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卫生健康发展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一、目标要求到2025年,适应时代新要求、满足群众新期盼、体现特点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城乡区域资源布局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更趋均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医疗服务整体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健康建设迈上新台阶。二、主要任务(-)实施公共卫生能力提升建设L加快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室设备配备。推进疾控中心建设,完善疾控中心实验室设备配备,参照省级标准,完成对
2、疾控中心设备配置。推进疾控中心升级改造,提升疾控卫生应急处置能力。2、实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制机制,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监测预警、救援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以省立医院为主建设一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10支紧急医学救援队伍,提升突发、新发传染病46小时内的快速病毒鉴别能力。3、开展市县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卫生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设市级突发化学中毒事件应急救援基地,提高市级突发化学中毒事件救治能力;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县医院人员检伤分类、现场医疗救治、生物样品采集、公众健康监护、医学洗消、临床救治等能力建设。4、建设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和指挥决策信
3、息系统。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为核心,建设向上连接国家,向下连接各市、县(区)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应急队伍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管理和指挥决策信息系统。5、完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在疾控中心建设综合性应急作业中心;加强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一队处置能力,力争成为国家级队伍;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等实验室建设,提升应急检测能力水平;加强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建设。6、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救治能力建设。开展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改造。新建、改扩建IOO个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儿童专科医院等发热门诊,优化服务流程,实现服务闭环管理,配备完善患者候诊、检查和隔离留观等功能区域内各项服务设施设备及服
4、务功能。按照发热诊室设置标准新建或升级改造20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配置传染病防控有关设施设备。7、实施传染病床位建设。按国家标准要求,每个设区市建设传染病专科医院或相对独立的综合医院传染病区;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综合医院设置规范的传染病区或分院。(二)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服务能力L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支持三级综合医院建设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呼吸诊疗中心,提升综合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达标建设,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创建活动,力争到2025年底超过50%的基层医疗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荐标准。2、提升医疗水平建设。实施新
5、一轮医疗创双高,支持建设1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巩固加强建设20个原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加强呼吸、重症、急救、麻醉、病理、护理等薄弱专科建设。3、加强疾控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按照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标准,全面加强市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成辐射闽西南的区域中心。常住人口超过100万人的疾控机构设备配置基本达到设区市水平。推进区级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加快配置一批急需基础的微生物检测和理化分析设备,促进提升体系能力水平。4、规范社会办医建设。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将社会办医纳入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及评价体系,加强综合监督管理,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院持续运
6、营给予补助;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给予补助,力争到2025年社会办医院床位数占医院床位总数比例达到30%o(三)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L推动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建设。以县域为单位,打造一批涵盖婚前、孕前、孕产期、产后和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妇女更年期等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每年择优支持35个县(市、区)开展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县建设。2、提升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推动具备助产技术服务资质和开展儿科、儿童保健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进一步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制定二、三级综合医院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考核标准。争取到2025年在除外的其他8个地市至少有12所二
7、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完成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3、加强产前诊断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配置相关先进设备,提升20家产前诊断机构实验室能力。2025年建设5个产前诊断机构实验室。4、推进普惠性托育园建设。加强部门协作,综合采取规划、土地、住房、财政、金融、人才等措施,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普惠性托育园覆盖率,提高婴幼儿家庭获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托育机构,支持幼儿园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提供托育服务。2025年,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力争达到14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3个。指导、监督托育机构按照托育服务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置和提供服务。(四
8、)持续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省立医院开展省老年医学中心、协和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底,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o将老年医学人才作为紧缺人才,持续开展培训项目。制定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实施方案,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和健康服务。持续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到2024年底建成一批评定一批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指导继续拓展以家庭病床为主要形式的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推动开展家庭病床试点。组织各地开展老年口腔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安宁疗护省级试点工作,建设省级安宁疗护培训基地。加快落实医养结合发展若干措施,围绕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方便老年人日常出行、
