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生活垃圾深度综合处理清洁焚烧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案1.1 监测目的及依据1.1.1 监测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新增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和产生后果进行监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对于贯彻水土保持法,搞好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通过施工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及时获得水土流失参数,经分析处理,掌握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发现工程建设过程中新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2、通过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及
2、时了解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情况,掌握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在控制新增水土流失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3、通过运行初期水土保持监测,验证水土保持方案全部实施后的保水、保土、防蚀减灾等效益,进而检验水土保持方案效益分析的合理性,为以后方案编制提供参考依据;4、监测单位通过水土保持监测,为建设单位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管理数据,促使各项防治措施和防治目标的全面落实,为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机构提供数据。1.1.2 监测原则1、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分区布设监测断面、监测点;2、监测技术、方法符合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依据经济、合理、可
3、靠的原则进行,确保通过监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防治区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的效益;3、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定期调查与动态观测相结合、多种监测方法相结合、监测分区与监测内容相结合原则。1.1.3 监测依据1、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2号);2、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3、湖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规划(2001-2010);4、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5、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6、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利部水
4、保2009187号)。1.2 监测内容、方法及监测频次(1) .1重点监测的内容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2009187号)的规定,结合项目区具体情况,本项目重点监测内容如下1、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包括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及面积,临时堆土面积,林草覆盖率等;2、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包括水土流失面积、程度和总量的变化及其对下游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与趋势;3、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监测包括各类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工程
5、措施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122监测方法1、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1)采取地面监测、调查监测和巡视法相结合的方法;(2)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和水土流失量的监测应采用地面监测法;(3)扰动面积、地表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项目的监测应采取调查法;(4)防治责任范围内,水土流失影响较小的地段,可进行调查监测;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地段,应进行地面观测;(5)施工过程中时空变化多、定位监测困难的项目可采用巡视法监测。2、气象水文监测(1)降雨量、降雨强度等监测,可收集工程区内或临近区域已知气象站的气象观测数据;(2)径流量、泥沙量等,以收集临近区域观测数据为主:也可
6、利用沉沙池、标准取样器,取出浑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3)气温(采用专用温度计)、湿度(采用干湿球法)等,可收集当地气象监测资料。3、水土流失因子的监测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因子采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7.4规定的方法。(1)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面积、扰动强度的变化采用实地调查、地形测量等方法,结合GPS技术的应用,对地形、地貌、植被的扰动变化进行监测。(2)复核建设项目占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采用查阅设计文件数据,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场地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3)复核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临时堆土量
7、及堆放面积采用查阅设计文件资料,结合实地情况调查、地形测量分析,进行对比核实,计算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和各施工阶段产生的临时堆土及堆放面积。人工开挖与填方边坡坡度、临时堆土高度等采用地形测量法。(4)项目区林草覆盖率采用抽样统计和调查、测量等方法,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别确定调查地样方,并进行观测和计算。项目区林草覆盖率采用抽样调查和测量等方法进行监测。即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确定调查地样方,先现场量测、计算种盖度(或郁闭度),再计算出场地的林草覆盖率。本次纳入计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积,其林地的郁闭度或草地的盖度取大于20%。样方规格乔木林为5mx20m,灌木林为5mx5m,草地为ImXl
8、m。监测采用的GPS定位和GlS技术,具有对监测对象的位置、边界准确定位的高精度特性,可在实地调查基础上,结合对地形图件和施工图件的综合分析,提取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地表位置及变化情况的数据信息准确可靠。4、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包括荆坪古村游览观赏区、旅游服务配套区、游乐区人工挖填方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积、流失量、程度的变化情况(包括坡面水土流失、重力侵蚀等)及对周边和下游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应在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预测基础上进行。通过对预测的重点流失区的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获得现状监测资料,并进行各次监测成果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原预测成果的对比。项目建设区水土流失量采用水土保
