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路道路工程——高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2路道路工程——高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5边坡工SM工要点106监漏量测10333334444447888889999M2路道路工程一一高边坡施工图设计说明1TS三L2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标准、MIK2.1 设计依据2.2 设计规范3工程建设条件3.1 气象水文3.2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3.3 地质构造3.4 地层岩性3.5 水文地质条件3.6 水土腐蚀性评价3.7不良地质作用3.8地赛3.9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确定3.9.1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确定3.9.2岩石力学参数确定3.9.3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3.9.4岩体基本质量等线划分3. 9.5土、石工程分皴3.10 M2道路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3.11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说明3.1
2、2 拟建道路施工对相邻建构筑物评价3.13 路基评价3.14 .1路塔均匀性及持力层的选择3.15 .2地下水对路基基础施工的影响评价3.16 勘察结论与建议4边坡tib4.1 路基边坡4.2 边坡防护4.3 路基排水4.4 路基质量标准(km/h)3道路长度(km)1.24标准路幅宽度(m)B=5.5(人行道)+15m(车行道)+5.5m(人行道)=26m5设计年限(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交通量饱和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6最小平曲线半径(m)设超高一般最小半径854007平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80,极限值50132.8468最大纵坡一般值为7
3、乐极限值为8%8%9最小坡长(m)8585(不计起终点交叉口接顺段)10最小竖曲线半径(m)凸型和凹型竖曲线般值均为400m,极限值均为25Om1100(凸)360(凹)11竖曲线最小长度(m)一般值60(极限值25)30.612停车视距(m)303013荷载等级汽车:城-A级,人群:3.5KNm1汽车:城-A级,人群:3.5KNm214路面设计荷载标准轴载BZZ-IOo标准轴载BZZ-10015最小净高(m)4.54.516地震基本烈度6度,构造设防基本烈度6度,构造设防2.2设计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J建筑边坡
4、支护技术规范(DB50/5018-200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DB50/5029-2004),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和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方案可1工程概况M2路为蔡家组团M标准分区内规划的一条东西向道路,西起纵二路交叉口,向东沿线分别与MZ2路、MZ3路、MI路、MZ4路相交后,终点止于纵一路。本次道路设计范闱为K0+000-Kl+197.444,道路全长约L2km,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3Okmh,标准路幅宽为26m,其中车行道宽15m,双向四车道。根据设计合同,我公司承担蔡家组团M2路道路、排水、照明、交通等设计工作。高边坡分布情况:本项目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18.1
5、米,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高切坡、深基坑和高填方项目勘察设计管理的意见渝建发(2010)166号文,岩质高切坡大于15米,为高切坡,按照高切坡进行方案设计,该段边坡范围为K0+040-K0+320,边坡高度为9-18.1m。高切坡小于岩土质边坡25m的要求,可不进行专项支护方案安全论证。本项目填方边坡为K0+640-K0+800段,填方边坡高度为7TL6m,最大填方边坡高度大于8m,小于12m,为高填方边坡,按照高填方边坡进行方案设计,由于高填方边坡小于12m,可不进行专项支护方案安全论证。本次设计边坡按照永久边坡,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根据地块开发情况,如边坡形成2年内地块
6、开发可按照临时边坡,否则均需按照永久性边坡.M2路道路主要技术标准序号项目名称规范技术标准本项目M2路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次干路次干路2设计速度30/40/50302设计依据及采用技术标准、规范2.1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道路规划图;(3)业主提供的1:500带状地形图;(4)其它相关道路设计资料。槽地带农田密布,呈台阶状分布;道路呈东西向展布。3.3 地质构造路线区地质构造属金鳌寺向斜东翼,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受地质构造影响轻微,区内未发现断层及次级褶皱,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岩层呈单斜状产出,岩层优势产状倾向为10,倾角5o0层面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根据场地
