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294019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道路工程设计说明.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图1-1项目地理位置图1.3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拆除现有人行道铺装、现有人行道侧平石、拆除现有人行道树池、拆除现有人行道车止石(柱)、拆除现有装饰井盖。新建彩色透水砖人行道铺装、新建花岗岩人行道侧石、新建花岗岩人行道车止石、新建花岗岩树池、按不同种类管线恢旦井盖、按新规范设置无障碍通道、新建非机动车道面层沥青、全线贯通非机动车道,修整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标高,保证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连续、平顺。建设总面积约10957.22m%1.4 文件组成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为道路专业:1.5 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地形图资料(电子版);(3)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文件;(4)坐

2、标系:广州城建坐标系:(5)高程系:广州城建高程系统。1.6 设计规范及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l52-2010)(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I942013)(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I93-201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I692012)(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62006)(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0)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道路工程设

3、计说明1概述1.1 建设背景太和镇中心区南距广州市中心18公里,北距白云国际新机场8公里,京珠高速公路、沙太路、新广从公路、105国道(广花路)、106国道南北贯穿全镇,一环路、北二环高速公路东西横贯全镇:镇域内交通道路网络密集,木镇集资兴建的二级公路龙兴路、龙河路东西连接105、106国道,太营路、营米路、建业大道等交通道路四通八达,形成便利的交通条件;现已建成开通的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途经该镇夏良村并设站连接白云国际新机场,529路、833路、504路、501路等10多条公共汽车在镇内与市中心来回穿梭,形成了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此外,还有规划中的广州地铁14号线,首期主线为嘉禾望

4、岗至街口段及支线为新和至镇龙段(知识城线),主线长54.1公里,知识城线长21.8公里(预计2013年建设,2017年前开通);二期由广州火车站至嘉禾望岗。远期规划从街口继续延伸至良口。(规划中,预计2020年前开通)1太和自然风景优美迷人,经广东省林业局批准的省级森林公园一一帽峰山森林公园位于该镇东北部。公园总面积66.7平方公里。帽峰山主峰海拔534.9米,为羊城老八区最高峰,形似竹帽,因此得名。公园内有铜锣湾水库、沙田水库、和龙水库,还有较小的水库星罗棋布。上壤肥沃,植物种群丰富,公园内共有植物179科569属875种,国家保护植物9种。帽峰山森林公园游览区分为9个功能区、25个景区,具

5、有气候宜人的森林旅游环境,是人们旅游、度假、休闲胜地。1.2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太和镇兴太三路道路周边环境改造工程,设计范围为对太和镇兴太三路穆丰段周边环境改造,道路改造起于广河高速八斗出入口,终于穗丰村委门口村道,道路标准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40knVh,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太和镇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中部、广州市几何中心,是广州市15个中心镇之一。2004年6月,白云区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原太和、龙归两镇合并为新的太和镇,行政区域总面积约219.01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委员会(266个村民小组)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施工标段划分情况:根据业主意见、地形条件和工程量等因素,本项目为一个标段。界

6、附近的Fl(瘦狗岭断裂)、F2断裂带。本工程场地距此断裂较远,属构造相对移定地段,适宜本工程的人行道升级改造建设。2、依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划分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分析,本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属Vl度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箧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场区地貌属丘陵地貌,场区上覆软弱土层一般发育,应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3工程设计3.1 功能定位本项目以建设“干净、平安、有序”为着力点,功能定位为人行道升线改造工程。通过人行道的升级改造,改善了周围商圈的

7、环境形象,改善了人行道路面状况,改善了行人出行环境,使人行道路面更加连续、平顺,步行及骑行更加舒适,市容更加整洁美观,进一步提升镇内道路的整体形象和服务功能,提高道路商圈的服务档次及整体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做到景观与购物相融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3.2 设计原则(1)贯彻城市道路为人民生活及发展生产服务的方针,结合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确定合理人行道升级改造方案。(2)本项目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包括现有完好路基及照明设施等。(3)结合线路附近已建工程项目的地质情况,结合本项目的现状、地理位置、项目建设要求、工程造价综合因素,选择切实可行,造价合理的人行道升级改造方案。(

8、4)根据项目的特点,结合已往成熟可靠的经验,选择合理的路面结构。尽可能详细地结合地形地物,合理选择工程处理方案。(5)充分考虑道路结构形式及材料的来源,力求切实可行地降低造价。(6)工程本着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原则,在满足群众出行的前提下,力求技术先进、造型美观、线型流畅、造价经济、运行合理。(7)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即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3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II)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ZTD32-2012)(1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13)其它相关的设计规范、规程2建设条件2.1 工

