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切实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等文件精神,建立起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的课程模式,促进我校校本课程规范、有序的建设,完善学校教育机制,推进教师的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给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搭建平台,逐步形成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和课程文化,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案。一、指导思想我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
2、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 .建设和完善我校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使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相互依存、互为补充,形成目标一致、内容开放的*中学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与地方社会发展、学生社会生活的联系,使我校课程具有“楹联文化教育”办学特色和莆仙本地文化特色。2 .不断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力,
3、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培养一批事业型、指导型、复合型、创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3 .本课程要体现使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要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学余共同生活,合作学习。要尊重个性的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4 .为了能体现*中学学注重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校本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为重点,通过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来塑造学生崇尚的品格和创造思维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原则1 .导向性
4、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2 .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3 .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地方特色或学校“楹联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4 .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
5、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5 .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6 .开放性和生成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相当长的周期,事先不可能考虑得十分周全,必须在开发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修订,在实践中将其逐步充实完善。四、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基本程序和步骤学校应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研究、分析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评估可提供的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在校情分析
6、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作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的建议及保障措施等。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并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模块。学校要适时对开发实施的校本课程作出客观评价,并加以调整、完善。1 .按程序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1)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的基础研究。主要涉及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2)确定目标是学校对校本课程所作出的价值定位。它是在分析与研究
7、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等。(3)组织与实施是学校为实现校本课程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堂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自主申报课程。学校委员会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对教师申报课程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编入*中学学选修课选课指南。学生根据自己的志愿选课,选课人数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才准许开课。在此基础上,学校开成一份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撰写自己承担的课程的课程纲要(教师用的材料)。(4)评价是指导校本课程开发过和中的一系列判断活动。它包括课程纲要的
8、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评价的结果应向相关人员或社会公布。2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以学校为主体自主进行的课程建设过程,课程开发一般应经过以下3个基本步骤:(1)分析校情。学校应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目标为基础,根据本校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等,确立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2)确定总体方案。在校情分析的基础上,学校应对校本课程作出整体安排,确定校本课程建设的总体方案。总体方案应包括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措施保障等内容。(3)组织和实施。学校应依据校本课程建设的总
9、体方案,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校本课程开发者可自主申报课程,制定具体的开发计划,包括课程纲要、知识或活动序列的安排、班级规模、时间安排、资源分配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事项。学校应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项目组织审议委员会进行审议。校本课程项目确定之后,学校应汇编*中学学选修课选课指南,及时向学生公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五、课程开发类型(1)L人文与社会;2.责任与担当;3.健康与生活;4.科技与创新;5.文化与特色;(2)拓展与提高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全程的管理1 .加强校本课程开发过程管理(1)校本课程设计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渗透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包括组织评估,调查学
10、生的需求,人员、环境等资源的配备,课程的设计、实验等都需要管理。首先,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在思想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训教师基本技能、提高教师基本素质的重要契机。其次,需要建立支持系统,以使管理有效进行。成功地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有人力、信息(包括课程理论)、技术、教育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一般说来,参与校本课程的老师在其余课时安排上要予以照顾,同时课时津贴也要略高一些。(2)校本课程结果的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结果之一就是构建适合本校发展,能体现特色的课程体系,其管理应包含校本课程的决策和实施两方面内容。决策方面:应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过程,应充分体现尊重教
11、师的独创性和学生的差异性;应充分发挥学校传统,利用当地条件;应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标,在课程决策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有更大的自主权。实施方面:建立组织,划分责任。一个职责明确的管理系统十分重要,由学校校长总领导,一位副校长分管,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教研组长、年段长、班主任同时负责任务的下达与问题、意见的反馈。客观指导,确保落实。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这样使课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3)校本课程评价的管理评价具有指导、监控和激励等功能,因此健全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是校本课程管理的重要方面,并且评价同样渗透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全过程,包含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如课
12、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以及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同时有它自己的特点,体现在:是以学校为主体的自我评价。作为学校独立实施的课程,学校是课程的编制者、组织者和自我评价者。是一种多样性的评价。因课程、时间、地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评价方式,灵活适用。是一种形成性评价。校本课程评价是一种没有外部压力的评价,其目的主要是进行课程的诊断,动力来自于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各类人员广泛参与的评价。校本课程是教师、学校参与的课程,在整本课程的编制、修订、实施中都应邀请学校各方面人士的广泛参与。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评价者。(4)校本课程的
