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路地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果路地通道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施工图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区位新森大道南段全段13公里,本次设计路段为新森大道(凤苑路-成渝高速段),起于高丰大道,起点接待建中的新森大道(成渝高速-国福路段),自南向北延伸,主线下穿高新大道后,止于凤苑路,终点接在建中的新森大道(金风段)。本次设计地通道位于新森大道与红果路交汇处。红果路位于高新大道南侧,玉龙湖北侧,东西走向。为便于后期红果路建设,新森大道建设时,预先修建下穿的红果路地通道。项目区位图红果路与新森大道相交于新森大道桩号K12+108.838处。红果路为次干路,双向四车道,以地通道方式于新森大道辅道及新森大道主线隧道间穿过新森大道。1.2 工程范围与规模本次设计范围
2、为红果路地通道,全长84米,地通道内的照明等附属设施不在本次设计范围。二、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1)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项目所在区域1:500地形管线图3)现状调查和现场踏勘收集的道路、管网、建筑、水文等资料等4)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5)新森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12+220K13+160)(详细勘察)(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21.086)新森大道(补充勘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OM)OO-KI2+450)(详细勘察)(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22.037)新森大道(凤苑路-成渝高速段)道路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9+480Kl2+300)(一次性勘
3、察)(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2023.028)业主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9)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指令性规划文本等。2.2 采用的设计规范(1)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2019年版);(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8)混
4、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I3);(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l-2014);(1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JTG“2213-()1-2020):(13)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宽度组成:0.9米侧墙+2.4米人行道+7.5米车行道+0.35米路缘带+0.8米中墙+035米路缘带+7.5米车行道+2.4米人行道+0.9米侧墙=23.1米地通道净空不小于4.5米,满足城市道路通行净空要求,同时预留后期照明灯具安装空间,详见图纸。
5、(8)主体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一级(9)防水等级:二级(10)隧道分类:四类四、建设条件(摘自地勘报告)4.1 自然地理条件4.1.1 地理位置及交通概况拟建道路位于重庆西部槽谷地区,场地位置优越,交通便利。4.1.2 气象条件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IoOO1200h,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0m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C。年无霜期349天左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C,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C,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
6、月为5.7,日最高气温43.0C(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C(1955年1月”日),最大平均日温差11.9C(1953.7)。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亳米,最小年降水量740.1亳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8亳米(近6年平均降雨量1300.5亳米),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亳(14)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I66-2011);(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16)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16):(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7、(GB500162014)(2018年版);(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21)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ZT50476-2019):(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3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暂无地通道相关意见。三、技术标准(I)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2)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3)结构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4)设计荷载:汽车:城市-A级;人群:3.5kNm2(5)地震设防标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
