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10篇精选】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10篇精选】供参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近日,中央有关部门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交谈切身感受等方式,与浙江的同志一起总结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的经验启示。“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这一巨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来自当时对浙江省情的深度调查和把握。当前,全国各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千万工程”中读懂调查研究的“起承转合”,推动调查研究工作务实功出实效。“起”一心为民俯首调,调查之初当怀“赤诚心”
2、o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实施之初,便着眼于人民关心的生态环保、乡村治理等问题开展调研,深入了解了群众所期所盼。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题为导向,扎实做好选题调研,主动跳出“舒适圈”,走出“玻璃门”,直击基层一线,想尽办法摸矛盾、问诉求、看症结,掌握“热气腾腾”的一手材料。要集思广益,开好“头脑风暴”,瞄准“老大难”,发现影响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题材,以责无旁贷的勇气,做到“哪壶不开提哪壶”,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承”慎思明辨求实情,寻根溯源当切“真症结”。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3、“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作为党员干部,要传承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锤炼真、深、细的硬本事,摒弃“流水线”式“打卡”调研,多深入“边音角落”,搞“突然袭击”。要多开“板凳会”,融入“群众课堂”,以真诚的态度联系群众,紧紧关注群众的“眼色”“脸色”,抓住“民声脉搏”,听懂“弦外之音”,做到心中有数,不想当然、拍脑袋,在“细枝末节”下足察实情的真功夫。“转”按部就班谋事观,改革创新当出“实举措”。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
4、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作为党员干部,面对调研发现的具体问题,要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立足实际顺藤摸瓜,牵出内在矛盾的“核”不能雾里看花,似是而非。要创新问题解决思路,不搞表面文章,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落后文化,多想该不该,少看能不能,在把握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变革、敢为人先。“合”凤头豹尾常久功,解决问题当见“好效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
5、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作为党员干部,既要绘得好“工程图”,也要当得好“施工员”,在群众面前,解决问题不能“留空间”“打太极”,揣着明白装糊涂,要拿出鲜明的干事担当态度,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问题解决的“后半篇文章”上下足功夫,着力补短板、通梗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干劲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学习“千万工程”及“浦江经验”专题研讨发言心得在“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和“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作出重要批示,极大鼓舞了广大干部群众士气。省委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的重
6、要批示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打出学习宣传贯彻“组合拳”,明确K)项落实举措,以常委会会议、专题学习会、现场学习会等多种形式,深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精髓要义。接下来,浙江还将高水平制定出台两个“实施意见加以贯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严密构建贯彻两个“实施意见闭环机制,切实把握重点任务举措,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道路奋勇前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把“千万工程”“浦江经验”金名片擦得更亮。“千万工程”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千万工程”实施20年,造就浙江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不仅示范全国,还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浦
7、江经验”是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在“浦江经验”推动下,浙江基层治理水平、社会公平程度、群众安全感指数都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展示中国“两大奇迹”的排头兵。最具说服力的客观事实、最具影响力的丰硕成果再次证明:“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已被实践充分检验契合浙江实际,极具示范价值。浙江要从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深刻领悟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引指导,进一步增强感恩奋进、实干争先的决心信心,推动“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彰显无穷的思想魅
8、力、强大的实践力量、夺目的真理光芒。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是: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浙江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干?唯有切实扛起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千万工程”“浦江经验”发源地和率先实践地的使命担当,学思践悟“千万工程”“浦江经验”蕴含的战略思维、系统观念、为民情怀、前列意识、问题导向、务实作风,学到真经、悟透真理。同时,广泛深入实施两个“实施意见,把深化“千万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把践行“浦江经验”作为信访工作责任书重要内容纳入综合考核,打好接续践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组合拳,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找座次、定坐标。两个
9、重要批示展现了总书记心系浙江大地和浙江干部群众的深厚情感。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深入践行“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的同时,聚焦“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等大事要事,紧密结合主题教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敢往矛盾窝里钻,敢挑最重的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推动浙江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务实担当和扎实成效不负总书记殷切嘱托。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同志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10、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总的感到,20年来,浙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11、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万工程”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IOo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千万工程”目标要求、实施原则、投入办法,创新建立、带头推动“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千万工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
12、程”指明了方向。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更紧密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始终牵挂着“千万工程”,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强调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强调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
13、加美丽的乡村。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千万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指示要求,顺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二20年来,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生动局面。“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14、,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转动了乡村振兴的车轮二淳安县下姜村老党员姜祖海动情地说:“当年我听总书记的话,在全村第一个建沼气池、第一个开农家乐。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我们最感恩的就是总书记!”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主要有以下突出成效。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深刻重塑。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超过6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
15、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验收的省份。调研中不少农民群众津津乐道从“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到“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花”的巨大变化,从“坐在垃圾堆上数钞票”到“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的华丽转身。金华市浦江县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台州市仙居县“化工一条江”变为“最美母亲河”,生态绿道串联起山水田园。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o“城市有乡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
16、“正在成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嘉兴市同志讲,“当年总书记乘坐IOl路公交车调研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现在老百姓乘坐101路公交车见证城乡风貌的巨变、触摸城乡融合发展的脉动二三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全省建成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光”的发展图景。实施“十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超4.7万名,打造出
