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四书是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四书是指.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儒家四书一、“四书”由来儒学自汉武帝以后,取得了官方的学术地位。但是汉代的儒生治学特点是谨守家法和师法,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弟子一个字也不能有出入,注重字词上的训诂之学。因此,汉代以后儒学逐渐走向衰微,东汉以后,儒学更是失去了独尊的地位。尽管儒学的衰微和道家黄老之学的兴盛、佛教的传入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主要原因是自身思想的僵化。到了宋代,许多儒学大师对儒学进行了改革,儒学呈现出焕然一新的状态。儒学大师朱熹从礼记中取出大学和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相配,称为“四书”,“四书”之说由此而来。四书增删注释包括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孟子、程子、朱熹等,其编撰时间间隔达一千八百年。宋元以后,大学中庸成为学校官定教
2、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四书是公认的儒学经典,它原来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由论语孟子这两部书和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合辑在一起的统称,由南宋大儒朱熹汇辑刊刻,从此广为流传,名声鹊起。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四书不仅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也表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帽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的集中体现。二、“四书”开篇之言1 .论语开篇一一修养法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反映出孔子做事做人的态度,当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以及孔夫子学而
3、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2 .孟子开篇一一处世法则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庵。”“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以此开篇看似讲人人皆知的仁义,实则大有深意,至今读来回仍振聋发瞧。几千年日月盈仄,依然脱不得一个“利”字。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4、。百姓为利,盖为生计;官员趋利,则为贪婪;而若一国之君言必曰利,则“国危矣”。3 .大学开篇一一修身法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既为人道,也是政道。主要有三大纲领,即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中,依据易经“居中为吉”的原则,“亲民”居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的中间,成为核心课题。换句话说,“明明德”必须为“亲民”而“明明德”,而“止于至善”的效果,也必须合乎“亲民”的要求,才能使人安心而乐于顺从。4 .中庸开篇一一天人法则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5、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全书共有三十三个章节,而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是根据这一百零九个字的经义所衍生出来的,乃此书的立论之言。首先说明“道”出于天而不可改变,“道”的实体充满于人的自身而不可改变;其次说“存养省察”的要点;最后说“圣神功化”的最高境界。总之,想要学者在这些地方反省自身而悟出“道”,以消除外界诱惑的私欲,使天性中善的一面充分表现出来,也是北宋理学家杨时所说的这是全篇的要领。三、四书的历史影响四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论语在汉代即是妇孺必读的书,四书自宋代以来是中国人必读的书,作为当时人们的基本信仰与信念,成为其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哪怕是乡间识字不多甚至不识字的劳动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蒙学读物与民间文艺,接受并自觉实践其中做人的道理。儒家核心价值,四书的主要内容,又通过私塾乡校、教书先生,通过唱戏的、说书的,从各种渠道流向社会,影响世道人心。其在中华思想史上产生深远影响。至今读来,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迪价值,堪称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