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XX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为了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充分坚持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二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XX省教育厅关于印发XX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通知(X教基(202X)29号)、XX省教育厅关于普通高中课程设置与管理指导意见(X教基(202X)2号)、XX市教育局关于普高学校研制新高考校本方案的通知(X教中(20XX)29号)等
2、文件精神,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二、校本课程开发的需求与目标(一)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需求与目标XXXX中学以“善施教化立德树人”为办学理念,以“明德尚行自强不息”为校训,传承“爱国拥军崇文尚武”光荣传统,弘扬人民军队优良作风,学习中国军人高贵品质。因此在制定和执行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既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又要使课程真正扎根学校本土,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推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目标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的责任不单是课堂教学与教育,更应该充分的提升自我的
3、教研、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在自我能力培养、教研能力提升等方面创造了更大的平台。教师在学校认可的前提下自己确定开设的校本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如此就不再是单一的教授者角色,而既是教授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课程知识得到积累,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高,被约束的学科专业性得以扩展并提升,从而大大增强了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了教师自我能力的培养,也使整支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形成以校本专业化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良性体系。(三)推动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目标目前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对于书本知识的依赖性仍然很强,对于社会性知识、实践性学科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人生规
4、划等方面的内容掌握相对薄弱。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应该有更过参与综合实践、探究交流等活动的机会,这些环节在基础性学科教学中比较缺失。因此需要针对性的设置相关的校本课程,以弥补目前的不足。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充,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使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机械性、考试导向性的进行学习。学生在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可以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将书本知识与人生目标、职业规划、社会责
5、任等实际内容有机结合,形成更加完整的高中学习生涯,也让学生能够学会学习、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三、校本课程管理保障(一)组织保障学校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建立起以(校长室、教务处)一一教研组一一教师组成的三级管理网络。各级各处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校本课程的管理、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1 .一级一一(校长室、教务处)校本课程管理(1)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工作规划与相关规章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根据学校发展状况与办学特色,结合本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相适应的校本课程目录,并逐级落实。(2)教务处根据相关规定,制定校本课
6、程实施方案,加强校本课程的计划和指导。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校本课程研发的相关培训。(3)教务处组织相关教师对校本课程进行研发和制定,安排课程相关课时和教学活动场所,检查各项相关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监控。(4)教务处指导并落实学生校本课程选课情况,并对学生学习过程与课程评价进行管理。(5)教务处收集并整理优秀校本课程,组织教师撰写精品校本课程相关教案、读本等,组织展示学生优秀学习成果。2 .二级一一教研组(长)校本课程管理。教研组长在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校本课程建设的全部工作。(1)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文件要求与精神,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并严格执行
7、。(2)对校本课程参与教师进行适当指导。根据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及时总结、交流、推广经验。(3)组织本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形成教研组内有传承的、精品型校本课程。3 .三级一一教师校本课程管理。教师是开展校本课程的实施者和受益者,教师应认真参加学校各级各项校本课程教研活动,根据自我学科的相关教育教学特性,确定至少一个校本课程课题,认真撰写相关课程实施纲要,充实相关教学内容,完善相关课程评价体系,集合校情、生情,渗透相关学法指导与德育心理,加强课堂演练与实践操作准备,打造品牌校本课程。(二)制度保障制定xx十八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xx十八中
8、课程评价方案。(三)配套保障1 .学校投入专项经费,保障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的教师的教材编写、教学研究等进行必要的物质保障。2 .将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方案中,努力保障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的时间。3 .学校加强图书馆、实验室、信息技术教室等专用教室的建设,配备和更新相关教学设备,为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场地空间和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支持。4 .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必修课程一样计入教师工作量,通过听课、学生问卷等方式进行考核,在各项考评中给予肯定。5 .学校投入专项资源打造和打磨精品校本课程,将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保障教师专业化成长成果。四、校本课程结构“为了每一