9、程地理概况2.1.1 自然地理条件项目位于广州市中部区域,场区地貌属珠江三角洲山前冲积平原,局部为低丘。本工程道路已建成多年,沿线多为商业区和居住区,场地条件己基本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2.1.2 气候条件1、气温广州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21.421.9C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28.428.7C,极端最高气温38.7C,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12.913.5C,极端最低气温2.6。2、降水广州地区年降水量在16127909克米之间,地区分布为北多南少,丘陵多于平原。广州地区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雨量的80%以上,其中前汛期(46月)占年雨量的4

10、0%50%,后汛期(79月)占年雨量的30%40%每年10月至次年3月为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20%左右。广州地区降雨量虽然丰沛,但很不稳定,年际变化大。最多雨年和最少雨年降雨量相差2倍多,广州地区各站各月平均降水见下表:各月平均降水(单位:定米)月份12345678910Il12广州40.966.389.915.3288.7274.6223.1223.6179.969.141.024.12.1.3 水文地质镇内岗地残丘区以沙页岩为主,其次为花岗岩、红色页岩及其风化物。平原区为流溪河滥区冲积物。形成土壤有水田土壤类部分旱地土壤类等。土质为珠江三角洲冲积沙岩风化土。镇域主体处于广州一一从化

11、地质断裂带以东,瘦狗岭断裂带以北。2.2 场地稳定性评价1、据广东省区域地质志及最近的断裂带分布于广深铁路沿线、广园东路与东莞庄交3.6.1路拱横坡人行道采用1%横坡,坡向车行道。详见人行道标准横断面图。4路基、路面工程4.1路面结构设计本工程等级为城市次干道,道路位于商业中心等级较高,设计使用期限长,本次人行道面层及无障碍盲道砖材料选择从美观性及舒适性两方面考虑,性能更好、档次更高、美观大方、效果更佳,更符合提升道路商圈服务档次及整体形象的建设背景,因此人行道面层及无障碍盲道砖材料采用透水砖。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根据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城市道路永久性材料运用指引(第三版)的区

12、域分类为A类,道路分类为级,人行道材料选择标准为:透水移。(1)人行道铺装结构(I)本项目以建设“干净、平安、有序”为着力点,按城市次干道(人行道)标准及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广州市城市道路永久性材料运用指引(第三版)的要求进行设计,以升级改造为主要的建设形式。(2)平纵线形与现状人行道保持一致。(3)人行道排水与现状保持致,改造人行道局部集水。(4)人行道横坡度与周边建筑物进行衔接协调,横坡控制在1%2%:特殊路段人行道宽度不小于L5m。(5)人行道在净空要求范围内不得设任何障碍物,其净高不应该小于2.5m。(6)人行道砖采用300X150X6Omm机制高强混凝土环保透水砖,表面应光洁、

13、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盲道砖采用300X300X6Omm浅黄色人行道砖。(7)机制高强混凝土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50,饱和抗压强度250MPa,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265,渗透性能NOQlcmZs,磨坑长度不大于35mm(磨坑长度试验按GB/T12988规定进行)。(8)人行道应按3050m的间距设置胀缝,胀缝宽为2.5cm,下部填缝板采用木丝板或填入木屑(木屑应用沥青进行处治),填木屑时应保持密实,以防止上部填料陷落,上部嵌缝料采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空心嵌缝条,其侧向与岩面粘结剂粘牢。(9)土基要求:抗压回弹模量230MPa,土基压实度29

14、3%。3.4 人行道平面设计根据本项目升级改造的特点,平面布置与现状保持致。现状部分人行道被占用为停车场,建议全线取消人行道停车场,否则车辆出入易造成人行道损坏。3.5 人行道纵断面设计竖向标高按侧石高1220cm控制,人行道横坡按单向12%控制。沿纵向取消台阶设计,按纵坡小于等于5%控制,进行纵坡拉顺。3.6 人行道横断面设计本项目为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人行道横断面基本跟现状横断面一致。人行道断面布置为:2米人行道+1米树池+4*2=8米机动车道+1米树池+2米人行道,总宽度14米,断面图如下: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3机械喷洒道路用乳化沥青(PC-3)粘层油O.5Lm2

15、下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AC-2OC机械喷洒道路用乳化沥青(PC2)透层油O.9L玻纤格栅基层:原车行道基层加铺沥青路面结构: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玛蹄脂SMA-13机械喷洒道路用乳化沥青(PC2)透层油0.9Um2玻纤格栅基层:经铳刨处理后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4.3 无障碍设计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人行道上设置方便残疾人通行的设施。在交叉路口、人行横道、街坊路口以及在被缘石隔断的人行道上设置无障碍坡道。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充分考虑残疾人对城市道路的耍求,道路沿线路段、各交叉口范围均考虑设置城市无障碍坡道及官道系统,为残疾人提供更好、更安全的城市环境。对于路口位置及道路中人行过街处的无障