7、周围出露基岩进行调查和钻探揭露表明,路线区岩体中见两组裂隙;第1组裂隙:倾向为190,倾角为70,裂隙间距L08.0m,裂隙面张开宽度08m,未充填,裂面较粗糙,压扭性裂隙,不充水,贯通性长度30100nb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第11组裂隙,其倾向为280,倾角为70,裂隙间距2.015.Om,裂隙面张开宽度。6三,未先填,裂面较粗糙,压扭性裂隙,不充水,贯通性长度20-80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3.4 地层岩性据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示,拟建场地出露的地层由上而下依次可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的素填、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的泥岩和砂岩组成。
8、现将各岩土层工程特征自上而下(从新到老)分述如下:3. 4.1第四系土层(Q)素填土(Q/):棕褐色。主要由泥岩和少量砂岩块石、碎石、水泥块、砖块、粘性土组成。硬质物粒径为2050cm,含量为1025%。分布不均,结构松散稍密,稍湿。回填时间约2年,属机械抛填形成。钻探揭露厚度为0.22m21.33m,该层分布范围较广。(2)淤泥质粉质粘土(Q,dl):深灰色棕褐色,表层含植物根系。成份较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呈软型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0.69m4.79m,该层分布于M2道路K0+080K2+560范围。(3)粉质粘土(QJT):棕褐色棕红色。成份均匀,稍有光泽,无摇震
9、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可塑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020m3.74m,该层分布范围较广。3. 4.2侏罗系中统沙漠庙组(J2s)泥岩(JzS-Ms):紫红色。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中厚巨围层状构造。强风化岩体质软,岩芯呈土碎块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49m3.96m:中风化岩体岩芯呈柱状,较完整。钻探揭露厚度为0.78m16.04m,未揭穿:该层分布于整个路线区范围。行性评估和施工图审查深度规定(2005年修订)/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T50-100-2010/由重庆六零七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21年3月出具的地勘报告3工程建设条件3.1 气象水文蔡家组团属四川盆地亚热带
10、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显著。冬暖、春早、夏热多伏早、秋迟多绵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冰雪极少,年平均气温18.3C,月平均最高温度为每年的8月,达27.2C,年降水量1105.3克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春早、受热、秋短、冬迟,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细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场区近邻无污染源。嘉陵江为区内干流,是长江第二大支流。据北培水文站资料,蔡家段常年枯水位175.94m,常年平均水位179.37m,常年洪水位187.97m,枯、丰季水位变幅达20m左右。10
11、0年一遇洪水位201m,非汛期三峡水库坝前水位为175m时,该段回水位181.80m,水库回水位不能到达本区,故库区回水位对规划区影响较小。勘察范围内道路无地表水系。3.2 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蔡家组团内地貌类型多样。面靠山,三面环水,内部山脊呈鱼骨状南北向延伸,在地质构造上为西南地台,分三种地貌,一是组团西部的背斜中梁山脉低山槽谷:二是组团中部的浅丘平坝;三是与嘉陵江接界部分的沿江向斜地带。该区属川东平行岭谷区,以剥蚀构造为主。地貌类型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控制明显,以浅丘为主。场地内多为农田,斜坡呈阶梯状,该带地形较平缓,地形坡角约1015。本工程沿线为浅丘平坝地形,道路沿线起点高,终点低,道
12、路两侧南边高,北边低。沟里分布较多。用高处位于M2路与纵二路交叉口南侧位置,高程380m,最低处位于道路终点与纵路交叉口位置,高程301m,全线高差达79u道路区地貌属构造剥蚀浅丘地貌,M2道路路线区整体地形西高东低,其地貌形态及特征受地质构造和岩性制约,部份地段砂、泥岩出露形成陡坎。路线区沿线地形起伏较大,多为浅丘地形,场地地形坡角变化较大,沟湾处010,地面坡角多在530之间,局部为5065,沟地周围环境特点,结合区域经验,根据环境地质条件判定,环境类型属11类。地下水及地基土对基础混凝土微腐蚀性。地下水、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微腐蚀性,对钢结构的腐蚀性为微腐蚀性。3.7 不良地质作用经
13、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本建筑场地在勘察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无防空洞、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8 地It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评价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规划范围内构造条件中等复杂,地震条件中等复杂。3.9 岩土物理力学参数确定3. 9.1土层物理力学参数确定、素填土:因部分地段厚度较厚,为查明其均匀性,在4个钻孔中对填土作超重型动力触探(Io)试验,根据测试成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B规定进行数理