17、“衢州农播”、丽水“农三师”等一批人才培养品牌。义乌市李祖村引进农创客200余人,带动创业就业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当地一位归乡农创客感慨,“水土好、梨才好,我做的梨膏糖卖得也好二四是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持续稳定安宁。宁波市基层干部谈到,“实施千万工程以前,有些村级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现在村,两委,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有了凝聚力战斗力,干部有了威信,老百姓信得过”。五是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全域构建新时代文
18、明实践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建成一批家风家训馆、村史馆、农民书屋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杭州市小古城村村民说,“村里建起了文化礼堂,经常有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运会,放下筷子就想去二六是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各地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千万工程”不仅对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2018年9月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二、主要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千万工程”既绘蓝图、明方向
19、,又指路径、教方法,到中央工作后继续给予重要指导。20年来,浙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把这些重要理念和要求贯穿实施“千万工程”全过程各阶段,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先手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坚持生态
20、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
21、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三)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指出,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拓展建设领域;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惠及全省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浙江紧盯“千万工程”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
22、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既不刮风搞运动,也不超越发展阶段提过高目标,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四)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浙江坚持把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
23、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地点一般选在工作力度大、进步比较快、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机制,真金白银投入。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惩激励。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配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推行干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实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必须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充
24、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实施初始就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进行决策、推进改革时,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强迫命令。厘清政府干和农民干的边界,该由政府干的主动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六)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
25、期间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浙江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构建农村文化礼堂效能评价体系、星级管理机制,在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中融入乡土特色、体现农民需求,变硬性推广为潜移默化,变“文化下乡”为“扎根在乡,通过打造“美在安吉”、德清“德文化”等区域性品牌,挖掘农村传统文化基因,推动崇德向善。结合农村特性传承耕读文化、民间技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在未来乡
26、村建设中专门部署智慧文化、智慧教育工作,着力打造乡村网络文化活力高地。三、经验启示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把握蕴含其中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
27、农民情绪和真挚为民情怀。20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践证明,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站稳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尊重人民意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
28、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村庄环境建设到农村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浙江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实践证明,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找准着力点。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立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机制创新、要素集成,抓好乡村产业
29、、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性循环。(三)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实践证明,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兼顾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标平衡。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系统摆布城乡关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
30、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成果。实践证明,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学好练精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
31、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等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掌握实情、把脉问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不断破解矛盾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实践证明,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二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
32、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六)必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浙江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创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实践证明,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力
33、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尤其要注意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倾向,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讲稿同志们:2003年6月,在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和亲自推动下,浙江省委办和省政府办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通知,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对全省10000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
34、整治,并把其中100O个左右的行政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这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千万工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擘画和关心下,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重要例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35、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总结推广“千万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义。一.“千万工程”是学习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实践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而“千万工程”结出的硕果,也从一个侧面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魅力和实践伟力。坚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千万工程”是一项生态工程。“千万工程”是当时浙江推进的一项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
36、村庄的整理和整治为切入点、以提高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能力为核心的污染整治和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各地按照布局优化、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要求,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这种生态建设思路具体而系统,着眼于“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打造绿色浙江充分发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联动效应,深刻影响了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O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37、、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驾齐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实践发展的历史脉络看,“千万工程”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样本”,注重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富民家园,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省域先行方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系发生深刻变革。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推动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施“千万工程”是浙江“实施城市化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
