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二.docx(1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2、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能力点: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主动探索 知识的能力。德育点:使学生感受生活之美,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 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正确判断镜子里的样子。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镜子、图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 说你知道。师:是的这是一面镜子,今天我们学习镜面对称。(板书:镜面对称)二
2、、自主探究:1、出示例3的图片。仔细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有什么特点。2、学生在镜子前做各种动作,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验镜面对称3、你能举出生活中哪儿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三、拓展应用:1、做“做一做”。先想像一下,照镜子时向前走一步,镜子里的人会怎样运动,左右手拿不 同的东西时,镜子里的人是怎样拿的,然后再用镜子验证一下。通过活动使学 生知道,照镜子是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 生对换。2、出示半个蝴蝶、雪花、天坛,问:这些是什么?你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知 道?3、回家后看一看镜子里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4、开放题;小明在镜子里看到他去公园的时间
3、是9时,你知道实际时间是 几时吗?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体验事情发 生的不确定性。2、让学生能给句试验的结果的出合理的结论。3、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推理能力。二、教学重点:1 .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2 .根据试验结果的出合理的结论,并能联系到实际生活。三、教具准备:3 枚一元硬币,装有6个乒乓球的盒子一个。四、学具准备:两人一枚一元硬币,每个小组各有一个装有黄色或白色乒乓球的盒子。每 人一个袋子,红色、蓝色的小球各5个。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做游戏好吗?那么先猜一猜老师那个手里放 的有东西?(学生猜测,老师出示手中
4、硬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抛硬币”这节课。(板书课题)二、新授:(一)试验:抛硬币1、师生合作:指一名学生与老师合作,师抛生猜,看硬币落地后哪一面 朝上。2、生生合作:两人合作,每人个抛五次,另一人猜。问:刚才在游戏的过程中,你每次都猜对了吗?(生答)师: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班内同学交流。3、总结:因为硬币有正面和反面,所以在硬币落地时,可能正面朝上也可 能反面朝上。(板书:可能也可能)(二)、实验:摸球游戏。1、活动(一):出示上面贴有“3个黄球、3个白球”的盒子(1)师:猜一猜,老师现在摸一个球可以摸到什么颜色的小球?学生猜测。(2)实验:指一名学生摸一摸
5、。(要求:摸球时不能看盒内的球后再摸)生小结:可能摸到黄色小球也可能摸道白色小球。2、活动(二):小组比赛:那一个小组摸到的黄球多,那个小组为胜利者。出示3个盒子(一个装有10个黄球,一个装有10个白球,一个装有5个 白球5个黄球,这个秘密当然不能让学生知道)要求:组内成员每人摸两次,摸时不能往盒里看。老师为裁判:累计积分。(1)、比赛开始,各小组按顺序摸球。(2)、公布结果:一小组全是黄球,一小组有部分黄球,一小组一个也没 有(摸出的都是白球)引起争议,出示盒内结果。(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刚才的摸球现象:你发现了什么?(4)、小结:当盒内全是黄球时,摸出的一定是黄球;当盒内全是白球时摸出的
6、不可能是黄球。(板书:一定不可能)问:我能从这三个盒子里摸出黑色的球吗?绿色的呢?(生答)三、数学游戏:听要求放小球。准备:每人10个红色的小球,10个蓝色的小球,一个袋子。1、要求:每人往袋子里放入10个小球,让对方摸一个球,摸出的一定是 红球。(1)、学生操作,每人让对方摸两次。(2)、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小球的,为什么这样放?2、要求:每人往袋子里放入10个小球,让对方摸一个,摸出的不可能是 红球。(1)、学生操作,每人让对方摸两次。(2)、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小球的,为什么这样放?3、要求:每人往袋子里放入10个小球,让对方摸一个,可能是红色的也 可能是蓝色的。(1)、每人
7、往袋子里放入10个小球,让对方摸一个(2)、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放小球的,为什么这样放?(3)、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学生汇报,并由此小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能性比较大,在什么情况下 可能性比较小。(4)、检测:出示购物抽奖箱(上写: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 100名、三等奖IOOo名。谈话:大家在大商场是不是经常见到这样的箱子,这是商场的一种促销活 动,那么大家现在想一想:抽到哪种奖的可能性最大?那一种奖抽到的可能性 最小?为什么?四、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开展小调查:1、谈话: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哪些事 情是一定要发生的,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呢?学生根据自