14、统计,实测锤击数按规定进行杆长校正后采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素填土层贯入指标平均值和变异系数,计算平均值前,已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超前和滞后影响范围内的异常值,其统计成果详见“素填土超重型动力触探(NM)试验成果统计表”,从统计表可知:锤由数厚度加权平均值为4.07,锤击数变异系数范围值0.544-0.708,变异系数厚度加权平均值为0.60,变异系数高,均匀性差。3.1 、淤泥质粉质粘土:因厚度较小,未作测试工作。结合相邻场地测试成果:天然快剪凝聚力为13.64KPa,内摩擦角为8.34,饱和快剪凝聚力为9.66KPa,内摩擦角为6.85。压缩模量(Rl-2)为2.51Mpa,压缩系数
15、(aJ-2)为0.75Mpa,o根据淤泥质粉质粘土土工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建议:淤泥质粉质粘上地基承载力特征仅取50KPa.(3)、粉质粘土:在钻孔中采取原状粉质粘土6组进行了常规试验,按照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M)第14.1条进行数理统计,统计成果见附表4:根据统计成果:天然快剪凝聚力标准值为17.5IKPa,内摩擦角标准值为9.18,饱和快剪凝聚力标准值为15.36KPa,内摩擦角标准值为8.18;压缩模量(EJ-2)标准值为4.05Mpa,压缩系数(aJ-2)标准值为0.36Mpa根据粉质粘土土工试验成果并结合地区建筑经验建议:砂岩(JzS-Ss):褐黄色浅
16、灰绿色。由石英、长石、云母及少量暗色矿物组成,中粒结构,中厚巨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强风化岩体质软,岩芯呈砂土碎块状,钻探揭露厚度为0203.69m;中风化岩体岩芯呈柱状,较完整。钻探揭露厚度为L20m29.34m。该层分布范围广。3.4 .3岩石风化程度及基岩面起伏特征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规范结合重庆地区经验,将场地钻探深度范围内的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和中等风化带。强风化带:岩芯破碎,多呈块状、碎块状,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中等风化带:岩芯多呈柱状,少数呈碎块状,岩体较完整。勘察区基岩面起伏随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基岩界面一般在320之间。3.5 水文地质条件
17、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动力特征,结合含水介质的组合状况,将地下水类型主要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类裂隙水两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中,水流径流方式为大气降雨后向洼地地带汇聚储存,水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主要赋存于低洼的槽沟内的填土层中。该层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地表水体渗漏、基岩裂隙水等补给,以蒸发、侧向迳流等方式排泄。基岩裂隙水:为赋存于岩层中的裂隙水及浅层风化带网状裂隙水,裂隙水的埋藏条件受基岩面形态、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及风化等因素的控制,因此富水性不均一。由于区内地下水接受补给的来源单一,主要为大气降水,故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同大气降水密切相关,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18、,受大气降水控制显著。总之,地下水流量动态变化大。M2道路路线区整体地形西高东低,M3道路路线区整体地形北高南低。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地势低洼处排泄,结合区内地貌、岩性、岩层产状、地质构造分析,区内富水性差、地下水较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由于建筑场地部分地段回填土层较厚,接受大气降水后少部分形成地表径流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大部分下渗赋存于第四系土层。有形成滞水条件,在地势低洼处应作好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疏排水工作,并备好必要的排水设备。钻探施工完毕后提干钻孔孔内循环水后观测孔内水位不恢且或恢复缓慢,说明勘察期在钻孔深度范围内地下水量小。场区无污染源、土层未受污染,填上来源于就近开挖回填。3.6 水土
19、腐蚀性评价通过在勘察期间的调查,场地中及场地周边无污染性土,无污染性水源,根据地区经验和场标准值按岩石摩擦角平均值按O.92进行折减确定;2)岩体内聚力标准值是根据岩石内聚力平均值按0.30进行折减确定;(3)岩体抗拉强度标准值是根据岩石抗拉强度标准值按0.30进行折减确定。(4)挡墙基底与基底土之间的摩擦系数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U.2.3选用、岩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他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表&2.3-2选用。(5)岩体水平抗力系数、上体水平抗力系数比例系数依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表14.2.12-
