,3、生态危机的反思,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
21、机与社会问题相关,是社会异化的产物;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所致。,4、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1)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以生命维持、生长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系统内转化,使系统自我调控、保持平衡。(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生态平衡是稳定性
22、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维持生态平衡不是单纯的回归自然;在人为有益影响下,生态系统可以建立新的平衡。,5、生态文明建设,(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最早出现“可持续发展”一词。1987年我们共同的为来报告将可持续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4年3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参与。,(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原则。发展的必要性;
23、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发展是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因素于一体的完整社会现象。发展是人类共同和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发展权利。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原则。可持续发展绝不是短期行为的发展,不是以今天的利益换取明天的利益。在不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地球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只有全世界共同发展才是真正发展;全球性生态危机表现了人类所遇危机、安全和未来的共同性;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采取共同行动。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公平性原则代际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代内公
24、平。同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当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一个国家内,地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在国际中,国家利益服从全球利益。,(3)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生态文明包含着三个相互区别与联系的层面:第一,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生态化的农业、工业、信息业与服务业。核心是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产业生态农业。第二,社会制度层面。生态产业基础上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等社会制度。第三,思想观念层面。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生态化思想。,思考题,如何理解古代朴素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之间的思想关联?如何理解系统、系统自然观?如何理解
25、进化与演化的关系?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如何理解“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论文写作主题,以所学专业为背景,谈谈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的关系。,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一、科学技术本质科学是实践基础上对自然的认识,是客观规律的理论概括;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二、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的标准:物质运动形式的区别和固有次序;科学分类: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提出,科学是生产力。“资本是以生
26、产力的一定的现有的历史发展为前提的,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8页。)四、科学技术的生产动因恩格斯认为,近代以来科学“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五、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使人类从神学解放出来;科学与技术结合推动产业革命;科学技术引起生产方式变革;“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2页。)六、技术异化技术在资本主义制度中使劳动异化。,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本质与结构
27、,一、科学技术的本质(一)科学的本质科学是揭示规律、生产科学知识的认识活动;科学是探索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一般生产力,结合生产实践可以物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是社会系统的构成,是一项重要社会事业;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整体文化的基本构成。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中,提出,科学文化之中的科学家们彼此之间尽管也有许多互不理解之处,但是具有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科学文化的约束力甚至比宗教、政治和阶级的模式更强。对科学家来说,可能有不同的宗教、政治态度、阶级和民族,但是都必须遵守共同的科学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一个科学家背离这些规范,意味着其科学生涯的结束。