13、教学管理I.校本课程的申报与遴选教研室负责学校校本课程规划与审定,发布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的申报、遴选、发布和开设需经教研室审定。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须在教研室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申请,并写出课程说明和课程方案。11.校本课程的发布与开设教研室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对教师及其提供的课程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开设科目和开设时间。教研室公布初评通过的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编制选课说明书,并组织课程展示,供学生咨询和选择。学生根据选课说明书在课程中任选2-3门校本课程,填报志愿表,并提出建议。根据学生填报情况,教研室进行调整,正式公布校本课程科目及教师名单。教务处负责确定开课科目
14、和任课教师,组建教学班,并作好备案。每门课程开班人数原则上控制在3060人,教务处可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教学条件,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调剂。IIL校本课程考核与评估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务处、教研室负责。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教务处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2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保障系统(1)学校应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共同参与的校本课程管理机制。教务部门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实施、检查与评估,协调各教研组与年段的工作。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的教研组和教师要制订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反映课程实施
15、中出现的问题及教师的教学需求,为课程建设决策提供依据。(2)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须获得14个校本课程学分,具体修习时间及要求按照*中学学课程实施方案执行。(3)学校要切实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设施的建设,合理配置各种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物质保障。要建立校际资源共享机制,积极争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和支持。(4)学校要投入一定的专项经费,保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要充分考虑具体实施校本课程的教师的工作负担,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相应保障。(5)各校要切实加强对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积极支持学校校本课程的开
16、发实施。学校制定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方案须经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审批不得在学校中实施。(六)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设置4项一级指标: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实施评价、学习成效评价、机构制度评价,下辖二级指标18项。现就各项指标给予界定或限定,以利于评估标准的确立,保证评价的效度与信度。1.课程设计:从课程开发的整体方向,布局构想上反映课改理念,学校特色方面来进行评估。它是课程开发工作的基础,反映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认识和对新的教育理念理解的程度。(I)目标导向,统整学校办学特色。是指所开发的课程以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导向,校本课程统整学校的办
17、学目标或者学校教育哲学,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2)需求评估,现状评估,资源评估。一系列的评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本源,课程开发的立足之本。(3)以校为本,以生为本,多样适应。是指所开发的课程应把握的本位特征和适应特点。(4)三级管理,均衡协调,权责统一。是指校本课程开发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的关系处理。2 .课程实施:从课程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发挥评估的改善功能。(1)校本课程开发流程。是指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顺序与过程,它应以*中学学十四五规划为依据来实施开发。从中可反映学校在开发课程时对各项规定与制度的操作情况,特别是对上级申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审议的落实。(2)校本
18、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规划。它包括开发背景(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情境分析与评估),课程简介(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类型),课程开发支持系统(开发的基本程序、课程结构简析、课程标准研制、课程教材编写、课程教学实施、管理保障措施)、课程开发附件(校本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校本课程教材编目、校本课程反馈与评价体系、校本课程教学与学生管理体系、相关工具的开发)。(3)学生选修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是已经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的各课程的名称及其简介。可供学生选择,是纳入学生的整体学程范畴的,应该让学生与家长知晓。(4)校本课程标准。校本课程开发主要
19、是研制和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它是课程管理、实施和评价的基础,也是教学、评估、校本教材编写的依据,是学校与教师所开发课程的核心内容。(5)校本课程计划。是指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例与设置情况。明确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检查它的实际进入状况,了解学校如何设置校本课程及设置情况。(6)教师培训与课程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主要依托学校的校本培训与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7)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与总结等。是指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预期和实际进展情况。为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与完善提供素材和经验。(8)校本课程讲义编写。讲义编写使校本课程纲要的文本解释更加具体化,可操作程度增强。
20、3 ,学习成效:(1)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或细则)。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内容、方式、价值取向上的评标准的构成系统。制定内部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体现校本课程在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中的地位与作用.(2)学业成绩评定结果。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采用一定形式加以评定后的效果进行信度和度的判断。八、保障措施校本课程的建设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标志,是落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相互协调做好此项工作。1 .组织保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中学学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制定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制度,负责组织实施指导、经验交流,成果推广验收
21、,与上级开发实施管理机构保持联系,接受指导并获取信息,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对课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等。2 .师资保障(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搞好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关键是教师。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结合地域、学生、教师的实际情况,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必要时要邀请外聘专家来校辅导,提高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2)加强课程改革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的带头示范作用。3 .其他保障(1)把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发展评价紧密联系起来。(2)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予以资金上的鼎力支持。(3)对教师开发校本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学校给予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