20、2选用。(6)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质地基扩大基础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按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第14.3.1-14.3.1条确定:fa=匕/式中。t为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匕为折减系数,折减系数根据岩体完整性、岩体裂隙发育程度、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取值0.33,砂、泥岩地基条件系数取LL对砂、泥岩在确保施工期及使用期不致遭水浸泡时,也可采用天然湿度抗压强度计算。根据岩土室内试验成果,结合当地建筑经验,勘察区内岩土设计参数值如表3.3-1表3.3-3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表表3.3-1指天然饱和孔液性地基承栽天然大然内饱和饱和内压缩压缩系基底抗力系数与锚蟒f三标全度隙指数力
21、特抗剪%抗剪埠模数7-,比例系强度名kNn3度比kPa征值强度擦强度擦量av-j系数数标准称kN/(KpakPa角kPa角Es-3MPa(MN/值ID)C(MPa1)(kPa)粉质粘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160kPa.3. 9.2岩石力学参数确定强风化基岩:因厚度小,力学性能差,未取岩样作测试工作。强风化泥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350Kpa,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4OOKPa0中等风化基岩:在钻孔中采取中等风化岩芯样33组,根据室内岩石试验成果数据,按照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OT74-2O14)第14.1条计算确定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式中:h岩土参数标准值:一岩石试验参数平均值:一
22、样本数;6变异系数。其中作用项取“+”,抗力项取。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参与统计的泥岩、砂岩各指标之变异系数小,所采用样品的试验值能反应场地内各岩层的物理力学特征。各条道路和各岩石的室内岩石力学性质试验成果统计见附表3.2-1和表3.2-4;根据统计成果汇总表3.2-50表3.2-5各条道路和各岩石的室内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参数取值表道路名称岩石名称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Mpa)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岩体抗剪强度抗拉强度C(Mpa)(Mpa)M2路中风化泥岩5.303.770.2882759,0.066中风化砂岩22.9616.001.46730380.3693.9.3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场地岩
23、土物理力学参数取值及原则如下:(1)岩体内摩擦角标准值是根据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按0.90进行折减确定,岩石内摩擦角值(Mpa)(Mpa)(Kpa)C(Mpa )MPaMNm全线 道路强风化泥岩350*0. 3030全线道路强风化砂岩400*0. 3535M2路中风化泥岩5. 303.7713680. 28827。 59,0. 0660.4560中风化砂岩22. 9616. 0058081.467300 38,0. 3690. 55300备注:(I)、结构而抗剪强度:岩层层面内摩擦角标准值:=18。(经验值);岩层层面粘聚力标准值:C=50Kpa(经验值):I组裂隙面内摩擦角标准值:=18(经验
24、值);1组裂隙面粘聚力标准值:C=50Kpa(经验值);II组裂隙面内摩擦角标准值:=18(经验值);11组裂隙面粘聚力标准值:C=50Kpa(经验值);2)基坑临时开挖坡率值:强风化基岩按1:0.75(高宽比),中等风化基岩按1:0.30(高宽比);(3)边坡岩体重度取25.0KNm;中等风化泥岩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取370Kpa;M2道路中等风化砂岩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780KPa(IN3道路中等风化砂岩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仅取690KPa03.9.4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划分根据场内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结构类型判定,场内强风化岩体完整性属破碎;中等风化岩体完整性属较完整;按市政工
25、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表3.1.7判定,强风化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V级:中等风化段岩体属较完整,其中:M2道路中风化泥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30MPa,属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IV级,砂岩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2.96MPa,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屈IV级;现状填土19.5020*/0*30*0*25*/淤泥质粉历18.80191.120.765013.648.349.666.852.510.750.20*10*20*粘粉质粘19.6200.6713.0216017.519.1815.368.184.050.360.25*20*50*注:临时开挖坡率值:坡高