28、,(二)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各种劳动手段和方法技能的总和。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技术具有自然属性。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技术具有社会属性。人类在变革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的过程中要受到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教育、文化、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制约。技术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技术与巫术界限不清;古代技术是指古代工匠(craftman)的技巧、技能和操作方法等主观能力;近代以来技术是科学知识的物化。,(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联系科学与技术都是人类理性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都反映了人对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都
29、属于历史的、发展的范畴。现代科技是一个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整体过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R&D):指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和创造性的工作。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三个环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与三个环节相应,科学技术可分为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三个层次。,2、区别与自然的关系不同。科学是人与自然的理论关系,是间接生产力;技术是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是直接生产力。二者的目的不同。科学属认识范畴,主要回答“是什么”;技术属实践范畴,主要回答“如何做”。可预见程度不同。科学一般是不可预见的,而技术总体是可预见的。评价标准不同。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能否完善理论
30、,技术的标准在于能否生产出好的产品。,二、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亚里士多德的分类,F培根的分类科学发展是人类理性能力的表现,因而科学分类应从人类理性出发。人的理性能力的分类: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判断能力科学的分类:历史学:记忆的科学诗歌:想象力的科学哲学:理性判断的科学,孔德的分类按照各类现象生产的历史和特殊性程度的不同进行分类。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自然科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体系分类,基本技术分类(以自然界的基本运动形式分类为指导),力学机械技术物理学物理技术化学化工技术生物学生物技术,劳动过程中的技术分类(星野芳郎以8类基
31、本劳动过程为基础),采集(技术)原料生产(技术)机械生产(技术)建设(技术)运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能源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产业技术分类,栽培技术农业、林业捕捞技术渔业饲养技术畜牧、水产业采掘技术石油、煤炭矿业材料技术金属、石油化工业,第一产业,制造技术机械技术全部制造业传输技术交通技术汽车、船舶、飞机能源技术动力技术发电、煤气建设技术建筑技术土木建筑业,第二产业,信息技术,保健技术,管理技术 管理技术决策、咨询,通讯技术电信、电话、广播系统技术情报机器业控制技术计测控制,医疗技术医疗器械、用品体育技术体育器械、用品,第三产业,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正走向整体化、社会
32、化、数学化和科技一体化。当代科学处于综合时代,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层出不穷。Plank的一句名言:“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整体,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打断的链条。”,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与动力,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一)科学发展的动力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科学发展具有外部动力。科学本身是一个具有其内在矛盾运动规律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科学发展具有内部动力。理论与实验之间的矛盾;理论内部的矛盾;不同学派之间的矛盾
33、;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分化与综合的矛盾等。,带头学科理论:科学发展的各学科不是齐头并进,而是带有明显的不平衡性。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有一门或一组学科作为主导学科在科学活动中居于带头地位,它决定着整个科学发展特征和水平。例如,在1618世纪力学曾经最显著地起过这种作用。“可以完全有把握地预期生物学将开始作为自然科学的又一个带头者出现。”(凯德洛夫“自然科学发展中的带头学科问题”,社会发展和科技预测文集P30),社会需要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矿井积水蒸汽泵供水、灭火、水磨Watt改造的蒸汽机产功提高产功效率内燃机汽轮机 技术体系内部发展的需要 现行技术的功能失效。既成技术的革新需要。一定时期内相关
34、技术内部的不平衡。科学对技术的先导作用,(二)技术发展的动力,二、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一)科学发展模式1、西方研究惠威尔(Whewell)的支流江河模式(过分注重量的积累)波普尔(K.Popper)的猜想-反驳的证伪主义模式:P1 TT1 EE1 P2(片面强调否定、革命、质变的作用)库恩(T.Kuhn)的科学革命模式: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时期(把量变与质变、进化与革命统一起来,比较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但是,Kuhn把科学“范式”的革命理解为心理信念的更替,这把科学发展的客观模式转换为科学家们心理的主观模式),2、科学发展模式概括纵向上,科学表现为渐进和
