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流派方法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流派方法论.ppt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方法论,西方经济学的六次革命,1.第一次革命-古典经济学1776年斯密国富论标志着第一次革命的到来全书的思想基础是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创造财富,并用经济自由主义去贯通经济学理论,力行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创立了比较完整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2.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19世纪70年代,瓦尔拉斯、杰文斯、门格尔提出了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认为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是取决于主观评价,从而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生产费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创建了效用价值论,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这些概念和原理成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进行总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此时,经
2、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在数量的资源的约束内如何找到满足或实现消费者和生产者收益最大化的均衡点的问题经济学文献开始出现了数学公式、联系方程等后来的边际学派分为两派:一个是以心理学为分析基础的心理学学派,以奥地利学派的门格尔为代表;一个是以数学为分析工具的数理学派,以杰文斯和瓦尔拉斯,3.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20世纪30年代 凯恩斯 通论凯恩斯与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决裂,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进行了颠覆性的变革,使经济学的视野从以自由放任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均衡价格分析中开拓出来,创立了以有效需求理论为基础的国家干预的宏观经济学思想。凯恩斯反对代表新古典经济学传统理论观念的萨伊定
3、律,强调总需求对决定国民收入水平至关重要的作用,4.第四次革命-货币主义在古典经济学中,学者认为供给创造需求,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所以资本主义是均衡的,在这种均衡的经济中,货币是中性的,货币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般的物价水平上。凯恩斯否定了供给创造需求,认为是需求创造供给,资本主义经济不会自行达到均衡,货币对经济的运行具有实质上的影响,经济体系更不会总是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上运行。所以凯恩斯主张政府采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于经济进行干预。弗里德曼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不稳定,主要是因为货币因素的扰动造成的,货币是支配资本主义经济中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动的唯一重要因素)因此,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
4、货币问题,弗里德曼认为: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经济只能起负面作用,只有回到古典经济学去,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与适当的货币政策才能稳定经济,让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实现充分就业第五次革命-斯拉法革命20世纪60年代斯拉法复兴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价格理论,对新古典经济理论体系进行了批判。批判了马歇尔的厂商理论以及完全竞争模式,重新检验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它与琼罗宾逊的资本积累论#一起推动了新剑桥学派即新李嘉图学派的形成,在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被称之为$第五次革命,第六次革命-理性预期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滞涨现象理性预期学派批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主要集中
5、在几个方面:一是凯恩斯主义所宣扬的经济总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固定关系是不存在的(如菲利浦曲线);二是夸大了政府干预的作用;三是忽视了理性预期的作用,这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最重要缺陷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具有最大化自己利益的行为和理性预期,提出了理性预期假设以及自然率假说(政府行为的可预测性),古典经济学-威廉配第,1.价值论-赋税论1)商品价值来源于劳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自然价格:价值,即与商品价值相一致的价格,生产商品与实际需要的劳动数量一样的商品价格-供等于求时的商品价格-分析其他问题的基础政治价格:指按生产商品时“超过实际需要的劳动数量而实际耗费的劳动数量和多余开支所需
6、要的费用来计算的商品价格-供大于求时由市场决定的商品价格。2)价值的决定,各种商品价值权衡比较的基础问题。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各种商品价值权衡的基础就是劳动时间,3)商品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之间的关系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同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变化,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价值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单位商品价值增加。-一定时间内劳动量所产生的价值一定价值量的确定上区别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一定时间的复杂劳动,可以折算为若干倍的简单劳动4)评定价值的两种自然单位和工资决定价值两种自然单位:土地和劳动工人的工资来决定商品的价值,也就是用劳动力的价值来决定商品的
