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6304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PTX 页数:45 大小:5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漳州新型城镇化汇报材料.ppt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漳州市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漳州“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背景,一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住乡愁;三是结合漳州自身的特点,漳州生态优越、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建设本底条件好,后发优势很大;四是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进程中,漳州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符号,立足漳州最宝贵、最具竞争力的生态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中心城区北部朝阳镇,长泰现代农业基地,中心城区南部程溪镇,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漳州的发展战略,以“田园都市

2、、生态之城”发展定位为引领,推进“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城融合,着力提升漳州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水平,逐步把漳州建设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公园、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先行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倡导建设新型“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科学发展趋势,体现了城乡一体化、新型城市化和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具有立足长远的新的时代内涵。,功能复合:集生产、生活、生产配套、生活配套为一体,实现职住平衡的功能复合体。和而不同:城市功能单元错位发展,形成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多层次的发展组合。服务宜人:构建5分钟、15分钟、30分钟公共服务圈,形成多重日常生活系统,提供完善的

3、现代公共服务。,功能目标,理想田园城镇体系的内涵,内生型静态城市组合体,形态目标 体系开放组团集中空间特色 生态隔离,漳州市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规划层面,特色定位.重构体系.量化目标.分类指导,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一)市域总体概况,漳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地处闽南金三角最南端,东邻厦门、泉州,北靠龙岩,西接广东,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全市现辖八县二区一市,共有乡镇114个,市域总人口480万,土地面积1.288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715公里。,市域城镇体系现状,(二)市域生态基底条件资源特征,漳州“山、江、海、田、林”交相辉映,是构建田园都市的良好

4、生态本底基础。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是福建省第一大平原,面积566平方公里。以漳州平原、九龙江出海口平原、龙海南溪中下游平原为主的平原及周边低缓丘陵地区的面积约800平方公里。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一年四季常青,生态环境优越,农业基础较好,是福建乃至全国有名的水果之乡、花卉之都、水产基地。,九龙江中下游平原,漳浦城关平原,漳江河口平原,诏安东溪下游平原,“田园文化”是漳州文态的核心内涵,山,水,田,林,城,村,镇,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二)市域生态基底条件生态格局,漳州市域整体生态格局概括:“一山一岸,十河四田”,一山:博平岭山脉与戴云山余脉一岸:漳州海岸十河:九龙江、鹿溪、漳江

5、、东溪等四田:九龙江中下游平原、漳浦城关平原、漳江河口平原、诏安东溪下游平原,沿海生态岸线,主要水系流域,市域内四大平原,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一岸,漳州市海岸线总长度为715公里,占福建总海岸线四分之一,滩涂面积28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海洋资源大市。漳州市海岸线地质情况丰富,主要分为岩滩、沙滩、泥滩三类;其中适合城市发展的沙滩约仅占15%。,渔场,红树林,港口,十河,漳州水系发达,分为九龙江水系和滨海河流水系;河流水资源分布与人口分布关系基本协调;九龙江北溪、西溪水资源北强西弱,分布不均;九龙江漳州段水质达标率为94.9%,水质优良。,四田,漳州农产品丰富,以水果、茶等为主,且粮食

6、、稻谷、油菜籽、花生、蔬菜、瓜果等单产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田园基础与发展潜力优秀。平坝田园土质肥沃,耕作的适宜性较好;市域平原面积总计约2600平方公里,漳州平原是福建省最大的平原;,结论:平坝地区是漳州田园的主要载体,空间资源稀缺,田园的环境承载力较差,田园本底的保护和当前城乡建设发展矛盾尖锐。,(二)市域生态基底条件文化格局,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历史文化斑块区划与保护 根据市域范围内各县市区的主要历史文化特点,将漳州市域历史文化特征相对集中突出的地域划分成若干个历史文化斑块。1、东南部历史文化圈 该区域作为闽南文化的核心区和发祥地,重点保护:漳州城区的闽南文化核心,龙海的海丝文