35、飞跃的统一;横向上,科学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总体上,科学表现为对客观规律认识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的统一。,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 早在1844年,恩格斯就说:“科学的发展则与前一代人遗留下的知识量成正比,因此在最普遍的情况下,科学也是按几何级数发展的”。(全集Vol.1 P.621)1962年,普赖斯用计量的方法把科学增长的势态描绘为指数增长曲线。注意,科学发展是加速与停顿以至下降的交替。当指数增长到达极限以后,指数型规律就会失效,而当抑制期过去以后,科学又表现为一种新的加速发展。所以总态势呈S型曲线。,科学发展速度,年代,1、国外理论 石谷清干的更替论模式:旧技术新需要新技术技术更替。当社会提
36、出更新需要时,新技术的出现便不可避免。星野芳郎的阶段论模式:技术原理的奠定与发展技术手段的局部性改良新技术原理的奠定、发展 在原有技术原理框架内的提高改善是有限度的,当达到极限后,进一步的发展就只有冲破这个框架,使技术原理实现飞跃性变革。G.道西的范式论模式:技术模式常规技术的发展科技、社会多因素的重新权衡和选择新的技术模式,(二)技术发展模式,2、概括技术发展模式社会需要始终推动技术发展;科学技术互动推动技术发展。,思考题,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有哪些?如何整体全面地理解科学?如何理解技术?如何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带头学科理论?如何理解科学发展模式?如何理解技术发展的动力?,论文题目,如何
37、理解科学?如何理解技术?,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一、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1、科学抽象 所谓科学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提取本质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只有通过科学抽象,我们才能对现象作出统一的科学说明。Einstein说:“Kepler的惊人成就,是证实下面这条真理的一个美妙的例子;这条真理是:知识不能单从经验中得出,而只能从理智的发明同观察到的事实两者比较中得到。”(爱因斯坦文集Vol.1,P.278)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而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资本论Vol.3,P.923),第一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2、科学抽象的一般过程,科学抽象包括
38、两个阶段:从个别到一般,即由具体到抽象;然后,再从一般到个别,即从抽象到具体。感性具体是观察、实验中获得的科学事实。Mendel发现遗传定律以前关于生物遗传变异的许多复杂现象就属于这种“具体”。科学抽象的第一阶段获得一些抽象的规定,如Dalton的“原子”、Mendel的“基因”等科学概念。科学抽象的第二步从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这往往表现为将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作为逻辑起点,把事物的各种规定性按照其内部联系综合起来,在思维中再现事物原来的整体面貌。第二阶段的成果主要是科学原理、科学定律,如DNA、RNA的“转录”、“转译”机制,染色体的分裂、复制机制。,归纳、演绎方法就是从一般到个别与从个别
39、到一般的思维方法;要正确处理一般与个别之间的辩证关系。19世纪,英国哲学家J.S.Mill为了克服简单枚举法不足,提出了判明因果联系的归纳法,俗称Mill五法,即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其推理模式如下:(1)求同法:场合 各种条件 被考察对象 A、B、C a A、D、E a A、F、G a 所以,A是a的原因。,二、归纳与演绎,(2)差异法:场合 各种条件 被考察对象 A、B、C a B、C 所以,A是a的原因。(3)求同差异共用法:场合 各种条件 被考察对象 A、B、C a A、D、E a F、G 所以,A是a的原因。,(4)共变法:场合 各种条件 被考察对象 A1、
40、B、C a1 A2、B、C a2 A3、B、C a3 所以,A是a的原因。(5)剩余法:场合 条种条件 被考察对象 A、B、C a、b、c B b C c 所以,A是a的原因。,Mill五法可靠性大,但未能克服Hume问题的困难。我们对任何一法都可举出反例。如对求同法:一同学看2小时书 喝浓茶 失眠 一同学看2小时书 喝咔菲 失眠 一同学看2小时书 抽烟 失眠 所以,看书导致失眠。对差异法:一同学午睡、吃药、上课 头昏 一同学午睡、吃药、不上课 头不昏 所以,上课导致头昏。20世纪,逻辑经验主义者Carnap借助数理统计,提出概率归纳模型。但它也未能克服Hume问题。,三、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
41、也是通过逻辑思维进行科学抽象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要正确把握客观对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与归纳、演绎方法并不是相互平行,彼此完全独立的,而是互相渗透,在思维中共同起作用的。,四、逻辑与历史的统一,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就是将考察事物发展的逻辑过程与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或认识事物的历史过程统一起来的方法。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Vol.2,P.122,(1)逻辑与客观事物发展的历史统一,普通化学的逻辑行程与宇宙中元
42、素起源与演化的历史是基本一致的。肖莱马编写有机化学教科书。首先叙述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在其中又以最简单的脂肪族化合物开始,然后经过一系列特殊的有机化学反应,使碳氢化合物转化为它的衍生物。转化又是以一系列环节构成的过程,即从最简单、最低级的衍生物向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级的衍生物,直至向生物大分子转化的过程。这同地球早期发展史上由简单有机物到生物大分子的化学进化过程总趋势是一致的。,(2)逻辑与人类认识发展历史的统一,经典力学是以研究物体平衡条件的静力学部分开始叙述,然后进入到运动学,最后叙述动力学。这个逻辑体系大体上是经典力学发展的缩影。早在古希腊,Archimedes就概括出杠杆原理
