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81646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省商务厅等17部门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我市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和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1246”总体思路,立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积极打造区域特色消费中心,结合全市乡村建设行动,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以补齐短板健全农村流通网络、转型升级培育市场主体、创

2、新流通业态和模式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发展目标。结合落实市“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统筹国家和省上资金,大力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到2025年,实现各县(市、区)均有县城综合商贸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商店在具备条件的乡镇、村覆盖率达到100%,实现村村通快递,县域物流共同配送率进一步提高,城乡生产和消费连接更加紧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渠道更加畅通,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持续提升。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健全

3、农村流通网络1 .改造提升县城商业设施。鼓励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对县城购物中心、商场超市和物流配送中心等现有商业网点改造升级。支持城市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市场,大力补齐中心仓、前置仓、分拨转运仓等物流仓储设施短板,开展供应链赋能,示范带动农村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电影电玩、健身娱乐、康养休闲、育儿早教、商旅融合等新业态,让县城内城乡居民不出县就能满足绝大部分的消费需求。(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任务均需各县市区政府、经开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2 .完善乡镇商贸中心。发挥乡镇承上启下、紧靠农村居民生活圈、服务农村常住人口的区域商业中心的优势,引导连

4、锁商贸流通企业采取自建、改造、股权合作等方式,对现有的大中型超市、商店等乡镇商业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新建改造一批商贸中心、超市、餐饮等服务网点,改善乡镇集贸市场面貌,优化生活服务供给,使乡镇基本能够满足周边居民的米面粮油、家居百货、农资、美容美发、餐饮等一般性消费需求。支持乡镇供销社改造提升、整合资源,打造以商贸流通、电子商务、文体娱乐、养老幼教为主的乡镇为农服务综合体。(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改造农村商业网点。引导电商、物流、连锁商贸、益农信息社运营商等企业通过特许加盟、联营联销、供应链赋能等方式,改造或新建一批村级连锁商店,加强对夫妻店、小卖部等村级现有商业网

5、点的标准化改造,为村民提供日用消费品、农资、电商、电信、金融、邮件快件代收代投、涉农信息服务等多样化服务,保障农村居民就近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服务。支持邮政企业建设村级邮政综合服务站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加油点升级改造为加油站。(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中石油和中石化销售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4,做强农产品综合市场。围绕融入全国骨干流通网络和内循环体系,支持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健全完善农产品批发交易、冷链物流、信息技术、仓储配送、检验检测、废弃物处理、疫情防控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形成枢纽型、战略型和企业聚集型的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区域配送中心、信息发布中心和价格形成

6、中心,打造全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大节点,力争到2025年年交易量达到60亿元。(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5.做大农产品产地市场。支持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升级改造一批产地专业市场,重点完善现代制种、高效蔬菜、绿色畜牧等特色产业和瓜州蜜瓜、玉门枸杞、敦煌李广杏、金塔番茄、洋葱等“独一份”“好中优”“错峰头”特色产品产地市场功能,争取培育2个省级产地示范市场,大力推进商产融合,完善展示体验式、交流互动式服务业态。加快推进田头市场建设,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促进形成“以产促农、以城带乡、商产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

7、负责)6.做优乡镇农贸(集贸)市场。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农贸市场(集贸市场)标准化改造、“马路市场”安全隐患整治,逐步取消露天交易和占道经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确保干湿经营分离、生熟产品分开、活禽宰杀规范,逐步建立健全生鲜农产品采购标准、安全检测与质量溯源管理制度和农残兽残快速检测区(室),保证食品安全。充分体现农贸市场公益属性,鼓励设立农民自产自销专区,严格规范费用收取,使农贸市场成为方便农民购买鲜活农产品和小商品的重要场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公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提高农产品流通

8、效率7,增强农产品高质量供给能力。深入实施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和“万企兴万村”活动,集群化发展六大支柱产业,放大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先导效应,建立完善绿色标准化生产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环保、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品牌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8.增强产地商品化处理能力。

9、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流通企业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具有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跨区域配送功能的集配中心、产地仓等设施,配备产后清洗、加工、预冷、烘干、质检、分级、包装、冷藏等设备,鼓励研发应用产后初加工、精深加工设施设备,补齐农产品供应链“最初一公里”短板,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和错峰销售能力。大力引进羊肉、洋葱、葡萄、蜜瓜、枸杞、肉灰蓉等产业精深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9,增强农业品牌培育能力。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提升行动,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将品牌培育作为产业兴旺的主导力量,加强主体培育、品质提升、注册认证和宣传推介,构建“甘味+味道+县域公用品牌+企业

