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3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院关于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心理育人质量,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
2、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一)基本原则1 .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2 .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3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
3、、班主任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4 .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二)工作目标建立并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受益面,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普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明显增强,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问
4、题关注及时、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心理疾病发生率明显下降。三、主要任务L推进知识教育。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公共必修课程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改进教学方法,通过线下线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2 .开展宣传活动。加强宣传普及,通过举办“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5、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拓展传播渠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创新宣传方式,主动占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页和新媒体平台,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强化家校育人合力,
6、引导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以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学生,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3 .强化咨询服务。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值班、预约、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通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实施分类引导,针对不同学段、不同专业学生,精准施策,因材施教,把解决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关心呵护和暖心帮扶中开展教育引导。遵循保密原则,建立心理健康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护学生隐私,杜绝信息泄露。4 .加强预防干预。完善心理测评方式,优化量表选用,禁止使用可能损害学生
7、心理健康的方法和仪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不断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覆盖面和科学性。健全心理危机预防和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学校、系(部)、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对心理危机学生的跟踪服务,注重做好特殊时期、不同季节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不断提高心理危机预防干预专业水平。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到校医院、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四、途径和方法(一)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学生的必修课程,保证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达到规定的32个学
8、时。举办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专题讲座,注重实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设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坚持日常值班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S)完善校一系一班一寝四级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网络体系,建立学生异常情况报告和处理应急预案。一级预警:宿舍心理信息员;二级预警:班级心理委员和学生干部;三级预警:系(部)学生工作领导组;四级预警:学校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四)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健康指导与服务。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
9、理问题的学生,应及时介绍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对个别有极端倾向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救治。(五)运用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档案,由心理咨询中心专人管理,严格保密,准确判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实现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跟踪服务提供参考,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六)积极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通过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宣传活动,强化学生自觉参与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及时掌握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实现”的能力。(七)大学生心理健
10、康教育工作是全校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而且也要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积极工作,发挥作用。利用班会进行宣传工作,使全校师生明确心理咨询中心对师生免费开放。心理咨询中心要针对辅导员、学生干部举办2-4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帮助他们提高心理知识水平,加强对学生心理辅导,了解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的有关知识,指导他们在工作中注意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同时做好问题学生的工作。(八)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要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或咨询,遇到疑难问题
11、时,要及时主动地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沟通联系,以便给有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九)按照团中央、全国学联2004年向大中学生发出的倡议,每年5月25日确定为“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该日谐音“我爱我”),集中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图片展、现场咨询、播放心理学电影、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营造“重视心理、关注心理、珍爱自我、尊重他人”的浓厚氛围。(十)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电视、网络、院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介,并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网络信息中心应积极提供制作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网站(页)的软件平台和技术支持。强化学生的互动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
12、的兴趣。五、组织机构及职责划分学校成立XX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成员:学工部(处)、教务处、保卫处、宣传部、团委、后勤处、校医院、各系(部)等部门负责人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全面规划和领导学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机干预工作的职责,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处理做出决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具体负责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与分析、心理健康课程与讲座、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疾患做出鉴定等专业化工作。各系(部)学生工作领导组具体负责本系(部)大学生心理健
13、康教育与辅导工作。各班级设立一名心理委员,主要负责收集学生心理信息,并协助心理咨询中心和各系(部)及时掌握大学生心理动态,处理一些常见心理问题。每个宿舍设立一名宿舍心理信息员,及时观察了解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发现需要心理援助的学生及时上报给班级心理委员;帮助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自助能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宿舍心理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六、工作保障1.政策保障。充分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支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队伍的各项待遇,稳定和不断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队伍。2,制度保障。不断完善普查制度、目
14、标责任制度、咨询保密制度等,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3 .人员保障。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以兼职教师为补充,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落实好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要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积极组织开展师资队伍培训,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队伍建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心理需要。保证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充分调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
15、性,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纳入工作量。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其他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4 .条件保障。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将其用于心理专家讲座、咨询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组织团体心理咨询、购置设备、订阅书刊、咨询人员补助等。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建设,适时的建设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七、附则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解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筑牢思想防线、强化风险意识,扎实推进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学生返校以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安排如下:一、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
16、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全体辅导员班主任二、关注重点人群,实施分类指导精准帮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生活上指导、学业上帮扶、心理上支持,记好台账,做到跟踪管理、疏导到位:已筛查出有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心理测评筛查出的学生;不能顺利毕业、求职困难、学业困难、感情受挫、家庭困难或家庭变故、身体残疾、受纪律处分的学生等。工作小组成员要对梳理出的重点人群,做到主动关心、谈心谈话、分类指导、精准帮扶,有效化解危机。同时,要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做好家校沟通,细化沟通内容、沟通频率等,完善沟通流程。三、开展教育与咨询,切实提升教育能力与育人效果引导学生广泛利用学校心
