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 .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28672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工程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混凝土工程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混凝土工程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混凝土工程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混凝土工程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工程 .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混凝土工程7. 6.1混凝土供应1 .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按现行的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执行,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7. 6.2混凝土的浇筑1 .混凝土的运输为了确保混凝土浇注质量,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运输采用混凝土翻斗车从搅拌站运至塔吊服务半径范围内。2 .振捣方式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次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造成混乱而发生漏振。振动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过短不易捣实,过长可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一般每点振捣时间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

2、准。现场配备050和030振动器,加强对钢筋密集处和截面较小处的振捣。3,混凝土的浇筑要求(1)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溜槽。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良好的整体性,混凝土应连续进行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有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灌筑完毕。(2)灌筑每层竖向结构时,为避免墙脚产生蜂窝现象,在底部应先铺一层510cm厚同混凝土标号减石子砂浆,以保证接缝质量。(3)在进行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墙体钢筋的分布情况全面了解。尤其对暗柱、门窗洞口过梁及洞口加筋等钢筋较密的部位,进行技术处理,局

3、部加大钢筋的间距,找出下棒的位置,并在模板上或相应钢筋位置做出明显标注,以备在混凝土浇筑时使用。(4)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应不超过振动棒有效长度的L25倍,即不得超过500mm;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下料点应分散布置,一道墙至少设置两个下料点,门洞口两侧应同时均匀浇筑,以避免门口模板位移。(5)在浇筑中应使用标尺竿进行配合,来保证振捣器插入深度。(6)墙转角暗柱部分,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并同时与混凝土墙进行浇筑。施(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及钢筋位置的正确性。不得踩踏钢筋,移动预埋件和预留孔洞

4、的原来位置,如发现偏差和位移,应及时校正。特别要重视竖向结构的保护层和板负弯矩部分的位置。(8)在浇注混凝土前,为了保护未浇注混凝土的钢筋,采取包裹钢筋的方法。要求包裹材料要防水,保护材料不得超过浇注高度。措施见左图。7.6.3紧急状态下的施工缝处理措如果在施工中出现紧急情况又无法解决时,则留设施工缝。在下次浇筑混凝土前将接搓处的混凝土凿掉,表面做凿毛处理,保证混凝土接搓处强度和抗渗指标。施工缝应尽量留置在如下部位: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墙,留置在门洞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7. 6.4混凝土养护1 .降低混凝土块

5、体里外温度差和减慢降温速度来达到降低块体自约束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以承受外约束应力时的抗裂能力,对混凝土的养护是非常重要的。2 .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须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暑措施。3 .混凝土的养护墙、梁混凝土采用涂刷养护剂或浇水的方法进行养护。4 .当气温较高时,覆盖浇水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进行。5 .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抗渗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7.6.5质量保证编制完善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建立质量保证责任制,现场由执行经理牵头,质检部负责实施,现场统一协调,统一管理,精心安排施工。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和浇筑质量,并随时进行混凝土各指标的测试、现场施工工序的监督,严禁现场违反操作规程和施工规范施工。7.6.6混凝土试块留置各构件拆强度以及同条件强度试块预留结构类型拆模要求试块留置数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1.2Mpa以上或24小时后留置同条件试块CN组楼梯文撑强度过100%以上悬臂梁板强度过100%以上留置同条件试块CZ组梁板(跨度8m)75%按75%强度留置试块CZ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