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68913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整理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调查与思考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变革。2006年,国家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税费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并由此转入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变革农村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些深层次障碍,不仅涉及经济层面,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这对于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中省市安排部署,我县着力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XX县区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精干高

2、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目前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的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起到指导作用。一、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一)深入推进“三项改革”,夯实农村综合改革基础一是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基层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在严格守住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机关

3、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管理,将机构设置、经费管理形式及人员基本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全县乡镇实行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同时,结合我县实际,积极稳妥推进乡镇及行政村合(撤)并。减少乡镇个数及行政村个数,精减村干部职数,精简村级费用,整合村级资源,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2011进行了撤乡并镇机构改革,截止2012年,全县共有19个镇、381个村,有村干部1682名,镇建制数比改革前减少了6个,村数减少27个,村干部减少了81名。规范镇属内设机构,合并镇属事业单位,机构减少61个,精简人员158人。二是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

4、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2006年,为了确保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按照XX县区“乡财乡用县监管”实施方案,县财政对乡镇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体制实行“收入上缴、资金统管、账户统设、预算共编、集中核算”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一是将乡镇一般预算收入全部上缴县级国库,统一管理,年初下达乡镇收入计划,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县财政年终考核;二是乡镇财政预算由乡镇报请县级财政部门共同编制;三是县对乡镇工资实行统一发放,在乡镇财政所设立独立的工资专户;四是乡镇公用经费由县财政按预算进度统一拨付;五是清理乡镇各预算单位在金融机构开设的所有帐户,统一由财政所开设“基本支出帐户”、“工资专户”、“专项资金支

5、出帐户”、“村财乡管帐户”,并报县财政局备案;六是乡镇财政对帐户统一管理,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七是乡镇公用经费支出按有关程序审批后,由财政所审核报帐,重大支出需及时报经县级财政部门审核后报帐。同时进一步加强“村财村用乡代管”工作,规范村级财政管理。我县实行“村财村用乡代管”以来,村级财务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乡镇会计核算中心为村级组织提供代理记帐服务,制定和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村级财务管理有了管理制度、管理手段。如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会计集中核算业务流程、会计集中核算业务工作人员岗位职责、会计集中核算资金安全制度等。村级开支由村主任代签字、乡镇审核、财政所监督,支出情况定期向村民公开,从管理体

6、制上解决了村委会“包包帐”、“疙瘩帐”等问题,堵绝了违法违纪问题,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这一体制的实施,创新了乡镇财政管理理念,提高了乡镇理财、聚财和管财工作水平,规范了乡镇政府理财行为,实现了收入进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资金调控一个“盘子”专项资金运行一条“路子”、乡镇长支出一支“笔头子”目标。加大了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保证了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三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我县制定下发了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快改革步伐。一是建立了“以县为主、以乡镇为辅”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7、实行以县级领导、管理和统筹为主,强化县级管理主体地位,达到人权、财权、事权协调统一。二是调整中小学网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撤并整合村级小学、初中160所(其中村级小学159所)。截止2012年,我县现有义务教育的初中28所(其中农村22所),小学201所(其中农村106所);在校初中学生14939名(其中县镇13152名,农村1787名),在校小学生27822名(其中县镇20768名,农村7054名);全县中小学教职工3478名(其中初中1730名,小学1748名)。撤销乡镇教育办公室,设立了乡镇中心学校,由县教育局直接领导,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实行全县教育系统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管理和会计核

8、算,监督学校规范理财,并接受县财政局监督指导。三是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了规范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我们依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小学财务制度、XX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中省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制定了XX县区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化解“普九”债务资金及各项财政投入的项目资金,我们坚持突出重点、专款专用、绩效管理、责任追究原则,按规定的用途和时限拨付使用,并由县财政和教育局对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和复核,对工程管理和资金管理不规范的学校提出警告,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出现的违规违纪问题从严查处,并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加强了中小

9、学校舍建设工作管理。制定下发了XX县区中小学校舍建设管理办法,对校建工作中的规划、审批、工程招标、工程管理及工程的预决算和验收均作了明确的规定。校建工程统一由县教育局管理,县教育局指导编制校建规划,审核报批校建项目,督促实施校建工作。五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源头上和制度上治理了教育乱收费现象。按中学生每年每人100O元、小学生每年每人800元的标准拨付教育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负担。同时,我们严格按初中生每年每人385元、小学生每年每人250元的标准,全县免除学杂费。按初中生每人每天3元、小学生每人每天2元的标准补寄宿生生活费454万元