16、碍坡有全宽式坡道、三面坡道、扇形单面坡道等多种形式。本项目采用三面坡缘石坡道及复合坡缘石坡道,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宜没有高差;当有高差时,高出车行道的地面不应大于ICm。三面坡缘石坡道正面及侧面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复合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指引残视者向前行走的盲道应为条形的行进盲道,在起点、终点及拐点处设圆点形提示盲道:盲道设置原则:(1)人行道外侧有围墙、花台或绿地带时,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m处;(2)行道内侧有树池时,盲道可设在距树池0.250.5m处;(3)人行道内侧没有

17、树池时,盲道距道路立缘石不应小于0.5m:(4)盲道宽度为0.6m。详见附图无障碍设施设计图。面层:6cm透水砖(30X15X6Cm)调平层:3cm1:3预拌水泥砂浆基层:15Cm厚4%水泥稳定碎石(2)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新建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上面层: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机械喷洒道路用乳化沥青(PC2)透层油ILZm2基层:20CmC30素混凝土底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现状沥青非机动车道修复路面结构:上面层:5cm细粒式沥青混凝AC13C机械喷洒道路用乳化沥青(PC-2)透层油ILZm2基层:原非机动车道基层(3)恻石、平石、压条设计人行道升级改造路段的侧石、平石压条全

18、部更换,根据“指引”要求,材质选用花岗岩材质:颜色采用性价比较高的灰白色:侧石规格为:100X30X15cm:平石规格为:100X2512cm;压条规格为:IOOX16义15cm。详见附图路面结构设计图及树池大样图。(4)车止石设计车止石采用花岗岩材质,总长1m,埋入地面以下33cm,露出地面67cm,桩间距为150CmC详见附图无障碍设施设计图4.4 交叉口设计本工程现状交叉口结构样式多种,有水泥混凝土结构形式,也有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尽管路面结构形式不一,但是现状都存在破损,沥青路面出现了坑槽、沉陷、上面层脱落、网裂、纵横向裂缝等病害: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断板、露骨、接缝碎裂等病害。本工

19、程范围内的路口路面结构形式为沥青路面进行拆除重铺沥青面层:对原路面结构形式为水泥路面进行病害处理,铳刨LOcm后加铺沥青罩面。在平面和竖向上衔接两条相交的道路。交叉口处车行道路面结构新建沥青路面结构:IOC延度Ncm15T0605I5C延度NcmIOOT0605含蜡量(蒸懦法)%2.2T0615闪点C260T0611溶解度2%99.5T0607密度(15,0gcm,实测记录T0603TFOT(或RTFOT)后质量变化W%0.8T0609残留针入度比(25X?)2%61T0604残留延度(I(TC)2cm6T0605B、改性沥青面层SMA-13采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性能和指标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

20、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表8.1.7-4中SBS类(I-D)的规定。表4.5-3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SBS类(I类)试验方法1-DT0604针入度25*C,100g,5s0.1mm3060T0604针入度指数PL不小于0T0604延度5C,5cmmin不小于cm20T0605软化点TR&b不小于,c60T0606运动粘度135P,不大于Pa.s3T0625T0619闪点,不小于,c230T0611溶解度,不小于%99T0607弹性恢发25C,不小于%75T0662粘韧性,不小于NmT0624韧性,不小于NmT0624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不大于,c2.5T0

21、661TFOT(或RTFOT)后残留物质量变化,不大于%1.0T0610或T0609针入度比25C,不小于%65T0604延度5C,不小于cm15T06054.4 交通安全岛设计交通导流岛、安全岛是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及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安全道路设施。导流岛、安全岛设施作为交叉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设置利用于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转化功能,同时合理组织人行系统过街,保障过街人行的安全;同时其范围的合理设置绿化点缀能充分突出道路美观。本设计充分考虑导流岛、安全岛设施的布置集化作用,并配合交通设施的组织,合理规范车辆交通、人行过街系统。4.5 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1)面层施

22、工技术要求沥青面层施工须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要求表4.5-1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指标年平均降雨量(mm)质量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eo构造深度TD(mm)100025420.55注:应采用测定速度为601km/h时的横向力系数(SFC.)作为控制指标,路面宏观构造深度可用铀砂法或激光构造深度仪测定。质量标准压实度: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平整度:5mm宽度:20mm沥青材料A、基质沥青本工程基质沥青必须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I-2008)中的70号A级沥青的技术要求。如下表4.5-2所示:表4.5-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指标单位70

