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1419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齐政办发(2023)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7月10日齐齐哈尔市打造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为推动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齐齐哈尔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全力提高

2、全市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将我市打造成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内具有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设施、一流服务的区域医疗中心,吸引更多的患者到我市就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二、基本原则(一)从本地实际出发,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促进其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二)坚持党委、政府主导,加大对卫生资源的调控力度,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互补、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重,实现中西医、中西药协调发展。(四)坚持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协调发展,建立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紧密结合、连续服务、有效衔接的

3、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三、基础概况截至2022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96个,医疗床位35664张,全市共有卫生人员3991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130人,注册护士14455人。以“七普”人口为基数,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8.8张,每千人口医生2.98人,每千人口护士3.55人。四、建设目标到2025年,以区域传染性疾病救治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为支撑,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为手段,通过实施集团化发展和集约式发展战略,加强县级综合医院能力建设和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打造市县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作平台建

4、设,不断增强市域外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使我市卫生服务在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地位更加巩固。(一)建设规模目标。建设1个区域传染疾病救治中心、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4个医疗集团、5家互联网医院和10个专科联盟,规划建设3家专科医院,全市医疗服务和健康服务业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二)服务区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本市、黑河、大兴安岭、绥化、大庆,以及内蒙古、吉林的40个县(市)区,覆盖人口约1,000万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市域外周边县区医疗机构建立远程诊疗服务达到100家以上。()卫生体系目标。拥有健全的医疗服务体系、疾病防控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达到国家规定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卫生

5、监督能力、初级卫生保健能力和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部实现标准化建设。(四)功能设施目标。进一步明晰各类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推进区域医疗协调发展,提高县域就诊率和三级医院教学科研及疑难杂症救治能力。通过市场化运作等形式,引进符合区域卫生中心相匹配的国际、国内先进的PET、手术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大型医疗设备总值增加30%,达到40亿元。(五)专业技术目标。每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实施达到省内先进的医疗技术2项以上,力争在现有5个国家级重点专科基础上再规划申报5个,省级重点专科达到30个,市级重点专科达到120个,创建名医工作室达到100个。五、工作任务到2025年,

6、以我市三级甲等医院为龙头,实施集团化管理模式,突出专科特色品牌效应,建立县级分中心,推动中医药事业新发展,力争让齐齐哈尔市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就医更加方便与实惠。(一)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区域医疗服务“准航母”1 .建设1个区域传染性疾病救治中心。在市第一医院北院和南院残康中心设置区域传染病救治中心,配备独立的CT室、负压手术室及分娩室等功能科室,进一步完善省级传染病危重症救治中心功能,不断强化区域传染病公共卫生应急能力。设置市级传染病定点救治医院100O张床位,其中,市第一医院南院残康楼设立重症救治中心床位300张;市第一医院公安分院设置床位400张;市结核病防治院设置床位300张。市卫

7、健委提前安排市第一医院公安分院和市结核病防治院2家定点医院随时做好启动准备,当我市医院出现大量儿童或老年患者排队诊疗或住院时,第一时间统一调配全市相关专业医师梯队支援医院启动,负责收治阳性儿童和基础疾病稳定的老年病例,有效缓解医疗资源挤兑,避免社会恐慌。各县(市)区按照相关管理规范要求,设置充足的救治床位,重症救治床位总数不低于定点医院床位总数的10%o按照平急结合原则建设可转换重症救治床位,确保有需要时重症床位可扩展至不低于床位总数的20%o供氧设施能够满足全院满负荷运转时10%患者同时高流量吸氧需求。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九县(市)及北三区政府,完成时限:202

8、3年底2 .建设3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按照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的要求,做好规划方案和软硬件建设方面的准备,争取一次通过省卫生健康委考核验收。(1)市第一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市第一医院已基本具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标准,争取今年通过省级验收。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智慧医院,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以疑难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为重点,积极开展ECM0、重症超声等新技术的推广,建立集“防、治、保、康”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市第一医院与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在人才、教学、科研和临床专科建设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2)

9、齐医附属第三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齐医附属第三医院已完成省区域医疗中心现场验收,拟继续向上争取建设资金,以建设区域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疑难病诊疗及会诊中心、医学人才培养中心、创伤中心、健康管理中心等6个重大项目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夯实附属三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综合实力,借助医学院本、硕医学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医院和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持续拓宽辐射面,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着力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协同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及省内其