9、个孩子的快乐幸福成长,让他们在不同的层次上学有所成”是我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宗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加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我校立足于学校与学生实际,努力构建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多功能课程结构。我校校本课程的基本框架为“1+X”,“1”为心理健康教育供学生共同选择的课程模块,为必修必选课程,要求学生在高一学段修完。“X”为学生可以任意选择的课程模块或专题,即校本选修II。该部分课程由七大类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学科专题辅导类、学科拓展延伸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
10、养类、艺术类、身心健康类、手工实践类。(一)必修课程:该板块课程依托我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基地建设,完全由学校自主开发、结合并体现XX十八中办学特色的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三方面:1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在高一年段开设常规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让学生建立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同时针对特殊时期开展专题讲座。2 .注重开展主题突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以职业生涯规划、团队训练、箱庭游戏等为主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学生职业心理档案,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1、紧密联系在一起,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报效社会。重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二)七大类选修课程校本选修II为学生自选课程,由各教研组、备课组或教师个人开发模块。每个学生必须完成2个模块的学习,学校鼓励学生多选多学。校本选修11由学校校本课程委员会确定的七大类学生综合素质课程模块构成,具体包括:学科专题辅导类,学科拓展延伸类,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艺术类,身心健康类,手工实践类。1 .科专题辅导类:提升学生学科专门素养,开设课程例如化学实验操作Python入门数学错题训练高中物理解题思路与方法等。2 .学科拓展延伸类:将课堂知识与相关课外知识结合,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开设课程例如Arduin
12、o创客设计与制作入门红楼梦赏析趣味化学等。3 .科学素养类:提升学生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素养,开设课程例如高中物理知识的应用与提升生物技术理论与实践生物技术实践理论等。4 .人文素养类:提升学生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素养,开设课程例如哲学史上的名人轶事TED演讲赏析解密历史遨游中国等。5 .艺术类:通过艺术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艺术感知和鉴赏能力,开设课程如歌唱素描等。6 .身心健康类:加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拓展与生活常识的提升,开设课程例如健康与生活乒乓球基本技术等。7 .手工实践类:加强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开设课程例如钩针上的艺术钩针编织基础入门等。五、校本课程实施安排(一)建立领导机构成立以
13、校长为主任,副校长为副主任,教务处、年段长、家委会代表、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校课程委员会。(二)课时安排及学分分配高一高二每学年每周课时不少于3课时,学生通过修习共获得6学分。(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流程确定目标(学校制定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一制定框架(学校评估学生需求与教师配备)一一课程申报(教师提出课程申请撰写课程纲要)一一课程制定(学校确定相关课程目录)一一指导选课(将课程目录交由学生自主选择)组建班级(根据申报情况与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后成班)课程实施(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一一评价反馈(教师与学生多元评价)(四)校本课程实施步骤8 .准备阶段(1)学校成立相关校本课程开发、建设工作小组,制定校本
14、课程规划方案,评估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考察校本课程教师配备情况,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制度。(2)教务处下发校本课程申请表、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与校本课程参考选题等资料。(3)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应的学习培训,由教师本人提交校本课程申报,完成相关课程纲要的撰写,交由学校统筹安排。(4)教师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通过多种手段收集资料,改编或自编校本课程教材,充实教案,做好上课准备。(5)教务处根据课程目录安排授课教师与教学(活动)场地。9 .实施阶段:(1)学校汇编校本课程目录与课程介绍,及时向学生公布开设课程、指导教师和课程说明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2)教务处统计学生
15、选课情况,根据各方面统筹,作出相应调整。(3)教务处确定校本课程的开设模式、开设地点、辅助器材、指导教师与学生成班情况。(4)相关指导教师制定好教学计划,按照课时计划规定授课,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评与反馈。(5)教务处对课程实施进行定期检查、反馈,对问题进行诊断与调整。10 .总结阶段:(1)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要按时缴交课程纲要、教材、教案、课后评价等相关材料。(2)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行分析、反思。(3)教务处对学生通过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教师评价。(四)校本课程实施流程1.申报。教师在规定时间(学年开学前一周)向学校教务处提交校本课程开发申报表和相应的校本课程
16、课题(编写时参照FTP教科室中的模板规范填写)。2 .评审。学校评审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项目进行审议,确定校本课程项目。3 .选课。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后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便于统筹安排,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专题,分为第一和第二志愿。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原则上,选报人数不足15人的,学校一般不予开设。课程规模一般在30-50人之间。4 .排课。教务处制订各年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并将校本课程的开设排入总课表,开学后下发到每个班级。在公布课程表的同时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等相关要求。高一分上、下学期开设心理
17、课和选修课共4课时,高二下学期开设选修课2课时。5 .上课。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组。由于选修课实行走班制,每次上课时,任课教师应对学生做好认真的点名工作,并签字以示负责。学生应按要求认真参加学习,不得随意缺课,缺席总课时量的1/5以上,不得参加该课程考核,并按有关规定处理。严重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由老师提报教务处同意后可以取消其该课程的学习资格。学生达到出勤率要求后可参加该课程的考核,成绩按优秀、合格、不合格记录存档,并认定相应学分。6 .考核。每一模块或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