38、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定要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路子”一千万工程”针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注重城乡统筹和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规划,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方案和有效举措,是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的实际行动。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富民。“千万工程”是一项富民工程,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富裕生活是推进“千万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富民为先,以民为本”,“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在“千万工程”的牵引下,浙江因地制宜地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以优势产业为
39、依托的特色村建设,不断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构建起“绿水青山”孕育“金山银山”的有效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村共同富裕工作要抓紧”。“千万工程”不仅融入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愿景目标和制度设计,还以其先行先试为当前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经验启不。坚持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的建设格局。“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体现了党的领导在社会治理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习近平同志强调,“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社会各界都有参与建设的责
40、任习近平同志亲自设计的“千万工程”推进体系,不仅体现了多主体合作治理的理念,更强调了党委政府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在“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党委政府是协作网络的集成者、引领者和支持者,是资源和要素的整合者,是持续推进“千万工程”的关键所在。在该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地也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形式,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激活千百万农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和幸福生活而努力的本源动力。“千万工程”的实施,也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工作向农村延伸,促进了服务“三农”和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形成,带来了乡村治理方式、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推动乡村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局面。二.持续深化“千万工
41、程”,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前,我们应切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不断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在新征程上谱写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新篇章。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深化“千万工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突出现代化发展方向的人民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42、点,在推动农业农村和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切实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在新征程上谱写“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新篇章。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从村庄环境建设到农村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浙江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在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文明建设的高度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的理论意蕴和实践要义,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既要注重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也要注重实现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在不断厚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
43、民美好生活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在新征程上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千万工程”以整治环境问题为先手棋,从垃圾收集、村内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村庄绿化向面源污染治理、农房改造、农村公共设施建设拓展,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以点带线、连线成片再到全域规划、全域建设、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的新路径。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必须自觉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深刻把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深刻意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定不移走
44、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研讨心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浙江省20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学习浙江经验,究竟学什么?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全
45、面深入总结浙江省20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提出了7个方面的经验,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动力。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首要就是必须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是我们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纵观浙江20年来的实践,其首要亮点,就是
46、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这启迪着我们,要切实打好人居环境整治这一仗,不能只把目光盯着“环境整治”上面,必须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妥善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要坚持生态优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九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农村环境脏乱差,既源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也和一些低水平、高污染的农村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学习浙
47、江“千万工程”经验,就要瞄准当前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生活污水治理、畜禽粪便和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轻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对于一些高污染的企业,该关的就要关;一些高耗能生产方式,该转的就要转。即使对生产和生活存在短期影响,也要坚决推进环境治理。坚决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要发展绿色产业,“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是单纯搞好乡村环境就可以了,而是要在乡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地方和农民改善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做到稳扎稳打、持续推进。因此,就必须探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
48、环境治理路径,着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让村庄美起来,让生态有效益。实现村容村貌改善与经济发展携手并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关系到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研讨心得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浦江下访接待群众,开创了“省级领导下访接访”的先河,形成“浦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在今年“浦江经验”20周年的重要节点,再提这个“一举多得的有益创
49、举”,既是重温历史,更是启发当下。一、得能,在“矛盾窝”中锤炼作风、提升本领。“浦江经验”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多到基层困难大、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变“坐堂等访”为主动下访,直面群众、现场应考,特别考验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深入基层下访接访,需要领导干部亲自讲政策、教方法,作示范、抓督查。这也意味着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浦江经验”把工作落脚点放在“事要解决”上,通过化解具体矛盾让群众切身有感。这并非易事。今年,党中央决定,将“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此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领导干部下访接访,本身释放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决心。因此,践行“浦江经验”有助于推动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改进作风、增强本领。二、得法,在“钻进人群”中找准症结、强化治理。“浦江经验”强调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注重从源头查找矛盾问题产生的原因。比如,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城镇拆迁改造、生产用地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