8、己的认识充分发挥,教师适时点拨。2、布置作业:课后做一个小调查,调查各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然后回来 和大家交流交流。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415教学目标:1、结合“摆筷子”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2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进一步体 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掌握2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掌握并能够 熟练地运用。从而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尽快喜欢编制乘法口诀。教学重点:编制并掌握2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探索记忆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设计特点:1、使学生通过操作、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新知。2、让学生经历2的乘法口诀的学习过程。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取
9、新知,并结合统计的初步知识让学生对比、探 究、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愿意自己编口诀。4、让学生经历自我修正、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同学都会做简单的家务活了,你们的爸爸妈 妈好高兴啊!谁来介绍一下你常做哪些家务活呢?(板书课题:做家务)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1、师: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会让我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小明和你 们一样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这个星期天,小明家来了6位客人,小明主动给 客人们端茶、拿水果,吃饭前,又帮着摆碗筷,你知道小明摆了几又筷子吗?师:小明是怎么摆的?我们用小棒,帮他摆一摆好吗?(要求边摆边数)师:你摆了几
10、双筷子?几根筷子?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意义例:一双筷子有2根两双就是2个2 ,列 式(到小组中一起列在卡片上)2、师:能不能一边摆一边填上4页的表格?组织学生交流订正:摆一双筷子怎样列乘法算式?摆2双,3双,4双会吗?3、组织学生独立列式后交流汇报4、编口诀分页代码师: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们能根据这9个乘法算式编出对应的2的乘法口诀吗?(先自己编写在书 上然后同桌订正)设计说明:通过独立思考编出口诀,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形成共识, 最后有在反思中巩固知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探索5的乘法口诀的 过程。5、整理2的乘法口诀。三、规律探究。师:2的乘法口诀中藏着许多秘密呢,等着你们去
11、发现呢?快读读去寻找 吧!(生自由读找)好谁先来说说你的发现。1、相邻的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2,2、 口诀里都是小的数在前面,3、得数都是双数6、教学生怎样记口诀。7、对口令游戏。四、巩固应用。1、 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乘法口诀,由桌子上有乘法算式的同学将算 式将相应的算式举起来,其他同学判断。(全体参与,很好的练习方式。)2、 P15 第 4 题。板书设计:做家务1X2 = 22X2=42X3 = 6 2X4=8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二三得六 二四得八25=10 26=12 27=1428=16二五一 -H二六十二二七十四二八十六29 = 18二九十八课题可爱的小青蛙教学设想通过与青蛙有关的问题
12、练习乘法口诀。创设动物参与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活动准备头饰,小图片教学过程:活动一:小蝌蚪找妈妈。1、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片段。说说小蝌蚪是怎么找妈妈的?2、今天我们一起来玩小蝌蚪找妈妈,比一比,谁最先找到妈妈?师扮演青蛙妈妈,头饰写着“12” ,几个学生扮演小蝌蚪,脖子上挂着写 有乘法算式的卡片,随着音乐找青蛙妈妈。乘法算式的得数要与12相同。3集体交流:谁找到了妈妈,找到对了吗?4、互换角色,再次进行游戏。活动二:比一比。小蝌蚪们都长大了,变成了青蛙了,他们要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先游到对 岸?1、活动规则:两个小组同时比赛,每组四人,每人做两题,先排队,做
13、完 的同学后退,后面的同学接上。2、比赛开始。3、评选取优胜小组。活动三:练一练。小学教学设计网W W w. XX j X s j.CN1、青蛙最喜欢吃什么?青蛙吃害虫的本领可大了,我们要爱护它们。瞧,一保青蛙能吃9只害虫 呢,3只青蛙能吃几只害虫呢?2、独立完成。3、集体交流。注意3X9=27与3X9=12的比较。同桌讨论:“这座大楼高多少米?”主要解决共有几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作业:找一个生活中用乘法解决的问题。教学反思:课题花园教学设想进一步认识“倍”,初步应用乘、除法解决口头应用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学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同学们到过花园