7、化主体,漳浦的唐府文化斑块、畲族文化斑块,云霄的圣王文化斑块,东山的关帝文化斑块,诏安的闽南-潮汕边界文化斑块,乌山红色文化斑块。2、西北部历史文化圈 该区域作为闽南文化影响区,重点保护华安高山族文化斑块、土楼文化斑块,南靖土楼文化斑块、客家文化斑块,平和客家文化斑块、三平祖师文化斑块,以及诏安北部的客家文化斑块。,各类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热带雨林等,滩涂湿地保护区:海洋滩涂和河口滩涂,生态敏感区:山地生态敏感区、丘陵生态敏感区,生态林地,基本农田,水源地保护:饮用水源取水段、饮用水源上游保护段,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二)市域生态基底条件生态敏感资源

8、,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因此,根据生态本底资源和市域城镇分布,提出了市域主体功能区划。,沿海城镇发展区内陆生态保育区,(三)生态型城镇体系的构建方法,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通过对漳州市域生态资源进行叠加分析,认为生态敏感性较低区域主要集中在漳州平原及沿海一带,具有较好建设开发潜力;内陆山区生态敏感性普遍较高,需重点进行生态保育。按照传统发展思路建立城镇体系结构,难以适应漳州田园都市跨越式发展的要求。采取集中集约的组团式建设发展方式,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解决漳州建设生态田园城市基本矛盾的根本对策。,(四)生态型城镇体系的格局结构,结合市域主体功能区划,规划提出“两区、两群

9、、两带”城镇群布局结构,强化陆海统筹、山海联动;两区:即“滨海城镇发展区”和“内陆生态经济区”;两群:即“中心城市城镇组群”和“环东山岛城镇组群”;两带:即厦漳龙一体化发展带和滨海人口产业成长带。,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深化对策:以“产城一体”,促进产业与城市融合,完善公共 服务配套,优化城镇体系布局。,产城一体单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把城市的生产及生产配套、生活及生活配套等功能,按照一定协调的比例,通过有机、低碳、高效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并能够相对独立承担城市各项职能的地域功能综合体。,基本特征:功能复合:按照特色多样的原则配置产业、产业配套、居住、居住配套。突出主导功能,各产城

10、一体单元形成错位发展格局。职住平衡:实现就业和居住的相对平衡,原则上单元组团内60%以上的就业人口(含带眷)在单元内部居住。配套完善:人口规模约20-30万,满足公共服务配套的经济性,综合配套能力相对较高。绿色交通:原则上规模面积约20-30平方公里。出行距离不大于3-4公里,出行时间不大于15分钟。以常规公交、自行车和步行为主。布局融合: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及主导产业采取不同的布局形式,强调各类用地的有机融合。,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围绕“两大城镇群”,构筑“四大产城融合经济增长极”,1、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范围:总面积315平方公里,规划面积85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两岸高新技

11、术产业合作的重点区;闽台文化交流合作发展的传承区;海峡西岸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海峡西岸山水生态创业的新城区。,2、厦门港南岸新城规划范围:规划范围面积约840平方公里,核心区28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突出“海上漳州、湾区新城”的发展目标,按照城市、产业、港口三位一体的模式,着力打造“一港两岸遥相呼应、对外更加开放、与台湾深度合作、与厦门联动协调发展”的新兴生态型港口工贸城市。,3、古雷新港城范围:规划面积约820平方公里,以漳浦县城及古雷港经济开发区为主定位:市域次中心城市、国家级重要石化产业基地、产城良性互动发展的新城区。,4、环东山岛闽粤经济合作区范围:1500平方公里。定位:以东山岛为

12、核心的环湾网络型城市组群、国际高端旅游目的地、闽粤跨界产业合作的示范区。,围绕“两大城镇群”,构筑“四大产城融合经济增长极”,(五)生态型城镇体系的实施策略,1、细化目标,量化指标根据“田园都市”定位目标,深化其内涵、指标体系、战略步骤,做到“八化”。2、构筑生态格局通过建设集生态、生产、景观、游憩于一体,宜城、宜业、宜居的生态本底,构筑“一山一岸,十河四田”的总体生态格局。3、加强分区引导按照“生态性、整体性、多样性、特色性”原则,把我市景观生态分为“河谷田园区、都市田园区、滨海田园区”三类区域,分区引导景观生态的塑造。,田园景观化布局组团化形态山水化功能复合化建设集约化配套标准化产业绿色化