10、;同时,从2009年开始,按照省市要求实施“蛋奶”工程,安排财政资金229.1万元。从2012年4月起,对中小学实行营养午餐,每人每天4元,共发放财政补贴资金2500万元,对教育经费的拨付,我们严格按照指标下达到校,资金直接拨付到同级会计核算中心专户,学校到核算中心报帐的办法,确保了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由于历史原因,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及乡镇不良债务欠账数额较大,高达7560.29万元,其中“普九”债务5433.05万元,乡镇不良债务2127.24万元,直接影响了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减轻压力,在2007、2008年化解债务的基础上,一方面采用超收

11、财力解决一些并争取上级“奖补”资金外,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闲置资产,通过有偿转让、租赁等方式筹集资金,全部用于学校还帐。同时切实管好用好财政还帐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截止2009年底,我县“普九”债务已全部化解。(二)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中,我县为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先后制定下发了村组干部报酬管理实施细则、村组干部工资发放管理办法、XX县区村级行政经费预算管理实施办法等,并严格按规定执行。村级行政经费,财政及时拨付,专款专用,无截留挪用问题;县委组织部XX县区财政对村级经费拨付和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监管,确保合理使用。各乡镇在年终对

12、村级行政经费执行、管理和使用情况向县委组织部、县财政局写出专题报告,规范了村干部报酬管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得到切实保障。我县有351个行政村,其中1500人以下302个,1500人以上49个;30个社区,其中1500人以上20个,1500人以下10个。2933个村民小组,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5724元。享受补贴的村组干部主要有:村(社区)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62人,其它干部920人,村民小组组长2933个。1、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现状村级行政经费包括村(社区)“三委会”开展正常工作所需的公务经费、党建经费、村(社区)干部工资补贴。其中公务费主要用于办公、村级档案维护和日常的公务活动支出;党

13、建经费主要用于党支部建设,开展党建活动,党员和干部教育培训及发展党员工作支出,社区及村组干部工资补贴主要用于支付社区、村组干部工资;绩效工资主要用于调动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主要用于担任村支书、主任(仅限正职)连续10年或累计15年及以上正常离任的村(社区)干部生活补贴。2、经费预算标准及拨付方式(1)公务费标准。社区公务经费每年每社区20000元;村级公务经费每年每村3500元,(含远程教育村播放员补贴每人每年500元)。(2)党建经费标准。村(社区)党支部党建经费按“1000元+支部党员人数X20元”的标准预算。(3)村、社区干部工资。社区正职每人每月1200元,社区副职每人

14、每月100O元,社区两委会委员(每社区2名)每人每月800元,监委会成员预算标准和村上一样。从2013年起村级正职(村支书、村主任)基础工资每人每年6600元,绩效工资每人每年4400元年终考核后兑现。村级副职(村副支书、村副主任)每人每年8000元,两委会委员每人每年5400元,离任干部生活补贴每人每年600元,村民小组组长从2013起每人每年1000元。以上村(社区)工资统一由县财政按每半年一次拨付到各镇财政所,由各镇党委政府按预算标准规定,年终考核情况提供工资册,财政所通过“一折通”发放。(三)积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构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效机制为解决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

15、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问题,我县积极筹措奖补资金,会同农业等部门,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为平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逐步构建起了“财政资金引导、农民筹资投劳、社会捐资赞助”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2010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2011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开。三年来,引导带动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总投入L4亿元,在19个镇、370个村、开展了此项工作,共涉及项目360个,惠及村民36万人,有效激发了群众投资投劳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搭建了基层干部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平台,呈现出群众得实惠、干部受锻炼、基层组织凝聚力增强的喜人局面,对加强农村

16、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制约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实事求是地分析,仍存在着不少问题,成为制约我县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一)乡镇机构改革相对滞后一是政府职能转变缓慢。从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情况看,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但职能转变步伐仍缓慢。主要原因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特别是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因素制约明显;虽然乡镇机构改革虽然明确划分了县乡之间的事权和责任,但如何操作运行的问题还需完善;县级部门的行政管理方式没有改变,业务主管部门对派驻乡镇事业机构编

17、制设置的意见不同程度存在。乡镇工作仍然是“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大量繁重而具体的工作,仍需要通过乡镇进行落实,乡镇疲于应付,工作重心很难转移;由于受机构和编制限制,多数机构在运行中出现职能过宽、人员过少的矛盾,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影响乡镇事业站、所、中心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二是事业单位机构行政化现象还比较普遍。角色还没有完成转换过来,重管理,轻服务,主要精力是中心工作,业务技术工作成了“业余”。三是不少乡镇的人员精简和分流任务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四是对机构、人员精简和整合仍然不够,且重新反弹的压力依然存在。五是干部队伍结构与农村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改革后,使乡镇行政资源得到优化

