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5465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4.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pptx(4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第1部分,1.1 混凝土的特点与分类,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骨料、水及添加剂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而成的混合物,经一定的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定义,传统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石、水组成;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又加入化学外加剂(第五组分);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耐久性能引入的矿物掺合料(第六组分);为了改善混凝土的各种性能及功能化引入功能物质。,1.1 混凝土的特点与分类,1.抗压强度高、耐久、耐火、维修费用低;2.原材料丰富、成本低;3.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可塑性;4.混凝土与钢筋粘结良好,一般不会锈蚀钢筋。,优点,1.抗拉强度低、变形性能差;2.导热系数大 约为 1.8W/

2、(m.K);3.体积密度大(约为 2400kg/m3 左右);4.硬化较缓慢;5.施工工艺较复杂。,缺点,1.1 混凝土的特点与分类,按密度分类,按胶凝材料分类,按用途分类,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重混凝土02800kg/m3普通混凝土0=2000-2800kg/m3轻混凝土0 2000kg/m3,1.1 混凝土的特点与分类,按强度分类,按配筋情况分类,按生产和施工工艺分类,普通混凝土 C60 高强混凝土 C60 超高强混凝土 100MPa,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劲性混凝土,离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泵送混

3、凝土灌浆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挤压混凝土,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水泥,水,混凝土制品,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砂,水泥砂浆,石子,硬化时间,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常用水泥的特性,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水泥选用要求一,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水泥选用要求二,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骨料选用要求,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外加剂选用要求,外加剂的种类,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

4、和阻锈剂等;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粗骨料宜选用粒形良好、质地坚硬的洁净碎石或卵石,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 1/4,且不应超过钢筋最小净间距的 3/4;对实心混凝土板,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 1/3,且不应超过 40mm;(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粒级,也可用单粒级组合成满足要求的连续粒级;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的天然砂或机制砂。,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根据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控制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以下规定:配合比设计

5、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的有关规定。配合比应满足混凝土施工性能要求,强度以及其他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对首次使用、使用间隔时间超过三个月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应符合下列规定:,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应与配合比设计一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强度评定应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耐久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混凝士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调整。,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混凝土稠度指标,预拌混凝土进场时,应检查混凝土质量证明文件,抽检混凝土的稠度。每 5 罐检查一次稠度。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表示。

6、坍落度检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检验适用于维勃稠度5s30s的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适用于泵送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的等级划分及其稠度允许偏差应分别符合下表的规定。,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设计值不宜大于180mm。泵送高强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600mm。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离析或泌水。混凝土搅拌宜采用

7、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工程宜采用预拌混凝土,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混凝土搅拌站负责集中搅拌。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可参照右表选用。,混凝土制备要求,1.2 混凝土制备与运输,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在运输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不离析、不分层,并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运输要求,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搅拌罐在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当采用搅拌罐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时,卸料前应采用快档旋转搅拌罐不少于20s。因运距过远、交通或现场等问题造成坍落度损失较大而卸料困难时,可采用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人适量减水剂并快档旋转搅拌罐的措施,减水剂掺量应有经试验确定的预案。当采用泵

8、送混凝土时,混凝土运输应保证混凝土连续泵送,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至施工现场接收的时间间隔不宜大于90min。,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混凝土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浆,并应保证输送通畅。输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防雨等措施。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及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输送泵的选型应根据工程特点、混凝土输送高度和距离、混凝土工作性能确定;输送泵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和施工条件确定,必要时宜设置备用泵;输送泵设置的位置应满足施工要求,场地应平整、坚实,道路应畅通;输送泵的作业范围不得有阻碍物;输

9、送泵设置位置应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1.3 混凝土输送,地 泵,天 泵,混凝土输送泵管应根据输送泵的型号、拌合物性能、总输出量、单位输出量、输送距离以及粗骨料粒径等进行选择;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25mm 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 125mm 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40mm 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 150mm 的输送泵管;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支架应通过计算确定,必要时还应对设置位置的结构进行验算;垂直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输送泵管的直管和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垂直输送高度

10、的 0.2 倍,且不宜小于 15m;输送泵管倾斜或垂直向下输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 20m 时,应在倾斜或垂直管下端设置直管或弯管,直管或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高差的 1.5 倍;垂直输送高度大于 100m 时,混凝土输送泵出料口处的输送泵管位置应设置截止阀;混凝土输送泵管及其支架应经常进行过程检查和维护。,1.3 混凝土输送,布料设备的选择应与输送泵相匹配;布料设备的混凝土输送管内径宜与混凝土输送泵管内径相同;布料设备的数量及位置应根据布料设备工作半径、施工作业面大小以及施工要求确定;,1.3 混凝土输送,布料设备应安装牢固,且应采取抗倾覆稳定措施;布料设备安装位置处的结构或施工设施应进行验