14、玩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花园玩玩?(出示花园背景图,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现小鸟、蜜蜂、蝴蝶。)师:这些小动物有个秘密要告诉大家。听(依次出现动物们说的 话。)2、小组内交流图上信息:蝴蝶4只,小鸟24只,蜜蜂的只数是蝴蝶的2倍,红花8朵二、提出问题。师有选择地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三、解决问题。(一)、蜜蜂有几只?1、 提示:应先知道哪种动物有几只?2、 同桌合作摆一摆。摆的时候之前想想:先摆什么,再摆什么?3、 列式解答。(二)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1、 独立摆一摆小鸟和蝴蝶的只数。2、 交流怎么摆容易看出小鸟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3、 列式解答。四、试一试。1、 独立完成第一、第二题。
15、2、 小组讨论:练一练中的“数一数”,用涂色或用纸条的方试解决。五、作业:找找生活中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和好朋友说一说。教学反思:课题运动会教学设想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求商。通过“运动会”的情景,体会乘除法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收集有关运动会的信息。教学过程:一:交流运动会的信息。1、小组交流:为什么要举行运动会?你知道运动会举行哪些比赛项目?2、集体汇报。二、提出、解决问题。(观察挂图)1、与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板书问题。选择同一个问题一一赛跑,独立解决。1、 集体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列式?(用
16、口诀试商或者用摆小棒的方法。)2、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把问题写下来,小组内交换解答。3、 集体反馈:提出什么问题?怎么算的?二、巩固提高。1、 练一练。第一题。看图,把问题叙述完整,独立解答交流怎么用口诀试商。三、作业。观察体育课时,同学们的活动,发现什么数学问题,把它写成数学日记。教学反思:课题需要几个轮子教学设想1、能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会编制3的乘法口诀并记熟口诀。2、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好习惯。活动准备主题画、小棒教学过程:一、数一数。观察主题图:1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 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9辆三辆轮车?二、算一算。(口头表达)2个3相加3+ 3=?3个3相加3
17、+ 3 +3=?,9个3相加3+3+3+3+3+3+3+3+3=?三、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四、摆一摆1、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2、围九个三角形五、说一说。边看三角形边数3、6、927,接着填在教科书上的算式。33=3X4= 3X9=六、编一编。看上面的表格,尝试编3的乘法口诀。七、记一记并交流记忆方法。对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口诀,小组讨论:怎么记住3的乘法口诀。八、练一练、1、找朋友 2、找规律 3、过河教学反思:课题摘桃子教学设想知识目标:教材通过摘桃子比图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目的是让学生区别 乘法与加法的含义,进一步巩固5的乘口决。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兴趣。2、培养学生小组交流
18、的良好习惯和在实际情境中的估算意识。情感目标:借助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活动准备教学过程:一、复习5的乘法口决。活动1:开火车形式,让学生说出5的乘法口决。二、摘桃比赛。活动2:出示比赛图,让两位学生扮两只小猴完成5的乘法式题,从下至 上,谁就获胜,式题可变换,多让几组学生参马比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 趣。三、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对照两幅图,找出不同点,然后再列式,即15X3=15 人;23+5=8人,让学生说一说第(1)幅图,为什么是5X3,而第2题为什 么是3+5,从而加强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第3题:是一道综合的解实际问题的习题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情境
19、图 编故事,理解题意,再进行解答,注意“买2张成人票和1张学生票”的列式 有两种即5X2+3X1和5X2+3,并告诉学生看情境图,根据自己的经验,先 自己估算,然后小组展开讨论交流,然后汇报。四、你知道吗?师简单介绍乘法口决产生的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反思:课题小熊开店教学设想1、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习用25的 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类推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主题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小熊开了个商店,我们一起去参观吧。小组交流:你到小熊的店里,看到了什么?二、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板书)选择