18、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考察等多种方式。教师需上交教务处材料有出勤情况、考试成绩登记表、学生考核成果、校本课程课题、教案和自编教材等。六、校本课程评价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内部的自我评价,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为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从学校特色发展的角度、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建立起多元化评价模式;而校本课程从开发到实施到最后的评价,不仅强调考核成绩与结果,还十分重视过程性发展,因此要着眼教师和学生的过程性成长、创新性发展等层面的评价。(一)评价原则
19、我校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遵循科学性、全面性、过程性和多元性的“四性”原则。1 .评价思想科学性:坚持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对校本课程的申报、实施等环节进行有效评价。2 .评价主体全面性:我校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涵盖了申报、实施等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从学校课程设置角度、教师课程编写与授课角度、学生学习与反馈角度多维度进行评价。3 .评价程序过程性:评价体系是贯穿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整个过程,尤其重点评价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参与性,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融入性。4 .评价方式多元性: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自评与互
20、评、学生自评与互评,书面材料与口头座谈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统一的多种评价方式。(二)评价指标体系与内容我校对于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研发与准备的评价、课程实施与效果的评价、课程反馈与提升的评价。四个部分贯穿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各节点,对于有效管理与质量保障是一个重要的体系。1 .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该部分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的目标(该目标是否符合课改要求、是否符合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等)、课程大纲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能性)等方面。2 .课程研发与准备的评价。该部分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纲要的制定、教师开课
21、的准备(包括个人学科素养、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教学活动场地与设备的准备、选班制度的可实施性等方面的内容。3 .课程实施与效果的评价。该部分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方法、学生的学习感受与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通过听课、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可以获得相关评价内容。4 .课程反馈与提升的评价。该部分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课程设计目标是否达标、课程实施过程的优缺点、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专业能力是否提升、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是否提升等。(三)教师评价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重要参与者与主要实施者,对于教师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对于教师本人业务能力水平考察的重要环节之一。我校充分
22、重视教师在校本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建立了一套全面评价体系,将专家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结合起来,对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同时,对于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以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解决;对于优秀的校本课程实施教师,我校通过经验交流、出版成果、考核优先等方式进行激励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对于教师校本课程教学工作的评价标准有:1 .教师校本教学有主题、有目标、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材、有教案、有考勤记录、有学生相关考核作品等过程性材料。2 .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达到学校规定学时,符合学校整体教学安排。3 .教师校本课程教学有反思、有总结。4 .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
23、通过学生成果展示、学生评价、学校考察等进行反馈。5 .教务处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有资料、有考核、有档案记录。(四)学生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和拓展的兴趣,培养和提升学生对于课本及其以外的知识的深入掌握,以及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加强。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注重采用多重评价方式。1 .从评价模式上看,主要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三种模式,体现了评价的多元化。这种多元化首先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本人、同学、教师甚至校外专家等都可以是评价主体。其次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鼓励学生用多种表现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如演讲、小论文写作、手工制作、艺术表演等。2 .从评价内容上看,注
24、重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和记录,主要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参与、行为、感悟等方面的变化和提升。并且尊重学生各种方式的自我表达,并予以明确的鼓励,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3 .从评价结果上看,忽视等级而重视反思与提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要过度在意等级性评价,更应该反思自我的活动过程、问题讨论、小组合作与分享等优缺点,从而逐步拓展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七、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目标展望我校积极安排校本课程建设的各方面资源保障,调动一切因素和积极能量,组织有生教学力量来研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打造特色校本课程,提成教师专业成长,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形成有特点、高质量、多精品的校本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