8、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7o(6)设计车速:40kh(7)地通道横断面:因红果路暂无设计资料,本次按规划车行道宽度及人行道宽度要求设计地通道断面。水。大气降雨是该区域内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4.2 工程地质条件4.2.1 地形及地貌拟建道路位于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背斜与向斜相间分布,构成低山、丘陵、平坝、河流的组合地貌特征。拟建道路位于槽谷地段,沿线微地貌类型属山地丘陵地貌区。区内地形地貌受区域构造和岩性的制约,地貌构架受构造控制,岭脊走向与构造线基本一致,总体呈北东南西向排列,丘陵呈串珠状排列,地形受岩性制约明显,区内地层以泥质岩为主偶夹砂岩,受其影响,地
9、形起伏平缓,泥岩出露区,丘坡浑圆,丘谷宽缓,砂岩出露地段常形成局部陡坡,因道路建设两侧形成挖、填边坡。地面坡角一般为5。40。,局部段较陡,区内高程在324388m间,相对高差约64m。已建白鹭大道现状(右上角建筑为高新区管委会)米(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亳米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毫米;根据收集临近气象站点(沙坪坝站)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的降雨资料,年、月平均总降水量见表2.2-1。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亳米。19512007年累计年月各月及年平均总降水量(亳米)月份I2345678910Il12年平均降水量1
10、9.320.438.091.4158.3165.0153.0136.9132.996.546.124.81082.8根据收集临近气象站点2015年1月至2021年5月的降雨资料,累计降水量见表。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累计年降水量统计时间段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92019年2020年2021年(至5月31日年累计降雨量(冬米)1448.91345.61243.61181.71406.41176.9243.1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风:全年主导风向以北风为主,频率13%左
11、右,夏季主导风向为北西,频率10%左右,年平均风速为1.3ms左右,最大风速为26.7ms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重庆地区各月多年平均雾日数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雾日数11.16.75.74.44.45.74.43.95.67.99.110.779.64.1.3水文条件道路沿线分布有水库1座,即白鹭园水库,其余地表水体主要为鱼塘、农田蓄4.2.3 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质构造道路沿线构造处于新华夏系构造为主的构造区域,属扬子准地台重庆台场一重庆陷褶束一华荽山穹褶束。重庆陷褶束由一系列平行雁行排列的隔挡式梳状褶皱构造和走向压性断裂组成。如华釜山
12、、铜锣峡、观音峡及南温泉等线形高隆起背斜,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展布;沿华釜山复式背斜构造南端向西南撒开,向北东收敛的重庆帚状构造带由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铜锣峡、明月峡等背斜构造组成。背斜构造陡窄,向斜宽缓。背斜翼部岩层倾角在45。以上,局部直立或倒转,宽约46公里:向斜地层倾角在3。30。,轴部近水平,宽1020公里。场地处于北硝向斜近轴部地段,东翼倾向260。320。,倾角812。,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层状。西翼倾向95。130。,倾角37,层面结合很差,为软弱结构面,单斜产出,岩体结构类型为薄中厚状。拟建道路位于北陪向斜近轴部地段,区内无断层经过,岩层基本呈单
13、斜产出,东翼岩层产状283-320。N47。,岩层层面多为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西翼岩层产状120-130oZ3-5o,岩层层面多为泥质充填,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场区构造纲要如下图3.2所示。图3.1勘察区构造纲要图层面及裂隙结构特征见下表:拟建道路沿线层面特征表序号分布里程岩层产状层面特征1K12+023-K12+818260305N57优势产状283oZ7o呈单斜产出,多为泥质充填,层间结合差很差,综合判定为软弱结构面。拟建道路沿线结构面特征表I序号I分布里程裂隙产状结构面特征4.2.2地层及岩性经沿线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沿线地层为第四系填土、淤泥质粘土、粉质黏土,侏罗系上