13、 交通网络化,“八化”,一、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五)生态型城镇体系的实施策略,二、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分区引导,河谷田园区 高山流水长泰、华安、南靖、平和,都市田园区 山环水聚236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滨海田园区 山踞海望漳浦、云霄、诏安、东山,(六)生态型城镇空间形态模式,转变传统建设思路,以“生态优先”为理念,提炼出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契合的多种特色空间形态模式。主要包括依山、屏山、拥山、临水、拥江、渡湿、留滩、望田、藏田、融田、面海、抱海等模式。,二、市域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漳州市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构建,实施层面,凸显生态.展现文化.记住乡愁.美丽宜居,二、重点

14、建设项目支撑,(一)“凸显生态”,1、生态公园竞赛,全市生态公园的推进与绿道网的建设是漳州构建“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重要支撑。2012年全市开展生态公园竞赛,共打造16个生态公园,包括林语堂文化园蕉园、西溪亲水公园、圆山九湖生态公园、漳浦江滨生态公园、东山南北港生态公园等。,漳浦江滨生态公园项目,东山南北港生态公园项目,施工中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绿道、驿站,西环城路绿道,绿道网建设,市域主要线路全线总长约1262公里,整体呈现“两横五纵”的绿道网结构。按要求,市区每年建设100公里绿道,各县建设20公里绿道,力争3年内搭建市域绿道骨架。,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一环为由北部林带公园、北溪生态水岸

15、公园、南部林带公园、圆山风景区等构成的绿化环线;两带分别为沿九龙江西溪、九龙江北溪形成的两条水岸景观带;,建设“一环、两带、七主题、22处、100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生态体系。,(一)“凸显生态”,2、郊野公园建设,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漳州郊野公园美景,水仙花基地,圆山,荔枝海,西溪湿地,目前中心城区已建设西溪湿地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园、西环城路城市片林公园、九湖公园、荔枝海公园、水仙花公园等多处郊野公园、生态公园。,按照生态园林城市对绿地面积的要求,“把森林经营的理念导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实践中,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高楼与森林融合、文化与风景相映衬”的城市

16、片林。,(一)“凸显生态”,3、城市片林建设,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主城区规划建设城市片林26处,总面积295.4亩。,(一)“凸显生态”,3、城市片林建设,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规划目标:田园/生态目标: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城市发展目标:船行、漫游、水韵、城荣将漳州定位为海西水城、韵彩漳州,(一)“凸显生态”,4、“韵彩水城”建设,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一)“凸显生态”,4、“韵彩水城”建设,通过“护水(水环境整治、水安全强化)、美水(景观塑造)、乐水(滨水文化展示、景点旅游组织)、及富水(水岸经济打造)”策略,实现:水安全保证 水循环正常水环境良好 水景观优美水

17、文化丰富 水经济繁荣,整体形成“两带八脉串八片”以西溪、北溪及多条主要水脉为纽带,分隔八大城市组团。,串珠成链,塑漳州新老八景以湖为核,创多湖耀城胜景文化融入,令韵彩水城升辉,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一)“凸显生态”,4、“韵彩水城”建设,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二)“展现文化”一廊一园 1、闽南文化生态走廊,在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福建科学发展的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漳州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闽南文化生态走廊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指导,以国道324线为纽带,结合美丽福建宜居环境的总体部署,通过沿线绿道及富美乡村的建设,驿站及重点节点的打

18、造,体现闽南古厝建筑风格特色,形成绿道串联成线、花卉产业繁荣的古驿道风貌,将其打造为国家现代花卉产业的发展高地、海峡经贸产业协作的黄金链条、闽南文化生态旅游的风景画廊、漳州田园都市、富美乡村的示范纽带、“百姓富、生态美”的形象窗口。,一廊六脉,以“生态绿脉”和“历史文脉”为主题引领;以“城乡地脉”为空间承载,塑造”产业经脉”黄金走廊,“旅游香脉”特色品牌,“交通动脉”国道风景线,打造具有闽南文化风情的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典范。,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二)“展现文化”1、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文化生态走廊驿站,建设中的文化生态走廊,建设中的驿站,建设中的驿站,驿站尽可能原汁原味地还原漳州历史文化和名

