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04164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5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docx(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四年级奥数题精选各类题型及答案+奥数思维训练全集小学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一)【试题】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分析】:先洗水壶然后烧开水,在烧水的时候去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共需要1+10=11分钟。【试题】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分析】:依题意,大卡车每吨耗油量为105=2(公升);小卡车每吨耗油量为5+2=2.5(公

2、升)。为了节省汽油应尽量选派大卡车运货,又由于137=5x27+2,因此,最优调运方案是:选派27车次大卡车及1车次小卡车即可将货物全部运完,且这时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10x27+5x1=275(公升)【试题】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时烙两张饼,需要4分钟,之后再烙第三张饼,还要用4分钟,共需8分钟,但我们注意到,在单独烙第三张饼的时候,另外一个烙饼的位置是空的,这说明可能浪费了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先烙第一、二两张饼的第一面,2分钟后,拿下第一张饼,放上第三张饼,

3、并给第二张饼翻面,再过两分钟,第二张饼烙好了,这时取下第二张饼,并将第三张饼翻过来,同时把第一张饼未烙的一面放上。两分钟后,第一张和第三张饼也烙好了,整个过程用了6分钟。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二)2010-03-2515:42:36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1条【试题】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分析】:所花的总时间是指这四人各自所用时间与等待时间的总和,由于各自用水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办法减少等待的时间,即应该

4、安排用水时间少的人先用。解:应按丙,乙,甲,丁顺序用水。丙等待时间为0,用水时间1分钟,总计1分钟乙等待时间为丙用水时间1分钟,乙用水时间2分钟,总计3分钟甲等待时间为丙和乙用水时间3分钟,甲用水时间3分钟,总计6分钟丁等待时间为丙、乙和甲用水时间共6分钟,丁用水时间10分钟,总计16分钟,总时间为l+3+616=26分钟。四年级奥数题:统筹规划问题(三)2010-03-2515:43:11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0条【试题】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

5、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分析】: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让甲、乙搭配,丙、丁搭配应该比较节省时间。而他们只有一个手电筒,每次又只能过两个人,所以每次过桥后,还得有一个人返回送手电筒。为了节省时间,肯定是尽可能让速度快的人承担往返送手电筒的任务。那么就应该让甲和乙先过桥,用时2分钟,再由甲返回送手电筒,需要1分钟,然后丙、丁搭配过桥,用时10分钟。接下来乙返回,送手电筒,用时2分钟,再和甲一起过桥,又用时2分钟。所以花费的总时间为:2+1+10+2+2=17分钟。解:2+1+10+2+2=17

6、分钟【试题】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分析】:要使过河时间最少,应抓住以下两点:(1)同时过河的两头牛过河时间差要尽可能小(2)过河后应骑用时最少的牛回来。解:小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后,再骑甲牛返回,用时2+1=3分钟然后骑在丙牛背上赶丁牛过河后,再骑乙牛返回,用时6+2=8分钟最后骑在甲牛背上赶乙牛过河,不用返回,用时2分钟。总共用时(2+1)+(6+2)+2=13分钟。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一)2010-03-2515:48:06来源:奥数网整理【试题】计算9+99+

7、999+9999+99999【解析】在涉及所有数字都是9的计算中,常使用凑整法。例如将999化成10001去计算。这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技巧。9+99+999+9999+99999=(10-1)+(100-1)+(1000-1)+(10000-1)+(100000-1)=10+100+1000+10000+100000-5=111110-5=111105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二)2010-03-2515:48:49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2条【试题】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解析】此题各数字中,除最高位是I外,其余都是9,仍使用凑整法。不过这里是加I凑整。(如19

8、9+1=200)199999+19999+199919919=(199991)(199991)(1999+1)+(199+1)+(19+1)-5=200000+20000+2000+20020-5=222220-5=22225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三)2010-03-2515:50:48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0条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分析】:题目要求的是从2到IOoo的偶数之和减去从1到999的奇数之和的差,如果按照常规的运算法则去求解,需要计算两个等差数列之和,比较麻烦。但是观察两个扩号内的对应项,可以发现21=

9、4-3=65=.1000999=1,因此可以对算式进行分组运算。解:解法一、分组法(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2-1)+(4-3)+(6-5)+.+(996-995)+(998-997)+(1000999)=1+1+1+.+1+1+1(500个1)二500解法二、等差数列求和(2+4+6+.+996+998+1000)-(l+3+5+.+995997+999)=(21000)5002-(1+999)5002=1002250-1000250=(1002-1000)250=500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四)2010-03-2515:

