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三抓三好育党员壮大乡村振兴“生力军”近年来,*县针对农村人口外流严重、年轻党员储备不足等现象,下发*县发展农民工党员工作指导手册,明确发展流程、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有效解决农民工入党难、难入党问题,实现农村人口从“外出务工大军”到成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良好局面。“家里家外”两头抓,选好“苗子”壮队伍。突出抓“实”,采取户籍(长期生活)所在地摸排+驻外流动党组织推荐+商会推荐+在外能人贤士引荐相结合的方式,摸实一批口碑良好、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工,再筛选出一批符合入党条件、有入党意愿、能够爱党为民的农民工党员后备力量。突出抓“细”,按照年龄、学历、技能、工作所在
2、地等分类细化内容,建立一批农民工动态管理档案,更好优化农村发展党员结构。突出抓“牢”,通过入党“1+N体检”(1名入党对象,N名“考察员”)模式,对入党对象各方面综合表现进行考察,牢牢把握入党对象政审关,防止“带病入党”。2022年以来,全县共建立农民工动态党员档案453份,研究发展农民工为入党积极分子78人,发展对象32人,预备党员29,正式党员18人。“线上线下”两步抓,育好“苗子”强筋骨。线下培育突出“活”,灵活采取流出地固定培训、流入地动态培训方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针对在“家”农民工,用好县委组织部入党优化培训班、乡镇入党普遍培训班及村党支部入党学习小课堂;针对在“外”农民工,组织在重
3、要节日返乡参训的基础上,探索向流入地所在县设流动党组织、向商会汇报思想或列席组织生活等方式。线上培育突出“新”,依托学习强国、江西党建云、智慧党建、*组工等新媒体,按照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上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订制线上课程,定期为大家“充电蓄能,同时,推行入党指定培养人“云”上一对一授课、面对面谈心谈话,帮助入党对象答疑解惑。“践行践诺”两手抓,用好“苗子”作示范。坚持把优秀农民工作为建强组织、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积极开展“践行践诺”活动,鼓励农民工党员在家在外亮身份、作表率、勇争先,既通过践行践诺检验党员“纯度”,感受为民服务“温度”,实现农民工党员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又示范引领带
4、动其他在外农民工加入党组织,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力量。三山乡塘坪村周文斌早年在外务工,2016年村老支书为做好年轻党员发展工作,在查阅乡农民工党员档案中瞄准了他,本科毕业、懂种植技术,有销售经验,便主动向他抛出了加入党组织的橄榄枝,通过定期跟踪培养、常态关心扶持,2018在乡党委的号召下返乡发展,2019年加入党组织,如今靠着认真负责的干事创业态度、良好的干群口碑被推选为该村村书记。任村书记后,在党的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秀美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持续发力,不断创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各类种植业,2021年12月,该村野生土黑灵芝基地被国家林草局认定为第五批国家林下经济示范
5、基地。近两年来,通过跟踪培养、结对帮带、上岗实习等方式,在已发展农民工成为党员的257人中,培育成为乡村致富能手的有79人、乡镇致富带头人的有32人,转为村“两委”储备干部的有48人。农民工党员带动其他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的132人,实现返乡创业的247人。“苗圃计划”打造乡村振兴“后备军”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离不开广大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主动参与和倾情奉献。为充分发挥好青年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县大力实施“苗圃计划”,通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搭建青年人才驿站、成立青年人才创业协会等方式,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选择扎根农村广阔天地,在乡村振兴中
6、“挑大梁二精挑细选“择优苗”,为乡村振兴强基筑垒。为有效破解农村党员老龄化和村级组织干部队伍“后继乏人”困境,该县实行“人才回引”计划,在全县12个乡镇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把青年人才党支部建设作为培养村“两委”干部的摇篮。创新采取“个人申请、村组推荐、乡镇考察、组织报备”的方式,将40岁以下的农村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青年纳入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择优吸收入党。结合农村“头雁”工程,对其中表现特别突出的青年党员,作为农村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养,定期组织到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民生服务最前沿和急难险重第一线实践锻炼,为村组干部“
7、扩容二截至目前,登记入库的青年人才达478人,纳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直接管理培养的优秀农村青年党员有236名,选排确定农村优秀人才回引对象共203名,其中150名回引对象进入村组任职锻炼。精耕细作“育壮苗二为乡村振兴蓄力储能。该县充分激发青年人才驿站平台“造血”功能,将人才驿站服务点延伸到各村,链接农村青年人才服务需求,优化青年人才工作者队伍,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提供“适应性+实用性”培训服务,定期开展“人才服务在行动”活动,根据人才工作专业领域,围绕涉农企业创业过程中对产业、技术的需求,开展各项科普知识宣传、技能培训、技术帮扶等服务活动,让青年人才在特色农产品销售、养殖业、电商业及乡村旅游业等
8、产业发展舞台上大展拳脚。以农业产业孵化基地为纽带,以田间地头为学习交流阵地,人才驿站推出“传帮带”计划,有效发挥致富带头人辐射效应,带动培养更多青年人才,不断壮大建强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自青年人才驿站创建以来,共引领75个村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动92名青年农民创业增收,累计培养优秀村干部63余人,农村实用人才246人。精准施策“蹲实苗二为乡村振兴搭桥铺路。为激励和引导更多返乡入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该县成立青年人才创业协会,重点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融资支持等系列服务,为人才资源共享“牵线搭桥: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帮扶体系,开展查找联系、回请考察、项目推介等活动,帮助青年人才了解政策
