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5585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核磁室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人民医院医院资料仅供参考第1章磁共振检查总论一、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与特点二、磁共振检查前的注意事项三、磁共振成像对比剂第2章磁共振检查技术第一节磁共振检查的准备第二节颅脑磁共振检查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二、鞍区磁共振检查技术三、脑桥小脑三角磁共振检查技术四、颅脑动态灌注磁共振检查五、颅脑弥散成像检查技术六、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技术第三节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二、鼻及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三、耳、颍骨部磁共振检查技术四、颍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五、鼻咽部磁共振检查技术六、喉及甲状腺磁共振检查技术七、面部磁共振检查技术八、颈部磁共振检

2、查技术第四节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一、肺部磁共振检查技术二、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三、心脏电影磁共振检查技术四、心肌灌注磁共振检查技术五、大血管磁共振检查技术六、大血管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技术第五节腹部磁共振检查一、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二、肝脏灌注磁共振检查技术三、胰腺磁共振检查技术四、肾脏磁共振检查技术五、前列腺磁共振检查技术六、女性盆腔磁共振检查技术七、磁共振尿路造影(MRU)技术第六节骨与关节磁共振检查一、四肢骨骼、肌肉磁共振检查技术二、四肢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三、脊柱磁共振检查技术第1章磁共振检查总论一、磁共振检查的诊断价值与特点1.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高对比的诊断信息。磁共振检查技术至

3、少可以利用4个以上的成像参数,如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氢核(质子)密度N(H)和流速f(V)0再加上多种脉冲序列及其参数,如TR、TE.T1.激励角的应用,可大幅度地增加诊断信息,其软组织对比度明显高于CT影像。2 .可获取任意层面的立体的解剖图像磁共振检查技术可以利用3个不同的轴向(Gx.Gy.Gz)或三者任意组合来确定诊断需要的层面,人们可以立体角度直接观察解剖结构。3 .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功能诊断得到提高磁共振检查技术可以利用“流空效应”,TIW1.和T2W1.心脏大血管内腔均表现为低信号的特点,可诊断心脏、大血管病变,区分肺动脉和纵隔,区分纵隔肿块和动脉瘤。利用

4、“流入增强效应”和相位对比的敏感性,不便用对比剂可进行非创伤性的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4 .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诊断的提高利用磁共振的波谱分析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正常和异常区域的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特征,在影像诊断向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学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5 .无骨骼伪影的干扰CT检查时经常遇到骨骼伪影对病变区域的干扰,而磁共振检查不存在这一弊端,有利于临床检查的扩展。6 .无损伤的安全检查这也是磁共振检查的最大特点。二、磁共振检查前的注意事项1.磁共振检查的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效果最佳,除颅内出血及骨折外,其他病变如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感染等均优于CT。(2)颅颈移行区病变,不

5、产生伪影,诊断独具优势。(3)颈部病变可清晰显示咽、喉、甲状腺、淋巴结、血管及肌肉,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4)胸部由于纵隔内血管的“流空效应”及脂肪的高信号,使纵隔影像产生良好对比,对肺门淋巴结及占位病变具有特别诊断价值。(5)心脏大血管,施加门控技术可以对心肌、心包病变及先天性病变作出准确诊断,对心脏功能进行定量分析。(6)肝脏病变,不使用对比剂即可以通过T,加权、T2加权鉴别肝囊肿、海绵状血管瘤、肝癌。脂肪肝的诊断效果差。(7)肾及输尿管,由于肾周围的脂肪使磁共振图像形成良好对比,肾实质与尿液形成良好对比,对输尿管狭窄梗阻具有重要诊断价值。(8)胰腺,由于肠蠕动会使空间分辨率下降,应与CT

6、扫描形成互补性。(9)盆腔病变,对盆腔内血管与淋巴、肿瘤、炎症、转移癌等病变为影像学检查最佳方法。(10)四肢关节,除关节软组织显示良好外,对骨髓炎、软组织内肿瘤及血管畸形也有良好显示效果。2.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1)施有心脏起搏器者。(2)术后动脉夹存留者。(3)铁磁性异物患者,如弹片、眼内金属异物。(4)换有人工金属心脏瓣膜者。(5)金属关节、假肢。(6)内置有胰岛素泵及神经刺激器者。(7)妊娠3个月以内者。3.磁共振检查前的准备(1)接诊时核对资料、病史。(2)发给符合适应证的患者预约单,其内容为磁共振检查的相关资料,嘱患者认真阅读。(3)对腹部盆腔部位检查患者,介绍肠道清洁方法,对金属