10、他区域医疗中心带动区域“医教研防管”全方位提升。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3)市中医医院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市中医医院拟向国家申请资金2亿元,市政府匹配资金5,OOo万元,整体资金总投入达2.5亿元,医院将增设放疗中心和生殖中心、改扩建制剂室、装修改造北院门诊综合楼,持续升级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医院功能,全面提升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中医药服务能力,重点加强中医康复、针灸、肿瘤、生殖医学等优势学科建设,显著提高中医脑病、肺癌、胃癌、乳腺癌等重点病种中医诊治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区域内康复、癌症、生殖患者外转率,有效减少跨省域异地就医。建立省级医疗中心合作机制,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

11、,逐步建设区域肿瘤治疗中心、中医康复中心、针灸推拿中心、中医药制剂中心等,不断提升中医药科研能力和中医药治疗能力,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诊疗中的医防融合作用,形成独具一格的区域中医特色。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3 .组建4个医疗集团。在我市现有6个网格化城市紧密型医联体基础上,继续做强医疗服务优势,推进医疗集团间实施差异化发展和战略协作。(1)市第一医院医疗集团:以市第一医院为龙头,成员单位包括市精神卫生中心、市五官医院、市公安医院、市急救中心和文化一、彩虹、新化等3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龙沙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覆盖龙沙区部分二级

12、医疗机构、专科医疗机构及全部基层医疗机构的“3+2+1+X”医疗集团,统筹负责居民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服务。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2)齐医附属医院医疗集团:分别以齐医附属第一医院、齐医附属第二医院和齐医附属第三医院为龙头,结合自身实际,拟以肿瘤治疗中心、血液病治疗中心及创伤中心建设等为指引,加快推进集团化建设。以齐医附属一院城市医联体为基础,成员单位包括梅里斯区人民医院、富拉尔基区及梅里斯区等辖区内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等,重点打造齐医附属一院医疗集团,整合梅里斯区的6个乡镇卫生院及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医疗服务

13、能力提升,统筹推进医院治理体系深度变革,实现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再造,全面承担富拉尔基区与梅里斯区域内疑难重症患者的诊治及转诊工作。以齐医附属二院为牵头单位,积极与建华区2至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进一步推进城市医联体向医疗集团转变。以齐医附属三院为龙头,成员单位包括站前、光荣、北局宅、通东等铁锋区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医疗技术帮扶提升、医学人才学历培养为目的,建立覆盖三级、一级医院的“3+1+X”紧密型医疗集团。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3)市中医医院医疗集团:以市中医医院为龙头,成员单位包括昂昂溪区人民医院及龙华、新兴等2个街道社区

14、卫生服务中心,以中医紧急救援、中医药技术、中药制剂为指引,动员市区中医医院广泛参与,合力形成全市中医医院联盟圈,不断提高全市中医医疗救治水平。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4)市传染病防治医疗集团:整合市传染病防治院和市结核病防治院医疗资源,建立市传染病医疗集团,建设一所集结核病防治、肝炎、艾滋病、炭疽等传染病疾病救治,结合重大疾病预防、公共卫生职能范畴的齐齐哈尔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暨市传染病防治医疗集团。探索“一院两区”运行模式,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不断强化全市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水平。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

15、025年底4 .提高急诊急救能力。以齐齐哈尔市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为平台,成立县(市)区急救分中心,建立齐齐哈尔市卫生应急调度指挥平台,统一全市急救电话为“120”。继续完善市120急救指挥中心功能,推进全市卫生应急调度指挥平台建设,统一指挥全市院前急救工作,将120急救车载视频系统与三级综合医院急诊科对接,使救治医院能够在患者送达前获取急救中心转送的患者信息,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抢救治疗,提高急诊急救效率。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5 .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市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大业务应用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业务

16、协同。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的普及和应用,实现管理和医疗服务一卡通用。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信息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持续规范线上诊疗服务行为,进一步完善在线问诊、电子处方、疾病咨询等服务流程,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建立互联网医院。到2025年,全市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分别达到3级和4级,打通医院之间医保就医结算关口,依托市级信息化健康平台,实现区域内就医信息互联互通。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营商局、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025年底6 .发展医养结合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创新工作方式,积极落实和完善相关优惠扶持