7、价值。,分配论-工资、地租、利息和土地的价格工资依据:工资的自然基础就是工人为了“生存、劳动和传种接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工资等于维持工人最低限度生活资料价值地租:是收获景(土地总产品)减去种子(代表全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以后的剩余产品,即农业总产品价值扣除了生产费用后的余额利息和土地的价格:利息是“货币的租金”,是货币所有者在出借货币给别人期间,由于自己不能随便使用货币而向借入者索取的补偿-机会成本土地价格看作是预先获得的一定年数的地租。例:一块土地的价格等于21年地租的总和,货币论:货币价值的实体就是劳动。货币(金银)和其他商品一样都是劳动的产物-二者有价值的基础就是都含有
8、劳动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而且认识到货币在充当价值尺度时,它本身的价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商品的价格(用货币去表现的商品价值)也会随之变动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能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方法论特点,1.他第一次系统地讨论了经济学的方法论问题,并由这一方法出发,试图探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经济现象的本质,由此把经济学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例: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问题可仿照解剖学的原理加以测算,以此分析其职能,精确其数量,然后可以通过实践检验或演绎推理的方法来求得科学的结论。2.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数字、重量、尺度来表达自己想说的问题,并据以探讨现象和规律的
9、关系例:根据一定年数乘年租额推论出地价。对于地价的估计,用地租*年数得出土地的价格。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现象的观察确定年数大约为21年。,3.在经济分析中所广泛采用的政治算术的方法,也就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即通过对大量的感性材料和经验事实的数量考察和比较,从许许多多的个别事实中得出一些一般结论。例:一个专门开采白银的人在一定时间内采掘了20盎司的白银,另一个专门生产谷物的人在同一时间内生产了20蒲式耳的谷物。配第认为,在这种条件下,当白银与谷物相比较时,两者的价值一定相等他从1蒲式耳谷物和1盎司白银的对比中,发现了两者存在着共同的地方,即两者都耗费了人类劳动,由此得出了劳动是一切价值相等和权
10、衡比较的基础,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学派,主张:反对凯恩斯的观点,认为财政政策重要,而货币政策不重要理论:货币需求理论传统的货币理论:1)费雪方程式MV=PT T:商品交易总量 如果T一定,则V一定,那么P会随着M的增加而上涨。结论:要保持物价稳定,只需要一个稳定的货币政策2)剑桥方程式M=KY Y=PT K=1/V k: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含义同费雪方程式一致 结论:K、T为常数,P、M同比例变动,要控制物价水平,只需要控制货币数量,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原理=资产需求理论采用剑桥方程式对货币需求量的分析方式,按照供给和需求原理分析货币与物价之间的关系货币需求主体有两个:财富所有者
11、和生产性企业1)财富所有者货币需求理论与消费者需求理论是一致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取决于总收入(预算限制)、各种商品的效用、消费者偏巧。货币与其他形式的财富一样为财富所有者带来效用,于是对货币的需求就取决于3个因素;总财富、不同形式财富的收益、財富所有者的偏好,总财富:总财富是收入的源泉,用r将总财富和收入联系起来Y=rW W=Y/r 不同形式财富的收益:持有方式不同,收益不同,追求效用最大化,对财富进行合理分配持有方式,使最后一单位的各种财富的收益相等。财富的5种形式:货币M,债权B,股票E,实物商品G,人力资本H这5种形式都要受到P的影响,即都是名义上的,每种形式财富的收益表示方式如下,以债
12、权为例:收益来自两方面,一是票面利息,而是由于债券价格变动所带来的收益,与时间有关其1美元债权收益表示为:,1美元股票的收益表示为:1美元实物商品的名义收益:人力资本:以w劳动力的价格工资来表示财富所有者偏好:假定财富所有者对五种财富形式的偏好是一定的,对兴趣和偏好产生影响的这类变量可W表示为效用自变量M综上所述,财富所有者的货币需求函数为整理:,生产性企业:货币的需求理论与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理论是一致的,对某种生产资料的需求取决于该生产资料的成本、可替代资料的成本、该生产资料所能产生的产品价值,即企业对于货币的需求就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作为货币替代物的资源的价格、每一美元货币所能产生的产品价
13、值1)企业持有货币的成本:与取得货币的方式有关,债券、股票、现金等,与财富所有者各种持有形式的影响因素基本相同2)作为货币替代物的资源的价格:有多种方式甚至无穷种方式可用来节约货币,但基本不存在特别接近的替代物能够巧替货币的功能。3)每一美元货币所能产生的产品价值:单位货币所能带来的产品价值取决于生产条件,即生产函数。效用u可用来表示影响生产条件的因素,并可用企业总产出与货币总支出的化率y来表示单位货币的产值。,如果将变量u的含义扩展,既影响财富所有者对货币的需求,又影响企业对货币的需求,那么用来描述财富所有者货币需求的函数:方程3-7、3-8、也可u用来描述商业企业的货币需求。找出货币需求函
14、数和供给函数之后,利用供求原理分析货币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弗里德曼-方法论特点,1.分析方法为一种动态方法,他将交易量从原来的既定常数解释为上述各种经济变量均衡过程的结果。传统货币学说认为交易量T为一个固定的常数,但是弗里德曼在构造货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中均引进了时间,根据货币的供求原理从而得出T是各种经济变量均衡过程的结果。2.在理论的作用方面,提出理论的作用是预测。传统的理论的作用是解释和预测,解释需要大量的历史资料,历史资料很重要;弗里德曼认为理论的作用就是预测,所以在理论的构造上面不需要很多的历史资料,这些历史资料的作用就只是用来预测,重要性下降,3.吸收了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但