10、51:39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0条【试题】计算9999x2222+3333x3334【分析】此题如果直接乘,数字较大,容易出错。如果将9999变为3333x3,规律就出现99992222+33333334=3333x3x2222+3333x3334=3333x6666+3333x3334=3333x(6666+3334)=33331OOOO=33330000。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五)2010-03-2515:54:44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0条【试题】56x3+56x27+56x96-56x57+56【分析】:乘法分配律同样适合于多个乘法算式相加减的情况,在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要特别

11、注意,提走公共乘数后乘数前面的符号。同样的,乘法分配率也可以反着用,即将一个乘数凑成一个整数,再补上他们的和或是差。563+5627+5696-565756=56(32+27+96-57+1)=5699=56(IOO-1)=56IOO-561=5600-56=5544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六)2010-03-2515:55:21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条【试题】计算98766x9876898765x98769【分析】:将乘数进行拆分后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将98766拆成(98765+1),将98769拆成(98768+1),这样就保证了减号两边都有相同的项。解:9876698768-98

12、76598769=(98765+1)9876898765(98768+1)=98765x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9876598768+98768-9876598768-98765=98768-98765=3四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2010-03-2515:56:56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3条【试题】:1、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2、李老师的年龄比刘红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王刚8年后的年龄相等。问李老师和王刚各多少岁?3、姐妹两人三年后年龄之和为27岁,妹妹现在的年龄恰好等于姐姐年龄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龄各为多少。4

13、、小象问大象妈妈:“妈妈,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你有多少岁了?”妈妈回答说:“我有28岁了“。小象又问:“您像我这么大时,我有几岁呢?妈妈回答:“你才1岁。问大象妈妈有多少岁了?5、大熊猫的年龄是小熊猫的3倍,再过4年,大熊猫的年龄与小熊猫年龄的和为28岁。问大、小熊猫各几岁?6、15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儿子各多少岁。7、王涛的爷爷比奶奶大2岁,爸爸比妈妈大2岁,全家五口人共200岁。已知爷爷年龄是王涛的5倍,爸爸年龄在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问王涛全家人各是多少岁?【答案】:1、一年前。2、刘红10岁,李老师28岁。(10+8-8)(2-1)=10(

14、岁)。3、妹妹7岁。姐姐14岁。27-(3x2)(2+l)=7(岁)。4、小象10岁,妈妈19岁。(28-l)43+l=10(岁)。5、大熊猫15岁,小熊猫5岁。(28-4x2)(3+l)=5(岁)。6、父亲50岁,儿子20岁。(15+10);(7-2)+15=20(岁)7、王涛12岁,妈妈34岁。爸爸36岁,奶奶58岁,爷爷60岁。提示:爸爸年龄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那么现在的年龄是王涛的4倍少12岁。(200+2+12+12+2)(l+5+5+4+4)=12(岁)。四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解析2010-03-2611:42:37来源:奥数网整理网友评论O条解决牛吃草问题的多种算法历史起源:英

15、国数学家牛顿(16421727)说过:“在学习科学的时候,题目比规则还有用些“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每当阐述理论时,总是把许多实例放在一起。在牛顿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有一个关于求牛和头数的题目,人们称之为牛顿的牛吃草问题。主要类型:1、求时间2、求头数除了总结这两种类型问题相应的解法,在实践中还要有培养运用“牛吃草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思路:在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后,已知头数求时间时,我们用“原有草量每天实际减少的草量(即头数与每日生长量的差)“求出天数。已知天数求只数时,同样需要先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根据(“原有草量”+若干天里新生草量)天

16、数”,求出只数。基本公式: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X吃的较多天数一相应的牛头数X吃的较少天数我吃的较多天数一吃的较少天数);(2)原有草量=牛头数X吃的天数一草的生长速度X吃的天数;(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六牛头数一草的生长速度);(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第一种:一般解法“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这162包括牧场原

17、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x9=207(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第二种:公式解法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

18、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解答:1)草的生长速度:(21x8-24x6H(8-6)=12(份)原有草量:21x8-12x8=72(份)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小学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全集专题一找规律(一)专题简介:一般以下几个方面来找规律:1 .根据每组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2 .根据相隔的每两个数的关系,找出规律,推断出所要填的数;3 .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数据之间的联系,从而很快找出规律;4 .数之间的联系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只要言之有理,所得出的规律都可以

