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23582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 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让民族文化在传承中熠熠生辉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广经验今年1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列其中。这意味着,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通过验收,成为目前贵州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也是全国仅通过验收的5个实验区之一。对黔东南而言,是时代赋予的机遇。2012年12月,原文化部批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7年1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通过文化部批复实施。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黔东南州成功创建黔东南民族文

2、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文化和旅游部同意设立的特定区域。“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这一金字招牌,在秉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下,充分实现了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孕育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目标的重大意义。千百年来,我州多民族共生共荣和谐相处,共同创造了以苗侗文化为特色、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黔东南民族文化,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间手工艺之乡、苗族侗族文化遗产

3、保存核心地、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文化遗产及生态环境丰饶。侗族大歌、苗族飞歌、侗族刺绣、苗族蜡染、苗族银饰这些丰富多样、具有黔东南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黔东南历史文化的足迹,更是成为推动黔东南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自2012年12月,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坚持高位谋划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创新载体模式,先后颁布实施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2016-2030)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等十余部地方性法规,为民族文化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同时制定出台了黔东南国家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

4、实验区建设工作实施计划(20172020)等十多项政策性文件,健全保护工作制度。全州上下点燃文化生态保护的星星之火。整理出版31本十余万册实验区非遗系列丛书,完成侗族大歌、苗族古歌等33个项目及15位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在全省率先安装贵州省非遗数字化著录与存储应用系统,系统覆盖保护区的16县(市)。积极申报认定、壮大传承队伍,建立国家、省、州、县四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保护体系,形成老、中、青结构合理的传承格局。通过传承人职称认定,提升社会认可度,增强传承人文化自信心。加强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探索出一条“以非遗小镇为引领,以非遗展示馆为骨干,以村落非遗传习基地为支撑”的非遗传习基地建

5、设模式。全州现有各类非遗传习基地358处,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提供阵地保障。加强重点区域整体性保护,优化文化生态。围绕“三山”(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三江”(清水江、都柳江、y舞阳河)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区域,实施跨县域非遗项目整体性保护工程。推动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古歌、侗戏等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自觉性。开展传统工艺振兴计划,2016-2020年间累计完成非遗传承人群培训超过5万人次,通过建设雷山县麻料银饰村等非遗扶贫工坊,助力全州15个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4.32万人于2020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推进非遗教育进校园,厚植保护理念。全州现有非遗进校园

6、示范学校323所,通过示范学校的带动,全州有1000余所学校常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支持编撰地方民族文化乡土教材60本20余万册。此外,以总体规划为蓝图,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我州实现“非遗+”融合发展三大创新:一是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州级非遗传承人群申报认定工作,激发了非遗传承群体的积极性。二是推行易地扶贫搬迁”非遗随人走”,在搬迁安置点建有芦笙场、非遗展示馆,组建了40余支非遗传承队伍。三是推广非遗+减贫模式,实现老百姓在家就业增收,有效推动了产业振兴、脱贫致富。数据显示,黔东南州现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1项3处,国家级非遗56项78处、位居全国同级地州市前列,省级非遗218项307处、

7、居全省第一;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48人、省级170人、州级294人、县市级4013人;有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国家级3处、省级23处、州级26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97处、州级54处;10个苗族村寨和12个侗族村寨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二近年来,黔东南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实施“三项工程”(实施数字收录保护工程、实施集中连片保护工程、实施非遗活态保护工程),对重点区域非遗项目的集中连片整体性保护,唤起当地民众的文化传承自觉,更好地保护非遗存续空间,优化文化生态。在黎平、从江、榕江三县连续举办六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

8、验区侗族大歌百村歌唱大赛”,吸引到邻近省份湖南、广西侗族村寨纷纷组队参加。这些活动推动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古歌、侗戏等非遗项目的整体性保护,提升了群众文化自信心和文化传承自觉性。在丹寨县石桥村至今还保存着最完好的古代皮纸制作技艺。2019年,这里设立了丹寨县黔山古法造纸非遗工坊,在传承造纸术的同时,不断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苗族姊妹节、苗年、侗年等民族节庆活动举办,激活了非遗节庆旅游。在做好“非遗+”融合发展这篇文章中,我州积极探索利用“非遗+”融合发展模式来实现综合保护,通过“非遗+乡村”、“非遗+研培”、“非遗+旅游”、“非遗+红色文化”等形式的创新融合,推动非遗项目融入全州经济、

9、社会、文化发展各个方面,实现了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促进。“十三五”期间,我州实施了30多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并在搬迁安置点建有芦笙场、非遗展示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39个,组建了40余支非遗传承队伍,将原住地文化搬入新的社区,积极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实现了非遗随人走,传承有保障。在我州各大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内,“指尖技艺”已真正转化为“指尖经济”,助力搬迁群众增收致富,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2017年,黔东南州出台了州级“非遗传承人群”认定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启动首批州级“非遗传承人群”申报和认定工作,有效解决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集体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群认定难的问题。目前,全州现有国家级工

10、艺美术大师2人、省级51人、州级19人;民间艺人系列职称1034人,工艺美术系列32人。与此同时,我州通过让非遗教育进校园,有效增强了非遗保护传承的可持续性。据统计,全州现有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323所,形成以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为龙头、县级职业技术学校为骨干、323所示范项目学校为带动的非遗教育层次,并开设民族文化课程,聘请传承人进校园授课。这一桩桩、一件件致力于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注入了新活力,吸引众多年轻人乐享其中,真正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非遗保护浓厚氛围。据了解,2020年黔东南侗族非遗深度体验游入选全国12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充分发挥了非

11、遗旅游的独特优势,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十三五”期间,实验区累计接待游客4.83亿人次,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00.55亿元,其中,非遗旅游占比50%以上,非遗已成为实验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优势。多套组合拳整合发力,让黔东南民族传统文化遗产散发出灼灼光彩,让黔东南民族风情风靡四海,让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文旅融合之路走得更加从容自信,让实验区非遗保护发展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创建,标志着保护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创建过程中,我州总结出的好举措好方法也为全国各地提供了可推广经验。下一步,我州将把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对接融入粤港澳大

12、湾区“桥头堡”建设,持续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大力推进民族文化活态传承,精心打造非遗文创品牌,推动“非遗+”深度融合发展,使保护区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黔东南各族人民,更好地促进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短评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调研时对苗绣的“点赞”,让我州广大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坚定了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信心与决心,激励着广大黔东南儿女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强力的举措为创建好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不懈奋斗。2022年,国家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续中华文脉,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3、,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对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弘扬、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刻不容缓。黔东南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对于提高文化自觉,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黔东南享有“歌舞之州、森林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等诸多美誉。这些宝贵资源,是黔东南历史文化的足迹,更是黔东南文化的“根”和“魂”,成为推动黔东南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近年来,黔东南州坚持守正创新,在促进研学旅游体验、利用“非遗+”融合发展模式实现综合保护、让非遗保护植入易地扶贫搬迁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和传承发展,增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同时,深挖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乡村发展的契合点,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思路、打造过硬品牌,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让民族文化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拓展农村就业的增长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