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6304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七月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心理学训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1、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过程B、同化和顺应过程C、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D、试误过程【参考答案】:D2、()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参考答案】:C【解析】:认知目标有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的结果。3、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 )A、条理性和目的性B、新颖性和

2、独创性C、抽象性和概括性D、普遍性和具体性【参考答案】:B【解析】:创造性思维是应用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了新的思维产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其特征是思维过程及其产品的新颖性和独创性。4、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心理学证明人的学习通过视觉占A、83%B、50%C、25%D、11%【参考答案】:A【解析】: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练以及用手写等。有心理学家证明,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11%通过听觉,3.5%通过嗅觉。I.5%通过触觉,1%通过味觉。5、托尔曼的理论用公式可表示为【】A、RSB、S-RC、S( )RD、R(

3、 )-S【参考答案】:C【解析】:考察托尔曼的理论公式,正确答案应为C。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 )( )A、先快后慢B、前后一样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参考答案】:A【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7、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因此,操作技能在结构上具有( )A、简缩性B、客观性C、外显性D、展开性【参考答案】:D8、()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A、建构主义B、认知一结构C、信息加工D、尝试一错误【参考答案】:A【解析】:略。9、有目

4、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现象并加以记录的心理学方法,叫做(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育经验总结法【参考答案】:C10、儿童在知道“菠菜、“萝b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参考答案】:A【解析】:上位学习,又称归总学习。即把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括性较低的下位概念或命题归入新获得的上位概念或命题中去,从而使新知识总括已有知识。11、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 )实施。A、教学过程中B、形成性评价之后C、形成性评价之前D、教学过程之后【参考答案】:B【解析】:配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

5、进行,而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形成性评价之后进行。12、在学习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算公式(V=SH),就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概念学习【参考答案】:B13、对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B、运气C、努力D、任务难度【参考答案】:A【解析】:略。14、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创造力培养的最好途径是( )( )A、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B、进行反省认知训练C、加强基本技能训练I)、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训练【参考答案】:D15、在苏联,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

6、心理学家是( )( )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茨基【参考答案】:C【解析】: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6、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测验B、观察C、访谈D、实验【参考答案】:A17、在下列各种学习动机中属于内部动机的是( )A、获得好名次B、获得高分C、获得老师表扬D、获得解答【参考答案】:D【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1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

7、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参考答案】:A【解析】:美国柯尔伯格扩展了皮亚杰的理论和方法,他研究道德发展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19、治疗恐怖症常用的方法是( )A、森田疗法B、体育疗法C、认知疗法D、系统脱敏法【参考答案】:D20、上位学习又称( )( )A、类属学习B、总括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参考答案】:B【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21、一个争强好胜的学生和另一个个性软弱的学生在一起很可能感到更自在。这在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属于( )A、类似性因素B、空间因素C、需要的互补性D、仪表【参考答案】:C【解析】:学生双方的需要及对方的期望构成互补关系时

8、,较易组织在一起。22、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交流讨论是()A、微格教学B、反思教学经验C、教学评价D、工作总结【参考答案】:B【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交流讨论是反思教学经验。23、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参考答案】:B【解析】:略。24、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称为()A、操作定向B、操作模仿C、操作整合D、操作熟练【参考答案】:A25、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是( )( )A、联结阶

9、段B、认知阶段C、自动化阶段D、熟练阶段【参考答案】:B【解析】:认知阶段是动作技能学习心理过程的第一阶段。2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参考答案】:B【解析】: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把人类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27、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的提出者是【】A、潘菽B、朱智贤C、冯忠良D、陈鹤琴【参考答案】:C【解析】:我国教育心理学家冯忠良提出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28、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

10、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参考答案】:C【解析】: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成熟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完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29、学生渴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属于( )( )A、自我实现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求知的需要D、审美的需要【参考答案】:A【解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自己的潜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活动。30、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

11、)A、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学习方法D、学习过程【参考答案】:B31、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茨基D、鲁利亚【参考答案】:C【解析】: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32、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为主。A、主体学生B、正常学生C、非正常学生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参考答案】:B【解析】: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以正常学生为主,即有轻、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常学生。33、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并不能决定他们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们( )( )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参考答案】:C【解析

12、】:略。34、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这属于刺激()A、泛化B、获得C、强化D、分化【参考答案】:D35、可采用( )来治疗失眠。A、系统脱敏法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D、行为疗法【参考答案】: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36、奥苏伯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干扰说C、同化说D、动机说【参考答案】:C37、一岁的儿童学会对着自己的妈妈叫“妈妈”,这是一种( )A、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C、概念形成D、符号学习【参考答案】:D38、群体由

13、几个以上的个体组成?( )A、11个B、2个C、3个D、5个【参考答案】:B39、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 )( )A、教材B、情境C、生存D、学生【参考答案】:D【解析】:能主动自觉地关注学生是教师成熟的主要标志。40、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参考答案】:B【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赘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二、多项选择题1、