20、如下问题,独立思考,并列式解答。(1)买4辆坦克需要()元,(2) 20元可以买()辆坦克,2、汇报解答结果。三、比较发现小组讨论:仔细观察上面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和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四、想一想,试一试。1、小猴带了 12元,它可以买()个铅笔盒。2、如果小猴想用这12元可以买皮球,可以买多少个?3、如果你有24元,你在小熊的店里可以买什么物品?五、独立完成解答:243=284=205=147=328=45 9=六、作业。找一找,生活中什么问题可用除法表示。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材7677页知识与技能:编制8、9乘法口诀,在探索中记住8、9的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1、过程与方法:经历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应用的意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数学学习乐趣课前准备:挂图,表格方法: 自主合作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谈话:今天小明和小李到商店去买球(出示挂图)认真看图:你想说些什 么?畅所欲言问题探究同学们想知道的真多,那么2个篮球,9个篮球,5各族秋,6个足球到底 要多少钱呢?自己编制出8、9的乘法口诀注意:一边编一边纪录自己算一算,说一说选代表说一说自主探究8、9的乘法口诀体验感悟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新的口诀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口诀实践应用“对口令”游戏(1题)新游戏:手指游戏(2题)“口算游戏车”(3题) 第
22、4题: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5题:学生独立完 成,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作业:3提前两组 比一比,看谁能用8和9的乘 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几条腿?跟老师做手指游戏全班参与仔细看题,明白题意,然后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并说出思考过程 独立完成, 小组讨论课后完成板书设计:买球一八得八一九得九二八十六二九十八教学内容:教材62页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巩固看图辨认方向的知识.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语言表达物体所在方向位置的大致过程,培养空间观念2. 体会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和遵守交通规则等日常行为习
23、惯。课前准备:挂图方法:时间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1 . 口算。126=27=255=54=8 3=9 2=32 4=3X7=153=44=183=46=27+15=32-12=44-40=4+4+4+7=2+2+2+2+4=2 .送信。3 .请标出方向。1. 算练习2.请把得数大于10的信放在东边的信箱内3. 正中央问题探究出示教材第62页“看望老人”路线图。创设情境:有3个小朋友学雷锋做好事,他们决定每周到敬老院看望一次 老爷爷,老奶奶,给他们表演节目,打扫卫生等。出示这三个小朋友家及敬老 院的路线图。L看图。(1)小明家在什么位置?(2)小刚家在什
24、么位置?(3)小红家在什么位置?(4)敬老院在什么位置?2.三个小朋友分别从自己家出发。小红向走米到敬老院;小明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小刚向走米,再向走米到敬老院。3、看图说一说。(1)谁家离敬老院最远?谁家离敬老院最近?(2)看望老人后他们怎样才能回到自己的家?(3)小刚到邮电局去该怎样走?L独立完成“填一填”,再交流。2.汇报,交流。3.小组讨论体验感悟1 .在商场东面60米的地方有一游乐场,请你用 标出位置,出示第62页 “练一练”第1题图。(1) 1段代表几米?(2)商场的东面是什么位置? 2.出示三只小动物的寻宝路线(教材第63 页第2题图)。1 .指一指商场东边是什么位置。画出
25、标记。2 . (1)说图意:宝藏在什么位置?(2)说出三只小动物的寻宝路线。(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实践应用小兔送信。见教材第63页第3题。板书设计:课题分香蕉教学设想知识目标:通过前面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里开始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并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名称。能力目标:培养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习惯。活动准备小棒,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创设情境:“两只小猴,从果园里摘来了 12根香蕉,这时候,两只小猴 急了,它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才好,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它们分一分 呢? ”二、摆一摆,分一分。小组合作交流: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看谁分的方法多。
26、汇报:分的方法。认识除法算式122=6和123=4,以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三、引导不同的分法。小朋友,真棒!已经帮助小猴分了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分法呢?用除 法表示出来。四、巩固内化。师出示16个苹果,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并在小组内说说分法。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读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五、练一练独立思考:分一分或圈一圈,然后把分的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把算 式读给同桌听。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书本54、55页的例题,想想做做15。目标预设:1 .经历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的竖式减法计算 方法,进一步巩固用差加减数验算减