17、政策,共同支持我市医养结合发展。推进医养机构协作模式。不断完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协同做好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护理,通过建立医疗养老联合体、签订机构间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领办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服务需求设置老年养护、临终关怀床位或转型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推进养老机构植入模式。支持200张床位以上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一级以上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机构开办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门诊)、临终关怀机构。到2025年,设置老年病科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达到60%以上,力

18、争发展医养结合机构达到3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床位达到3,000张以上。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市民政局,完成时限:2025年底(一)提高疑难杂症救治能力,打造区域医疗技术“新引擎”1 .加强医学科学研究。各医疗机构积极支持各学科开发优势医疗项目,提供科研实践平台,对科研项目立项、优秀科研成果、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出版专著等予以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实行技术贡献薪金制。发挥齐齐哈尔医学院校人才、科研、医疗等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振兴工作。依托齐齐哈尔医学院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联合省市多个科技部门设立国际科研合作基金、临床科研基金、联合引

19、导等项目,为推动我市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撑。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科技局,完成时限:2025年底2 .加大名医工作室创建和名医培养力度。继续实施本市医院与市域外医院的“联姻借脑”工程,吸引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到我市建立名医工作室,培养我市医疗技术人才,不断提升我市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实施龙江名医工程,用龙江名医精神引领队伍,为健康鹤城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到2025年,我市名医工作室达到100个以上,龙江名医达到120人以上,省级名中医(含青年名中医)达到60人以上。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3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按照“科学设置、突出重点、错位发

20、展”的原则,发挥现有医疗服务优势,统筹规划和建设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中心、心衰中心、创伤中心、房颤中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治疗中心、肝病治疗中心、康复诊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血液病治疗中心、烧伤诊疗中心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加强重点专科人才队伍、设备设施建设,以专科发展带动诊疗能力和水平提升。在我市现有国家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和市级专科110个基础上,利用35年时间,依托市区三甲医院重点发展高质量诊疗中心,申报一批国家及省级重点专科,县级综合医院积极争创一批市级重点专科,争创1一2个省级专科。(1)市第一医院:持续推动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品

21、牌学科高地。到2025年力争将中医老年病科、肿瘤科建设成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努力建设耳鼻咽喉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普外科、生殖医学科等57个省级重点专科,以及心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消化内科、眼科、妇科、产科、儿科、内分泌科、血液科、骨科、病理、检验、核磁、Ct放射线科、超声科等2030个市级重点专科。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2)市中医医院:计划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现有5个的基础上,将康复科、皮肤科、脾胃病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达标建设。在现有12个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重点专科的基础上增加风湿科、临床中药学。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3

22、)齐医附属第一医院:在原有12个市级重点专科继续通过评审的基础上,将影像科、检验科、肿瘤内科、乳腺外科建设成为市级重点专科,届时医院市级重点专科数量将达到16个。计划于2025年前将影像医学核医学、神经内科两个专业打造成为省级重点专科。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4)齐医附属第二医院:医院血液内科在市内首先成功开展了外周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ATG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分子生物学基因检测项目。康复医学科拥有多种国际先进设备,在省内独家开展“言语治疗、小儿脑瘫康复训练”等新技术20余项,省内率先开展了“姆瓦手术”,是“中美失语症神经康复研究协作中心”等诸多国内外医疗机构

23、合作单位。电生理科连续4年在省内独家开展大规模“脑颈血管超声专业学术会议”,为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医学同仁搭建和提供了良好学习交流平台,医院脑颈血管超声联合检测技术省内领先。着力打造品牌专科,计划将血液内科、康复医学科、电生理科打造成为省级重点专科。通过整合医疗资源、重组人才骨干、优化学科结构,全力构建包括神经内科、介入超声、普外科、肿瘤外科、心内科、CT介入专业等学科在内的优势学科群,推动医院创新发展。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5)齐医附属第三医院:利用肿瘤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学科优势,夯实肿瘤学科在国内的影响力。通过利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省首家“国家呼吸系统疾病

24、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首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是齐齐哈尔市唯一一家通过国家PCCM规范化认证的科室及省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的学术地位,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科。保持泌尿外科、中医康复科省级重点专科的学术引领作用,努力将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介入科、心胸外科、骨科等市级重点专科建设成为省级重点专科。在现有20个市级重点专科、4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的基础上力争市级重点专科达到30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达到10个。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6)建华医院:烧伤科被评为省级中医烧伤重点专科、市级烧伤重点专科。医院烧伤科通过采用烧伤浸浴与物理清创,化学清