18、配置,乡镇直接服务“三农”作用明显加强,公务人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由于近几年乡镇公务员招录很少,现有在岗的公务员大多年龄偏大,存在公务员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在乡镇事业单位中,人员结构和专业技术结构不合理,懂专业知识的人不多,存在部分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出现有岗无人现象。受编制缩减和人员进出限制,人员结构优化仍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我县乡镇虽然进行了机构改革,但由于受改革条件的限制,想用的人进不来,不想用的人出不去,基本上退休的少,只能靠自然减员,加之为推进领导干部年轻化而规定的领导干部“退二线”的年龄限制,导致真正做事的人太少,为乡镇控制编制和人员调配带来了很大压力。(二)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

19、制改革急待加快一是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还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义务教育发展仍然缺乏后劲。虽然改革后建立了各级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经费保障新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切实提高了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但新机制还只能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巩固过去“普九”成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农村义务教育跟上时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确保经费按照按量的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费投入的不足仍然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二是生均公用经费保障存在不合理现象。近年来,我县各镇不断出现农村学生向县城流动的现象,农村中小学每个教学班只有几个或十几个学生,而县城学校每个教学班的学生达7080名,造

20、成一些原有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更加薄弱,特别是山区和边远山区农村规模较小的学校,按在校生人数核定公用经费,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转。尽管在公用经费分配过程中,为保证这类学校的正常运转,资金向边运山区学校和学生人数少的学校给予一定倾斜,但根本问题未能得以解决。三是农村学校资源浪费。由于大量农民工子女进入城镇学校就读,造成城镇学校资源紧张,而农村学校空置资源。四是小学英语、计算机和音、体、美教师严重缺乏。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平衡。如不逐年增加“新鲜血液”,将出现“青黄不接”。同时,受总编制的限制,需要的小学教师无法引进。这些矛盾如不能在政策上得到有效的解决,小学教师年龄和学科结构将会出现

21、断层。五是撤销教育办成立中心校带来不少问题。职责不明。中心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对辖区学校的目标管理评价难以公平操作。一些中心学校甚至截留教育局拨付的经费,造成了乡镇内各学校之间的不公平。中心学校职能没有转变,管理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中心校客观上增加了管理层级,加大了教育成本,没有达到减员目的。(三)现行的“乡财乡用县监管”模式存在弊端实施“乡财乡用监管”是对乡镇财政的统一管理,益处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弊端和问题:一是为保证工作能正常开展,乡镇支出的项目也是比较多的,但目前实行的这模式是“收支统管”,缺乏激励机制,由于资金匮乏,乡镇工作比较被动,一些乡镇领导对抓

22、财政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依赖思想很强,不利于乡镇财政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在上级政府的行政命令下,对乡镇各项考核、评比种类繁多,为了确保年终考核过关,乡镇就举债搞项目、上工程、加大了乡镇财政风险。以2010年底为例,我县乡镇债务高达1877.9万元,债务消化进展缓慢;三是转移支付力度不大,村组干部工资和公用经费标准低,乡镇基层政权和村级组织运转困难;四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弱化,违犯财政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五是县级财政压力增大。实施“乡财分用县监管”后,县级财政为了确保乡镇人员的工资和机构正常运转及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对乡镇的财力补助,乡镇财政的困难和矛盾上交到县级财政,加之要求县级配套的资金较

23、多,都需要改革成本支持,县级财政面临的困难和压力越来越大。三、深化我县农村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第一,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一是要是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乡镇干部的工作水平。乡镇机构改革最现实、最紧迫也是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从改革新形势来看,乡镇政府主要职能定位可以归纳为宣传落实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五项。乡镇政府职能要从行政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从而迫使乡镇干部提高本领。从乡镇干部现有的知识能力结构看,急需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经济引导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职能转变的落脚点在服务。搞好公共服务,乡镇干部必须根据群众的需求,及时提供

24、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政府的关注点和注意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项目。二是今后机构改革宜小调不宜大动。通过近年乡镇机构改革,我县乡镇机构设置与编制配备已逐步趋向合理。因此,在今后乡镇机构改革中不宜大动,只宜小调,必须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在巩固原有机构改革成果的基础上,适当精减人员编制,革除目前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重点抓好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如果不顾实际大裁大减,只会劳民伤财,适得其反,于事业发展毫无益处的。三是建立编制管理与财政管理的监督协调机制,堵住导致乡镇机构和人员反弹或膨胀的漏洞。四是拓宽人员分流的途径,政府应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第二,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25、一要科学调整教育发展思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政府支出结构,调整教育发展思路,真正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要实行“三个倾斜”,即: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重点向边远和贫困山区倾斜。二要明确义务教育的责任主体。省以上政府为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实现投入重心上移,县级政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主体”,逐步建立由省以上政府投资为主,县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新体制。三是进一步完善新机制的政策体系。首先要建立科学规范稳定的转移支付制度;其次要建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再次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扶助机制;最后要制定鼓励投资,捐资义务教