27、法的方法。2 .通过学习,能够归纳出三位数减法的笔算法则,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 良好的计算习惯。3 .感受三位数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会算三位数减法。教学难点:理解三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连续退位减法中十位是多少减多少。教具准备:小黑板、计数器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喜欢看书吧!前两天,老师作了一项调查,知道咱们班有很 多同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班谁读得书最多?(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我们班*读了 85本书,XXX读了 64本书。”根 据这两个信息,你们能提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四种问题:(1)两人一共读
28、了多少本书?(2) *比 XXX多读了多少本书?(3) XXX比*少读了多少本书?(4) XXX再读几本书 就和* 一样多了?由学生的学习生活内容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 堂气氛活跃,使学生进入一个“有趣”的氛围。师:刚才我们有三个问题都是用减法做的,你会列式吗?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独立演算,集体核对。这样有利于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迁移,又为三位 数退位减法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二、自主探究1.探究例1。(1)调查中,老师从图书馆的老师那里了解到:咱们班去年借书185本, 今年借书335本。根据这个信息,你们能提出一个作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怎 样
29、列式?(板书:335-185=)再次活用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 妙和无所不在,进一步激发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2)学生们列竖式尝试 笔算。(学生汇报)(3)用计数器演示,讲解算理。个位上5减5得几?十位上3减8不够怎么办呢?(指名说说。)引导学生明白:十位上3减8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十位上拨10是13, 13减8得5,百位退1后是2减1得1)并说明:退1可以在上面点一点退位 点。追问:十位上不够减怎样算?为什么百位上是2减1,而不是3减1?(4)我们算对了吗?怎么验算?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 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
30、地掌握方法。2.教学例2。(连续退位)分页代码(1)通过调查,老师还知道:咱们二年级借书最多的是二(1)班,今年借 书410本。结合这条信息,你又知道了什么?二(1)班比咱们班多借多少本书,可以 怎样列式?先由学生们尝试计算(2)指名依次说一说每个数位上的算法。提问:十位上是()一8,为什么?用计数器来验证3 .归纳总结。(D例题的两个竖式用竖式怎样算的?与上节课学习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 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揭示: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笔算退位减法。(2)谁来说一说,我们该如何笔算三位数的减法?三、巩固练习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们练习,指名三人板演。可以在原来的竖式再算一遍的
31、方法来检 查。(2)讲评:第一题十位上是怎样减的?百位上呢?百位上为什么一个也没有?2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用小黑板出示。(2)分析错误原因第一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指出:一般在退位时要点退位点,计算到 这一位时,不要忘记已经退去的1,被减去要比原来少1。第二题错在哪儿?怎样算错的?指出:算到哪一位不够减时,一定要从前一 位退L而不能用这一位上的减数被减减数。3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1组。学生们独立解答、交流。练习设计,紧紧围绕本课重点,目的明确,层次清楚,具有针对性、实用 性和开放性,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 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生活中处处有
32、数学,学习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巩 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 哪儿?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 趣。五、作业布置反思:本课教学设计时,我为了较好地体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侧重了以下 几方面:1 .注重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兴趣的事物引入,为学 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涨,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2 .加强知识间的对比。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两位数退位减法的 方法。通