43、和浮体定律,标志着静力学已经形式;16世纪Galileo进行斜面实验的研究,以后又提出惯性定律,从而开创了运动学(已包括着动力学的萌芽);17世纪Newton提出力学第二定律,奠定了动力学基础。,第二节 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科学思维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它是科学思维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如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依据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对对象进行研究和思考时,不受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固定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灵活地进行发散性和收敛性探索,以寻求对象本质的
44、思维方式。,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非逻辑性。即思维过程并不是根据一定的逻辑规则按部就班地进行,主要靠思维的想象和洞察力直接把握对象。(2)突发性。思维出现突如其来,稍纵即逝。(3)偶然性。思维出现难以预料,不按预定计划。(4)发散性。思维自由和多向;只发散、不收敛,劳而无功;只收敛、不发散,没有创造。,Archimedes发现浮体定律是通过这一思维方式实现的。Einstein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典型科学大师。他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中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文集Vol.1,P.284)
45、Einstein说:“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而从一般到特殊的道路则是逻辑性的,”(爱因斯坦文集Vol.3,P.490),A,公理体系,导出命题,S,S,S,直接经验(感觉)的各种体现,爱因斯坦晚年描述他的科学发现模式:“(1)(直接经验)是已知的。(2)A是假设或者公理,由它们推出一定的结论来。从心理状态方面来说,A是以为基础的。但是在A同之间不存在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而只有一个不是必然的直觉的(心理的)联系,它不是必然的,是可以改变的。(3)由A通过逻辑道路推导出各个个别的结论S,S可以假定是正确的。(4)S然后可以同联系起来(用实验验证)。这一步骤实际上也是属于超逻辑的(直觉的),
46、因为S中出现的概念同直接经验之间不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爱因斯坦文集Vol.1,P.541-542),二、创造性思维形式,(1)联想:是指从一概念想到他概念,从一事物想到他事物的心理活动。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任何两个概念,不管看上去何等迥异,但经四、五次转折,就会联系起来。如“木头”与“皮球”:木头树林野地地球皮球;又如“天空”与“茶”:天空土地水喝茶。从“大蓟花籽贴在衣服上”联想到发明尼龙拉练;如要过河,船与桥的问题均不能解决,但河干了,就能从河床上走过去。,(2)想象: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材料对研究对象的一种形象化的构思和设想。如根据图纸在头脑中浮现出楼房形象;“思想实验。(
47、3)直觉:是思维对感性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思考时,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思想方式。(4)灵感:是指在研究工作中一种突如其来的使问题得到澄清的顿悟。它不是上帝的恩赐,是理性的突现和心灵紧张激发的结晶,是对问题长期冥想之后一种豁然开朗。,(5)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测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思想方法。类比在科学发现中具有很在的价值。Rutherford发现原子行星模型,Loius de Broglie发现物质波,Schrdinger创立波动力学均运用了类比方法。Kepler把它比喻为“自然秘密的参与者”,是自已“最好的老师。”K
48、ant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三、创造性思维技法,(1)长时间的思考问题和资料,使其达到思想饱和,这是获取创造性思维的前提。1865年,德国化学家Kekul(1829-96)为了解决苯的结构式问题,日夜苦思,据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他自已回忆说:“但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象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已的尾巴,在我眼前轻蔑地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整夜。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吧!
49、”,(2)适当放下工作,在自由与轻松中产生创造性思维。Darwin在工作之余阅读T.Malthus人口论消谴时,突然产生“自然选择”想法的。Poincar在进行一段时间紧张的数学研究以后到乡间去旅行,他说:“我的脚刚踏上脚踏板,突然想到一种设想,我用来定义Fuchs函数的变换方法同非欧几何的变换方法是完全一样的。”,(3)有效讨论可以促发创造思维。R.Koch在与朋友讨论寻找“固体培养基”时,朋友的妻子恰好从厨房送咖啡过来,偶然听到此事,便随意提议是否可用“琼脂”,结果帮助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也称智慧风暴法,1914年由美国广告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是一种效果显著的创造性思
50、维技巧。该法是将10个左右各有所长的人物组成一个小组,让大家在毫无约束的环境里围绕相同问题自由发表意见,通过各自观点和思想的相互撞击,摆脱原来思维方法造成的局限,产生新的观念和思想。运用头脑风暴法应注意三个基本规则:一是让组内所有成员的所有想法都能得到充分表达;二是鼓励各种思想的碰击;三是在讨论过程中,注意保护那些刚刚萌芽,但尚不完善的新想法。,(4)广博知识有助于产生创造性思维。实施通才教育,加强素质培养。N.Wiener针对美国的教育情况曾说:“我们的大学偏爱与独创精神相反的模仿性,偏爱庸俗、肤浅,可以大量复制而非新生有力的东西,偏爱无益的精确性,眼光短浅与方法的局限性,而非普遍存在而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