17、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QQ、心理热线电话、舒缓训练视频等开展线上线下心理咨询和放松训练。在返校学生中对心理委员、宿舍长、班长等开展培训,逐步建立一支有知识背景、有工作能力的学生心理工作队伍和畅通的信息上报渠道。四、创新方式方法,丰富心理文化活动内涵组织学生参与学院“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分享阅读大学生抗疫心理情境应对指南、举办心理讲座、观看优秀心理影片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我院学生设立“心灵杂谈树洞”,以邮箱的方式为我院学生提供心理的秘密基地,方便及时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并安排固定的心理咨询时间,为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惑。要求各班展开主题班会活动,重点
18、从珍爱生命、情绪宣泄、压力调节、睡眠调控、疫情心理健康指导、职前心理适应等方面,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五、工作要求高度重视,统筹推进。要充分认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切实做好复学阶段学生心理工作,并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服务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切实抓紧抓实抓到位,畅通信息联络渠道,做到心理问题早排查、早发现、早干预,积极创造条件,确保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有关文件要
19、求,结合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际,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20、对每个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负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等育人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家校育人合力。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充分挖掘学生心理潜能,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重视心理问题的及时疏导,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严重心理危机个案的发生。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L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21、委员会,由校领导任主任、成员由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机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处、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管理集团及各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担任。委员会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制订,统筹领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教育学院。2 .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是开展心理健康和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在校生(含预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危机排查和干预、心理咨询、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直接领导,授权教育学院代管,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3 .建立健全学校、二级学院
22、(部)、班级、学生宿舍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各二级学院(部)要有1个党政领导负责分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安排1名专职辅导员为心理专干,负责该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组织学生班委会、党团支部、心理社团等学生组织协助班主任、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建设。围绕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规范管理、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咨询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管理运行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制度,由
23、学生工作部(处)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共同对二级学院(部)心理健康工作进行专项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二级学院(部)学生工作考核体系。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补充、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与全体在校生的比例不低于1:4000,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选配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人员应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学历和专业资质,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系列评聘职称。兼职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从校内外选聘具有相关工作经验和资历的人员担任。专兼职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咨询等工作的按学
24、校相关规定核定工作量。6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督导。保证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安排从事心理咨询的教师定期接受专业督导,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结合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加强对二级学院(部)心理专干的工作指导和专业培训。7 .强化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意识,明确其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职责。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对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
25、育工作的教职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他们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对保卫处、学生宿舍管理等后勤服务人员开展相关常识培训。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建设(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建设8 .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2学时、2学分),作为通识必修课纳入全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9 .在教育学院成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教学和教研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
26、融合,引导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心理素养。(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建设10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11 .通过专家讲座、广播、电视、网络、校刊、宣传橱窗、学生社团活动等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重视心理健康健康网络平台(专题网站/网页、微信公众号等)建设,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12 .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心理需要。二级学院(部)要调动本院(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开展
27、符合本院(部)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发挥班集体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学生成立心理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拓展与朋辈互助活动,调动广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体学生中培养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助人的良好风尚。(S)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13 .加强心理咨询室建设,不断完善进行心理咨询服务的各项必备设施和设备。心理咨询室开放的时间和接待量要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保证每个工作日均有咨询室对学生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在二级学院(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14 .加强心理咨询制度建设。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保证心理咨询工作按规定有效运行
28、。进一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的值班、预约、咨询和重点反馈等制度,加强心理咨询个案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坚持保密原则,按规定严格管理心理咨询记录和有关档案材料。定期开展心理咨询个案的研讨与督导活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的专业水平。15 .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展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活动,提供“线上+线下”混合式心理咨询服务,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宣传橱窗、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全校师生公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地址、咨询预约电话和QQ号、网络联系方式和服务时间等信息。(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16 .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心理健
29、康教育工作四级网络的作用,通过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和心理危机定期排查、重要节点排查、日常排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全体师生员工对学生心理危机、精神疾病的识别能力。二级学院(部)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关注,将其纳入学校重点关注对象库,根据其心理状况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应加强对患精神疾病学生康复及康复后的关注跟踪。17 .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明确工作流程及相关部门职责。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二级学院(部)、精神疾病医疗机构间建立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转介机制。对有较严重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指导学生到
30、精神疾病医疗机构就诊;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由其所在二级学院(部)及时通知法定监护人到校处理,协助监护人做好监控工作,并及时将学生按有关规定转介给精神疾病医疗机构进行处理。转介过程应详细记录,交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存档。18 .若发生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应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善后工作。重视对危机事件当事人和相关人员提供支持性心理辅导,最大程度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对全校范围内的危机易感人群进行排查和干预,预防恶性事件的传染效应。事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师生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条件建设19 .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学校一级经费预算,按相关规定足额拨付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需要。20 .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场地和设备建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场地、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做好心理图书资料、心理测量工具、心理治疗类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满足学生接受教育和咨询的需求、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