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的一封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好!今年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吧!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宣传片了解学前教育宣传月一、“学前教育宣传月”是什么时间开始?自2012年起,教育部将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是第12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二、今年的“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是什么?“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三、幼小衔接接什么?1幼小衔接,家长应持什么态度?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讲究策略。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受苦头
2、”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2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I)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
3、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IO)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12)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家长要踏好准备节奏“学习准备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过程。按一般而言,可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应抓紧学前、关注学中、延伸学后。3家长如何指导孩子作息规律?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
4、生活的重要方面。L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2.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3.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
5、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4家长应培养孩子哪些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3)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4)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5)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5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与老师沟通。(1)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时与教师作个别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地与教师互通信息,使双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家庭及学校中的
6、一些表现,您也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2)向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的,其在家中的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习惯,以及在向家人叙述学校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与教师作适当地沟通,以便教师更多了解您的孩子。(3)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6家长如何处理师生的关系?作为家长,可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与您分享。这时,您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好途径,您与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
7、让孩子觉得校园生活的快乐,从而加深与老师的亲近感。(2)多与老师沟通。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分歧,使孩子难以适应。这里,就要求您能够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教育的理念。如果对老师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家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要心存顾虑,这样反而容易产生误会,适得其反。(3)切忌与老师关系过分亲密。有很多家长希望通过送礼、请客吃饭等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以获取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照顾。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实不足取。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面临上学的“初期
8、”,而且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全期”,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而且要关注孩子的“习惯”。7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造条件。首先,您不要乱作比较,尤其不要把您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其次,您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长处,您不妨从日常生活中,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第三,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
9、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如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设置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8家长要培养孩子哪些学习习惯?学习习惯一般是指和学习有关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下的行为和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规范开始。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您特别要关心他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习惯,如:(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4)记忆和思考的习惯;(5)遵纪和守时的习惯;(6)合作和分享的习惯。相信家长对培养孩子这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也会持赞同的态度。9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作业习惯?在孩子刚入学时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
10、的作业习惯,对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很重要。为此,您不但要关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做到培养得法。您不妨从这几个基本的方面入手:(D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的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做自己的事情。(2)要注意让孩子定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要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3)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助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一般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够在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4)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后先作业
11、再玩耍的习惯。提醒孩子牢牢记住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再去做其他事情会更轻松,更开心。父母要从生活、学习、身心等各方面主动配合孩子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个过渡期。幼儿园老师的话“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发展才可以让孩子的学习长久受益,能力准备是幼小衔接的根本,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幼儿上小学的兴趣、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致家长一封信亲爱的家长
12、朋友:您好!今年是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出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每年的这个时候,幼小衔接,都会成为父母们的热议话题,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认识到,幼小衔接不仅是知识层面的衔接,更重要的是良好行为习惯与个性培养等素质能力的衔接。在这里,XX幼儿园向全体家长朋友发起倡议:让我们家园合作、科学衔接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吧!一、幼、小差异学习方式幼儿园一一以游戏为主,玩中学,30分钟/活动;规则意识幼儿园一一在成人的提醒下逐步养成规则意识;小学一一分科学习,有作业,45分钟/课;小学一一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幼小衔接衔接什么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
13、指导要点中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L身心准备:向往小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2 .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3 .社会准备: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4 .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幼小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这个过程看成择校、上培训班,而是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入手准备。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L孩子的生
14、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2 .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 .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误区二: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幼儿园孩子的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需要我们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
15、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幼小衔接,怎么准备?二、身心准备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教师、家长需要帮助孩子:L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2 .提升情绪调控能力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
16、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3 .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多动手勤思考。三、生活准备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
17、常劳动。在幼儿园阶段,教师、家长可以帮助孩子:1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影响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2 .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最后,引导幼儿
18、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3 .增强安全防护意识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4 .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四、社会准备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L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成人需认识到社会
19、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条件,支持他们习得方法、学会社交。日常家长可多带孩子出去玩或参与社区活动,和不同年龄的伙伴、大人交往,认识新朋友,扩大交际圈。2 .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他们做出好行为时,要及时予以肯定;如发现孩子说谎,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3 .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家长可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孩子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需要注
20、意的是,过程中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进步的动力会更大。4 .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有机会也可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五、学习准备激发兴趣,提高综合的学习能力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1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切莫为此
21、不耐烦,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2 .保持活跃的学习动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多为幼儿提供接触社会和自然的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听与说、阅读与反馈、理解与实践的能力,如:引导孩子做一些前书写准备,在看看说说、涂涂画画中学习汉字的构成,或尝试用学过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等。3 .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LSIiSI等。此外,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幼儿园说“幼小衔接”不等于“小学化”,不能简单地将幼小衔接理解为“知识经验的衔接”。成功的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传授,也不是小学教育模式的超前进行,而应该专注学习能力的准备。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教师、家长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衔接准备。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有序地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