19、认为是正确的。例L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4,7,10,(),16,19分析: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都是3,所以:应填:10+3=13或163=13像上面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串数叫做。试一试L先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再填空。(1) 33,28,23,(),13,(),3(2) 2,6,18,(),162,()(3) 128,64,32,(),8,(),2例2:找出下列数排列的规律,再填空。1,2,4,7,(),16,22分析:前4个数每相邻的两个数的差递增1,即依次是1、2、3o应填的数为:7+4=11或165=11试一试2:先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再填空。(1) 1,4,9,

20、16,25,(),49,64(2) 53,44,36,29,(),18,(),11,9,8例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23,4,20,6,17,8,(),(),11,12分析:第1、3、5个数递减3;第2、4、6个数递增2。8后面的一个数为:17-3=14,11前面的数为:8+2=10o试一试3: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 13,2,15,4,17,6,(),()(2) 4,28,6,26,9,23,(),(),18,14例4:在数列1,1,2,3,5,8,13,(),34,55中,括号里应填什么数?分析:从第三个数开始,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括号里:8

21、+13=21或3413=21上面这个数列叫做斐波那切(意大利古代著名数学家)数列,也叫做“兔子数列二试一试4:先找出规律,然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1) 2,2,4,6,10,16,(),()(2) 34,21,13,8,5,(),2,()(3) 1,3,6,8,16,18,(),(),76,78例5:下面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8,4)(5,7)(10,2)(,9)分析:每个括号里的两个数的和都是12。应为:129=3试一试5:下面括号里的两个数是按一定的规律组合的,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1) (1,24)(2,12)(3,8)(4,)(2) (18

22、,17)(14,10)(10,1)(,5)(3) (2,3)(5,7)(7,10)(10,)专题二找规律(二)专题简析:对于较好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变化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种方法再分析;2,分布在图中的数,变化规律与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是解题的突破口。例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12186815748分析:经仔细Z可以发现:12+6=18,8+7=15,即每一横行中间的数等于两边的两个数的和。依此规律,空格中应填的数为:4+8=12o试一试1: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例2

23、: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4X 20 10=8试一试2: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里应填什么数。8175101191216例3:根据第1个算式直接写出后几个算式的结果。12345679X9=11111111112345679X18=12345679X54=12345679X81=分析:几个算式第1个因数相同。第二个因数成倍数关系:18=9254=9681=99所以:12345679X18=1234567992=22222222212345679X54=1234567996=66666666612345679X81=12345679

24、99=999999999试一试3:找规律,写得数。1X1=111X11=121111X111=111111111X111111111=专题三简单推理专题简析:解答推理问题,要从许多条件中找出关键条件作为推理的突破口。推理要有条理地进行,要充分利用已经得出的结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依据。例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各代表多少?-O=2OO=56分析:由可知,Zs=O+2;将中的。都换成,那么5个a=56+2X2,=12,再由可知,0=12-2=10试一试1:根据下面两个算式求与C)各代表多少?口0=8+O+O=20例2:甲、乙、丙三人分别是一小、二小和三小的学生,在区运动会上他们分别获得跳高、跳

25、远和垒球冠军。已知:二小的是跳远冠军;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甲不是跳高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问:他们三个人分别是哪个学校的?获得哪项冠军?分析:由“二小的是跳远冠军”可知垒球、跳高冠军是一小或三小的;因为“一小的不是垒球冠军”,所以一小一定是跳高冠军,三小的是垒球冠军;由“甲不是跳远冠军”,“乙既不是二小的也不是跳高冠军”可知,一小的甲是跳高冠军,二小的丙是跳远冠军,三小的乙是垒球冠军。试一试2:有三个女孩穿着崭新的连衣裙去参加游园会。一个穿花的,一个穿白的,一个穿红的。但不知哪一个姓王、哪一个姓李、哪一个姓刘。只知道姓刘的不喜欢穿红的,姓王的既不是穿红裙子,也不是穿花裙子。你能猜

26、出这三个女孩各姓什么吗?专题四应用题(一)专题简析:解答应用题时,通过对条件进行比较、转化、重新组合等多种手段,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例1:某玩具厂把630件玩具分别装在5个塑料箱和6个纸箱里,1个塑料箱与3个纸箱装的玩具同样多。每个塑料箱和纸箱各装多少件玩具?分析:如果玩具全部装在塑料箱或全部装在纸箱里,那么可以求出一个纸箱或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因为3个纸箱与一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所以6个纸箱与2个塑料箱装的同样多。这样,5个塑料箱装的玩具件数和7个塑料箱装的就同样多。可求出一个塑料箱装多少件。试一试1:王叔叔买了3千克荔枝和4千克桂圆,共付款156元。已知5千克荔枝的价