23、号试验方法针入度(25C,5s,IOOg)0.1mm6080T0604针入度指数PI-1.5-+1.0T0604软化点(R&B)C46T060660C动力粘度NPa.s180T0620E、玻纤格栅玻纤格栅采用双向经编拉伸破纤土工格栅,规格为GSBlOO/GE,每延米纵横向拉伸断裂强度2100kNm,纵横向断裂伸长率W4%。玻纤格栅的使用效果与铺设路面的处理情况密切相关,在铺设前必须将路面上可能影响格栅与底层结合强度的物质如油脂、油漆、封层料、水渍、污物等彻底清除干净,使铺设表面清洁干燥。玻纤格栅上感压式背腹属水溶性物质,如路面有水迹时,应待路面干燥后再进行铺设。格栅铺设可由拖拉机或汽车改装的专

24、用设备进行铺设,也可人工铺设。玻纤格栅每卷产品的纸筒两端各标有橙色和蓝色标记,在开始铺设之前,应选择胶面向下,确定上述标记颜色各在某一端,以方便施工而不致将胶面铺借。格栅铺设时,应保持其平整、拉紧,不得起皱,使格栅具备有效的张力,辅完之后再用干净的钢轮压路机碾压一遍。目前常用的玻纤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在已平整的基层上铺设,不带自粘胶的通常采用钢钉固定法。采用固定钢钉法铺设玻纤格栅时,先将一端固定铁皮和钢钉固定在已洒布粘层沥青的下层结构上,钢钉可用锤击或射钉射入。再将格栅纵向拉紧并分段固定,每段长度为25m。也可按缩缝间距分段,钢钉位置设于接缝处。要求格栅拉紧时玻纤纵

25、横向均处于挺直张紧状态。格栅搭接为纵向搭接,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纵向搭接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向将前一幅理于后一幅之上。固定时不能将钢钉钉于玻纤上,不能用锤子直接敲击玻纤,固定后如发现钢钉断裂或铁皮松动,则需重新固定。玻纤格栅铺设固定完毕后,须用胶辐压路机适度碾压稳定,使格栅与原路表面粘结牢固。在实际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采用洒布粘层油后直接摊铺玻纤格栅,压路机紧随后碾压,其效果较好,玻纤格栅也不易起波浪。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坏对今后玻纤格栅的使用效果有着很大影响。因此,加强质量监督、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F、木质素纤维SMA中的纤维稳定剂选用木质

26、素纤维,其质量应符合下表技术要求。纤维应能承受250C以上的高温条件,不变形、不变质、不脆化,化学稔定性好,使用纤维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必须在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能充分分散均匀。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有棚盖的地方,松散纤维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不结团。SMA中木质素纤维的掺入量不宜低于03%,纤维掺入量的允许误差宜不超过5%。表4.5-5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要求C、粘层油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沥青层间,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必须喷洒粘层油,粘层油宜采用快裂或中裂的乳化沥青,规格为PC-3或PA3,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洒布量为0.3-0.6L

27、m2(参考用量0.5L/mD,具体量通过试洒确定。粘层油必须喷洒均匀,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紧跟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D、透层油路面基层表面必须喷洒透层油,在透层油完全渗透入基层后方可铺筑面层,透层油宜采用乳化沥青,规格为PC2或PA-2,用量宜为O.7L5Lm2(参考用量0.9L/n?),具体用量通过试洒确定。透层油深入基层的深度不宜小于5mm。当气温在I(TC及以下,风力大于5级及以上时,不应喷洒透层、粘层油。粘层沥青和透层沥青的技术要求见下表4.5-4表4.5-4道路用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品种及代号试验方法透层沥青粘层沥青PC-2PA-2PC-3PA-3筛上残留物(

28、1.18mm筛)不大于()0.10.1T0652粒子电荷阳解丽(-)m(+)用好(-)T0653破乳速度慢裂快裂或中裂T0658粘度恩格拉粘度计E25161-6T0622沥青标准粘度计C25.3(s)8-20820T0621蒸发残留物残留物分含量,不小于(%)5050T0651溶解度不小于(%)97.597.5T0607针入度(I(X)g,250C,5s)(0.1mm)5030045150T0604延度(15C)不小于()4040T0605常温储存稳定性5d不大于()55T0655Id不大于()1T0655与粗级斜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2/32/3T0654主干路道路表观相对密度2.5022

