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36528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全国全区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切实提高我区“互联网+教育”建设及应用水平,根据省市“互联网+教育”实施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深化改革创新,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和教育治理新模式,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推进

2、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二、工作目标以推进徐州市教育现代化为核心,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工作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到2023年,基本建立信息化融合创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的新模式,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城乡、校际、群体差距明显缩小,实现我区教育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工作原则(一)立足实际,适度超前。立足我区中小学校教育

3、信息化水平建设实际,科学合理定位,在各项建设方案及相关软硬件配备好用、易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使用成熟的、先进的、前沿的方案与技术路线,适度超前,确保信息化设施5年不落后。(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对我区2019年-2023年“互联网+教育”工作进行总体计划,分步实施,每年安排一定建设和应用项目,稳妥推进,确保完成“互联网+教育”体系与本区实际相适应。(三)应用驱动,创新引领。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学、教育管理和决策等应用为核心,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整合优化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应用系统,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互联网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教学深入开展

4、,以应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通过探索和积累,形成“互联网+教育”建设应用和人工智能教学育人新模式。(四)重点突破,示范带动。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信息化和大数据支持下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教育云应用和创新素养教育有机融合等领域进行重点建设,组织深度应用,实现重点突破。通过部分学校融合应用试点、“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示范校建设等示范带动方式,树立典型,带动全区“互联网+教育”发展。四、重点任务(一)提升教育云平台应用水平。L充分应用徐州教育云。充分利用徐州教育云提供的智慧校园、教学助手等各种应用为教育管理、教师治理、教育发展评价和教育决策等工作提供基础支撑,提高我区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2

5、 .加强教育城域网建设。2020年,依托网络运营商,建设物理实体和虚拟构架相结合的徐州教育城域网,为个性化应用奠定基础。由网络运营商为各中小学、幼儿园提供统一的网络维护服务,确保出口带宽和网络安全。围绕城域网,开展区域网络教研、名师在线课堂、优质资源库建设等活动,做好本地特色资源征集、共享等工作。(二)全面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全覆盖。3 .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组织全部专任教师注册开通徐州教育云学习空间。2021年底,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到100%,80%的教师利用空间开展教学教研活动;50%的适龄学生利用空间开展学习活动;到2022年,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实现全覆盖。实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

6、培训计划,每年培训50名校长、500名教师,积极组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评比等活动,以比赛推动应用,不断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质量。(H)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素养教育。4 .促进“互联网+教育”融合应用和“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深度融合。支持学校通过自主创新、与发达地区学校合作等方式开展“互联网+教育”整合应用试点,探索新的管理方式、教学方式。2021年,扩大试点范围,加强信息化与创新素养教育融合,开设创新素养教学课程,建立创新素养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教学等信息化方式开展教学。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科技创新类比赛,展示我区创新素养教育成果。20

7、20年底,开展全区“互联网+教育”建设和应用中期评估,举办“互联网+教育”展示交流活动、创新素养培训和现场观摩会等活动,邀请专家指导培训创新素养教育。2019年-2020年,建成4所“互联网+教育”智慧校园示范学校、8T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完成30堂创新素养教育精品示范课。到2021年,形成一批“互联网+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融合应用特色成果,以创新素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综合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师生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四)提升“互联网+教育”达标区基础建设水平。5 .实施“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工程。2021年前,完成数字校园建设,补齐“三通两平台”建设短板,分年度更新学校老旧信息化设备

8、,实现中小学校(含幼儿园)、中职校宽带网络带宽普遍达到200M以上,500人以上学校达到500M以上,Wifi等无线网络覆盖率达到70%以上。依托徐州教育云,建设“在线互动课堂”,实现校际间优质资源共享和网络教研常态化,实现“互联网+教育”应用常态化、特色化。(五)利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6 .推进教师智能助手创新应用。深入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与人工智能有机融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助推教师培训改革,提升教师治理水平,提升教育扶智实效。2020年初,启动试点工作,遴选5所以上中小学校作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学校,开展智慧教学应用。各试点学校引入教学管理

9、、学科工具和人机对话等教师教学智能助手和配套教学资源,实施教师教育行为智能化监测,为教师智能推送备课资料。鼓励教师应用智能助手开展教学,进行学生管理、学习任务分配等工作,通过智能助手跟踪学生的学习表现,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针对性。2021年,智能教学助手应用形成常态化。7 .加强智慧教学环境建设。各人工智能教学试点学校每校建设1个基于大数据、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人工智能教室或1个虚拟现实教学(VR)教室,以便组织开展智能化教学。依托徐州市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开展教师智能研修培训。支持学校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课改、教改特色应用,实施精准教学。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教育研究开发、设备实验