27、钱等于2千克桂圆的价钱。每千克荔枝和每千克桂圆各多少元?例2:一个木器厂要生产一批课桌。原计划每天生产60张,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4张,结果提前一天完成任务。原计划要生产多少张课桌?分析:”提前1天完成任务”,这一天的60张要平均分到前面的几天去做。实际比原计划每天多生产4张,所以实际生产的天数是604=15天,原计划生产的天数是15+1=16天。所以原计划要生产60X16=960张。试一试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计划每天看12页,实际每天多看8页,结果提前2天看完。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专题五算式谜(一)专题简析:解答算式谜问题时,要先仔细审题,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找到突破口,逐步试验,分析求

28、解,通常要运用倒推法、凑整法、估值法等。例L将0、1、2、3、4、5、6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OO=LJ=OO分析:用七个数字组成五个数(3个是一位数,2是两位数)。而方格中的数和被除数是两位数,其他是一位数。和1不能作因数,也不能做除数。由于2X6=12(2将出现两次),2X5=10(不合题意),2X4=8(数字中没有8),2X3=6(不是两位数)。因此,0、1、2只能用来组成两位数。经试验可得:34=12=605试一试1:将0、1、3、5、6、8、9这七个数字填在圆圈和方筐里,每个数字恰好出现一次组成一个整数算式。OO=D=OO例2:把“+、一

29、、X、“分别放在适当的圆圈中(运算符号只能用一次),并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使下面的两个等式成立。3600015=1521O3O5=分析:先从第一个等式入手,等式右边是15,与等式左边最后一个数15相同,因为0+15=15,所以,只要使36与0的运算结果为0就行。显然,360+15=15因为“X”、“+”已用,第二个等式中只有“一、可以填。“方框中填整数”,而3不能被5整除:213-5=2试一试备将19这九个数字填入口中(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组成三个等式。=-=专题六算式谜(二):专题简析11.利用列举和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排除不合理的数字;2.算式谜解出后,要验算一遍。例1:在下面的方框

30、中填上合适的数字。76X口口18口口口口310分析:由积的末尾是0,推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由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5,并结合第一个因数与5相乘的积的情况考虑,可推出第一人个因数的百位是3;由第一个因数为376与积为31口口0,可推出第二个因数的十数上是8。题中别的数字就容易填了。试一试1:在口里填上适当的数。2X匚6 04 7Q 例2:在下面方框中填上适合的数字。口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右面除法竖式成立。分析:由“1口2”和“1口”可知商和除数的十位都是1。那么被除数的十位只可能是7、8、9。如果是7,除数的个位是0,那么最后必有余数;如果被除数是8,除数的个位就是1,也不能除尽;只有当被除数的

31、十位是9时,除数的个位是2时,商的个位为6,正好除尽。完整的竖式是:ES回国)1囹2T2团团例3:下面算式中的a、b、c、d这四个字母各代表什么数字?abedX9分析:因为四位数9,六是四位数,可知a=l、d=9;因为9与b相乘的积不能进位,所以b只能是0(1已经用过);再由b=0,可推知C=8。试一试3:右式中每个1华罗庚金杯汉字所代表的数字。华=罗=X3庚=金=杯=华罗庚金杯1例4:在1、2、3、4、5、6、7、8、9这九个数字中间加上“十、一”两种运算符号,使其结果等于100(数字的顺序不能改变)。分析:先凑出与100比较接近的数,再根据需要把相邻的几个数组成一个数。(I)123与IOO

32、比较接近,前三个数字组成123,后面的数字凑出23就行。因为45与67相差22,8与9相差1,所以:12345-67+8-9=100(2)89与100比较接近,78与67正好相差11,所此可得另一种解法:123+4567+89=100试一试4:一个乘号和七个加号添在下面的算式中合适的地方,使其结果等于100(数字的顺序不能改变)。123456789=100专题七巧妙求和(一)专题简析:若干个数排成一列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称为一项。其中第一项称为首项,最后一项称为末项,数列中项的个数称为项数相邻两项的差都相等的数列称为等差数列,后项与前项的差称为公差。通项公式:第n项=首项+(项数-1)X