9、提升为老年人服务质量等方面,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五)加快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以及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支持中医医院空白县建设中医院;持续支持10所列入国家全面提升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人才提升工程,遴选IOOO人开展第二批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工作,遴选500人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组建1支高水平重大救治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六)强化职业病防治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善省、市、县三级并向乡镇社区延伸的职业健康技术支撑体系建设,2023年启动职业病防治控制中心职业病诊断机构建设,到2025年实现每个设区市至少有1家诊断
10、机构目标;继续实施到市病康复站(点)能力提升建设,到2025年将建成30个康复站,实现常住尘肺病患者达到100人的乡镇都建设1个康复站。支持职业病防治工程监测中心、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建成比较完善的防尘、防毒、防电离辐射、防噪声四防实验室,提升职业病防治基础能力和科研能力。(七)支持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科研创新发展L推进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高水平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建设10个以上省级临床研究中心,力争获批3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推进预防医学研究院、妇儿医学研究院建设,加强非人灵长类生育调节技术评价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建设。2、支持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
11、建设。推动高等院校等规划新建12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省级菌(毒)种保藏(保存)机构,市级疾控中心规划建设3个及以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县级疾控中心规划建设1个以上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3、加快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项目。组织开展卫生健康中青年科研重大项目,精选支持50个左右科研项目;组织开展卫生健康中青年领军人才研修培养项目,遴选支持30名左右人才赴国内(外)研修;开展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工作,引进拥有国际先进或国内一流的医疗卫生人才及其带领、配合的人才团队;开展卫生健康客座专家引进工作,柔性引进一批科研或临床成果领先的卫生健康专技人才和管理人才。实施三个一批基
12、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项目。支持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预计3000名基层医学人才,其中2023年1000人左右,2024年1000人左右,2025年IOOO人左右;预计定向培养2000名本土化医学人才,其中乡镇卫生院1500人,一体化村卫生所500人;预计培训4000名左右农村医生提升执业能力,鼓励乡村医生学历提升。4、继续开展乡村医生规范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技能训练和临床跟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每年对在岗乡村医生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合理用药、中医中药等基本知识技能轮训。(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L加强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推动多码融合在医疗健康服务领域应用,持续优化完善卫生健
13、康公众服务平台。2023年底前,初步建立卫生健康公共服务平台,2024年底前逐步完善,并入驻通提供服务,并在直属医院及部分地市率先推广多码融合应用。2、推进卫生健康信息共享协同。依托电子政务云建设基础,构建数字健康云平台,提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基础支撑能力。推进三医联动一张网,促进跨部门数据共享加强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监管。加快推进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影像资料共享调阅。2023年底前,联合建立三医联动合作协议框架,先行完成公立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应用;2024年底前,围绕三医联动数据共享,在行业监管、绩效评估、便民服务等方面开展多方面合作,建立影像共享交换平台;2025年底前,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推
14、广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影像共享调阅应用。3、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统筹推进基层卫生信息系统功能拓展升级,加强与县总医院的信息互通共享,促进县域医疗卫生信息一体化。完善省级血液联网和职业病体检等信息系统功能,加快实现全省联网。建立完善防控信息平台,发挥三公(工)一大融合协同机制,拓展平台对流行病学调查溯源信息管理、重点人群区域信息排查、传染病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平台支撑能力,提升防控信息化水平。实施省级应急作业中心建设,逐步推进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提升支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化水平。2024年底前,对基层卫生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升级;初步建立流调溯源信息管理系统和发热预警监测信息系统等,助力
15、防控。4、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应用平台建设。以医疗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据汇聚为先行,探索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有效模式,启动健康医疗大数据汇聚平台建设。鼓励医院开展临床科研数据中心建设,构建临床科研数据中心,开展临床科研应用、临床数据分析等方向的应用。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省内重点专科联盟为龙头,建立专病专科数据库及Al模型,面向全省提供互联网+便民惠民服务。2024年底前,建设一批心脑血管、肿瘤、高血压、糖尿病、肝病、呼吸疾病等重点专病大数据示范中心。三.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卫生健康发展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加强规划与实施,落实好领导责任、保
16、障责任、管理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的管理机制,增强规划及各相应行动计划执行力与约束力。(二理化督导推进。各地要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抓好行动计划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推进行动计划实施,按照职责分工对各项卫生健康发展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监督,并在一定范围内给予通报。(三)强化宣传引导。大力倡导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理念,依托各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和宣传阵地建设,建立健康危险因素防控长效机制,巩固健康扶贫成果,持续扫黑除恶。开展健康教育与促进行动。(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全系统职业道德教育和执业素养建设,大力宣传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先进事迹,突出展现领导下卫生健康事业的光辉历程和全心全意护佑人民健康的初心使命,弘扬崇高职业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营造崇尚生命、关爰健康、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形成卫生健康发展新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