26、小于5m,填土按1:1.50(高宽比),淤泥质粉质粘土按1:1.50(高宽比),粉质粘上按1:1.25(高宽比):坡高大于5m且小于IOm,填土按1:L75(高宽比),粉质粘上按1:1.50(高宽比)。潜在滑动面抗剪强度参数取值3.3-2界面抗剪强度取值天然状态饱和状态C(KPa)0(。)C(KPa)(o)填土填土内部528225岩土界面1911159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推荏表3.3-3道路名称岩石名称天然抗压强度标准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岩体基底摩擦系数水平抗力系数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不会易沿岩层层面滑移,层面对边坡整体稳定性影响小。边坡的稳定性受岩体强度控制。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
27、范(GB50330-2013)表4.1.4划分:强风化段岩体类型为IV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50;中风化段岩体类型为山类,边坡岩体等效内摩擦角取60;中等风化岩体破裂角取59。建议采用放坡+喷锚支护处理。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采用1:1.75,强风化基岩按采用1:LOO,中风化基岩按采用1:0.75坡率放坡。采用基岩为路基持力层。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左侧将不存在较大的边坡问题。(3) KO+175KO+342路堑段(代表剖面4-4-6-6)该段长度约167m。地层由上覆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由泥岩和砂岩组成。地表覆盖层厚度为1.014.0m.按照设计路面高程
28、整平后将在左侧和右侧形成高0.213m主要由填土组成的挖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建议对填土边坡坡高8m以下采用1:1.75坡率放坡,8m以上采用1:2.00坡率放坡,间隔8m处设置23m宽的平台。放坡后作护面处理。采用基岩或经压实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压实填土为路基持力层。回填前对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清除或换填处理,避免路面产生开裂变形。(4) K0+342K0+478路堑段(代表剖面7-7、8-8)该段氏度约136m。地层由上覆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主要由砂岩和少量泥岩组成。地表覆盅层厚度为l55.0m0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将在左侧和右侧形成高0.24.Om主要由
29、淤泥质粉质粘土和少量基岩组成的挖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三级。建议采用1:1.75坡率放坡。放坡后作护而处理。采用基岩或粉质粘土为路基持力层。回填前对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清除或换填处理,避免路面产生开裂变形。(5) K0+478K0+650路堤段(代表剖面9-911T1)该段长度约172m。地层由填土、於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由砂岩和少量泥岩组成。地表覆盖层厚度为0.019.00当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将在左侧和右侧形成高0.210.0m的填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由于地形坡度较平缓,坡角为09,土层不会产生沿现有地面滑移失稳,填土易产生土体内部的圆孤滑移破坏,建议
30、对填.上边坡坡采用1:1.75坡率放坡。采用经压实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压实填土为路基持力层。回填前对淤泥质粉质粘上进行清除或换填处理,避免路面产生开裂变形。(6) K0+650K0+920路堤段(代表剖面12T21767)该段长度约270m。地层由填土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由砂岩和少量泥岩组成。地表覆盖层厚度为12.0-22.Oo当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将在左侧形成高0.2-12.Om的填方土质边坡。3.9.5土、石工程分级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T74-2014附录A,全线岩、土可挖性分级如下:普通土:沿线的淤泥质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可挖性分级为H级。硬土:沿线的填土,可挖性分级为I
31、H级。软石:泥岩、强风化砂岩,可挖性分级为IV级。次坚石:中等风化砂岩,可挖性分级为V级。3.10M2道路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价(1) K0+000-K0+040该段长度40m。与纵二路南段道路相接。地层由填土和下伏基岩组成。现该段道路已经修建。(2) K0+040K0+175路望段(代表剖面2-2-3-3)该段长度约I35u地层由上覆填上、淤泥质粉质粘上、粉质粘上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地表覆盅层厚度为0.85.0m.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将在右侧形成高0.27m主要由基岩和淤泥质粉质粘土组成的挖方岩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由于岩土界面较平缓,坡角为010,土层不会产生