14、要想使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 )A、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B、使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C、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D、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欠缺【参考答案】:A,B,C,D【解析】:由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可知以上选项均对。2、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是( )( )A、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B、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C、科学的进行比较支I)、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参考答案】:A,B,C,D【解析】:有效进行知识概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合理运用正例和反例;运用变式组织感性经验、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科学的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觉概括。

15、3、元认知知识包括( )( )A、对个人作为学习者的认识B、对任务的认识C、对有关学习策略的认识D、对学习策略使用方面的认识E、对教师的认识【参考答案】:A,B,C,D【解析】: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一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4、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 )( )A、反思性研究B、主动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参考答案】:A,B,C,D【解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主动性研究;二是反思性研究;三是合作性研究;四是社会文化研究。5、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

16、使教材达到( )A、结构化B、一体化C、网络化D、标准化【参考答案】:A,B,C【解析】:从迁移角度讲,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6、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参考答案】:A,B,C【解析】: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一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7、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 )A、非投影视觉辅助B、投影视觉辅助C、听觉辅助D、视听辅助E、远程辅助【参考答案】:A,B,C,D【解析】:远程辅助不属于学校中的教学媒体。8、心理

17、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参考答案】:A,B,C,E【解析】:心理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见大纲中心理发展特征的论述。9、示范法由于范例的不同有( )A、辅导教师的示范B、角色的示范C、他人提供的示范D、电视、录像的示范E、有关读物的示范【参考答案】:A,B,C,D,E【解析】:范例不同,示范法有多种情况。10、发现问题取决于以下因素( )A、智力B、认知过程C、主体活动积极性D、主体的求知欲望E、

18、主体的知识经验【参考答案】:C,D,E【解析】:个人求知欲望强、活动积极性高、知识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发现问题。三、填空题1、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最高阶段是( )【参考答案】:活动的定向阶段内部言语阶段2、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参考答案】:课堂管理3、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和,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参考答案】:细目表,两维表。4、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和组合律三个规律。【参考答案】:差异律、活动律。5、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相类似的刺激

19、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现象称之为( )【参考答案】:“刺激泛化”6、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和非组织化观摩。【参考答案】:组织化观摩7、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向与定势。【参考答案】:相似性8、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即、和( )【参考答案】:认知需要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9、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 )【参考答案】:调节策略10、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和( )【参考答案】:学习需要、学习期待11、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程是、和( )【参考答案】: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查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12、 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

20、原则是动机原则、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13、 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分类11、12岁到14、15岁这一期间属于( )【参考答案】:少年期14、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追求等。【参考答案】:自我调节15、作为学习动机的基本构成要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叫( )【参考答案】:诱因16、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是效果律、和( )【参考答案】:练习律准备律17、学生的是其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要求的反映。【参考答案】:学习需要18、在知识学习的三阶段中,应解决的主要心理问题分别是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参考答案】:同化19、如果学

21、生把教师看做是,教师必须言行一致、幽默、开朗、守纪律等。【参考答案】:模范公民20、按照所要测量的特征大体上可把心理测验分成认知测验和测验。【参考答案】:人格21、是在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参考答案】:行动研究;22、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23、 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参考答案】:直观24、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 )【参考答案】:“逃避条件作用”25、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包括全身松弛训练、和肯定

22、性训练。【参考答案】:系统脱敏法26、认知风格一般用来描述学生在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参考答案】:加工信息27、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中的核心方法。【参考答案】:类比思维28、知识直观的三种方式分别是实物直观、和言语直观。【参考答案】:实质性29、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的过程。【参考答案】:冲动30、是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可能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参考答案】:态度定势四、判断题1、上位学习又称类书学习。【参考答案】:(错误【解析】: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2、在教材呈现上,专家老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知识,在上课之

23、前往往说:“记得我们已经学过( )【参考答案】:正确3、斯金纳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过程。()【参考答案】:(X)改为:斯金纳改为操作学习论。4、迁移广泛存于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参考答案】:(正确5、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参考答案】:正确【解析】:略。6、自我效能感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参考答案】:此判断正确。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7、教师讲解得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正相关。( )【参考答案】:错误【解析】:教

24、师讲解得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8、学习策略可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参考答案】:正确9、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参考答案】:X改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应当是操作性学习。改为:观察学习10、阿Q精神是认同作用的一个典型。()【参考答案】:正确【解析】:略。11、根据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可将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和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参考答案】:正确12、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参考答案】:正确

25、【解析】:答:正确。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因为儿童的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动态的,它取决于教学如何帮助儿童掌握知识并促进其内化。只要教学充分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就一定能促进儿童的发展。13、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参考答案】:正确。强化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映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14、掌握了加、减法的学生,容易学好乘法运算,这就是一种知识的