15、是他的经济学方法论是实用主义将理论体系分为两个部分,是抽象模型和应用规则,这种分析方法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理论构建好之后采用证伪主义来进行检验。用预测结果是否准确来验证理论是否正确证伪主义:不是拼命去证伪一个理论,而是通过不断地证伪,将一个理论或假说逐渐精确化。实用主义:实证经济学就是要解决政策性分歧,建构理论的目的在于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经济问题。,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背景: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变化:(凯恩斯主义VS新古典主义)在经济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政策三个方面,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进行了
16、变革理论:就业理论与有效需求原理、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物价理论、经济周期理论方法:复活了重商主义曾经使用过的宏观总量分析方法,克服了此前传统的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分开的“二分法”,将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合为一体。这一做法开辟了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新时代。政策:反对“自由放任”和“无为而治”的传统做法,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特别是,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功能性的财政预算政策,主张以赤字财政政策来解决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问题。,就业理论与有效需求原理,1.充分就业:萨伊定律(供给能为它自己创造需求)只承认自愿性的失业和摩擦性的失业,凯恩斯提出“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状态
17、是指无非自愿失业的状态2.有效需求原理失业原因: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令Z为雇用N人所产产品的总供给价格,Z与N之间关系,可写作Z=(N),称之为总供给函数(AS)。同样,令D为雇主们预期由雇用N人所能获得之收益,D与N之关系可写作D=F(N),称之为总需求函数(AD)N取特定值,DZ,商家有利可图,加雇工人,N继续变化,当D=Z停止,利益最大化就业量取决于AS与AD相交点时的值,这就是有效需求,E点:对企业家最有利的一点充分就业点与E点不一定相一致(投资需求足以填补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价格与总需求价格之间的空隙时一致)有效需求不足是常态45度线(每点表示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三个基本心理“规律”
18、,边际消费倾向“规律”,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之为消费倾向。C=F(Y)C表示消费量,Y代表收入 MPC=C/Y;APC=C/Y。凯恩斯强调消费倾向的稳定性,认为“消费倾向是相当稳定的函数”结论:收入增加,消费需求越来越不足,从而消费部门的生产和就业都会受到阻碍;在收入和消费之间会出现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这时如果不相应地增加投资量来填补这个缺口,那么有效需求总量就会降低,从而使得企业家不得不缩减生产,解雇工人,使社会产生非自愿失业,边际效率“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等于使投资的未来收益(预期的而非实际)等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C)的贴现率或者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使用该资本品的预期利润率投资时考
19、虑r和利息率i的关系:ri时,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利息率,愿意投资,流动偏好“规律”,流动性”:是指各种资产在不损害其原有价值的条件下,变为货币(即现金、纸币和银行存款)的难易程度三种流动偏好理由:交易动机(日常生活);谨慎动机(紧急事件)投机动机债券市场价格为,债券票面固定收益为R,市场利息率为ii过高时,P价格低,若不买债券,损失利息大,预期i降低,P价格上升,出售无损失i较低时,P价格高,持有现金,损失利息少,预期i提高,P价格下跌,损失大结论:利息率和货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是,高利率时,货币需求量低;随着利息率的下降,货币需求量增加,方法论特点,1.运用总量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心理预期分
20、析法总量分析法:研究对象不是传统的把社会看成单个个人、家庭和企业的总和,研究的是总供求、总价格、总收入、总消费、总投资、总就业量。以一个国家为单位的“总量”。总量分析方法又包括流量分析法和存量分析法。重点运用流量分析法。流量分析法:对一定时期内有关经济总量变动及其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所进行的分析方法。例:收入的流量及其影响的总投资、总储蓄总消费的变动对就业量的影响。收入增加,由边际消费倾向规律可知,消费需求越来越不足,在收入和消费之间会出现越来越大的缺口,如果不增加投资,有效需求总量就会降低,从而企业家缩减生产、解雇工人,使社会就业量下降。收入变动引起消费投资量变化,进而影响到就业量的变化。,
21、非均衡分析方法:针对完善市场假设条件下的均衡而言。非均衡分析:在市场的不完善和价格不能自行调整供求的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调整到彼此相适应的位置上达到的均衡。例: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因为在当时的经济环境下,市场已经不能自行调整供求,凯恩斯在市场失衡的条件下提出通过国家干预来增加国民收入,进而使原来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就业量变为充分就业的状态。即在市场非均衡状态下达到的均衡,或是说在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心理预期分析方法:经济活动者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各种信息估测某一经济变量未来变化规律的期望值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研究主观心理预期和客观经济变量未来变化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经济心理分析方法。例:凯恩斯的三个
