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59183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公共课课程设置方案(2023级)我院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公共课部分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四史”教育、劳动通识教育、高等数学、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军训、入学教育、创业之旅、创意创新训练、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语文、信息技术等,是各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成人成才不可或缺的课程。这些课程除了实现显性化的课程功能定位,还可以通过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紧扣核心素养的“八要素”(数学应用、交流表达、革新创新、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提高、外

2、语应用、信息处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新的服务理念服务于专业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如下:一、思想政治教育1 .思想道德与法治总学时:48(其中36学时理论授课,12学时课外实践)总学分:3理论课开设方式:第一学期理论授课9周,周学时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治问题,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治素养。通过开展“内涵解读、分享感悟、主题研讨、演讲比赛”等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和创新能力。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帮助大学生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总学时:32总学分:2开设方式:第二学期8周,周学时4;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主线,集中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历史变革、历史成就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4、;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有更加准确的把握;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有更加明显的提升。3 .思政课社会实践总学时:16总学分:1开设方式:第三学期1周,实践教学课程简介:暑期(大一暑假)社会实践报告。4 .形势与政策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开设方式:第一至第四学期理论教学各8学时,每学期0.5学分。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

5、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5 .“四史”教育总学时:16总学分:1开设方式:公共限选课,第三学期8周,线上教学,周学时2课程简介:本教育类课程以时间为轴,以“四史”关键词为线索,系统整理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相关的重要思想、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理论实践。通过开发“四史”专题内容设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发“四史”特色课程,力求学生在学“四史”中深化思想基础、升华感悟境界、厚植家国情怀。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总学时:48(其中36学时理论授课,12学时课外实践)总学分:3开设方式:第三学期理论授课9

6、周,周学时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中的核心课程。面向学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深入领会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的重要渠道。课程采用专题教学,共十七个专题。课程以职教云平台为依托,创设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在线学习,初步了解知识结构,掌握基本理论点;课中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对梳理出来的重难点进行深化学习;课后通过在线测验、互动讨论及社会实践等,进行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内化。二、创新创业教育1 .创意创新训练总学时:16(其中12学时理论授课,4学时课外实践)总学分:1开设方式:第一学期

7、理论授课6周,周学时2。4学时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新工作室体验、市场调研、创新产品参观学等。课程简介:本课程基于“设计思维”的理念,从理解现状、洞察需求、界定问题、构思创意、制作原型、产品测试等创新环节,引导学生以探索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快速迭代寻求解决方案,实现从创意到产品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后期的创业实践提供项目基础和来源。课程通过基于设计思维的创新思维及工具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发现新事物、探索新领域、寻求新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以及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2 .创业之旅总学时:24(其中线下授课12课时,线上授课12课时)总学分:L5开设方式:第二

8、学期12周,周学时2。课程简介:本课程基于创业过程的理念,从组建创业团队、寻找创业机会、制定营销计划、整合创业资源、撰写创业计划书、开办创业企业、新创业企业管理等创业环节让学生体验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创业能力,为学生后期的创业实践提供最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课程立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着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创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强调与专业结合,与职业生活紧密结合。三、文化传承与人文素养1 .大学英语1总学时:48总学分:3开设方式:第一学期12周,周学时4,分类教学课程简介:本课程对接各职业岗位需要的语言能力,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

9、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通识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及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合作精神。课程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并对不同层次水平特点和岗位需求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并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分类分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并通过A/B级考试,也为学生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特别是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2 .大学英语2总学时:36总学分:2开设方式:必修课,第二学期12周,周学时3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大学英语1的后续课程。课程以从“校园

10、人”到“准职业人”、“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主线,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个体与团队、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为学习方式,以求职、职业活动场景、职业文化与职业素养等情境为内容,选取了职场中常用的场景和主题作为学生学习训练的主要项目,突出职业场景下英语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学习者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求职和进行职业活动的语言综合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语言学习策略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以满足中外职场环境下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3 .高等数学1总学时:48总学分:3开设方式:第一学期12周,周学时4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各工科类专业的一门公共

11、基础课,它是使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本专业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数学概念、方法和运算技能,使其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自主学习、交流表达、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持续发展。4 .高等数学2总学时:24总学分:L5开设方式:公共限选课,第二学期12周,周学时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高等数学1的延续和拓展,能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升学打下坚实的基础。5 .大学语文总学时:48总学分:3开设方式:第二学期12周,周学时4课程简介:通过课程学习,锻炼写作、交际等能力,开拓思维,丰富个人思

12、想,提高文化素养修养与知识。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学时:24总学分:1开设方式:公共限选课,线上教学,第二学期12周,周学时2课程简介:通过课程学习,增加学生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使青年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并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传播传统文化,树立正能量,提升社会道德素质。三、信息素养教育1 .信息技术实训/信息技术总学时:2周或48学时总学分:2或3开设方式:公共限选课,以下开课方式任选其一第一学期2周实训第二学期48学时,周学时4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包含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

13、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六部分内容。通过学习能够增强信息意识、提升计算思维、促进数字化创新与发展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和服务社会奠定基础。四、国防教育与身心健康1 .体育总学时:108(48学时为必修学时,48学时为限选学时,另外12学时是早锻炼、运动会等)总学分:6开设方式:一、二年级每学期12周,周学时2,学分1.5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和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教育,体育运动项目基本技能训练。了解人体的正常发育规律,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14、。2 .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学时:32(其中12学时课堂授课,20学时线上学习)总学分:2.0开设方式:第一学期课堂授课12周,周学时1课程简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及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军训总学时:2周总学分:2开设方式:第一学期,实践教学课程简介:通过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项目的训练,增强学生的纪律性与凝聚力,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吃苦耐劳

15、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4 .军事理论总学时:36(其中24学时课堂授课,12学时线上学习)总学分:2开设方式:第二学期课堂授课12周,周学时2课程简介: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

16、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5 .入学教育总学时:1周总学分:1开设方式:第一学期,实践教学课程简介:本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报到程序和学习大学生守则等校纪校规,了解学院的生活环境,了解大学学习要求与基本方法;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教育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五、职业素养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总学时:16总学分:LO开设方式:第一学期16周,周学时1课程简介:通过学习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7 .就业指导总

17、学时:16(其中12学时课堂授课,4学时课外实践)总学分:1开设方式:第四学期课堂授课6周,周学时2。其中4课时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创业基地调研、参加招聘会及自荐书撰写等。课程简介:本课程采取校内老师和校外企业人员共同授课,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创业就业指导和企业宣讲,使学生了解创业就业形势,熟悉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创业就业政策,提高创业就业竞争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了解创业就业素质要求,熟悉职业规范,形成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提升创业技能。8 .劳动通识教育总学时:12总学分:1开设方式:第一学期6周,周学时2课程简介:本课程坚持五育融合、立德树人的目标导向,涵盖劳动认知、劳动技能、劳动态度、劳动品质等四个部分。重点强化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培育,对包括日常性、服务性、生产性劳动在内的劳动实践提供指导,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课程培养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