7、避孕环置有者,嘱取环后再来行磁共振检查。(4)预约检查登记病人,要核对资料、登记建档,并询问是否进行过CT及磁共振检查,曾进行过检查者须认真查找老片。(5)进入磁共振检查室前应除去患者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及电子元件,以免引起伪影或其他危险。对体内有金属异物及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止检查,以防发生意外。(6)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争取患者合作。(7)对婴幼儿及躁动病人,应酌情施行麻醉。(8)危重病人检查时,应由有经验的临床医师陪同,并备齐抢救器械和药品。三、磁共振成像对比剂1.对比剂分类物质在磁杨中,可以具有磁性,称为磁化,将磁化量的程度称力磁化率。物质可以有下述4种情况:(1)抗磁性物质:该物

8、质的外层电子是成对的,它的磁化率为负值,人体大多数物质及有机化合物属此类。(2)顺磁性物质:它们的外层电子不成对,故磁化率较高,在主磁场(氐)中它们会具有磁性,而在磁场外,则磁性即消失,如在镯系金属中,乱和铭、锦、铁等均为顺磁物质,其化合物水溶液亦如此。(3)铁磁性物质:这种物质在一次磁化后,在无外加磁场下也会显示磁性。(4)超顺磁性物质:超顺磁性物质在磁场中极易磁化,但当外加磁场消失时其磁性消失。2 .对比剂的作用磁共振对比剂是通过含对比剂的组织,改变其乃或T2弛豫时间,达到局部增加强度的目的,质子的弛像时间决定了组织的磁共振信号强度。磁共振对比剂是通过间接的手段达到增强作用。(I)顺磁性整

9、合物类对比剂:顺磁性物质含有不成对电子,其不成对电子与质子一样具有磁矩,电子的磁矩比质子大657倍。当顺磁性物质存在时,由于电子的磁矩比质子大657倍,从而可以产生局部巨大的磁场波动,这时电子的进动频率接近1.armor频率,而使临近的氢质子的T1.和T2,弛豫时间明显缩短,引起质子的弛豫增强。目前市售商品有:Gd-DTPA.Gd-DOTA等数种。(2)超顺磁性和铁磁性粒子对比剂:这两类粒子也可以缩短质子弛豫时间,它们的磁矩和磁化率远远大于人体组织,也大于顺磁性螯合物,例如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的磁矩约大于Gd-DTPAIOO倍,因此这种对比剂也称磁化率性对比齐J,这种对比剂会造成磁场不均匀性,而

10、质子通过这种不均匀磁场时改变了横向磁化相位,加速了去相位过程,故明显地缩短了T2,即T2弛豫增强,对比剂的磁化率越大,其去相位作用也愈快,这种对比剂使T2弛豫时间缩短,增强信号为低信号,呈黑色。是针对T2加权像的阴性对比剂。磁化率性对比剂配合快速磁共振技术应用,可用于心肌和脑组织的灌注功能、血流量和血容量研究,利用这种对比剂显示肿瘤组织间差异,有利于定性诊断。对比剂代表名称为Dy-DTPA-BMAo3 .对比剂毒理学及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1)毒理学:正常人体内轨离子含鹭极微,少量自由轧离子进入体内即可产生不良反应,礼离子与血清蛋白结合后分布于肝、脾、骨髓等器官,引起这些器官中毒反应,其表现为共

11、济失调、神经抑制、心血管及呼吸抑制等。作为对比剂的自由轧和DTPA络合成螯合物,其毒性大为减少,在Gd-DTPA中加入钙离子,会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其不良反应一般情况在血脑屏障破坏,乳螯合物积聚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神经细胞代谢改变,在有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须慎用。(2)安全性:DG-DTPA与血浆蛋白结合很少,不经肝脏代谢,很快由肾脏排出,使毒性大大降低。试验证实这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对比剂。资料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主要有头痛、不适、恶心、呕吐,反应一般较轻,呈一过性,癫痫病人可能诱发癫痫发作、Gd-DTPA严重不良反应机会很少,为1/35万一145万,一般妊娠妇女不宜使用,