19、人古厝,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闽南民间文化、名人典故和乡土人情,使闽南文化生态走廊成为“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二)“展现文化”2、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闽南文化交流展示窗口闽南文化保护传承基地闽南特色商品交易平台,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二)“展现文化”2、闽南文化生态博览城,一核:即以南山寺为中心,以图书馆、科技 馆博物馆、艺术馆为两翼的核心区。六片:水仙花农耕文化体验、圆山山水文化 揽胜、荔枝海花果文化体验、佛文化 体验、闽南特色生活体验、花卉文创。,建设12个项目,包括:文化广场漳州名人雕塑广场、龙江文化广场、南山寺庙会广场等;文化街巷漳州味一条街、南山寺佛文化街坊

20、、闽南传统生活体验街等;文化园区蜈蚣山文化公园(含花鸟虫鱼园、盆景奇石园)、工艺美术城、民俗文化村、广告传媒文化园、片仔癀工业遗产园、传统技艺传习中心等;文化厅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图书馆。,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三)“记住乡愁”,1、市域名镇、名村体系规划,漳州市拥有多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其中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6处;传统村落六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1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处;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处;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村1处共22处名镇名村。,龙海埭尾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发展目标:成

21、为“以遗产保护为核心、兼顾旅游发展、历史风貌完整、生态环境优美的闽南水上古村落”。规划原则:1.尊重传统原则以保护历史文化传统为规划出发点。保护山水格局和整体环境;保护街巷布局和历史建筑;尊重村民生活习惯;保持原有生活功能;保留主要公共场所。2.历史真实性原则以历史的真实性为前提,对历史文化要素进行“修复已有,复原失去”,还原历史真实风貌。3.完整性原则以“保护范围”与“保护内容”双重完整性为原则。保护内容方面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并重、整体保护。4.积极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原则强调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与展示,对历史遗存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促进旅游业发展,繁荣社会经济,以维护及延续历史

22、环境的社会功能。,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2、“五古”、“五海”,强化“五古”、“五海”的保护:突出闽南文化特色对古村古厝进行保护,打造“古桥、古庙、古厝、古树、古街”“五古丰登”,保持漳州“古早味”,体现闽南风的特色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对滨海建设进行控制,注重保护好“海岸、海湾、海岛、海滩、海水”“五海”资源,努力把漳州市打造成为“海上丝路”重要节点城市和先行示范区。,(三)“记住乡愁”,江东桥,千年古樟,古街牌坊,文庙,东山梧龙村,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四)“美丽宜居”,1、富美乡村,为落实省委“百姓富,生态美”要求、市委“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战略,市政府提出推进富美乡村建设的要求及

23、全市宜居环境建设总结推进会的要求,全市开展“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百个富美乡村创建活动。在以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合理布局,注重特色、保护生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产业为魂、一村一品的规划原则指导下,规划宜居、宜业、宜游的漳州富美乡村,实现“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特色鲜明,民主和谐”的建设目标;全市93个乡镇(除纳入县城城市建设用地的镇外)重点选择一个中心村开展“富美乡村”规划编制试点工作,作好生态、产业、人居环境三方面的工作,凸显“一村一品一特色”,传承传统文化,彰显闽南风格;加大规划编制经费投入,市政府将按“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每个规划试点村10万元的规划编制经费补助;县、镇两级政

24、府按相应的配套进行投入,保证每个规划试点村的规划编制经费不少于20万。,二、重点建设项目支撑,长泰县按照省市委、政府提出建设“900平方公里全域景区”、“县域看长泰”等要求,全力建设城乡宜居环境,被确定为全国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试点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省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美丽乡村创建示范县,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四)“美丽宜居”,2、全域景区化,福建省人民政府2014年9月26日以闽政文2014312号文正式批复漳州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实施。批复要求要认真贯彻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及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定位为引领,推进

25、“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三城融合;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构建市域“两区、两群、两带”的城镇体系布局,逐步把漳州建设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海峡产业合作先行区。,结 束 语,“田园都市、生态之城”是对漳州新的城市发展阶段的高度概括,也是在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背景下对城市差异化发展的准确把握,更是对漳州特有的山水生态环境的深刻认识与提升。在“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发展目标引导下,着力构建田园生态型城镇体系,正是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对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为福建省建设生态城市作出实践。“田园都市、生态之城”不仅将为全漳州的市民带来更全面的福利,同时也将提升福建省的生态水平,提升全省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