32、沿岩土界面整体滑移失稳。根据岩体边坡的坡向、岩层产状及岩体内裂隙作极射赤平投影图:L岩层产状:W Z5*2. I组裂隙产状:190 Z70,3. U组裂隙产状:280 Z704.边坡产状:346 Z90*根据赤平面投影图分析可知:I组裂隙倾向与边坡坡向相反;H组裂隙倾向边坡坡向斜交;边坡坡向与岩层倾向夹角为24,为外倾结构而,为顺向坡,由于岩层倾角平缓,该边坡直立开挖后行和施工安全及周边环境整洁。3.13路基评价3. 13.1路基均匀性及持力层的选择经地表工程地质测绘及钻探揭露表明:拟建道路范围内未发现人工洞室、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无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现状整体超定。(D填土:道路
33、内现有填土均匀性较差,分布不均匀,力学性质差异大。需压实,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可作为路基持力层,否则应清除。对于填方后的路基,可采用经压实处理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填土作路基持力层。(2)淤泥质粉质粘土:遇水容易形成流沙或淤泥,不能选作路基持力层,应清除或换填处理。(3)粉质粘土:均匀性好,稔定性较好,可选作路基及矮挡墙的持力层,需作好防水措施。(4)基岩:强风化基岩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均匀性一般,但承载力相对较高,可直接选作路床持力层;中风化基岩岩体完整,层位稳定,力学性能好,是路床等构筑物理想的基础持力层。4. 13.2地下水对路基基础施工的影响评价路线区接受大气降水后少部分形成地表径流
34、向地势低洼处排泄,大部分下渗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在地势低洼处将形成滞水,在地势低洼处应作好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疏排水工作,并备好必要的排水设备。避免因地表水及地下水排入而影响路基施工。5. 13.3特殊性土评价填土:填土为就近开挖回填,随意性填枳,排列杂乱,分布不均匀,结构多呈松散状,钻探施工时易产生缩径、塌孔等,具有湿陷性、不均匀沉降等特性,不能直接选作路基持力层,地面填土应进行压实处理,压实系数满足规范要求。淤泥质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农田及沟槽地势低洼处。韧性低,软塑状。力学性质差,淤泥质粉质粘.土遇水容易形成流沙或淤泄。分布范围广,路基段回填前对淤泥质粉质粘土进行清除或换填处理。避免路面产
35、生开裂变形。强风化基岩: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芯成块状,岩质软。边坡安全等级属二级。由于地形坡度较平缓,坡角为。10,土层不会产生沿现有地面滑移失稳,填土易产生土体内部的圆弧滑移破坏,建议对填土边坡坡高8m以下采用1:1.75坡率放坡,8m以上采用1:2.00坡率放坡,间隔8m处设置23m宽的平台。放坡后作护面处理。采用经压实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压实填土为路基持力层。按照设冲路面高程整平后在右侧将不存在边坡问题。1.1 K0+920K1+197.444路堑段(代表剖面18T821-21)该段长度约277.444m。地层由上覆填土、粉质粘上和下伏基岩组成,基岩由泥岩和砂岩组成。地表覆盖层厚度
36、为2.09.0m。按照设计路面高程整平后将在左侧和右侧形成高0.24.Om由填土组成的挖方土质边坡。边坡安全等线属三级。建议对填土边坡坡采用1:1.75坡率放坡。采用基岩或经压实并经质量检查合格后的压实填土为路基持力层。3.11 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说明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建办质201739号文”勘察单位应当针对工程实际,在勘察文件中说明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的要求,本工程地质条件可能造成的工程风险主要有:(1)边坡风险分析评价按照设计高程整平后将形成最高约13m的边坡。开挖时若采取无序大开挖、有可能造成坍塌工程风险,危及施工
37、人员人身安全。开挖前应编制施工开挖实施技术措施方案,采用分段间隔跳槽开挖及时支护施工措施,确保施工中周边环境安全和工程施工安全。由于边坡可能受自然条件、施工条件等不利影响,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工程中对场地内边坡应作好对边坡的变形监测,如出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边坡安全,防止工程事故发生。(2)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风险分析评价填方边坡填筑前应做好地表水的疏排措施,保证不受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另外,应加强地表水拦截及排泄处理措施,场地内应设计永久的排水措施。必要时可修建排水涵洞、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挖方边坡中遇见孔隙、裂隙含水量较丰富的基岩时,应对该处的边沟进行加深加大处
38、理。施工应做好周边排水措施,特别在雨季或下暴雨施工时。3.12 拟建道路施工对相邻建构筑物评价根据现场调查,相邻存在建或已建建筑,施工建设对此有一定影响,做好对临近现建筑物的保护措施,避免因施工不当造成环境影响。建议施工现场要建好围挡,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边坡填筑前清除现状坡面粉质粘土,在地而较陡部分需沿强风化岩层翻挖台阶,并设置3$反坡,分层碾压回填,压实系数按照表4T道路压实标准(重型击实标准)执行。(2)挖方边坡挖方边坡每8m为级,土质边坡按坡率1:1.75放坡,岩质边坡按坡率1:1放坡,各级边坡间留2m宽护坡道,护坡道设2%-攸的外倾斜坡。当挖方路基外侧堑顶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顶