25、创相结合,及VSD、手术等治疗,缩短了慢性创面及烧伤残余创面的疗程,减少病人痛苦,在已完成2项科研及新申报2项科研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总结,不断提高烧伤科治疗技术,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力争2025年前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科示范单位。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4 .深化域内域外医疗合作。一是向下推进专科联盟。基于我市专业医疗领域发展,在保持原有隶属关系、资产归属、法人地位、功能定位和财政投入渠道不变的前提下,依托三甲公立医院,规范建设专科联盟,以市级特色专科为龙头,向下连接市域内县级医院和周边县区医疗机构形成区域专科联盟,组建专科学术团队,通过专科合作、面对面培训、远程会诊、手术演

26、示、专家下基层出诊及带教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各专科联盟中优秀专家的技术优势,推进专科联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畅通双向转诊通道,逐步实现专科联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至2025年,我市每所三甲公立医院至少牵头成立2个专科联盟,其中市第一医院拟牵头组建神经外科和消化道早癌专科联盟,市中医医院拟牵头组建肾病和康复专科联盟,齐医附属第一医院拟牵头组建齐齐哈尔西南部地区胸痛中心和脑卒中中心等专科联盟,齐医附属第二医院拟牵头组建血液内科和脑颈血管超声专科联盟,齐医附属第三医院拟牵头组建血管外科和神经内科等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二是向上推进院院合作。围绕我市及周边县区人民群众急需解

27、决的重大疾病和健康需求,构建国内医疗合作机制,依托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特别是拥有远程会诊平台的市区三甲医院,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北京)卫生发展促进会作用,积极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301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三博医院、天津肿瘤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开展科室共建或合作建立专科医院,柔性引进专科领军人才,在疑难病诊治,多学科协同作战等方面,更好地为百姓提供更优质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至2025年,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至少与50家国内知名医院持续开展医疗协作。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三是向外推进国际合作。鼓励我市医疗机构积极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际一流医学团队

28、合作,学习国际前沿理念和先进技术,通过开展学术讲座、难题攻关、项目合作、远程会诊等短期服务,进一步深化与国际高层次医疗团队的合作交流和有效对接,引进国外医疗先进理念和精髓,促进我市医疗卫生领域的繁荣与发展,尤其在学术交流、指导科研和手术、帮带培养技术骨干及学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助推我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市第一医院持续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卫生健康中心基因探索实验室开展老年病诊疗技术及基因检测技术等。市中医医院与美国MD安德森肿瘤中心开展肿瘤综合治疗的远程医疗救治等。齐医附属第三医院借助科技部高端引智项目持续与美国福克斯切斯癌症中心和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开展肿瘤和创伤外科

29、广泛交流合作等。建华医院持续与美国哈佛医学院和韩国高丽大学医院开展医疗美容远程会诊等。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5 .推进生物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紧密围绕齐齐哈尔市重大高发疾病的诊疗需求,引导市内医疗机构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开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再生医学、肿瘤免疫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骨髓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研发和推广。积极推进干细胞治疗技术,填补我市骨伤骨病保守再生修复疗法的临床空白。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6 .新建短缺专科医院。谋划整合市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优势资源,组建市级儿童医院

30、。鼓励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口腔医院、耳鼻喉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和心脑血管病医院等专科医院。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委编办、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5年底(三)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打造县域医疗服务“分中心”1.继续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县医院设备投入,着力打造县域医疗服务中心,使一般性疾病在县域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相关县(市)区,完成时限:2023年底(1)加快推进昂昂溪区、甘南县、碾子山区等7个县级医院传染病房楼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3.81万平方米,总投资2.16亿元。(2)改

31、扩建甘南县、讷河市、富裕县等3个县级发热门诊项目,完善诊疗功能,改扩建总面积4,830平方米,总投资4,489万元。(3)加快推进讷河市、克山县、拜泉县等6个县级医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总投资6.19亿元。2 .推进市县医联体建设。坚持政府主导、以对口帮扶医院为基础,自愿结对的原则,在我市现有市县医联体基础上,继续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市域内县级医院和市域外周边县区医疗机构协作力度,发挥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医疗支援作用,帮助县级医院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填补技术和业务空白,提升县级医院在危急重症患者抢救、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32、等方面能力。继续巩固市第一医院与克东县人民医院医联体、齐医附属第一医院与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齐医附属第二医院与甘南县人民医院医联体、齐医附属第三医院与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联体、市中医医院与龙江县、甘南县、泰来县等3家县级中医医院医联体建设,推进市县医联体建设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合作,5家公立三甲医院每年与县级医联体医院建设12个重点专科或开展新技术、新项目。重点支持泰来县人民医院和龙江县第一人民医院申报并通过三级医院评审。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3 .持续推进以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我市现有18个医共体基础上,鼓励借助信息化手段,积极打造