10、品牌”综合评价体系,支持企业在省外重点城市建设运营“甘味”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广泛开展“甘味”品牌宣传推介活动,全面提升品牌农产品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0.增强农产品市场公益性保障能力。鼓励通过土地作价出资(入股)、产权回购、财政入股、升级改造、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农产品的公益性市场建设,有效降低交易费、摊位费等成本,增强现有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的公益性,提升保供稳价和综合服务能力。(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IL增强农产品冷链流通能力。围绕河西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加快补齐

11、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短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规模适度的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强化移动应用冷库,发展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建设,引导生鲜电商、邮政、快递企业建设前置仓、分拨仓,配备冷藏和低温配送设备,年增加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库容2万吨以上,推广可循环标准化周转箱,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有序衔接,力争2025年全市各类冷链静态库容达到120万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2 .增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能力。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农产品产销对接节会,结合县域旅游、文化、特色产业、展会等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产销

12、对接活动。引导农产品流通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产销一体、股权合作等模式实现精准对接,通过设立品牌店、专柜专馆专区、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与北京新发地、上海江桥、广州江南等大型市场的合作,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在外省市场设立市特色农副产品销售专区,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多渠道产销对接和品牌宣传,拓宽优质农产品长期稳定销售渠道。(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丰富农村消费市场13 .优化农村消费品市场供给。支持县市区组织商品服务优、信誉口碑好、活跃用户多、吸聚效应强的商贸流通企业,采取政策引导、资金补贴、企业让利、优化环境、营造氛围、造势宣传等措施,持

13、续开展消费促进活动。鼓励生产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日用消费品、家居等,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完善农村道路、水、电(充电桩)、通信等基础设施,改善耐用消费品等使用环境。(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务局、市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4 .优化农村生活服务供给。引导社会资本建设村民生活服务站,推动各类小店开展送货上门、快递代收、充值服务、生活缴费等便民增值服务。依托乡镇商贸中心、农村集贸市场等场所提供餐饮、停车、健身等服务,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夫妻店等场所提供理发、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便民服务。鼓励城镇市场主体到乡村设点直接向农民提供服务,缩小城乡居民服务消费差距,让发

14、展红利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5 .优化县域文旅服务供给。鼓励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采取合作社经营模式,合理开发利用敦煌文化、边塞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培育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独具特色文化旅游业态产品,塑造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乡村文化旅游特色品牌产品,吸引城市居民下乡消费。配合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全国优选乡村民宿名录和森林景区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民宿、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民宿、农家乐服务质量。(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6 .优化催生农村消费新热点

15、。深入研究农村人口变化特点、产业发展、消费升级新趋势,注重老人消费、服务消费等文明型、共享型消费,进一步创新市场供给,放大消费示范效应。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开发,推动送货到户到地等服务型消费;围绕农村养老托幼需求,推动餐饮、陪护、家政、生活品代购等爱心型消费;围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等产业开发,推动商业跟进下乡设点的开发型消费;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培育网销、代销农产品的双向型消费,进一步打造涵盖全域的消费促进网络,畅通经济良性循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7 .优化农资市场供给。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持续做优做

16、强农资供应服务,完善农资应急保供机制。调整扩大绿色有机肥供应比重,构建绿色有机肥供应体系,加大绿色高效肥料推广应用,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推动传统农资流通企业向现代农资综合服务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资流通网络。引导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测土配方施肥、农机租赁、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形成规模服务优势,提高助农增收水平。(市供销社、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加强市场主体培育18 .培育一批商业骨干企业。依托邮政、供销、“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电子商务进农村承办企业、农产品市场、综合商超等流通主体,发挥企业在保障消费品和农资市场供给、带动

17、农村市场发展示范、引领业态创新、扶持农村个体商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其通过组织创新、资源整合做强做大,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直供直销、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统一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鼓励品牌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进行资产业务重组,鼓励品牌连锁流通企业通过股权加盟,促进县乡村商业网络连锁化,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19,培养一批商业基础力量。依托小批发、小零售、小餐饮、小住宿、小电商、小外贸、小快递、小配送企业,加快小而专、小而优、小而强特色化发展,夯实市场主体基础,构建大中小结合、线上线下融合、功能互补、差异化经营的农村商贸

18、流通网络。通过电子商务实现本地生产、就近消费的“内循环”,增加餐饮、休闲娱乐、小额贷款代办、家电维修等服务功能,带动周边美容美发、洗浴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业发展。引导企业和农民“触网上线”,强化传统商贸与电商零售新业态深度融合,完善终端销售网络,满足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0 .培育一批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鼓励县市区依托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师资团队等,开展品牌设计、市场营销、电商应用等培训。开展农村新型商业带头人培育计划,加强与电商、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实习实训合作,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和技能大赛,挖掘培育一批农村商业带头人。创新举办高素质