26、迁移。()【参考答案】:正确15、群体中大多数人意见一致时必然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迫使个别人不敢发表反对意见。即使发表了,也“成不了气候”,不能影响从众的现象。()【参考答案】:X改为:课堂气氛会形成群体压力,群体压力可以导致从众。五、概念题1、简述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参考答案】:(1)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2)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3)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4)复习。(5)过度学习。记忆术。2、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参考答案】: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

27、生。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而不断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由于行为派的强化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3、要想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什么问题?【参考答案】:为使操作原型成功地内化成心智技能,教学中必须注意:(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不能颠倒。(2)在开始阶段,操作活动应在言语水平上完

28、全展开,即用出声或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完整地描述原型的操作过程。然后,再逐渐缩减。(3)在这一阶段也要注意变换动作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进一步概括,以便广泛适用于同类课题。(4)在进行由出声到不出声、由展开到压缩的转化过程中,也要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不能过早转化,也不宜过迟,而应适时。4、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参考答案】:(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5、简述建构主义学生观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要求。【参考答案】:(1)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建立有意义的合作型学习;(2)教师要时刻注视学生们的观点

29、、想法和感受:(3)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达到教学相长;(4)课堂教学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有文化背景的课程和内容会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6、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参考答案】:答:新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中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分)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时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2)关注情境阶段(2分)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时,便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1分)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学生阶段。这时教师会考虑到学生

30、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式。7、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参考答案】:(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8、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在认知活动中,元成分的作用怎样?【参考答案】:(1)元成分: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

31、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2)操作成分: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9、简述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参考答案】:(1)深度加工知识;(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10、简述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影响迁移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个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共同成分既可以是学习材料(如刺激)、学习中的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如反应)、学习过程、学习目

32、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等方面的。(2)认知结构。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对此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专家之所以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解决某一问题的丰富的背景经验或认知结构。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效果越好;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

33、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也越差。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与定势常常是指的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杰。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正因如此,定势在迁移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定势既可以成为积极的正迁移的心理背景,也可以成为负迁移的心理背景,或者成为阻碍迁移产生的潜在的心理背景。除上述谈到的影响迁移的基本因素外,年龄、智力、学习者的态度、教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也都

34、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迁移的产生。六、定义题1、程序性知识【参考答案】: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关于“如何做”的知识。2、超感知觉【参考答案】:超感知觉:是不靠眼睛或任何工具即可看到物体的特殊能力。3、变式【参考答案】: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4、精细加工策略【参考答案】: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5、反思性实践【参考答案】:反思性实践又称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

35、任的能力。”七、论述题1、简述成败归因理论。【参考答案】:(1)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2)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杰、外界环境等。(3)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4)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2、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感

36、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参考答案】: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遵循下面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3、如何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参考答案】:(一)评分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绝对标准是以学

37、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的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相确标准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对应于常模参照评价。相对标准的评价不仅与学生自己的成绩有关,还与其他同学的成绩有关。合理的评分过程应包括如下步骤:搜集有关学生的信息,信息可以来源于不同类型、性质的测验甚至观察的评价方式。例如,教师对学生期末学习成绩的评价,通常是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作业和考试成绩占20%,课堂表现占10%( )系统地记录下评价的结果,并随时保持最新的结果。尽量将搜集的资料量化,用数据

38、来表示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把评价的重点放在最终的学习成就,教师需要加大最后测验得分的权重。评价应该以成就为依据,而其他特征的评价,不要和成就的评价混杂起来。(二)合格与不合格有些课程采用合格与不合格来评价学生的成就。(三)其他报告方式除了常用的评分方法,教师还可以使用其他方式来报告评价结果。4、教师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参考答案】:概括而论,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如下:(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

39、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5、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常采用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3个实例,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即采用的行为矫正策略)0例一:课间,学生张明和王林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例二:肖云上课总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干扰同学的学习。他多次承诺改,很快又重犯。今天上课时,他趁李军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不注意,抽掉李军的椅子使其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立即严肃宣布,取消肖云很期待的和

40、全班同学一起去春游活动的资格。例三:对于平时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参考答案】:上述3个实例中对学生不当行为的处置措施,集中体现了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视为条件反射的形成与消除过程,而影响这一过程的重要条件是强化、惩罚和消退等外部条件。例一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媵足法(过度满足法)。他在采用其他方法无法终止学生违规行为的特殊情况下,让学生过量的重复其原有行为,使其因得不到强化、失去意义而自动消退。例二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代价法(负惩罚或取消惩罚)。该学生违规行为多次发生,为促使他放弃,教师采用违反了要付出代价的惩罚性措施,来使其错误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例三中教师运用的方法是强化法(正强化)。他对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不讲闲话”的表现,及时予以表扬,实际是通过强化与学生原有错误行为不相容的行为,来制止学生的错误行为,并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