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关于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整理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年9月4日至7日、11月19日至20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调研组,在县农业局相关人员的陪同下,深入树林、洛泽河、小草坝、龙安、角奎5个乡镇进行调研,其余8个乡镇按常委会办公室彝人办通20*22号文件要求自行组织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一)提高认识、重视发展。近年来,县人民政府从彝良实际出发,逐步深化对蔬菜产业发展的认识和重视,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蔬菜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到2011年全县蔬菜种植已达129300亩,其中大春蔬菜种植面积37750亩、夏季蔬菜种植面积91550亩,冷凉蔬菜种植面积15
2、100亩,总产值达38、790万元,(上市商品蔬菜2、25万吨、收入2250万元),已初见成效。(二)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及早规划、合理布局。从区域分布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温环境下达指标任务,以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突出特色,为促进全县蔬菜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全县从2012年开始已经从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方面打造了以角奎、洛泽河、龙安等江边河谷为主的有万亩以上的早春蔬菜,主要品种有白菜、青菜、四季豆、茄子、葱、生姜、番茄、辣椒。以小草坝、龙街、奎香、树林等乡镇发展高山冷凉蔬菜,主要品种有莲花白、白菜、黄瓜、辣椒、青菜、罗卜、南瓜、大蒜。为实现全县蔬菜产业规模发展,保障人民生活
3、需求,增加群众收入打好了基础。(三)销售现状与市场前景。根据我县城镇和工业建设步伐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县城人口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口流量明显增大,加上多所学校食堂的需求,仅一天的销量约4万公斤左右,近年的蔬菜市场上半数左右的蔬菜靠外面运进来,运输成本高,价格就高,而本地就近上市的蔬菜运输成本将减少一半以上,价格合理得多。(四)投入及收益。通过对一部分高海拔常规蔬菜种植的调查了解,春秋两季一亩地平均产量1500公斤左右,产值3000多元,除去成本240元(种子、地膜、农药、小工、化肥、农肥、运输)实际纯收入2760元以上(平均每公斤以2元计算),是粮食种植产值的3倍多。江边河谷春秋两季一亩地的平
4、均产量则是2500公斤左右,产值5000多元,除去成本480元,实际纯收入4520元左右以上,全县按15万亩蔬菜的产值计算就是6亿多元。一定程度上的确增加了农民收入。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部分干部对蔬菜发展重视不够。一些乡村干部存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只注重大项目,对蔬菜产业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蔬菜发展是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农民自已的事农民自然会种植,不愿引导农民,为农民出主意想办法去指导去服务。(二)群众对发展蔬菜产业的主动性不强。多年来都是以单家独户经营为主,一部分农民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认为要成规模发展必须有政府的扶持和帮助才能种植,所以历来的小规模种植,低产量收入,低水平营运,
5、多数只能是自产自销,商品观念淡薄,营销理念落后,显然不能使蔬菜发展成为产业。(三)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差。没有上规模、上档次的蔬菜大棚,绝大多数菜农都是露天种植,这种方式一是产量不高,抵御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二是品种不多,无品牌优势;三是无基础配套设施,对土壤气候较适应的地区没有水源、沟渠和管网等排灌设施,或者是排灌设施陈旧,或者是交通条件差,使产品不能按时按季上市,造成损失,使农民种植的信心不足。(四)营销协会组织少。仅现有的3个专业协会组织也不是很健全,信息不畅、组织不力、技术服务跟不上,没有形成协会十基地十农户的发展模式,信息化、标准化程度明显滞后,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五)无统一集
6、中优质育苗。没有集中统一育苗,品种单一,老化,大宗菜、大路菜、低档菜导致品种无优势,不能形成规模批发上市,只能是农民零星上市销售,一但外地大量的蔬菜运进占领市场,当地蔬菜价格便大打折扣后廉价卖给商贩,影响了农民收入和蔬菜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三、对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一)切实转变观念,重视蔬菜产业。蔬菜是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关系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各级政府应把蔬菜生产摆到重要的位置。把蔬菜生产纳入全县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形成发展合力,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原则,将蔬菜产业培育成全县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二)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7、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要健全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水利、交通、电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步伐。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用以奖代补方式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放宽抵押贷款条件,加大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贷款力度。根据国家对农业产业政策,做好蔬菜产业的工作,解除农民群众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激发农民种植积极性,推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三)注重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积极与省市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搞好协作,规划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合作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引进和示范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名优蔬菜新品种,树立“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
8、、“有机食品”生产理念,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材料、新农药、新肥料,提升蔬菜产量、质量和档次,逐步实现基地发展升级。(四)努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蔬菜产业。一是注重产区优势生产,研究现有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关注菜农持续增收;二是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吸引外地企业创办加工龙头企业;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化经营利益机制,规范建好几个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统筹市场调节,引导企业与农户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好畅销渠道,逐步形成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连接机制。(五)完善蔬菜检测、建全监管机构,发展无公害蔬菜。一是健
9、全完善检测体系。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依托,合理布局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置速测仪器,培训检测人员等有效的手段,推进检测体系建设;二是结合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健全各种备案制度,田间管理记录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等;三是搞好蔬菜产品质量检测,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和餐饮行业等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到位,为城乡居民健康消费提供安全可靠保障。(六)积极发展协会组织,加强信息建设。大力发展和规范蔬菜协会组织,通过组建蔬菜专业营销组织,实现对外开拓市场,建立稳定可靠的营销网络。从生产方面进行资金筹措、集约化育苗、无害化防治、配方平衡、综合防治等技术培训以及现场指导和协调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信息体系建设。通过各种途径,向外界推介我县蔬菜生产情况,吸引客商到我县投资发展。建立广泛的信息源,及时向生产基地和市场发送产销信息,真正使市场供应有保障,菜农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