33、公差项数公式:项数=(末项一首项)公差+1例1:有一个数列:4,10,16,22,,52,这个数列共有多少项?分析:容易看出这是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6,首项是4,末项是52,要求项数,可直接带入项数公式进行计算。项数=(52-4)6+l=9答:这个数列共有9项。试一试L有一个等差数列:2,5,8,11,,101,这个等差数列共有多少项?例2:有一等差数列:3,7,11,15,,这个等差数列的第100项是多少?分析:这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3,公差是4,项数是IO0。要求第100项,可根据“末项=首项+公差X(项数一1)”进行计算。第IOO项=3+4X(100-1)=399试一试2:求1,4,7,1

34、0这个等差数列的第30项。例3:有这样一个数列:1,2,3,4,,99,IOO0请求出这个数列所有项的和。分析:等差数列总和=(首项+末项)X项数21+2+3+99+100=(1+100)1002=5050试一试3:6+7+8+74+75例4:求等差数列2,4,6,,48,50的和。分析:项数=(末项一首项)公差+1=(50-2)2+1=25首项=2,末项=50,项数=25等差数列的和=(2+50)252=650试一试4:9+18+27+36+261+270专题八最优化问题专题简析:做一件事情,合理安排用的时间最少,效果最佳,这类问题称为统筹问题。“费用最省”、“面积最大”、“损耗最小”等等问

35、题,这些问题往往可以从极端情况去探讨它的最大(小)值,这类问题在数学中称为极值问题。以上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最优化问题”。例题1贴烧饼的时候,第一面需要烘3分钟,第二面需要烘2分钟,而贴烧饼的架子上一次最多只能放2个烧饼。要贴3个烧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思路:锅中保持两张饼用时最少。(1) 1号饼正面、2号饼正面3分钟(2) 1号饼反面、3号饼正面2分钟(3) 2号饼反面、3号饼正面1分钟(4) 2号饼反面、3号饼反面1分钟(5) 3号饼反面1分钟。3+2+1+1+1=8分钟试一试1红太狼用一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同时放两个饼。烙第一面需要2分钟,烙第二面需要1分钟。现在在烙三个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36、?例题2在一条公路上每隔50千米有一个粮库,共4个粮库。甲粮库存有10吨粮食,乙粮库存有20吨粮食,丁粮库存有50吨粮食,还有一个粮库是空的。现在想把所存的粮食集中放在一个粮库中,如果每吨粮食运1千米要1元的运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运费才行?闸团区厅10吨20吨50吨思路:移动的货物重量小路程近,花费的费用就少。在本题中,各粮库之间的距离相等都是50千米,一般原则是“少往多处靠”。甲、乙两仓库粮食合起来是30吨,还不如丁粮库的粮食多,所以应将甲、乙粮库的粮食集中放在丁粮库。甲粮库需用IXIoX50X3=1500元,乙粮库需要1X20X50X20=2000元,共用1500+2000=3500元。试

37、一试2:一条公路有四个储油站,它们之间都相隔100千米。甲储油站有50吨油,乙储油站储有10吨油,丙储油站有20吨油,丁储油站是空的。现在如果想把所存的油集中于一个储油站,每吨油运1千米要2元运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运费?一团同万I50吨10吨20吨例3:五(1)班赵明、孙勇、李佳三位同学同时到达学校卫生室,等候校医治病。赵明打针需要5分钟,孙勇包纱布需要3分钟,李佳点眼药水需要1分钟。卫生室只有一位校医,校医如何安排三位同学的治病次序,才能使三位同学留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分析:校医应该给治疗时间最短的先治病,治疗时间长的最后治疗,才能使三位同学在卫生室的时间总和最短。李佳治病3人等:1X3

38、=3分钟;孙勇治病2人等:3X2=6分钟;,赵明治病自己1人等:5X1=5分钟。时间总和是1X3+3X2+5X1=14分钟。:试一试3: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托把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洗衣服需要10分钟,丁用桶注水需要1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用水的次序,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最少时间是多少?例4:用18匣米长的铁丝围成各种长方形,要求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厘米数。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分析: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X2,得到长+宽=18+2=9cm0根据“两数和一定,差越小积越大”,又已知长和宽的长度都是整匣米数,因此,当长是5cm,宽是4cm时,围成的