12、哺乳期妇女在用药后24h内禁止哺乳。常规静脉注射剂量0.1.mmo1.kg,速率10m1.15So4 .对比剂的临束应用Gd-DTPA类顺磁性对比剂初期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静脉注射后,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进入病变组织或滞留在病灶的血液中,增强与否及其程度可因病灶血供多少及血脑屏隙破坏程度而异。Gd-DTPA在SE序列的加权像上显示血脑屏隙破坏肿瘤形态,鉴别水肿和肿瘤、肿瘤复发、脑膜病变和垂体微腺瘤等。近年来还用于乳腺、肝脏、心肌、横纹肌、肾脏、骨骼等的增强和灌注研究,使Gd-DTPA应用更广泛。但比较这两种对比剂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增强效果和使用剂量、病变性质、血运情况及病变大

13、小,应根据情况选用常规剂量或半量,甚至剂量,不应片面追求大剂量。第2章磁共振检查技术第一节磁共振检查的准备【检查前准备】1.认真核对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申请单,了解病情,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对检查目的要求不清的申请单,应与临床申清医生核准确认。2 .确认病人没有禁忌证。并嘱病人认真阅读检查注意事项,按要求准备。3 .进入检查室之前,应除去病人身上携带的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质及电子器件。4 .告诉病人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过程中平静呼吸,不得随意运动,若有不适,可通过话筒和工作人员联系。5 .婴幼儿、焦躁不安及幽闭恐惧症的病人,根据情况给适量的镇静剂或麻醉药物,一旦发生幽闭恐惧症立即停止检查,

14、让病人脱离磁共振检查室。6 .急症、危重症病人,必须做磁共振检查时,应有临床医师陪同。【器械准备】1.磁共振机。根据检查部位选用相应的专用线圈或特殊的线圈。7 .准备磁共振对比剂,必要时使用。【禁忌证】各部位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证,要求基本上是统一。1.装有心电起搏器者。8 .使用带金属的各种抢救用具而不能去除者。9 .术后体内留有金属夹子者。检查部位邻近体内有不能去除的金属植人物。10 早期娠(3个月内)的妇女应避免磁共振扫描。第二节颅脑磁共振检查一、颅脑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颅脑外伤(尤适用CT检查阴性者)。2 .脑血管疾病,脑梗死,脑出血。3 .颅内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肿瘤。4 .先天性

15、发育异常。5 .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 .颅内感染。7 .脑白质病。8 .颅骨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推荐成像序列:SE序

16、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IWI、T2WI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I0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o成像层厚510mmo矩阵:128X256或25CX512等。2 .增强扫描(I)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程序相同,常蝶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IWI。(2)磁共振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和(或)冠状面T1.WI

17、o二、鞍区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鞍区肿瘤。3 .鞍区血管性疾病。4 .颅脑外伤累及鞍区。5 .鞍区先天性发育异常。6 .鞍区肿瘤术后复查。7 .鞍区感染。8 .鞍区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

18、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成像范围:从前床突至后床突。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矢状面冠状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e)V):设定放大扫描FOV,根据垂体大小及扫描范围设定采集范围。成像层厚:25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矩阵128X256或256X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1WI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TIW1.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W1.程序相同,常规做矢状面及冠状

19、面TtWI。(3)垂体也可行动态扫描,单次采集时间203Os,动态采集10次。在第一次数据采集后,立即注射对比剂;同时连续成像9次,用冠状面扫描。三、脑桥小脑三角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桥小脑三角肿瘤。2 .脑桥小脑三角区肿瘤样病变,3 .颅脑外伤累及小脑角区。4 .脑桥小脑先天性发育异常。5 .脑桥小脑区肿瘤术后复查。6 .内所道骨源性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

20、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脑桥小脑三角医。推荐成像程序:SE序列或相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冠状面T,W1.横断面WIT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成像层厚:25mn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O矩阵:128X256或256X256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tW1.程序相同

21、,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2)高压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四、颅脑动态灌注磁共振检查【适应证】1.脑血管梗死早期诊断。2 .颅内肿瘤。3 .颅脑夕卜伤。4 .先天性发育异常。5 .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萎缩等。6 .颅内感染。7 .脑白质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增强扫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

22、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或以病灶为中心。推荐成像程序:EPI快速成像法或快速梯度回波法。按病变部位设定横断层面、一般为10层,成像次数为4060次。开始成像不注射对比剂,到第四成像末时,经静脉用压力注射器注射对比剂后,成像至40-60次完毕。成像野(FOV):20s25cm。成像层厚:510mm。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O矩阵:256X256等。2 .经工作站处理后病灶