33、县域数字医共体,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加大全科医生培训力度,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到2025年,每个县(市)至少有1家成效明显的紧密型医共体。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医保局、九县(市)政府,完成时限:2025年底(1)充分发挥县级医院的城乡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形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医共体内医疗资源整合和共享机制,实现行政、人员、财务、信息、药械统一管理。(2)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总结克东县、富裕县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经验,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积极向上争取6个国家脱贫县医疗服务与保障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

34、断提高县域就诊率。(3)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总额付费,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鼓励探索推进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等相关经费打包给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统筹使用。(4)拓展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范围,切实推进乡镇卫生院承担“小病”诊疗能力,努力构建农村地区30分钟重点疾病救治服务圈,建立柔性人员上下流动机制,积极推行“县管乡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到2025年,具备专科及以上学历或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达到60%以上,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至少3.5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四)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激发中医药事业“原动力”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省级中医区域医疗

35、中心,推进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推进临床能力提升、特色优势发挥、人员队伍建设及科学研究创新,增强中医专科在区域内的发展竞争优势。到2025年,全面达到省级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与发展水平,力争在市域、省域内发挥中医诊疗服务辐射带动作用。1 .推进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市中医医院利用国家及省专项资金,开展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逐步建设应急机动病区、应急手术室、物资储备库、远程医疗会诊信息平台、高级生命支持(ALS)救护车、应急移动医院等,不断完善满足突发事件现场救援、紧急救治和伤员转运的基本功能,确保在发生重特大突发事件时,

36、迅速实现队伍集结、投送,批量伤员的现场检伤分类,现场急救处置、长途转运、重症集中救治任务。“平时”开展中医紧急医学救援管理与技术专业培训、应急演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将中医骨伤科、外科、急诊等打造成可以代表省域内最高水平的专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及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的紧急医学救援中的独特作用。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5年底2 .加强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依托市中医医院组建一支国家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主要以中医急诊、重症、骨伤、外科、皮肤科、五官科等专业医护人员为主,每支队伍人数不少于50人。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

37、备”的原则,落实队伍的日常培训、演练、更新救治装备以及装备车辆的维护,全力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协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快速组织相关专家和队伍开展应急处置。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3 .做强做优特色中医药产业。依托市中医医院诊疗优势,在中医基础研究、中药科研成果转化、制剂剂型优化、集成平台创建及交叉学科探索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1)建立中医康复中心。市中医医院康复科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开展合作共建,双方签署共建协议,增强中医专科在区域内的发展竞争优势,力争三年内至少增加3个中医优势

38、病种的业务指标,中医诊疗能力大幅提升。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2)共建中医肿瘤治疗中心。市中医医院建立黑龙江省国家中医(肿瘤)区域医疗中心与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合作机制,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建设区域肿瘤治疗中心,通过专家团队派遣、远程会诊等模式,在现有肿瘤外科治疗的基础上完善放疗和直线加速器治疗手段,增强中医药治疗肿瘤能力,降低肿瘤患者致死率和复发率的同时降低外转率。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3)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市中医医院借助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平台,提升现有的中医药科研能力,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科研成果,围绕提高优势病种中

39、医临床疗效开展临床研究。对康复、针灸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的治疗难点进行梳理分析,积极研究探索优势病种中医治疗难点的解决方案,并在临床进行验证、应用。借助我市温泉康养旅游项目,吸引俄罗斯等国家人民体验针灸、艾灸、按摩等中医理疗康复项目,进一步扩大中外交流合作。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4)加大中药制剂研发力度。市中医医院积极与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申报与研究,支持和指导医院申报国家级或省级科研课题,推动医院开展特色制剂研发及剂型改良,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实现制剂调剂品种规模化生产,打造省内知名、技术一流,研发力强的中医药制剂