11、算,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应经常对布料设备的弯管壁厚进行检查,磨损较大的弯管应及时更换;布料设备作业范围不得有阻碍物,并应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应先进行泵水检查,并应湿润输送泵的料斗、活塞等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部位;泵水检查后,应清除输送泵内积水;输送混凝土前,应先输送水泥砂浆对输送泵和输送管进行润滑,然后开始输送混凝土;输送混凝土速度应先慢后快、逐步加速,应在系统运转顺利后再按正常速度输送;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应设置输送泵集料斗网罩,并应保证集料斗有足够的混凝土余量。,1.3 混凝土输送,浇筑方案确定与技术交底,机械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表面找平压光,养护,成品保护,1.4 混凝土浇筑,施工缝

12、处理,钢筋模板验收,混凝土制备、运输,泵机、泵管就位,1.4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控制好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并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以及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土、垫层、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当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宜选择晚间或夜间浇筑混凝土;现场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浇水降温,但不得留有积水,并宜采取遮挡措施避免阳光照射金属

13、模板。当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低于5,并应有保温措施。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泵送混凝土输送管道的最小内径宜符合右表的规定;混凝土输送泵的泵压应与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相匹配;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道应支撑稳定,不漏浆,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施工现场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1.4 混凝土浇筑,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浇筑竖向尺寸较大的结构物时,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在300mm350mm;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

14、m。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机械振捣。当施工无特殊振捣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捣实,插人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振动作用半径的一倍,振捣棒应快插慢拔,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人下层拌合物约50mm进行振捣;当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振捣时间宜按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10s30s内,当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逸出,可视为捣实。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右表的规定。,1.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少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宜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

15、结构构件;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采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梁柱节点砼浇筑,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 500mm。宜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1.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泵送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宜根据结构形状及

16、尺寸、混凝土供应、混凝土浇筑设备、场地内外条件等划分每台输送泵浇筑区域及浇筑顺序;采用输送管浇筑混凝土时,宜由远而近浇筑;采用多根输送管同时浇筑时,其浇筑速度宜保持一致;润滑输送管的水泥砂浆用于湿润结构施工缝时,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接浆厚度不应大于 30mm,多余水泥砂浆应收集后运出;混凝土泵送浇筑应保持连续;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应采取间歇泵送方式;混凝土浇筑后,应按要求完成输送泵和输送管的清理。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并应清理干净;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方法进行充分湿润,并不得有积水;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

17、强度不应小于 1.2MPa;,1.4 混凝土浇筑,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 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按图纸预留施工缝或留设后浇带。后浇带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参考2016年12月份培训教案。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用多台输送泵接输送泵管浇筑时,输送泵管布料点间距不宜大于 10m,并宜由远而近浇筑;各布料点浇筑速度应保持均衡;宜先浇筑深坑部分再浇筑大面积基础部分;宜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也可采用全

18、面分层、分块分层浇筑方法,层与层之间混凝土浇筑的间歇时间应能保证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续;混凝土分层浇筑应采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并应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宜大于 500mm;应有排除积水或混凝土泌水的有效技术措施。,1.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形成强度的过程就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作用的过程,而水泥水化过程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意义,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混凝土硬化;防止混凝土成型后在自然条件下经受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作用下,而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等质量问题。,目的,覆膜养护,洒水养护,喷涂养护剂养护

19、,1.5 混凝土养护,砼养护,自然养护,混凝土在温度为20度,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条件下进行的养护,称为标准养护。,标准养护,热养护,在常温下采用适当的材料覆盖混凝土,并采取浇水润湿、防风防干、保温防冻等措施所进行的养护,称为自然养护。,为了加速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将其置于较高温度条件下进行硬化的养护,称为热养护。常用的热养护方法是蒸汽养护。,1.5 混凝土养护,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规定,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养护应注意以下控制要点: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

20、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7d;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 C60 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 14d;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洒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也可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等养护方式;洒水养护应保证混

21、凝土处于湿润状态;,1.5 混凝土养护,当日最低温度低于 5 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覆盖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覆盖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加草帘进行;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覆盖物应严密,覆盖物的层数应按施工方案确定。喷涂养护剂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应在混凝土裸露表面喷涂覆盖致密的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剂应均匀喷涂在结构构件表面,不得漏喷;养护剂应具有可靠的保湿效果,保湿效果可通过试验检验;养护剂使用方法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应进行温度控制,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

22、0。,1.5 混凝土养护,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 3d;带模养护结束后可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方式继续养护;其他部位柱、墙混凝土可采用洒水养护;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 1.2N/mm 2 前,不得在其面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对于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日均气温低于5 时,不得采用浇水自然养护方法。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不得低于5MPa。模板和保温层应在混凝土冷却到5 方可拆除,或在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大于20时拆模,

23、拆模后的混凝土亦应及时覆盖,使其缓慢冷却。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时,方可撤除养护措施。,1.6 施工缝与后浇带处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缝位置,梁板施工缝,墙施工缝,柱施工缝,梁板施工缝,柱施工缝,1.6 施工缝与后浇带处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施工缝和后浇带宜留设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受力复杂的结构构件或有防水抗渗要求的结构构件,施工缝留设位置应经设计单位认可。水平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墙施工缝可留设在基础、楼层结构顶面,柱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 0100mm,墙施工缝与结构上表面的距离宜为 0300mm;柱、墙施