26、育的政策措施。完善相关激励机制,鼓励并倡导全民办教育。四是切实解决好生均公用经费不均衡问题。建议。其一是国家投入资金在农村建设寄宿制制学校,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二是公用经费按生源地人口平均值或按学校标准班数分配到各乡镇学校,不按学校在校生人数分配,控制县城学校办学规模和班额,从源头上控制学生流动。五是调整网点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县级政府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办好乡镇中心小学,有计划合理地撤并村小;以创办优质学校、缓解入学压力为重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整个教育资源。在考虑教育网点布局的过程中,将民办学校纳入其中。六要科学定编,优化教师结构。(I)全面清理,摸清

27、底数。对临聘无资格人员一律清退,退出教师队伍。(2)分门别类,科学定编。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核定城乡教职工编制,提高目前偏低的师生比。(3)创新机制,鼓励流动。全面推行教师全员竞争上岗和持证上岗制度;对城镇优秀教师、富余教师、分流教师或新进教师,采取义务服务期、带薪支教、轮流上岗、对口扶贫、高级职称任前锻炼、发放资金等激励约束措施,引导支持并鼓励他们向农村中小学流动。(4)有序补充,增强活力。对教师编制继续实行严格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但对因教师调动、自然减员等腾出的部分编制,建议适当“开冻”,专项用于补充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紧缺专业的教师,逐步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年龄和区域分布结构。

28、第三,深化“乡财乡用县监管”财政体制改革1、坚持在改革和发展中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只是规范了乡镇收支管理,对乡镇财政困难起到缓解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还必须靠发展地方经济,壮大财源基础,促进经济总量的增加,做大财政蛋糕,增加地方财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收入的组织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抓收入的积极性,确保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中及时足额实现,使地方财力有效快速增长。同时,要根据上级的税费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拓宽税源,增加财力,形成新的增长点。2、切实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实际困难。特别在目前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债务负担沉重,运转水平还很低,财力保障能力还很弱的

29、情况下,县级财政要继续坚持财力下移、缺口上移的指导思想,从体制上保证乡镇有充实大的财力,给予更大力度的、规范的转移支付补助等,确保乡镇人员工资发放,努力提高乡村政权组织正常运转的财力保障水平,支持乡镇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切实解决好目前村级运转困难的问题。3、继续加大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力度。当前乡镇债务因累积时间长,成因复杂,化解困难,成为制约县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引发县乡财政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乡镇财政困难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做大经济“蛋糕”,进而做大财政“蛋糕”。但在贫困山区短时期内经济不能明显改观、收支矛盾不能根本缓解的前提下,首先,要继续做好控制新债工作,要加大制止隐形债务和赊欠行为,

30、坚决扎住债务的口子。第二,要加大债务化解力度,用足用活现有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帮助,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挖掘节支潜力,清理清收债权、盘活乡村资产、实行停息和减息等多途径促进化解。第三,要建立偿债基金,县乡财政在年度预算中按照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安排偿债准备金,专项用于还债。建议省上将乡村债务列入转移支付范围,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可根据各县财力状况,核定奖补资金的比例,以帮助县乡消化债务,缓解县乡财政困难。4、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的主体是县乡两级。在县乡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必须通过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和必要的经费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县乡两级改革的积极性,

31、促进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省上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中拿出适当资金,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主要用于对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及防范和化解不良债务方面工作扎实、措施得力、管理规范、成效显著的县以及在农村综合改革过程中成绩突出、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的奖励,对政策执行不到位,改革进展缓慢的县予以通报批评,形成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良性机制。同时建立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经费保障机制,财政都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确保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所需的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各项改章能够顺利开展。5、充分调动乡镇积极性和保护乡镇既得利益。“乡财县管乡用”改革模式,它不仅权是财政

32、体制的改革,实质上是基于县乡财政高度关联性这一特点,树立“县乡财政一盘棋”的思想,将县乡捆到一起来通盘考虑财政收支的问题,突出县级财政的监督管理权所进行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因此,要坚持“五权”不变的原则,把实行新的管理方式同参与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实现整合,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同时,对乡镇发展经济、增加税收,实行超收部分全额返还或按比例给予奖励,体现“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独立会计主体的法律要求和省市的政策规定,最大限度地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和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加强“乡财乡用县监管”相关制度建设。在合理划分乡镇政府的事权和财权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提高对乡财政的转移支付比例,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支持乡镇大力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增加乡镇政府的可用财力:逐步规范和完善乡镇公用经费分类核定办法,建立公用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县乡财政的内控制度,完善会计核算和财力审批程序,完善乡镇收入解缴和支出票据报审制度,进一步加强乡村财务管理监督,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资金兑现到位。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强化制度约束,完善干部绩效考评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