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精品教育.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学习就像拨河,不用功则退步。,()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来进行服务。,1、国际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有那些?,、国内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 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
2、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一、经济特区的创办,1.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随后,邓小平将特区经验,推向了更大的范围。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学思之窗,1、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
3、引进外资。2、靠近沿海,交通便利。3、广东、福建两省原有的经济基础较好。4、资源丰富。,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海南,1980,厦门,深圳,珠海,海南,汕头,汕头的观海长廊,与澳门相邻的珠海市拱北区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商业区,每天吸引着不少澳门人来这里购物。,今天的厦门经济特区已发展成为“闽南金三角”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南省省会海口市的海滨,2.经济特区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
4、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3.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1)、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 050项,外商企业13 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2)、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30多项“全国第一”),(3)、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 口”。,经济特区拥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
5、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人才、技术、知识密集型,4 经济特区的特点,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地带,沿海经济开放区,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1984年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会议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获得了经济特区的部分优惠政策,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
6、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中国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窗口、出口创汇的基地。开放区的目的是: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意义:沿海港口开放城市,加快了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2、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84年,14个城市),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85年后,4个),4、“走出去
7、”战略的实施(20世纪末起),“走出去”战略的内容:扩大境外投资规模;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发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拓展国际贸易方式,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根据课本以及看到的资料图片,找出浦东的地理位置、历史状况。,思考:,地理位置:,黄浦江东侧,经济落后于浦西,历史状况:,1.浦东的地理、历史状况,2.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思考:,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以及开发后所取得的成就
8、?,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3.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和取得的巨大成就,(1)有利条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2)巨大成就:A.创下许多第一,“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等,B.数字对比:,外贸出口:1993
9、年12亿 2002年136亿,1990年60亿 2002年1251亿,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5.53亿 2002年95亿,地方财政收入:,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中心城市,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有步骤的城市改造,高起点的城市建设,犹如“法术”一样,呼唤出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今天的上海,不仅处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而且处在中国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的交汇点上。面对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上海继续保持开阔、雅致、精明、沉稳的城市品格,永远向世界一流看齐,真正成为世界的上海。,世界大城市带之六: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以上海为中心,在长江入海口形成的扇形冲积
10、平原上,集聚了上海市、江苏南部与中部地区以及浙江东北部地区的1 6个地级以上城市、6 7个县及县级市、14 7 9个建置镇。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人口75 34万,占全国总人口的6%。创造了全国1 8.5%的国民生产总值、2 2.4%的工业总产值和22%的中央财政收入;完成了全国28.4%的出口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万元;聚集了近百个工业产值超过1 00亿元的产业园区和数千家巨型企业;世界5 00强企业有40 0多家在此落户。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人中小城市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和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 在一起,相互分工、互
11、补、交流和竞争,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密度最高的城市带。,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浦东,第五步:开放内地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第一步:拉开序幕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二步:开放经济特区1980年正式确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为经济特区。,第三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第四步:开放沿海地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环勃海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区。1988年海南省成为经济特区,1991年上海浦东也成为对外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12、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区域已从沿海延伸到广大内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练习:,听了”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回答下面两道问题:,
13、1、“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A 改革开放 B 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 包产到户2、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A 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 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C 促进深圳和香港经贸关系发展 D 在珠江流域大力引进外资,3、19世纪末的门户开放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最本质的区别是:()A 开放的领域不同 B 开放的对象不同 C 开放的方式方法不同 D开放的前提不同4、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背景不同: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基础不同: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指导思想不同: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前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