14、统遂宁组岩层,岩性为泥岩、砂岩。各段地层及岩性现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素填土9严杂色,稍湿湿,主要由粘性土、砂泥质碎石、角砾组成,粒径一般20200亳米,最大粒径可达300亳米以上,含量2555%,均匀性较差,结构稍密中密,回填年限约310年不等。淤泥质粘土(Q力:灰黑、灰褐等色,一般呈流塑-软塑状,韧性低-中等、干强度低-中等、无光泽或稍有光泽,有刺激性气味。主要分布于水田、藕川、鱼塘及水库。一般淤泥厚度0.701.50m,最厚可达5m。粉质黏土(Q4d+d%紫褐褐黄等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含少量泥岩角砾,一般呈可塑状,该层在鱼塘、农田地段时,受有机质浸染和长期饱水顶部变异为淤泥,中下部则呈可塑状
15、态。一般为中等压缩性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根据钻探揭露层厚。8.30m。侏罗系上统遂宁组泥岩(LSMs):紫褐色紫红色,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泥质胶结,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中等风化泥岩岩体较完整,岩质较软,失水易干裂。该层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勘察区的主要岩性。侏罗系上统遂宁组砂岩(LS-Ss):灰色灰黄色,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细中粒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中等风化岩体裂隙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硬。中等风化砂岩岩体较完整,属较软岩。该层在场内分布较普遍,为勘察区的主要岩性。道路区属山地丘陵地貌,
16、局部地形变化较大,贮水条件差,大气降水后多形成地表径流经下水道向场外排泄,少部份下渗赋存于第四系素填土、粉质黏土和基岩强风化带裂隙中,贮水条件较差,对区内调查未见泉点等地下水露头点,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据分析,场地已建道路范围排截水设施完善,大气降水后,雨水沿排水系统向场外排泄,已建道路外围大部分通过地表径流向场外地势较低地段排泄,部分下渗赋存于第四系土层和基岩强风化带裂隙中,形成地下径流向原始地形较低处排泄。通过钻孔提水观测,提干钻孔内的施工用水,24小时后观测,大部分钻孔勘探深度范围地下水较慢或无回复,仅在临地表水体及地势低洼地段回复相对较快,附近钻孔存在稳定地下水,该地下水按埋藏条
17、件划分为潜水,详细勘察期间区内无较强降雨过程,场地地下水位与常年同期持平。(3)现场试验Ki1+260-K11+620段分部大面积地表水体且斜边坡坡脚地势相对平缓,坡脚及临水体一侧附近钻孔揭露地下水,地下水位0.957.75m,水位标高约339.97349.78m,水位基本于勘察期间鱼塘、水库水位一致,表明该地段钻孔位置地下水与地表水体存在补给关系,即大气降雨时场地地表水下渗后形成地下水补给鱼塘及水库,非降雨工况鱼塘及水库蓄水对周边区域补给。本场地详细勘察期间选择临水位置钻孔UBK58进行简易抽水试验(分层抽水),按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OO27-2OO1式8.2.1之潜水完整井公式进行计
18、算。1也158最大降深5.01116二2加21.011),出水量约GOnrYd,该地段粉质黏土渗透系数K=0.612md,为弱透水层。地下水的涌水量与岩土类型和井底深度有关,单井抽水量(出水量)不代表群井平均抽水量,施工时实际抽水量要根据抽水深度、降水面积(假定降水基坑区的大小)以及群井的排布有关。不同季节施工时还要考虑水位变化的影响。具体涌水序号分布里程裂隙产状结构面特征1K12+023-K12+818258。/85闱合状,裂面不平整,结合一般,裂隙间距0.51.0m,延伸长度一般i5m.裂隙有-*定股结,钙泥质胶结,属硬性结构面。2K12+023K12+818148。/76。闭合,裂面不平
19、整,结合一般,裂隙间距0.81.5m,延伸长度一般l-3m,裂隙有一定胶结,钙泥质胶结,属硬性结构面。(2)地震重庆地区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断,有三大地震断裂带。在华釜山、七曜山一金佛山和长寿贵州遵义一带,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地震。自有记载以来,大于或等于4.7级的地震有20余次,属地震活动性弱的地宸活动区。属于中强地震频发地区,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重庆地震的特点是震源很浅,对地面建筑的破坏相当大。根据上述资料,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为间歇性抬升,属构造较稳定的地区。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的规定,重
20、庆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4.2.4 水文地质条件沿线地层结构由人工素填土、粉质粘土和下伏砂岩、泥岩组成。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粘土、泥岩为隔水层。场地主要地下水类型及分布如下:(1)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水流径流方式为大气降雨后向洼地地带汇聚储存,水位及水量受气候影响波动大,水头性质无压。主要赋存于低洼的槽沟内的土层中,水量小、水位不连续、变化大。(2)基岩风化带裂隙水:水的储存形式以基岩强风化带裂隙。水量、水位随气候因素影响而相应敏感变化。由于地块开发形成的多级台阶,切穿强风化层,渗透条件好,水量极小,赋存时间短,
21、具有就地排泄的特点。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长期没水水中CL-含量(mgL)微1000012.883.06i.751.09微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干湿交替水中CL-含量(mg/L)微100微场地地下水及地表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的规定进行防腐。4.2.6 土腐蚀性评价综合场地及周边无污染源,各土层未受污染,根据临近场地勘察资料(新森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O+000K2+450)(初勘察、步详细勘察)、白鹭大庄园改造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高新大道至驿云路改造工程工程地质勘察报告(K0+O00-Kl+52