9、、拓宽思路、发现机遇,增强返乡创业源动力,打通人才申报政策扶持的“最后一公里结合青年创业资金难的问题,依托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孵化基地平台,整合政府、社会、金融等各方面资源,从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出发,在人才工程、科技产业项目、重大活动、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打造环境更好、服务更优、竞争力更强的创业环境,多渠道全方位扶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据统计,青年人才创业协会已提供创新创业服务67人次,孵化创业项目23个,新发创业担保贷款2000余万元,扶持创业23人,带动就业130人。老,调,勤,弹,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县委组织部主动扛稳扛实乡村振兴政治责任,聚焦组织振兴、人才振兴工作“重头戏”,着力
10、在建强基层组织、锻造过硬队伍、培育振兴骨干上出勤招,全力调动和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充分激励和引导社会各界鼓足干劲、奋发作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细。因势利导,着力建强“善引领”的基层组织。坚持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夯实引领乡村振兴基础的首要任务,引领各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唱主角。紧扣主责主业,梳理制定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清单,明确工作任务、牵头单位和目标要求,引导各级党组织切实肩负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深入推进“四抓两整治”、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建工作信息化和党建品牌打造,摸排确定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6个,着力把乡村党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强
11、战斗堡垒。不断拓展阵地服务功能,以桑科镇民族融合主题广场“五个基地”打造和唐业昂村党群服务中心重建项目为示范点,高标准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着力把村级阵地建设成支部工作的场所、党员活动的阵地、群众办事的窗口。因时而动,努力锻造“专业化”的过硬队伍。始终把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培育作为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的基础和关键,紧扣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落实需要,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选拔懂“三农”工作、会抓“三农”工作、熟悉乡村情况的干部到乡村振兴工作任务重的岗位任职,今年以来,先后选拔2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乡村振兴站、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政务(便民)服务中心等站所担任负责人,为乡村振兴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坚
12、强政治和组织保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关于向重点乡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全面加强23名第一书记和115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监督管理。积极搭建平台,有序推进5名选调生到村服务乡村振兴。健全完善机制,制定了*县农牧村实用人才管理办法(试行)*县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县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组团式”帮扶工作方案等文件,引导各类人才充分发挥推进乡村振兴“生力军”作用。因地制宜,强力培育“扎深根”的振兴骨干。着眼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强化选育管用,努力培养锻造一支发展引领意识强、带头创业能力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乡村振兴骨干队伍。按照即缺即补的原则,不断改善和优化农牧村“两委”班子结
13、构,有序调整村党支部书记3名、村民委员会主任1名、村文书5名,选派专职化村党支部书记4名。严格按照村级党组织书记1:2,其他村干部1:1的比例要求,持续优化村级干部后备库。持续强化村组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举办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题轮训班3期,组织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全覆盖参加省级在线培训,累计培训党员领导干部573人次,村组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得到持续稳步提升。持续加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锻造,从农牧村种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和返乡创业青年中培养党员67名,努力把农牧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产业致富带头人。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等方式,认定农牧村实用骨干人才20名,并配套各类帮扶资金及政策性贷款共计425.2万元,落实帮扶政策3条。指导13名党员致富能手牵头创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带领56户群众走上产业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