23、的信号强度-时间变化曲线计算感兴趣区的血流平均通过时间(MTT)、局部脑血容量(RCBV)和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等参数。五、颅脑弥散成像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干部位病变。3 .脑梗死。4 .脑出血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

24、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听眶线至颅顶。推荐成像序列:可根据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相关的成像序列。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扩散加权系数(B)。SRP三轴分别成像,并生成平均扩散加权图像(tracediffusionweightedimages)和ADCmaps(ADC图像)。成像野(FOV),20s25cm。成像层厚:5xIOmrrio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50%矩阵J28X256或256X256等。六、颅脑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技术【适应证】1.脑血管性疾病。2 .颅内肿瘤及肿瘤样病变。3 .脑血管疾病术后治疗后随访。4 .筛选可疑又不能行DSA检

25、查的脑血管疾病等。5 .颅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6 .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眉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以脑Wi1.Iis环或病灶为中心。扫描区域近端或远端设置预饱和带分别获得静脉像和动脉像,如行动脉成像

26、要在远端加预饱和带。推荐成像程序:2D或3D相位对比法(PC)和3DTOFMRI(时间飞逝法)。成像野(FOV):20-25cmo成像层厚:IS2mm。成像间距:无间隔。矩阵:256X256,512X512等。2 .图像后处理重建方法用M1.P法或SUrfaCe,多视角重建。第三节五官及头颈部磁共振检查一、眼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眶部肿瘤,包括眼球,视神经与眶的各种肿瘤。3 .眼肌疾病,如格氏眼病等。4 .血管性病变,包括眶内静脉曲张、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掇等。5 .外伤6 .非金属性眼内和眶内异物。7 .眶内炎症包括炎性假瘤与眶内感染【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1)检查体位:病

27、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嘱病人检查中双眼平视前方或闭眼,使眼球保持不动。(2)成像中心:眶间线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采集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扫描范围上F包括眶上、下壁,前后包括眼睑至眶尖。推荐成像序列:采用SE序列或适宜的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W1.、T=W1.冠状面T3

28、WI或沿检查侧视神经走向设定斜状面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成像序列。如脂肪抑制技术等。成像野(FoV):18-25cm0也可根据眼眶大小及病变范围设定扫描范围。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2s5m矩阵1128X256或256X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可加扫T1.WI-FS序列。常规做横断面、斜状面及冠状面T1.W1.(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1.二、鼻及

29、鼻旁窦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2 .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3 .鼻窦肿瘤、囊肿、鼻窦炎症、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取头先进,仰卧在检查床上,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做咽部扫描时,嘱病人检查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

30、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扫描范围包括额窦平面至上齿槽平面,前后从上额窦前壁至鼻咽腔后部。推荐成像序列:采用常规SE序列或快速序列,行横断面TIWI、T2WI及冠状面扫描T1.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成像野(FOV):18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35mm。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2)磁共振

31、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1.三、耳、颗骨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听神经瘤,尤其是局限于内听道的小肿瘤。2 .颈静脉球体瘤。3 .耳、颗骨部同时累及颅底和颅内的病变。4 .乳突胆脂瘤。5 .耳部和颗部的其他良恶性肿瘤。6 .颗骨骨折及中耳炎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 .平扫(I)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

32、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二侧撅骨部。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T1.WI、T2W1.、冠状面TIW1.如磁共振内耳膜迷路成像,一般采用长T2W1.或3DSISS序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成像序列,血管神经交互压迫一般采用3DTOF序列。成像野(FOV)J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2s5mm0

33、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2 .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往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程序相同,常规行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四、颍颌关节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颍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等颗颌关节疾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头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

34、横轴中心,选用78mm环形表面线圈一对,一次固定,左右对比成像。体位同颅脑磁共振技术。将环形TMJ线圈中心对准外耳孔前12mm处之颍颌关节,线圈尽量贴近TMJ。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成像范围:两侧颗颌关节。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为冠状面和矢状面T,WI和TIWI成像。矢状面单层多时相动态成像。成像野(FOV):180200mm0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35、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2s4mn矩阵:256X256等。(4)TMJ单层多时像(SSMP)扫描及电影显示:使用矢状斜位扫描,每个题颌关节设定一个采集包,扫描层数均设定为1层。频颌关节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时进行多次重复扫描。先将动态扫描设置成手动控制状态,并使扫描仪处于手动扫描待命状态。先嘱病人闭口、咬牙,按手动扫描键做第次扫描,再将辅助张口器放人病人口中,让病人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根据辅助张口器的梯级,使牙齿处于不同的咬合位置,每变化一个咬合位置重复一次扫描,直至最大位置。2 .图像后处理同一层面的TMJ在运动的不同时相的图像,用快速连续显示的方法,即可成为连续的运动画面