22、8.539)h综合判定场地内各土层对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各土层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各土层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O46)的规定进行防腐。4.2.7 不良地质作用通过调查访问,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岩溶、采空区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及现象,亦未发现河道、暗沟、渠、防空洞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2.8 特殊性岩土道路沿线特殊性岩土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强风化基岩,具体特征如下:(1)人工填土人工填土零星分布于全线,主要由粘性土,砂、泥岩块石、碎石等组成。含量约含量2555%,粒径以20200亳米为主。结构松散稍密,道路区呈中
23、密状态,量应根据计算结合场地实际抽水位置现场验证后确定。但雨季在地势低洼的素填上层较厚处有形成局部滞水条件。对场地存在地下水部分基础开挖进行降水处理,根据地区经验提供渗透系数经验值如下:其渗透系数不稳定与基岩裂隙发育情况有关。根据地区经验本场地透水层素填土渗透系数K一般1020md(经验值),粉质黏土K=0.60-0.9md,属弱透水层。素填土、砂岩属透(含)水层;粉质黏土为弱-中等透水层,泥岩为隔水层。其砂、泥岩强风化风化裂隙发育时,透水性较好。在雨季或邻近地表水地段施工须做好相应的排、截水工作。4.2.9 水、岩土体腐蚀性评价(1)地下水腐蚀性评价勘察期间于临近地表取2件水样进行水质简分析
24、及侵蚀性CO2(见表3.5.1-1-2),存在地下水地段钻孔取水样2件(见表351-34),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附录K,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见表,根据判定结果:场地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表评价类型腐蚀介质规范标准测定值腐蚀性评价等级指标值SlS2S3S4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QI类环境)SO42-(mgL)微30039.608.6997.5689.83微Mg2+(mgL)微20008.628.658.788.85NH4+(mgL)微5000000OH-(mgL)微430000000总
25、矿化度(mgL)微6.57.577.668.568.69微侵蚀性CO32-(mgL)微154.04.04.01.0179.88249.83117.42106.18强风化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具有表层风化、裂隙式风化、顺层风化、隔层风化的特征。风化速度和深度与岩性、地形、裂隙发育程度密切相关。本区砂岩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泥岩强度相对较低,风化层相对较厚。4.2.10 、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取值根据地质测绘、岩土室内试验及前期勘察成果资料,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建设场地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表中带*者为参考附近项目并结合本工程特点所提出的经验值;本表临时边坡坡率及永久边坡坡率的坡率值按工程地质勘察
26、规范(DBJ507T-043-201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O33O-2O13)取值。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33632019)取值;考虑到本工程为市政工程,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3.2条增加取值建议,请设计根据执行规范选用,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O-174-2014)中14.3.2条:当岩体完整、较完整、较破碎时,岩质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可由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乘以地基条件系数确定。较完整时取1.40-1.10,本次勘察范围内岩体较完整,地基条件系数取1.20。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
27、174-2014)中14.3.5条,当设计需要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对岩质地基可由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0.33的系数确定;对土质地基可由地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乘以0.50的系数确定。根据市政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174-2014第14.2.614.2.10条计算取值,岩体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可由岩石变形模量和弹性模量乘以折减系数取0.7,岩体内摩擦角由岩石内摩擦角0.9折减取值,岩体粘聚力由岩石粘聚力折减0.3取值,岩体抗拉强度由岩石抗拉强度0.4折减取值,边坡和洞室围岩抗剪强度、抗拉强度时间效应系数取0.95O稍湿。厚度04.6m.人工填土在工程上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它的非均质性和湿陷