29、.45T0328坚固性(0.3mm部分%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W5T0333砂当量%260250T0334亚甲蓝值小25-T0349凌角性(流动时间)S230-T0345表4.5-8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或石屑规格规格公称粒径(mm)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9.54.752.361.180.60.3().150.075S150-5IOO90-10060-9040-7520-557-40220070S1603-IOO8010050-8025-608450250-15矿粉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中不能含有泥土和有机

30、物质。使用时要足够干燥以便自由流动并不得成团,塑性指数不应大于4.0,其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4.5-9所示的技术要求。表4.5-9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他等级道路试验方法表观密度tm32.5022.45T0352含水量%1WlTOlO3烘干法粒度范围VO.6Inln0.15mmO.O75mm%19070075700IOO90-10070-100T0351外观-无团粒结块-亲水系数-1T0353塑性指数%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稳定度比75(%)普通沥青混合料极限破坏应变(10,)22000改性沥青混合料极限破坏应变(IO?22500(5)基层施工要求基层施工要满

31、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O34-2000要求。雨季施工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掩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水稳基层应采用121以上的压路机分层碾压,压实国度满足规范耍求。基层材料技术要求见下表4.5-13。表4514基层材料技术要求技术指标7d无侧限抗压强度(MPa)压实度()基层23.5298底基层222974.6 人行道材料技术指标(1)人行道破采用300X150X6Omm机制高强混凝土环保透水破,表面应光洁、色彩均匀、纹理清晰和棱角整齐:盲道砖采用300X300X6Omm浅黄色人行道砖

32、。应选用质量优良,长期抗剥落性能较好的抗剥落剂;也可以采取掺加定量的425级水泥代替矿粉来提高石料与沥青的粘附能力,代替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沥青混合料对于各沥青结构层,除要求其使用的沥青或改性沥青、矿料等原材料应满足规定的要求外,施工单位还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热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参数要求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M)相关要求,级配要求见下表4.5-10。表4.5-10密集配

33、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C-201009070078-9262TO50-722656164412-338245-1747337细料式SMA-1310090-10050-7520-3415-2614-2412-2010-269758-12细料式AC-IO10090-10045-7530-5820-4413-329-236-164-8密级配沥青混凝上应参考上述级配范围,选用实体工程的原材料,采用马歇尔实验法进行配合比设计。表4.5-11SMA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

34、标表试验项目指标要求试验方法不使用改性沥青使用改性沥青击实次数(次)双面击实50T0702空隙率VV(%)34T0705稳定度MS(KN)不小于5.5不小于6.0T0709流值FL(mm)25-T0709沥青饱和度VFA7585T0705表4.5-12密集配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指标表试验项目指标要求AC-IOCAC-20C备注击实次数(次)双面击实各50空隙率VV(%)深度90mm以内36,(2)机制高强混凝土砖抗压强度不小于Cc50,饱和抗压强度N50MPa,抗折强度不小于Cf4.0,防滑等级为R3,相应防滑性能指标BPN265,渗透性能。0.01cms,磨坑长度不大于35mm(磨坑长度试验

35、按GB/T12988规定进行)。(3)人行道应按3050m的间距设置胀缝,胀缝宽为2.5cm,下部填缝板采用木丝板或填入木屑(木屑应用沥青进行处治),填木屑时应保持密实,以防止上部填料陷落,上部嵌缝料采用天然橡胶或氯丁橡胶空心嵌健条,其侧向与岩面粘结剂粘牢。(4)侧平石、侧石均采用花岗岩混凝土材质。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采用压条分开,非机动车道外缘亦设置压条。(5)车止石采用花岗岩混凝土材质,并应满足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行的广州市城市道路永久性材料运用指引(第二版)和有关规范的要求。4.7 路基设计现状人行道已使用多年,路基沉降已经稳定,故旧路基不考虑地基处理。5问题与建议由于本项目为人行道

36、升线改造工程,因此施工质量牵涉到原路基的处理、面层施工质量控制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为了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旧有道路病害对修且重建路面产生破坏,建议在实施过程做好以下工作:1、本项口人行道升级改造工程,人行道施工期间必然会给附近学校和沿线居民出行及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及噪音污染,建议在施工期间进行安全有效的步行及骑行人流交通组织管理,以避免造成人员跌倒、绊倒及摔倒等事故的发生:尽量避免早晚高峰施工,以免影响来往群众的出行。2、道路南北两侧人行道商铺众多,应做好与现有建筑入口处的衔接顺畅,本工程将新建人行道在原有地形基础上整合成统一的样式和布局。3、新建非机动车道路段开挖路槽时,应先排查是否存在浅埋的管线。若无,方可开挖:若发现存在浅埋的管线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确定管线保护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