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07542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美白对虾病害防治技术南美白对虾生长快,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235,幼虾经6070天左右饲养,可养成体长1012cm、体重1015g的商品虾,养殖成活率达80%,亩产达20Okg以上;南美白对虾抗环境变化能力强,对温度及盐度适应范围甚广,能在水温640C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15-38oC,最适水温2235;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可以在海水池塘半精养和精养;虾苗经淡水驯化后,可在纯淡水池塘中养殖。据研究表明,造成对虾大批死亡的主要病因是杆状病毒,如TSV桃拉病、白斑病等,它广泛存在于海水中的甲壳类、槎足类、小杂鱼等生物中,有时甚至存在于对虾亲虾和虾苗体内,在我国对虾养

2、殖的各个品种中都有该病毒发现,并常与弧菌等细菌交叉复合感染,导致养殖虾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国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几种主要疾病、病症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红体病【病原】杆状病毒【病症】体形消瘦,甲壳变软,红须、红尾,体色变暗、变红,镜检发现红色素细胞扩散变红,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容易分离,消化道特别是胃不饱满,肠道发红,并且肿胀;发病初期大部分病虾在水面缓慢游动,且靠边死亡,头胸甲出现明显的白色斑点。【流行情况】该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一般虾池发病后10天左右出现大部分对虾死亡,发病对虾规格约69cm,养殖时间约3060天,环境剧变时更易发生此病。【预防】(1)彻底消淤,定期泼

3、洒生石灰15g/m3,保持水质清洁;(2)投放无病的健壮虾苗,确保健康虾苗进入养殖环境;(3)高温季节,经常性向养殖水体泼洒光合细菌、活力菌、益生素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4)按饲料量的12添加FZO生物活性剂,可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及抗病力,按饲料量的2%3%添加活力菌可有效调节对虾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同时内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连喂710天。【治疗】(1)第一天全池泼洒二浪海因0.2g/m3或漠氯海因0.3g/m3,第二天停药一天,第三天再泼洒一次;(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环丙沙星Ig+鱼血散20g+EZ0一生物活性剂2g+Vc2g+肠炎停5g,连续投喂510天。2 .白斑病【病原】HUNBV

4、杆状病毒【病症】病虾离群、不摄食、肠胃内无食物,在池边缓慢游动,体色稍变红,头胸甲及腹甲容易揭开而不粘连,甲壳上可见白斑。【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68月份,一月龄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3-10天内大量死亡,死亡率高达80%-90%,是当前最常见的爆发性流行病之O【防治】该病目前虽然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对虾感染该病毒后也要有一定的条件才会发病致死,对虾是否感染杆状病毒发病死亡与对虾消化道内微生物群落(细菌群落)的组成演变和池水中微生物的组成有关,当其原有微生物群落处于生态平衡时,可抑制杆状病毒的感染;反之,病毒就可能在消化道内增殖感染,进而传播到对虾的其他器官如淋巴、肝胰腺等,使对虾发生病变直至死亡,

5、所以应进行综合防治。(1)全池泼洒澳氯海因0.3gm3或二滨海因0.2g/m323次:(2)将爬边的病虾捞出消毒,清除污染源;(3)按饲料量的12添加EZO一生物活性剂,可增强对虾的免疫及抗病力,按饲料量的2-3添加活力菌,可有效调节对虾消化道内微生态平衡,同时内服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连喂710天。3 .红腿病【病原】副溶血菌【病症】病虾活力减退,游动缓慢或沉于水底不动,食欲减退,头胸甲心区上方由原来的青色透明变为白色,后期变为淡桔红色,腹部游泳足、步足、尾扇变红。【流行情况】该病在各养虾区都有发生,常呈急性型,死亡率很高,每年的高温季节发病较多。【预防】(1)彻底清淤,保持水质清洁,合理放养

6、;(2)定期泼洒生石灰15g/m3或二澳海因0.2g/m3;(3)消毒5天后全池泼洒活力菌12g/m3或光合细菌5-10g/m3。【治疗】(1)全池泼洒二滨海因0.2g/m3或漠氯海因0.3gm31-2次:(2)每公斤饲料中添加鱼血散20g+土霉素0.5g,连续投喂7-10天。4 .烂眼病【病原】非O1.群霍乱弧菌【病症】病虾行动呆滞,翘首、葡匐于池底或水草上,不时浮于水面狂游或旋转翻滚。全身肌肉由无色透明逐渐变为深兰色浑浊,体色发黑不透明,眼球肿胀,由黑色变为褐色,进而溃烂,有的仅剩下眼柄。【流行情况】为低盐度养虾区的常见病,发生在6月下旬至对虾收获期,在高温季节较严重。病虾大多在5-7天内

7、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可达80%以上。【防治】(1)经常采用光合细菌、益生素等改良水体,保持良好水质;(2)疾病发生后,全池泼洒浪氯海因2次,每次用量为0.3g/m3,同时内服氧氟沙星,添加量为0.1%,连续投喂34天。5 .丝状藻类附着病【病原】丝状藻类【病症】病虾体表被丝状藻类附生,不能正常生长,久不脱壳。【防治】(1)经常泼洒活力菌12g/m3,调节水质。(2)全池泼洒青苔宁0.3g/m3或螫合铜0.8-1.2gm31.2次。6 .固着类纤毛虫病【病原】聚缩虫、单缩虫、果枝虫、钟形虫等。【病症】镜检可见大量虫体充塞于鲤丝之间。【流行情况】主要发生在水质不洁、含有机质多的水体中,虾的越冬、育苗、养成各阶段均可发生。【预防】(1)经常更换池水,合理投饵;(2)每15天左右全池泼洒一次虾蟹纤虫净0.75g/m3o【治疗】(1)全池泼洒虾蟹纤虫净0.75g/m3,若病情严重,隔天再泼洒一次;(2)全池泼洒新洁尔灭0.5g/m3+福尔马林IOg/m3药浴3小时,然后大量换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