28、性;其块石粒径大小不均,分选较差,土体内局部存在大块石架空现象,其整体均匀性较差,其物理力学等性质差异较大:人工填土在地下水的浸泡渗透下,易出现不均匀沉降。拟建道路沿线主要松散填土分布一览表序号位置填土厚度(m建议处理措施1Kll+72O-K11+920高新大道至驿云路改造工程管网开挖范围1.02.0位边坡开挖范围,后期直接挖除2K12+MO-K12+2600.8-4.8压实处理(2)粉质粘土粉质黏土为残坡积土,属特殊性岩土,紫褐色黄褐色,由粘土矿物组成,底部含少量泥岩角砾,一般呈可塑状,该层在靠近鱼塘、农田地段时,受有机质浸染和长期饱水顶部变异为淤泥,中下部则呈流塑软塑状态。一般为中等压缩性
29、土,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根据钻探揭露层厚Ol()8Om(3)淤泥质黏土道路沿线多为原始地形,淤泥质黏土属软土,主要分布在水田、鱼塘、藕田、水库位置,表层分布,呈灰黑色,一般呈软塑-流塑状,韧性低-中等、干强度低-中等、无光泽,有腥味,一般淤泥厚度O.3Ol.Om,局部稍厚,为软弱土,建议对地表水Hl段呈流塑软塑状粘土进行清除、换填或抛石挤淤处理。表3.1拟建道路沿线主要淤泥质黏土(软土)分布一览表序号位置淤泥灰黏土厚度(n建议处理措施1K12+0000.51.0清除或换填2K12+040道路右侧0.3-0.8清除或换填3白鹭园水库0.570退距设支挡结构注:平面分布范围
30、见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图定范围(4)强风化基岩永久边坡坡率1:1.75-1:2.00*/1:1.50*1:1.25*1:1.00*永久边坡坡率(H8m)不陡于1:2.00*/1:1.50-1:1.75*/不陡于1:1.00*土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Nm4)8.0*/15.0*100.0/岩石水平抗力系数(MN/m3)/55*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ik(kPa)/20*55*1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O(kPa)(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3JTG3363-2019取值)/150*250*500*岩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地标6市政工程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取值)/Z150*250*
31、18614.3工程地质评价4.3.1 场地稳定性及筑路适宜性评价据工程地质钻探及工程地质测绘表明,道路区内无断层、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拟建线路K1I+840-KU+900西侧斜坡发现危岩四处,均属于小型、低位危岩体,位于边坡开挖线范围,后期将被清除。另存在孤石3处,均位于边坡开挖线范围,后期直接清除。场地岩土种类较简单,基岩为侏罗系砂岩、泥岩,岩体较完整,岩体为中厚厚层状结构。强风化层基岩厚薄不均,风化裂隙发育;中等风化层基岩强度相对较高。水文地质条件总体简单;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场地稳定性问题主要为地基稳定性和边坡稳定性,在合理的设计、施工下都可保证其稳定。综上所述,道路区整体稳定,适宜拟
32、建项目建设。4.3.2 基岩面及强风化带特征拟建场地范围基岩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具有起伏变化的特征,其起伏变化情况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起伏特征及工程建设对原始地貌的改造等影响。基岩面倾角一般2。30。,局部达50。:基岩埋深。21.08m。场区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一般0.404.00m左右,局部地段基岩强风化带厚度较大,达9.70m,基岩强风化带岩体破碎,风化裂隙发育,岩质软。结构面参数取值建议结构面类型C(kPa)(0)结构面类型岩层层面3012软弱结构面5018硬性结构面裂隙面5018硬性结构面裂隙面3012软弱结构面现状土岩接触界面(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1.687.28Kl1+280
33、-K11+640现状土岩接触界面(填土与粉质粘土面)14.69.1现状土岩接触界面(粉质粘土与基岩面)12.087.44Kl1+620Kl1+940现状土岩接触界面(填土与粉质粘土面)15.19.3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一览表参数类型素填土淤泥质黏土粉质黏土强风化中等风化泥岩重度(kNm3)天然20.0*17.0*19.923.8*25.1他和20.5*/20.124.0*25.2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天然/4.70饱和/3.00抗拉强度(kPa)/!/106压缩性指标年缩系数(Mpa-I)/0.37/压缩模量(MPa)/4.66/抗剪强度天然C(kPa)5.0*/19.7/242(o)
34、30.0*/13.4/30饱和C(kPa)3.0*/14.2/(o)24.0*/9.4/变形参数压缩模量(MPa)/603弹性模量(MPa)/721泊松比(MPa)/0.33基底摩擦系数0.25*Z0.25*0.35*0.45与M30砂浆的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kPa)I/40130320临时边坡坡率(HV8m)1:1.50*/1:1,25*1:1.00*1:0.754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Hl)Vs速度范围(ms)Vs平均速度(ms)Vse等效剪切波速(Ws)中风化泥皆7.70-10.00910-1023973I2BK45素填土0.00-3.00133-143138162粉质黏土3.00-7.