10、学校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样本,吸引鼓励全国、全区各地人工智能、信息化机构和企业来徐州投资开发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教学项目,建设人工智能教学培训研修、体验基地,建设教学助手研发实践基地,建设教育大数据应用分析基地。8 .推动教师智能研修全覆盖。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培训,加强人工智能骨干引领人员的培养,实施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智能教育领导力和智能教学能力专项研修,每年培训50名校长、500名教师,形成一批引领智能教育发展的“种子”。2021年-2022年,开展人工智能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师智能教育体验等培训研修活动,完成人工智能课程全员培训。组织城市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教师专项智能教育培训。实现远程同步智能课堂教

11、研和教师研训“智能手拉手”结对关系全覆盖。到2021年,实现教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智能研修全覆盖。(六)加强网上党建工作阵地建设。9 .用好“智慧党建”活动平台。深入全面应用徐州市智慧党建云平台,组织党员参加在线理论学习、党务管理、交流互动、信息收集和实时监管等工作。根据徐州教育局党委要求,积极参与徐州教育系统党员在线学习、志愿活动和专家在线指导、政策解读、理论研究等活动。(七)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和立德树人工作。10 .用好网络思政平台。按照徐州教育局党委统一安排,组建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联盟、思政课教师联盟,促进线上线下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系统意识形态教育。2020年,总结优秀经验和案例,加

12、强推广应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既“键对键”又“面对面”。2020年,形成形态丰富、主题鲜明、技术先进、服务全面的新型校园网络矩阵。11 .实施网络育人试点工作。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网络育人全过程,每年组织中小学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校园网络文化节、网络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文化作品创作。利用徐州教育云“中小学德育课堂”开设中小学时事政治网络课程,加强党情、国情、区情和形势政策教育。组织实施网络教育名师培育计划和校园网民“旗手”培育计划;利用全区及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名师资源,探索开设“优益思大讲堂”,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机制,培育一批网络教育名师。202

13、1年,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智慧思政”网络育人新模式。(八)深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12 .建立教育治理大数据应用机制。积极做好各类教育数据采集工作,充分利用徐州市教育管理数据统计与分析决策系统为徐州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增强教育决策的科学性。13 .建立教育管理督导服务智能系统。全面使用江苏省教育厅建成的薄改、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重大工程项目实时监测系统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系统,完善徐州市教育系统计划管理和校园安全应急指挥体系。(九)推进网络精准扶智行动。14 .支持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加强我区农村学校在线互动课堂建设,2020年底,确保所有农村薄弱学校至少和1所城区或城郊优质学校结对,

14、按需开展互联网条件下的在线课堂教学。2021年,全区农村学校实现在线互动课堂全覆盖,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实现同步上课、数据互动、一体评价。2022年,在线互动课堂应用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一批典型应用模式,农村学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十)加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15 .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认真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健全网络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确保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安全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与区网信办、公安局建立网络安全协调沟通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专项检查和安全评估。开展学校网络安全管理员培训,建立教育行业网络安全专家团队。到2021年,网络安全综合治理、等级

15、保护和漏洞监测预警等工作常态化,教育行业网络安全工作水平大幅提升。五、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我区“互联网+教育”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建立政府部门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协作配合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各项工作。各中小学、幼儿园要建立“一把手”责任制,各校要建立校领导担任首席信息官(ClO)制度,全面落实各项任务。组建徐州市“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学专家委员会,聘请部分业内专家、学者和本地人才担任成员,为我区建设应用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开展年度评估和研讨。建立经验推广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加强示范引领。(二)加强统筹推进。对“互联网+教育”建设应用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编制徐州

16、市“互联网+教育”实施方案,建立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的推进机制,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形成明确的责任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互联网+教育”综合探索和专项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区工作。定期开展培训、举办各类交流、观摩活动,总结推广经验成果。(H)加强投入保障。建立“互联网+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落实政府投入主体责任,统筹整合教育经费,优化支出结构,保障年度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健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机制,积极为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提供学生等大数据样本,吸引外地企业、研究机构到我区投资建设开发“互联网+教育”和人工智能教学项目、产品。(四)加强人才支撑。加强“互联网+教育”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成立徐州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具体负责“互联网+教育”组织实施工作。教研室和各学校要遴选一批富有教育经验、专业技术扎实、综合素质过硬的教师,组成“互联网+教育”推进工作队伍,加强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和实施,培养一批专业化人才,通过人才引领带动“互联网+教育”工作深入推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