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洋学院关于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学院、各单位、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特提出如下意见。1 .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教学工作的重点来抓。为进一步深化校院二级管理,学校成立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践育人的政策制定、决策咨询;充分发挥实验室建设工作委员会作用,负责全校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和整合。学
2、院要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作用,加强对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队伍培养等关键环节的指导。2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结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各学院要系统设计、合理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和社会实践等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涉海理、工、农类本科专业实践学分比例不低于35%,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低于25%,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确保课内实验按照32学时/学分的标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专业认识引导、学科基础训练、专业技能提高三个实践教学阶段的有机融合。对2013级及以前学生,各学院要适当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努力实现涉海理、工、农类
3、本科专业实践学分比例不低于30%、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低于20%的目标,各专业负责人和主讲教师,要认真梳理、科学论证实验项目设置和组成,鼓励独立设课、设立平台课、开发三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各学院要充分利用学校科考船资源,主动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和内容:海洋类专业和涉海类专业要在培养方案中明确学生利用科考船开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学分(学时);其他专业也要主动设计与科考船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水产学院等二级学院至少开设1门包含科考实践内容的海洋意识教育公选课。3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选择若干试点专业或虚拟班,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
4、践教学改革,有效开展大平台基础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分类培养提高训练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打造优质化和精细化实验项目,提高实验项目更新率(专业课实验项目年更新率不得低于5%);鼓励自制实验设备,编写实验教材;积极开展实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重视和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类、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参与式案例教学模式和产学研践习训练计划在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加大校内模拟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的融合,强化实用人文技能培养。4 .严格实践教学规范。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应按照XX海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规范开展实验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基础课和专业课实验中心建设标准进
5、行学生分组实验,保证每个学生有独立操作的机会;实验教师不得随意调停实验课程、更改实验内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坐班制,不得擅自离岗。进一步强化实习教学和管理工作,教务处负责完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学院、企业等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各学院要加强校外实习教学的计划、大纲、指导教师、经费、基地、考核和监管等七个关键环节的落实工作;各专业要增加集中实习比例,集中实习占所有实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40%,指导教师必须全程随班指导;加强实习大纲和指导书的编写,完善实习资料和档案的管理。5 .扩大实验室开放程度。探索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商人事处、教务处等部门共同修订XX海洋学院
6、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将实验室开放人学时数年增长率(不低于10%)和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不低于95%)作为实验室和学院考核的重要指标;各学院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等活动;实验室进一步加大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开放,建立专门网站,发布开放信息;鼓励开设全校性开放实验课程和项目,国家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至少要开设1门开放实验课程,其他专业实验室也要积极设计开放项目,为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撑。6 .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加大国家、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经费、人员等方面的管理自主权,充分发挥国家、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实验技能训练、科研素质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三方
7、面的功能;重视和加强人文社科实验室和管理类专业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促进学科专业资源的多元融合;尤其要充分发挥科考船在涉海实践能力培养和海洋意识教育宣传中的作用。进一步拓展东极综合试验村(筹)、大学科技园(筹)、西闪岛苗种繁育基地的教学功能,加强涉海理、工、农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加大校地、校企、校所共建实践教育基地,每个专业至少有3家稳定的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基地动态管理机制和模式。7 .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人事处商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教务处共同研究制定实验教学队伍分类考核办法;争取开通实验技术人员正高职称晋升渠道;稳定实验教学队伍,新进实验技术人员原则上五年内不得流
8、动和轮岗;拓展实验技术人员发展空间,鼓励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建立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制度,每位实验技术人员在五年内要有一次高校或科研院所相关实验室访学、进修和培训的机会;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科实验技术人员五年内至少要进入相关企业进修培训3个月以上;新进理工科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实施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计划,每年对理、工、农、管理、人文社科等学科不同类别专业教师开展不少于8次的实践教学技能专项培训。8 .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各学院(部门)要切实保障实践教学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影响实践教学秩序。教务处负责研究制定实验课听课规范和要求,优化
9、实验课程学评教指标体系,建立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资格审查,启动毕业论文外校专家盲评工作;建立健全实习教学监控体系和实习教学质量标准,完善实习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加强实习教学过程的动态监控。教学质量监控中心要加强实验教学专项检查;落实实验课听课制度,各教学单位领导、系(教研室、实验室)主任每学期至少听一次实验课,对新任实验课教师和青年教师还要适当增加听课次数;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实验教学工作的意见。9 .完善实践教学奖惩机制。学校对每学年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位列前10%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中给予1.05的质量系数奖励;对于连续三年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位列前
10、10%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于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位列后5%的教师,在工作量计算中给予0.95的质量系数警示;对连续两年实验教学质量测评位列后现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暂缓授课并参与进修提高;或取消其授课资格。学校设立实验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实验室开放优秀奖、校外实践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和奖项,提高实践教学工作的荣誉感。10 .保障实践教学投入。学校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落实新增生均拨款和教学经费优先投入实践教学,增加本科生生均实验经费和实习经费,提高仪器设备维修经费比例。重视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设立专项经费保障实验室常规设备更新。推进科研反哺教学工作,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负责人必须吸纳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并负责本科生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相关经费。各学院要积极筹措建设经费,争取专项社会赞助用于实践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院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