24、工缝也可留设在楼层结构底面,施工缝与结构下表面的距离宜为 050mm;当板下有梁托时,可留设在梁托下 020mm;高度较大的柱、墙、梁以及厚度较大的基础可根据施工需要在其中部留设水平施工缝;必要时可对配筋进行调整,并应征得设计单位认可。梁板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有主次梁的楼板施工缝应留设在次梁跨度中间的 1/3 范围内;单向板施工缝应留设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楼梯梯段施工缝宜设置在梯段板跨度端部的 1/3 范围内;墙的施工缝宜设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 1/3 范围内,也可留设在纵横交接处;后浇带留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1.6 施工缝与后浇带处混凝土质量控制,施工

25、缝、后浇带留设界面应垂直于结构构件和纵向受力钢筋。结构构件厚度或高度较大时,施工缝或后浇带界面宜采用专用材料封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特殊原因需临时设置施工缝时,施工缝留设应规整,并宜垂直于构件表面,必要时可采取增加插筋、事后修凿等技术措施。施工缝和后浇带应采取钢筋防锈或阻锈等保护措施。,1.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砼裂缝形成原因,1.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砼裂缝控制措施,原材料控制,施工方法控制,1.7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 30;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不宜大于 50;混凝土构件的里、表

26、温度不宜大于 25;表面与外界温差不宜大于20。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 2.0/d。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厚度1.6m)和柱、墙、梁结构实体最小尺寸大于 2m,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 C60时,宜进行测温。测温点设置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内部测温点、结构表面测温点、环境测温点的测温,应与混凝土浇筑、养护过程同步进行;应按测温频率要求及时提供测温报告,测温报告应包含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变化趋势分析等内容;混凝土结构表面以内 40mm 80mm 位置的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20 时,可停止测温。测温频率应符合

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的规定。,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砼质量检查内容,原材料进场时,应对材料外观、规格、等级、生产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主要技术指标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第 7.6.3 条的规定划分检验批进行抽样复验,每个检验批检验不得少于 1 次。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及其他必要指标进行检验。同一生产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 为一检验批,散装不超过 500t 为一检验批。骨料不超过 400m 3 或 600t 为一检验批。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不超过 200t 为一检验批,硅灰不超过 3

28、0t 为一检验批。同一品种外加剂不超过 50t 为一检验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应按复验结果使用。,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1.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在搅拌地和浇筑点均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抽样检验。,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2.混凝土拌合物的检验频率应符合下列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取样检验频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的有关规定。实测坍落度允许偏差须满足本课题1.2.3节的规定。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采用同一批次水泥和外加剂的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应至少检验1次。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

29、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1次;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和采用同一批次海砂的混凝土的氯离子含量应至少检验1次。,混凝土坍落度检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试件取样和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 100 盘且不超过 100m 3 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 100 盘时,取样不少于一次;每次连续浇筑超过 1000 m 3 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 200 m 3 取样不得少于一次;,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

30、一组试件。抽样试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混凝土的性能,并出具检测报告。,混凝土试件(150mm立方体),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砼墙柱角方正度检查,砼墙柱垂直度检查,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砼墙平整度检查,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混凝土拆模后的实体质量检查应在混凝土表面未做处理和装饰前进行。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位置偏差、尺寸偏差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使用 功能的缺陷,质量验收应作出记录。混泥土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混凝土设备基础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设备安装的尺寸偏差。应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现浇结构混凝土、现浇混凝土

31、设备基础拆模后的位置和尺寸偏差应分别符合表1.8.6-1、表1.8.6-2的规定:,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现浇结构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8.6-1,1.8 混凝土质量检查与验收,混凝土设备基础尺寸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1.8.6-2,1.9 混凝土缺陷处理,砼缺陷,尺寸偏差缺陷,外观缺陷,1.9 混凝土缺陷处理,现浇结构外观质量缺陷分类表,表1.9.2-1,混凝土现浇结构外观质量应根据缺陷类型和缺陷程度进行分类,并应符合表 1.9.2-1的分类规定。,1.9 混凝土缺陷处理,施工过程中发现混凝土结构缺陷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混凝土结构尺寸偏差一般缺陷,可采用装饰修

32、整方法修整;尺寸偏差严重缺陷,应会同设计单位共同制定专项修整方案,结构修整后应重新检查验收。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应清理表面,洒水湿润后应用 1:2 1:2.5 水泥砂浆抹平;应封闭裂缝;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可与面层装饰施工一并处理。4.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洒水湿润,涂抹混凝土界面剂,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开裂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对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卫生间、屋面等接触水介质的构件,均应注浆封闭处理,注浆材料可采用环氧、聚氨酯、氰凝、丙凝等。对于民用建筑不接触水介质的构件,可采用注浆封闭、聚合物砂浆粉刷或其他表面封闭材料进行封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