22、基本的心理规律中以流动性偏好来解释。流动性偏好里在利率水高或低时,人们愿意持有货币还是买债券。在这里,假设现在经济活动者了解到现在利率高,利率水平的高是经济活动者自己所掌握的现在的信息,因为目前利息率高,人们觉得利率已经不会再高,即预期利率会下降,预期未来利率会下降而决定当前采取的行动是持有货币还是债券。心理预期是经济活动者认为未来利率如何变化,客观经济变量是利率的变化。,2.突破传统经济理论二分法原理,提出自己的二分法传统经济理论二分法:把经济理论分为经济学原理和货币学原理,并且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多大的关系。经济理论分析实际变量的决定,货币理论分析价格的决定。凯恩斯的二分法:把经济学分成两个方
23、面。一个是单个行业和厂商理论以及既定数量的资源在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和报酬理论;另一个是从整体来看的产量和就业理论。把经济学分为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第一个方面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第二个方面属于宏观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内容。,3.怀疑演绎逻辑,经济学方法带有很强的归纳实证特点演绎逻辑:把所讨论的经济问题分化为各个独立的要素或变量,通过假设割断他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经济问题。缺点:一旦假设出现问题或假设不精确,整个推理和结论也就失去了精确。凯恩斯的著作通论中,认为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的不足,有效需求以国民收入来表示,而国民收入取决于消费和投资,消费与投资之间是有联系的。在分
24、析国民收入与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变动情况及对就业量的影响时运用了的经济学方法体现了归纳实证的特点。,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理论:1.理性预期假说在具备相同的信息条件下,厂商的期望(或在更一般的意义上,主观的后果的概率分布),趋向于接近理论的预测(或客观的后果的概率分布)。”解释:对某一经济变量的估计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参与经济生活的人必须充分运用一切信息包括各种经济理论模型来求出数学期望值。预期会有偏差,只要估计值接近均值就可以,强调人们一旦发现错误就会立即调整,是估计值接近均值,并不会再犯这种错误。,2.自然率假说和政策无效论弗里德曼:自然失业率卢卡斯提出自然率,在既定的微观经济结构中,私人经
25、济单位依据对通货膨胀率的正确预期而产生的相应行为所形成的特定的总产量、总就业水平或总失业水平。实际发生的总产量、总就业水平、总失业水平与自然水平的关系取决于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实际产量对于其自然率的偏离是与实际价格对于预期价格的偏离成正比的,用方程表示为:Yt、Yn、Pt和t-1Pt分别表示实际产量、自然产量率、实际物价水平及在t一1时期人们预期到t时期将会有的物价水平的对数,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具有理性预期能力的人们利用一切信息预期到一切与经济状况有关的政策变动的影响,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抵消这种影响,这样实际产量和就业水平不可能偏离自然水平结论:无论就长期或短期来
26、说,系统的政策必将是无效的。,理性预期学派-方法论,1.将预期引入经济学分析中来这种理性预期比之前的静态预期外推式预期和适应性预期等非理性预期都要科学,也更接近实际。但是夸大了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强调了企业的预期,忽视了政府行为的预期,认为企业的预期可以完全抵消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这是不符合实际的。2.以经济人作为假设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性人从人性中抽象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新制度经济学,假设:基于对新古典经济学假设的批判1.完全理性行为不现实否认经济人理性假设,用有限理性代替完全理性 完全理性与现实不符有限理性:它是指决策者在认识方面要受到知识和计算能力两
27、方面的限制 2.无摩擦的完全竞争市场交易并不存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价格是资源配置的信号,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资源的利用和使用资源的决策都是通过价格并以价格为指导的当且仅当市场资源的替代率=资源市场价格之比时,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以,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制度不存在,整个世界是和平的,所有的变化都可以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不存在交易费用、信息费用和不确定性,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即如果不存在任何妨碍交易的障碍,资源的配置都会是有效率的,货币及各种经济制度也不会出现。现实生活中,任何经济行为都有交易费用,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或服务,而是各自的权利,于是就必须建立相应的产权制
28、度来界定产权边界。3.最大化假说和均衡分析过于狭窄和简单新古典经济学所关注的是在既定的所有制财产结构下如何解释市场的作用,如何建立市场行为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模型。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就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的切点。这一假设只有在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完全理性的经济主体、市场交易不受限制、完全信息以及完备界定私人产权这四个条件下才能成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这四个条件均不存在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利己主义,这种倾向会增加生产和交易不确定性,制度的功能在于能够提供一种人们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均衡分析中应该考虑制度因素,把经济过程中的个人行为纳入制度环境中,人的行为在制度下进行的,而不同的制度结