9、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中734规定的方法。(1)水蚀量监测项目建设区扰动地表、临时堆土等施工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数量,以及变化情况,可通过典型调查、各种地面观测方法进行监测。本次坡面水蚀量监测主要采用沉沙池法、简易坡面量测法和泥沙量测法进行监测。a沉沙池法结合项目建设过程中布设的临时和永久沉沙池,在每场降雨结束后,观测径流量和泥沙量。泥沙量采用标准取样器取出浑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系列侵蚀产沙量数据用以反映施工场地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b简易坡面量测法主要适用于表土堆置区坡面的水土流失量的测定。在选定的坡面,量测坡面形成初的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
10、侵蚀沟的次降雨。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50%70%),计算水土流失量。当观测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时,应量测至少一年的流失量。(2) 土壤性质指标量测涉及的土壤性质指标(容重、含水量、抗蚀性等)观测方法采用土壤理化分析手册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规定的标准方法。5、水土保持设施效果的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数量,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实地调查核实;水土保持措施的质量,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于工程防治措施,主要调查其稳定性、完好程度、质量和运行状况;植物措施主要调查其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发育情况(林木的树高、胸径、冠幅)、抗冻性及其植被覆盖
11、率的变化。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核算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效益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进行;拦渣效益通过量测实际拦渣量进行计算。6、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监测(1)扰动土地整治率根据工程设计数据,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统计各防治区内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永久建筑面积、水面积及扰动地表面积,分别计算各防治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2)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通过实地调查和工程设计数据分析,统计分析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面积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面积,两者相除得出水土流失总治理度。(3) 土壤流失控制比根据定位观测得到的土壤侵蚀量,模拟分析计算出各防治区的土壤侵蚀
12、量,再计算各防治区的水土流失控制比,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本工程的土壤流失控制比。(4)拦渣率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量测和统计分析,计算弃渣场的弃渣流失量,用弃渣量减去弃渣流失量得拦渣量,进一步算出该弃渣场的拦渣率,采用加权平均法最后求得本工程的拦渣率。(5)林草植被恢复率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量测和统计分析,得出实施植物措施面积及可以采取植物措施的面积,算得林草植被恢复率。(6)林草覆盖率通过实地调查、现场测量和统计分析,确定已实施的植物措施面积与防治责任范围面积,计算林草覆盖率。1.2.3监测时段及监测频次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和水利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
13、作的意见(2009187号)的规定,监测时段从施工期前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即2017年。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为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每年48月为监测重点时段,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等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一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等至少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3个月监测记录1次。但暴雨季节需要加强监测,于降雨前、中、后各监测一次。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调查监测工作除重力侵蚀等应在汛期结束之前进行外,其它项目的调查监测工作原则上安排在
14、枯水季节进行。每次调查均应填写调查表,年末进行汇总整理。1.3监测范围、区段及监测点位1.3.1 监测范围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即工程的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总面积44.73h1.3.2 监测区段由于不同施工场地水土流失程度和特点各不相同,水土保持监测必须充分反映各施工场地的水土流失特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进度、数量、质量及其效益,要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分区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绿化、美化生态环境。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重点监测区域总体要求,监测区域应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根据本项目建设期水土流失特点,结合对项目各个单元区水
15、土流失量预测,确定本项目监测的重点区域是施工过程中的主厂房区及运输设施区。133监测点位布设及典型设计1.监测点位布设原则1)每个监测点应根据各施工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大小来布设,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性,原地貌和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2)各种试验场地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应尽量结合;3)尽量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4)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5)简易土壤侵蚀观测场应避免周边来水对观测场的影响。6)应考虑不同自然环境和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的程度在不同区域设置监测点。2、监测点的布设和典型设计水土保持监测点的布设根据上述原则及考虑风电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扰动地表面积和特征、涉及的水土
16、流失不同类型、扰动开挖和堆积形态、植被状况、水土保持设施及其布局,以及交通、通信等条件综合确定。本项目在施工期和试运行期布设临时性监测点,其定点监测点布置如下:(1)简易坡面量测法主要适用于填筑坡面、土或土石混合或粒径较小的石砾堆等坡面(如临时堆土区)的水土流失量的测定。本方案设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点3处,布设在临时堆土场和管线区的临时堆土坡面。在选定的坡面,量测坡面的初始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每次降雨情况。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50%70%),计算水土流失量(见图1.21)。当观测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时,应量测