19、农民和产业带头人培训班,每年培训不少于800人。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对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服务水平。(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供销社、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局、市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1 .壮大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场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各50家。引导农民合作社按照有种养基地、有农业机械、有良种供给、有订单销售、有加工储藏的“五有”标准办实合作社,“五有”合作社达到75%以上。

20、提升规范运营合作社比例,运营较规范以上的合作社达到80%以上,“空壳社”全面清零。(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创新流通业态和模式22 .支持企业开展供应链赋能。鼓励大型电商、商贸流通企业以县镇(乡)为重点,下沉供应链和新型交易模式,为更多中小企业、个体商户提供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销售分析、库存管理、店面设计等服务,增强农村实体店铺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打造更加高效的城乡配送体系。(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3 .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县乡村三级体系作用,强化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统筹能力,为电商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运营公司等提供市

21、场开拓、资源对接、业务指导等服务。推动各大电商平台下沉开展“田间地头”直播,帮助当地优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通过电商挖掘整合、网红推介营销,形成有产业、有品牌、有亮点的示范县、示范镇、示范村。实施“数商兴农”,发展农村电商新基建,提高农产品电商销售比例。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和支撑保障体系。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村邮站、供销社等多站合一、服务共享。(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4 .发展县乡村物流共同配送。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建立以县城物流配送中心为中枢、村级服务站为末

22、梢的网络体系,全面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积极探索“电商+快递+供应链”模式,支持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电商综合服务站、农村智能快件箱等物流配送终端设施建设。鼓励农村邮政、快递、物流、商贸流通等企业开展市场化合作,在整合县域电商快递基础上,搭载日用消费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推动物流快递统仓共配。推进邮快合作下乡进村工程,推动农村寄递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数据互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规范农村市场秩序25 .强化农村市场执法监督。加强重点领域市场监管,聚焦农村教育、医疗、养老、

23、餐饮、供电、供水、旅游、农资等重点行业领域,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加强源头治理,落实企业进货查验责任和质量承诺制度。加强本地电商平台等网络经济新业态的行政指导和监管,完善合格商品市场准入制度、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等监管制度,依法查处无证无照经营行为。畅通农村消费投诉举报渠道,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6 .加强市场质量安全监管。围绕家用电器、建材、装饰材料等重点商品,深入开展消费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紧盯农村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等薄弱环节,加强餐饮、食用油、肉蛋奶、地方特色食品等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违

24、规行为。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加强流通渠道管理,完善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7 .促进农资市场有序发展。结合春耕、夏种、秋收等重要农时,抓好化肥、农药、农膜、农业机械及零配件等重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加快推进农资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农资市场主体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行业内部推行守法经营或质量公开承诺制,规范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行为。(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八)完善政策机制28 .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将县域商业体系

25、建设作为乡村振兴规划的重要内容,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根据人口结构、收入水平等情况,实事求是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明确商业设施、业态的结构和功能。将物流仓储配送设施列入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认真落实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等政策,盘活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支持依法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9 .便利交通运输。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整车合法装载运输全国统一的鲜活农产品品种目录内产品的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提高通行效率,减少拥堵,便利群众。预留充足空间发

26、展共同配送,设置合理路线保障进出顺畅,努力做到农产品上下行同步仓储、同步分拣、同步配送,降低农村物流配送成本。(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0 .创新投融资模式。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强银企合作,为县域商贸、物流、供销等领域企业和合作社提供资金结算、供应链融资、财务管理等服务。鼓励农村信用社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县域商业实际使用场景,开展抵押、担保及信用类小额贷款业务。加强信贷产品创新,持续做好融资服务。聚焦特色产业,用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制,对符合条件的可提供中长期贷款产品。(人行市中心支行、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31 .

27、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市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形成政策合力,做好承上启下、区域协调、监督检查等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做好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各成员单位负责)32 .强化指导考核。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发展目标,按年度分解细化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市商务局牵头健全“动态监测一中期评估一总结评估”的实时监测评估体系,建立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总结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3 .加强财政投入保障。统筹用好中央和省级财政服务业发展资金等现有专项资金或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域商业领域发展。各县市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县域商业设施、农产品产地流通设施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投入保障范围,加大支持力度,多措并举开展项目建设、完善商业功能。(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乡村振兴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