36、一TMJ电影。五、鼻咽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鼻咽部肿瘤,如鼻咽癌、纤维血管瘤和脊索瘤等。3 .鼻咽部肉芽肿性病变。4 .鼻窦肿瘤、囊肿、息肉及黏膜增厚、窦内积液、积脓等。【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鼻根部位于线圈横轴中心,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头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

37、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成像范围:应包括第颈椎到蝶窦。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TW1.o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1823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 成像层厚:3s5m矩阵J28X256或256X512等。 .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1.(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

38、I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适应证】1 .各种良性、恶性肿瘤。2 .囊肿性病变。3 .淋巴结肿大。4 .甲状腺肿大等。【操作方法及程序】5 .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颈部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并嘱病人扫描中避免吞咽动作。(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用快速定位扫描序列采集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定位图像。在定

39、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包括整个甲状腺及喉部。推荐成像序列:常规使用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横断面TiWhT.W1.矢状面TiW1.,必要时可以根据病情辅以其他序列。成像野(FoV):15-25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3s8m矩阵J28X256或256X512等。2.增强扫描(1)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1.(2)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

40、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适应证】1.各种面部良性、恶性肿瘤。2 .各种面部的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 .面部肉芽肿性病变。4 .面部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面。(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鼻根部,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

41、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 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T)WI.T2WI,冠状面TIW1.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 成像层厚:3s5m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2.增强扫描(1)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WI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

42、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WI。【适应证】1.颈部的良恶性肿瘤,包括咽旁、颈动脉间隙等部的肿瘤。2 .颈部血管性病变,如:血管畸形、血栓形成等。3 .颈部的囊肿性病变。4 .颈部的肉芽性病变。5 .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头置于线圈内,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头颅正中矢状面尽可能与线圈纵轴保持一致,并垂直于床甜。(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甲状软骨,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线圈纵、横轴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

43、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而定。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做1双1和TZWh矢状面也可以使用体线圈检查臂丛神经病变及上纵隔的颈部病变。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成像野(FoV):20-25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成像层厚:3s8mn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2.增强扫描(1)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1

44、.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第四节肺部及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检查一、肺部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肺部良、恶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 .纵隔肿瘤、淋巴结肿大和大血管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 .肺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4 .胸部手术后疗效的评价。【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开定位灯,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

45、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 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 成像范围:自胸廓人口到肺下界。推荐成像序列:SE序列或快速序列,常规做横断面AWhT.W1.,冠状面或矢状面TWI成像。必要时可根据病情以及磁共振设备条件辅以其他的推荐成像序列。对于血管癖、肿物、淋巴结的鉴别可使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成像野(FOV):35-40cmo可根据临床检查要求设定扫描范围及成像野。 成像间距:为相应层厚的10%-20%O 成像层厚:5s1.0mm矩阵:128X256或256X512等。其他:根据所使用全身

46、磁共振机的性能决定心脏门控的形式和方法。2 .增强扫描(D)快速手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IW1.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2)磁共振注射器注射方法:注射完对比剂后即开始增强后扫描,成像程序一般与增强前T1.W1.程序相同,部分病例可根据需要在增强后加延迟扫描。常规做横断面、矢状面及冠状面TIWI。二、心脏磁共振检查技术【适应证】1.心脏肿瘤。3 .先天性心脏病。4 .心肌病。5 .冠心病。6 .瓣膜病。【操作方法及程序】1.平扫(1)检查体位:病人仰卧在检查床上,取头先进,人体长轴与床面长轴一致,双手置于身体两旁或胸前。(2)成像中心:线圈横轴中心对准胸部中点,移动床面位置,使十字定位灯的纵横交点对准胸部中点,即以线圈中心为采集中心,锁定位置,并送至磁场中心。(3)扫描方法定位成像,采用快速推荐成像序列同时做冠、矢、轴三方向定位图,在定位片上确定扫描基线、扫描方法和扫描范围。成像范围,从心底及大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