29、构与组织安排会以不同的方式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相应地带来不同的交易费用,进而影响人们的选择,影响经济效率。界定产权是有成本的。产权制度的建立和明确是为了使经济主体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从而降低交易费用,而产权的界定与否取决于经济主体对产权制度建立的收益成本比较分析。,方法论主要围绕着3个范畴:交易费用、产权、制度1.交易费用科斯认为,运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包括发现确切价格的成本和谈判与履约的成本价格是不确定的,由未知变已知是要付出代价的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把对制度的分析引入到资源配置的理论中去经济学认为资源稀缺,所以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而现在交易是有
30、代价的,也是稀缺的,所以需要配置,交易费用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引起的,想协调这种矛盾必须付出成本,也就是人们选择不同制度下生产与消费的机会成本,所以关键在于如何配置制度,2.产权不同领域对于产权的定义是不同的,但是从一般方面来说,要想准确的定义产权,必须在前面加一系列特殊的条件。一般来说,有三点是共同的产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这种权利必须是可以平等交易的法权,而不是不能进入市场的特权;(排除他人对所有物的控制权)其次,产权是规定人们相互行为关系的一种规则,并且是社会基础性的规则;(产权不仅包括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第三,产权是一权利束,它可以分解为多种权利并统一呈
31、现一种平行的结构状态。产权具有使用、收益、处置、交易权,3.制度制度无非是人们各种行为相互作用形成的并广泛存在的习惯或规则,其有形的表现是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包括家庭、企业、国家,其无形的表现是各种组织的行为,如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社会意识等。制度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习惯或规则,也就是一种约束而新制度经济学家引入制度的概念无非是为了在理论分析方法上坚持制度约束的选择分析,并把交易费用作为重要的约束变量,把制度选择作为解决经济问题的对策,从而使其分析方法更具有现实性。-模仿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1.新制度主义理论受个人主义支配,以个人主义去分析例如,产权经济学认为当交易
32、费用为正时,不同的产权制度对应着不同的效率和产出水平,产权制度只是个人行为刺激和反刺激的集合,个人效用和福利仍然是分析的落脚点。不同的产权制度对应着不同的效率和产出水平,所以我们要分析不同制度下的交易费用,通过对交易费用的比较来选择制度,但是新制度经济学者在选择制度上还是偏向于私有制的,而私有制的哲学基础就是个人主义,2.综合了多种哲学思潮,主要以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为主,同时又具有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特点功利主义: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交易费用理论为例,提出交易费用、计算交易费用,就是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来选择制度,这种原则就是以成本收益原则来行事,就是在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自由主义:极力推
33、崇市场自由,反对国家干预以前认为制度是约束自由的,但是新制度主义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把国家和制度也纳入了市场自由的轨道,认为制度也是一种商品,存在着供求双方,国家是市场主体,以自己的公共服务换取收入。,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既是个人主义又是制度主义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而制度主义不仅包括前者,还包括冲突与合作的关系,从博弈论应用到新制度经济学中就可以看出制度主义假定人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一览无遗,对经济过程的各个细节的完全把握无能为力,因此其无法把握具体的经济变量,而只能了解经济制度的模式及其对经济产出的影响。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对待经济问题的基本态度。团队生产理论就
34、有制度主义的某些特征。个人的有限理性不能解决问题时,通过企业内部制度机制的设计来解决问题,即让监督者这个个体分离出来并拥有剩余索取权,从而维持“最满意”的边际产出。,约翰.穆勒,1.确立了生产和分配法则的两分法对于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他确立了财产的生产是自然法则,财产的分配是社会法则。财产的生产的规律和法则具有和自然科学所说的真理一样的性质,即这种生产法则既不能随意选择,也不能随意更改。财富的分配法则认为是制度问题,个人和集体,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理,但是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所以对于财富的分配必须要获得社会的同意。缺点:没有看到生产与分配之间的联系,分配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生产,2.认
35、为地租是最大的不公平。认为谁都没有创造土地,所以土地是公有的,他只是被少数人占有收取地租,少数人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这是不公平的从公平角度出发,进行道德上的善恶评判。对于地租,他认为是农业资本家从剩余价值中分配的一部分,把地租分配给大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地租的产生:农业资本家、大土地所有者、劳动者,3.对经济自由主义“复归”的人性分析经济学中一直争论的问题关于政府干预与市场自由,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不可能是绝对的,只是强调的侧重面有所不同,但是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对于经济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的看法具有折中性,既肯定经济自由的积极方面,同时也认为经济自由的消极影响;对于国家干预主义又不是绝对的反对,把经济自由看成一种通例,把国家干预看成一种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