35、70177-189182强风化泥岩7.70-8.70786786中风化泥岩8.70-10.0094()-985963土的类型划分土的类型岩石坚硬土或软质岩石中硬土中软土软弱土土层剪切波范圉(ms)Vs800800Vs500500Vs250250Vs150Vs800ms,属岩石。表3.2详勘钻孔剪切波测试成果表孔号岩土类别测试范围(m)Vs速度范围(ms)Vs平均速度(ms)Vsc等效剪切波速(ms)I1BK53粉质黏土0.00-7.80162-197186186强风化泥岩7.80-8.70750750中风化泥岩8.70-12.00907-1046990I2BK12粉质黏土0.00-3.0016
36、8-180174174强风化泥岩3.-5.00724-768746中风化泥岩5.00-8.00910-1027987I2BK27粉质黏土0.00-5.80170-188179179强风化泥岩5.8O-8.712-776751中风化泥岩8.00-12.00960-105496312BK3I粉质黏土0.00-8.20168-196182182强风化泥岩8.20-10.00740-768754中风化泥岩10.00-12.00906-986946I2BK44素填土0.00-4.50130-146138148粉质黏土4.50-6.30176-182179强风化泥岩6.30-7.70780780五、主要材
37、料5.1混凝土地通道箱形结构采用C40防水钢筋混凝土,抗渗等级P8,混凝土内掺入水泥用量8%的高性能抗裂防水剂;地通道垫层采用C20素混凝土;地通道人行道系统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底板桩基础采用C35钢筋混凝土;碎的施工均需按有关规范说明执行。5.2 钢筋设计普通钢筋采用HRB400和HPB300,抗拉设计强度分别为330MPa、250MPa。钢筋的主要技术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18).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的有关规定。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和钢筋机械连接接头:HPB300钢筋接头建议采用闪光接触对焊,条件不具备时来
38、用电弧焊(双面焊缝);HRB400带肋钢筋直径之16亳米时,接头建议采用机械连接,接头等级为I级,接头应符合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的规定。5.3 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规格:宽320至米,厚20亳米:钢边止水带规格:宽2350亳米,厚NlO亳米。钢边止水带性能指标序号检测项目指标1硬度(邵尔),度60+52拉伸强度,MPa183断裂伸长率,%4004压缩永久变形70*24h,%3523C*168h,%205撕裂强度,KN/亳米35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拟建道路为标准设防类。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U-2010)(筑16年版)4.
39、3规定,本场地不存在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可不进行液化判别和液化处理。地基为新近填土时,应考虑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失效等其他不理影响对拟建道路构建物可能造成的破坏,并应采取相应措施。对抗震不利地段应采取相应措施。场地内未揭露砂土、粉土等易液化土,土体不会产生液化,可不需采用抗液化措施。1)场地覆盖层为人工素填土及粘土,无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不含黄),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岩土体不易发生地震液化现象:场地淤泥质黏土局部较大,建议进行换填处理,未来素填土厚度局部较大,需经分层压实或处理,处理后淤泥质黏土及素填土层无地震动液化、塌陷性质。2)按照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40、2016年版)抗震设防的边坡工程其地震作用计算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执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边坡工程支护结构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但应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场地在地震作用下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5.4 .4地下水作用拟建道路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层孔隙水,本次勘察钻探范围无统一地下水位,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动态变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临水库位置钻孔存在地下水,地下水主要接受水库蓄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施工期间地下水将对路基浸泡,软化路基,地下水的升降易引起路基沉降。同时地下水对边坡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在动水压力下,边坡易变形,施工中边坡应做好截排水措施,设置泄水孔;在沟谷地段设置排水通道,避免填方后,地下水排泄不畅,导致路基沉降。大气降雨后形成地表水,地表水下渗进入土层及基岩中的裂隙面;层面形成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