39、外5m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本项目最大挖石方边坡高度为18.1米,该段边坡范围为K0+040-K0+320,边坡高度为9-18.Imo4.2边坡防护本次M2路结合规划用地以及地块开发时序等进行边坡设计。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的路段结合开发时序确定边坡类型,边坡形成后开发时序短于2年时可采用临时性边坡:填方边坡采用植草护坡,挖方边坡采用TBS生态植草护坡。4.3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或周边自然水系.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表面筑成24%的
40、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护坡道设2%T%的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截水沏。当挖方路基外侧堑顶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顶外5m设临时截水沟,并顺地势接入道路排水系统排出路基范围。4.4路基质量标准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土、石路床须用12-151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伸、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表4-1道路压实标准(垂型击实标准3.14勘察结论与
41、建议(1)通过本次勘察,已查明场地范围内地层结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岩土工程特征等;在勘察范围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也未见防空洞、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勘察范围内场地现状稳定,适宜修建道路工程。道路两侧形成的挖填方边坡应采取有效支挡措施。(2)路基回填前清除水塘或沟槽地势低洼处淤泥质土及地表植物根系后可直接回填。填方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表3.3.4的执行。时基底坡度(横坡和纵坡)陡于1:5的地段应挖有2蜴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LOiI1,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上作为填料,填料强度及粒径大小应满足规范要求:回填时应
42、分层辗压夯实,其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当选用压实处理后填工作路基持力层时,注意不均匀沉降问题,需对压实处理后填上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其承载力、压实系数等质量指标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为路基持力层。(4)在填土层较厚地段范围附近、地势低洼处作好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疏排水工作,并备好必耍的排水设备。完善地表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排入而影响基础施工。(5)道路两侧形成的挖填方高边坡应按市建委【2011】166号文规定,边坡设计方案应进行(6)在边坡开挖中,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措施,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并加强对边坡的变形监测信息反馈工作。(7)施工中加强施工中验槽工作;
43、若出现异常的不良地质问题,请及时通知我公司,以便会同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研究解决。4边坡设计4.1 路基边坡(1)填方边坡填方边坡每8m为一级,第一级边坡坡比为1:1.5,第二级边坡坡比为1:1.75,第三级及以下坡比为1:2,两级边坡间留2m宽护坡道,护坡道设2%-婚的外倾斜坡以利于排水。填方路基外侧地表水往路基汇集时,在坡脚设截水沟。本项目填方边坡为K0+640-K0+800段,填方边坡高度为7T1.6m,地大填方边坡高度大于8m,小于12m,为高填方边坡,由于该地块为居住用地,考虑到后期开发建设,为节约投资,采用植草护坡进行边坡防护。体稳定和施工安全。(2)边坡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法施工,建立
44、信息反馈制度,发现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及时向勘察、设计、监理、业主通报,根据险情原因及时采取应急排险措施。(3)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施工单位应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防护、分段跳槽、小开控、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作业,以确保坡顶建(构)筑物的安全。逆作法施工要求由上往下施工,次开挖最大临空高度不大于3.0m。施工时必须注意每级开挖的施工长度,分段长度建议不大于20m。(4)应采用“动态设计、信息法施工”。6监测量测边坡应作施工期间和运营期的监测,监测水准基点设置应以保证其稳定可靠为原则,其位置宜靠近观测对象,支护结构顶部应设置不少于5个观测点的观测网,用经纬仪,水准仪,地表位移伸长计等观测位移量,移动速度和方向:在出水点应测地下水,渗水与降雨关系。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当有危险征兆时,应进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