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9086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季高温天气的事故预防措施.docx(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什么是高温天气?1 .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台主管部分所属气象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在35。C以上的天气。2 .日最高气温达到40。C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作业。3 .日最高气温达到37。C以上,4(C一下时,各单位安排员工室外作业时间不得超过5小时,且在12时至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4 .日最高气温达到35。C以上、37(不含37)以下时,各单位应采取轮换作业制,缩短员工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作业员工加班。二.防暑降温用品有哪些折扇、风扇、毛巾等日常辅助降温用品;风油精、蕾香正气水、仁丹、花露水等防暑降温药品;绿豆汤、盐开水等防暑降温饮品。=.怎样辨识与应对中暑先兆中暑先兆

2、是指在高温场所劳动到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获略有升悬Jo四.中暑后如何自救?如果在高温作业时赶到头晕、恶心、心慌等,很可能已经中暑,应该及时辨别并做好相应的自救准备。1 .立即停下手中的事情、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2 .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大口猛喝,应小口慢引,以防加重心脏负担。3 .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皮带等一些配饰,保持身体周围通风。4 .涂抹或饮用解暑药物。5 .如休息后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拨打电话就医。夏天高温、暴雨、雷电天气增多,安全生产不利因素增多,风险加大,容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10条结合夏季的特征和容易发

3、生事故的关键点整理得夏季安全生产的注意事项1防暑降温夏季天气高温干燥,连续超负荷地工作容易造成中暑事故的发生。建议老板们合理安排和调节作息时间,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生产,尽量减少超时加班生产,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2个人防护为了保护特种作业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作业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佩带好安全帽、高空作业时系好安全带,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比较厚实的。天气炎热穿上这些东西会让人觉得更热,于是一些工人在工作过程中放弃了穿戴。但是,一旦危险来临连最基本的防护都没有了,使得原本不是伤害很大的事故变得比较严重。3用电安全夏季是用电的高峰期,由于高温、雷电和多雨等季节因素容易导致电器绝

4、缘程度降低,人员出汗等原因容易导致人体电阻率下降,往往是触电事故多发期。要加强用电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严禁私自乱拉乱接电源;下班时或离开工作岗位后,一定要关闭各设备电源,以防止电器设备因短路或发热引起的火灾事故;认真做好机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装路的维护、保养和检测工作,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4防疲劳作业夏天,温度高,劳动强度加大,加上白昼时间长,员工容易出现困倦、过度疲劳的状况,容易发生事故。5防火防爆夏季气温高,容易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所以要落实各项防火制度,消防设施配备齐全,严格控制明火作业,严禁私拉乱接电线,同时对易燃易爆品要加强储存和使用管理工作,特别是产生粉尘的车间和煤矿,一定要做好通风工

5、作,防止浓度超标发生爆炸事故。6防台风东部沿海地区是台风的频繁光顾地区,特别是夏季,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发生安全事故,更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大风过后要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恢复生产。7防雷雨夏季雷雨天气增多,在雷雨天气要穿橡胶底鞋、关闭手机、不要在避雷针线附近走动、不要在泥浆池,水池附近停留;企业要检查、落实好防汛、防洪的设施材料;雷雨天时,切勿站在树下、电线杆、广告牌等高大的建筑物附近,切勿站在空旷地及在室外拨打移动电话;人走灯熄、关好门窗,防止雨水渗入室内损坏财物;人离断电,及时关闭所有电源,以免遭受雷击损害。8压力容器安全不少企业都涉及气焊、气割作业,由于夏天气温高,高压气体在烈日的照射下温度上升,体积膨胀,严重的会发生气瓶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旦发生爆炸还会带来二次事故(比如说火灾),使损失变大。9防泄漏中毒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来临,有毒气体挥发、扩散速度加快,接触有毒气体岗位的操作人员很容易发生有毒气体中毒。为此,要加强相关工作岗位人员的防有毒气体中毒防护工作。10密闭空间作业夏天气温高,下水管道、检查井、窖井、化粪池、泵房集水池、污水处理构筑物等积存污水、污物的设施由于微生物作用、地势低且相对封闭,容易产生沼气。沼气浓度高时,不仅会引起人员中毒,而且有可能产生爆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