17、至少一年的流失量。通过量测坡面侵蚀沟的体积,按沟蚀占水蚀的比例(50-70%)计算坡面水土流失量图L2-1简易坡面量测法示意图(2)沉沙池法沉砂池法监测点5个。分别布设在主厂房区、辅助子项区、施工生产区和输水管线区的排水沟出口处。在每场降雨结束后(主要是雨季),观测场地排水口径流量和泥沙量,采用标准取样器取出混水水样,经过滤烘干后,求得水量和泥量。系列侵蚀产沙量数据用以反映施工场地水土流失的变化情况。(3)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布设测钎法监测点1个,布设在运输设施区道路边坡。布设样地规格为3mxl5m0将直径0.5Cmlcm、长50Cm100cm的钢钎,在选定的坡面样方小区按照lmlm的间距分纵横
18、方向共计9支钢钎垂直打入地下,使钢钎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详见图1.4.2)。以后,在暴雨和汛期结束后,观测钉帽距地面的高度,以此计算土壤侵蚀厚度和总的水土流失数量。计算公式为:A=ZS(1000cos)式中:A土壤侵蚀数量(m3);Z侵蚀厚度(mm);S水平投影面积(m2);斜坡坡度。图1.4-2测钎法水土流失简易观测场示意图本项目水土流失地面定点监测和调查监测点位置布设见表1.3-lo表131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地面定点监测备注监测方法布置位置简易坡面量测法(4个)临时堆土场区(1个)表土堆置坡面输水管线区(2个)临时堆土坡面Q2取土场(1个)坡面沉砂池法(5个)主厂房
19、区(1个)排水沟出辅助子项区(1个)排水沟出口施工生产生活区(1个)排水沟出口输水管线区(2个)排水沟出口简易水土流失观测场(1个)运输设施区(1个)道路边坡1.4监测工作量与工程量IAl监测计划根据对工程的分析及现场的勘察情况,计划对重点监测内容有代表性的各工程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监测计划见表1.4-1o表141水土流失监测计划表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表1.6-1监测点监测方法监测项目监测频次项目建设区样方法、称重法、调查监测、临时监测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植被生长情况(1)对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每10天监测记录1次;(2)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果等每月监测记录一
20、次;(3)主体工程样方法、称重法、调查监测、临时监测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监测计划表表1.6-1监测点监测方法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每3个月监测1次。(4)遇24h降雨量大于50mm时,应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后1周内完成监测直接影响区巡查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施工影响因子主要监测时段为施工期,每季度监测一次;植被恢复期每半年一次。1.4.2 监测设施及监测人员1、监测设备监测方法多样其监测设施种类也较多,监测的单位应根据监测工作中实际需要选择和优化监测设备,避免重复购置仪器,造成监测经费的浪费。1、调查监测设施主要有掌上型GP
21、S、经纬仪、水平仪、皮尺等。2、地面监测设施对不同地表扰动类型的水土流失量、流失程度的监测,采用地面定点观测方法。本项目主要设置临时观测设施对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定点观测,主要监测方法是桩钉法和简易坡面量测法。监测设施有监测车、定位式GPS、笔记本计算机、全站仪、照相机、自记雨量计、雨量筒、自记水位计、钢钎、钢钉、电子天平、分析天平等。各种监测方法需要的主要监测设施、设备详见表1.4-2o表1.4-2水土保持监测设施和设备表分类监测设备单位as1土建设施(1)钢钎个362地面观测设备(1)皮尺把2分类监测设备单位(2)钢卷尺把23植被调查设备(1)植被测量仪器批14扰动面积、开挖、回填(
22、1)GPS定位仪套1(2)2m抽式标杆个35其他设备(1)摄像机台1(2)数码照相机台1(3)笔记本电脑台1(4)对讲机台3(5)地形图张3(6)气象资料组2(7)标志绳m500(8)野外观测防护用具套2(9)烘箱个1(10)铝盒个1002、监测人员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安排2名监测人员,全为中级工程师。1.4.3 监测工作的保障措施依据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等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应由具有相应等级水土
23、保持监测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承担,以保证监测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工程开工后,建设单位元应以合同方式委托具有资质和实力的单位进行监测。监测单位应按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计划并实施监测,每次对监测仪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本项目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所需经费按照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200522号)规定计算;或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分项估算施工期水土保持监测所需经费和植被恢复期水土保持监测所需经费,列入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中。1.5监测成果要求1.5.1 监测成果内容水土保持监测成果要求主要包含水土保持监测报告、监测相关表格和图件。水土保持监测报告要求主要
24、包括7方面的内容。1、综合说明:概述建设项目概况,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任务来源以及监测任务的组织实施等。2、编制依据:包括分类、法规、规章、规范性档、技术规范与标准和相关数据等。3、项目及项目区概况:包括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项目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情况等。4、水土保持监测布局:包括监测区域、范围、分区和监测的程序等。5、监测内容和方法:说明监测的内容和采取的主要方法。6、监测结果分析:包括防治责任范围动态变化分析、项目区土壤侵蚀环境因子状态动态变化分析、水土保持防治效果分析等。7、结论及建议:包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综合评价、存在问题和有关建议等。止匕外,监测报告还
25、应包括监测数据、附图和附件。监测表格指监测过程中填写完成的表格,要求各表格详细准确。监测图件要求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工程建设前水土流失现状图、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图和工程竣工后水土保持现状图等。152监测汇报及成果整编监测成果应及时进行整编,并定期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1、编制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2、确定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人员、责任以及资金管理使用制度;对参与工作的人员进行实地培训;3、水土保持监测点典型设计;4、分施工期和运行初期两个阶段分别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数据数据库;5、填写巡查表;6、按月整理数据和报表;7、编制季报表或编制阶段成果或年度汇总报告(报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8、分施工期和运行初期两个阶段分别整编水土保持监测资料;9、分施工期和运行初期两个阶段分别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报告(报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10、分施工期和运行初期两个阶段分别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报告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