39、长方形的面积最大:5X4=20平方厘米。试一试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面积最大是多少?例5:用36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分析:考虑两点:(1)把大数放在高位;即应把6和5这两个数字放在十位。(2)“两个因数的差越小,积越大”的规律,3应放在6的后面,4应放在5的后面。63X54=3402试一试5:用58这四个数字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使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最大。专题九规律(一)专题简析: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是时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发生改变,结果也会发生相应变化,抓住变化规律解题,会让我们的计算更轻松。例L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9,另一个加数减

40、少9,和是否发生变化?分析:一个加数增加9,假如另一个加数不变,和就增加9;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减少9,和就减少9。相当于和先增加9,又减少9,所以和不发生变化。试一试L两个数相加,一个数减6,另一个数减2,和起什么变化?例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0,要使和增加6,那么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分析:一个加数增加10,和就增加10。现在“要使和增加6”,另一个加数应减少106=4。试一试2: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增加8,要使和减少15,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例3: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8,减数也增加8,差是否起变化?分析:被减数增加8,差就增加8;减数增加8,差就减少8。差先

41、增加8,接着又减少8,所以不发生变化。试一试3:两数相减,被减数增加12,减数减少12,差起什么变化?例4: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分析:一个因数扩大8倍,积将扩大8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倍,积将缩小2倍。积先扩大8倍又缩小2倍,因此,积扩大:82=4倍。试一试4: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2倍,积将有什么变化?例5:两数相除,如果被除数犷大4倍,除数缩小2倍,商将怎样变化?分析:被除数扩大4倍,商就扩大4倍;除数缩小2倍,商就扩大2倍。商先扩大4倍,接着又扩大2倍,商将扩大4X2=8倍。试一试5:两数相除,被除数缩小12倍,除数

42、缩小2倍,商将怎样变化?专题十变化规律(二)专题简析:前面,我们学习了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现在,我们利用这些规律来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例L两数相减,被减数减少8,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有什么变化?分析:被减数减少8,假如减数不变,差也减少8;现在要使差减少12,减数应增加128=4。试一试1:两数相减,如果被减数增加6,要使差增加15,减数应有什么变化?例2:两个数相除,商是8,余数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分析:两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所以商是8,余数是20X10=200。试一试2:两个数相除,商是8,

43、余数是600o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10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例3:两数相乘,积是48。如果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那么积是多少?分析:一个因数扩大2倍,积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缩小3倍,积缩小3倍。所以最后的积是4823=32o试一试3:两数相除,商是19。如果被除数扩大20倍,除数缩小4倍,那么商是多少?专题十一错中求解专题简析:在加、减、乘、除式的计算中,如果粗心大意将算式中的一些运算数或符号抄错,就会导致计算结果发生错误。现在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利用错误的答案求出正确的结论。例1:小玲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65写成56,结果得到的商是13,还余52。正确的商是多少?分析:

44、要求出正确的商,必须先求出被除数是多少。先抓住错误的得数,求出被除数:13X56+52=780。所以,正确的商是:78065=12o试一试1:小虎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50写成1205,结果得到的商是48,余数是5。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例2:小芳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2错写成320,结果得到商是48。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分析:根据题意,把除数32改成320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又因为被除数不变,根据商的变化规律,正确的商应该是错误商的10倍。所以正确的商应该是48X10=480。试一试2:小马在计算除法时,把被除数1280误写成12800,得到的商是32。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例3:小冬在计算

45、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3,这样商比原来多了3,而余数正好相同。正确的商和余数是多少?分析:因为被除数137被错写成了173,被除数比原来多了173137=36,又因为商比原来多了3,而且余数相同,所以除数是36余3=12。又由13712=11.5,所以余数是5。试一试3:刘强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137错写成174,结果商比原来多3,余数比原来多1。求这道除法算式的除数和余数。例4:小龙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4错当作1,乘得的结果是525,实际应为600.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分析:一个因数的个位4错当作1,所得的结果比原来少了(4-1)个另一

46、个因数;实际的结果与错误的结果相差600-525=75,另一个因数=753=25一个因数=60025=24试一试4:小菊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把一个因数的个位数字1误写成7,结果得646,实际应为418。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多少?例5:方方和圆圆做一道乘法式题,方方误将一个因数增加14,计算的积增加了84,圆圆误将另一个因数增加14,积增加了168o那么,正确的积应是多少?分析:由“一个因数增加14,计算结果增加了84”可知另一个因数是8414=6;又由“另一个因数增加14,积增加了168”可知,这个因数是16814=12.所以正确的积应是12X6=72。试一试5: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3,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增加18;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减少4,那么积减少200。原来的积是多少?专题十二简单列举专题简析:直接列式解答比较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