40、中心。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3年底4 .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重点加强全市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建设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覆盖全民、全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专科专病队伍能力建设,做强治未病、老年病、康复等科系建设,做优针灸、康复、妇科等专科专病,形成可推广的诊疗方案,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诊疗中的作用。到2025年,力争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85%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85%的二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提供中医药服务;7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6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全市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

41、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在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推广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完成时限:2025年底(五)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织牢医防融合领域“防护网”1 .推进校院合作新模式。加大黑龙江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齐齐哈尔分院暨齐齐哈尔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建设力度,健全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增强公共卫生领域科技与服务能力,着力培养能够解决病原学鉴定、疫情形势研判和传播规律研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实际问题的人才,深化校院合作,推动西部地区公共卫生资源优势互补、共享共用、信息互通、人员互动。加强信息数据共享,与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双

42、方开展互聘,建立双导师工作机制,开展多学科背景下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构建本地区环境暴露与慢性病关联的人群前瞻性队列,充分发挥齐齐哈尔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功能,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和医学科学研究,完善疾病防控信息系统,打造高水平、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挥战略规划和智库作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利用大数据构建数学分析模型,积极参与疫情分析研判、防控效果评价、政策咨询建议、流行病学调查、防疫知识普及和宣讲、志愿服务等工作,全面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持续推动健康鹤城建设。牵头单位:齐齐哈尔医学院,配合单位:市卫健委(市疾控中心)、市医保局,完成时限:2023年

43、底2 .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加强重大疾病联防联控,全面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做好重大疾病的监测检测工作,提高重大疾病筛查率和规范治疗率。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进一步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加强艾滋病防治,做好国家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工作。推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加强职业病防治和口腔卫生工作。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3 .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提高免费婚前医学检查覆盖率,保持婚检率稳定,努力提高婚检质量,落实母婴安全工作措施,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5%。

44、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5%。以下。全面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4 .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接尘工龄不足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实现明显下降并持续下降;重点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0%及以上;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85%及以上;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0%及以上;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率达到95%及以上。做好尘肺病患者分类救治工作,对加入工伤保险的尘肺病患者,加大保障力度。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按规定通过医疗保险

45、、医疗救助等方式保障其合法权益。牵头单位:市卫健委,配合单位:市财政局、人社局,完成时限:2023年底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按照国家和省医改工作部署,将建设区域医疗卫生中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中予以推进。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市级领导及齐齐哈尔医学院院长为副组长,市直各相关部门、齐齐哈尔医学院及各县(市)区政府为成员的东北地区西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委,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的推进落实。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主管市级领导定期主持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责任部门要定期向同级人

46、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卫生工作情况。(一)强化服务管理。一是发挥市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作用。坚持和加强党对公立医院的全面领导,推进院长职业化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推动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三级网络,形成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的互动和联动。二是着力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构建医院运营管理体系,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运营管理委员会,全部设置运营管理员和价格协管员,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成本消耗关键环节流程管理。三是着力健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机制。全

47、面开展绩效考核,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公立医院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立项、财政投入、绩效工资总量核定等重要依据。四是改善环境,优化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全市各医疗机构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有效落实“看病不求人”相关政策。积极开展多渠道预约诊疗,开通24小时问诊电话,公开门诊就诊号源,让患者可实时查询和预约挂号医院全部号源信息,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之内。持续做好一站式多功能服务台工作,合理安排综合服务台各功能区布局、科室功能设置,全方位提供便民惠民服务,全力让鹤城及周边患者就医诊疗更便捷、更贴心、更满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承诺拒绝收红包收回扣,妥善解决医疗纠纷。(三)落实部门和属地责

48、任。市直各有关部门要针对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效发挥公立医院管委会成员单位作用,积极采取“一院一策”和“特事特办”原则,着力解决我市医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1.市发改委:负责争取和安排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支持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设施建设投资。2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保证发展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逐步提高卫生投入。3 .市委编办:负责按照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做好机构编制保障工作。4 .市人社局:负责研究制定推动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动态调整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5 .市医保局:负责探索

49、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资金打包付费,负责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组织开展医疗服务价格监测和评估,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落实长期护理险制度。6 .市公安局:负责打击扰乱医疗机构正常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7 .市委宣传部:负责加强正面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卫生事业的良好氛围。8 .市营商局:负责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归集、整合数据资源,实现健康医疗数据全域共享和多场景应用,为医疗公共服务数字化、便利化提供支撑。9 .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负责推动人才政策落实、人才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项目推进、人才环境优化等相关人才保障措施,并纳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