33、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 难点,通过比对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3 .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计数器演示、同桌互讲等多种方 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护了学生自 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4 .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活动设计体现了趣味性、知识应 用性、活动的开放性。设计注重关注学生情感,体现团结合作、互相学习、互 相帮助的精神。教学内容:简单的排列和组合教学目标:1 .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测、比较、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 合数初步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
34、题的能力。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2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初步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哪呢?我们今天要到“数学广 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一)组合问题1、看一看,说一说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漂亮的衣服,你们来挑选吧。(课件出示 主
35、题图)师引导思考: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你们用一件上装在搭配一件下装可以怎 么穿呢?(指名学生说一说)2、想一想,摆一摆(1)引导讨论:有这么多种不同的穿法,那怎样才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参与小组讨论。学生汇报(2)引导操作:小组同学互相合作,把你们设计的穿法有序的贴在纸板 上。(要求:小组长拿出学具衣服图片、纸板)学生小组合作操作摆,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学生展示作品,介绍搭配方案。生生互相评价。(3)师引导观察:第一种方案(按上装搭配下装)有几种穿法? ( 4种)第二种方案(按下装搭配上装)有几种穿法? ( 4种)师小结:不管是用上装搭配下装,还是用下装搭配上装,只要
36、做到有序搭 配就能够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所有的方法找出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 们还会遇到许多这样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运用有序的思考方法来解决它们。、 操作探究,学习新知。(二)排列问题1、初步感知排列(1)、师:我们穿上漂亮的衣服,来到了数学广角,可是这有一扇密码 ,(出示课件:密码门)我们只要说对密码,就可以到数学广角游玩了。看 小精灵给了我们提示(点小精灵)你们猜密码是什么?(2)、学生猜密码(情景预设:有的学生说是12,有的学生说是21。)(3)、试密码,打开密码门,进入数学广角乐园。分页代码2、合作探究排列(1)、师问:数学广角乐园美不美呀?(学生回答)它虽然很美,可处处 充满着挑战
37、,你们愿意接受吗?(学生回答)那么我们先到数学乐园里去看一 看吧!(点数学乐园)(2)、师:同学们,我们到了数学乐园里看到了什么呀?(回答)现在 我们每个人都当一个小魔术师看谁的本领大?谁能把1、2、3这三个数字变成 两位数,看谁变得最多?(3)、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摆法,师板书。方法一:每次拿出两张数字卡片能摆出不同的两位数;方法二:固定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个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数;方法三:固定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十位数字得到不同的两位(5)、小结。三、课堂实践,巩固新知1、握手游戏:师:同学们真棒!都能把数字1、2、3组成不同的两位数,而且不重复、 不遗漏。下面老师带大家到运动
38、乐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看小朋友们在干 什么?(生回答)师:看到他们握手,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助解决一下。(I)、出示问题(2)、小组活动:握手(3)、抽生上台表演(4)、小结。2、乒乓球比赛三个人进行乒乓球比赛要举行几场?(1)、小组讨论(2)、学生汇报(3)、小结3、生活乐园看来数学广角处处充满挑战一点不假,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生)那我们一起到生活乐园去看一看吧!出示生活乐园课件。(1)看课件(2)学生活动(3)学生汇报,师相机演示课件。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玩的开不开心?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题分糖果教学设想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感知“平均分”的含义
39、,初步培养学生 数学研究方法的能力。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 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糖果若干、小圆片、豆子若干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趣促学。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 东西学习新本领,大家有兴趣吗?二、摆一摆,探索新知。动手实践一:每小组5人,有20块糖果,每个小朋友要分得同样多,该怎 样分?分分看,方法多的给予奖励糖果。(1)学生动手合作摆一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摆的情况。(2)小组汇 报摆的方法,进行奖励。动手实践二:规则 让学生用5个圆片代表5个小朋友,用20根小棒代表 糖果,动手分分看。(1)分小组交流分的方法,并填写第3
40、6面表格。(2)集体交流、反馈。(3)在全班操作的基础上,指名拿老师的教具上台分一分,说一说,你是 怎样分的?有没有分完了?三、拓展数据,巩固提高。活动实践三、(完成第37页小组活动)(1)小组合作:在小组内说一说可以怎么分,并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2)请个别小组上台演示分的过程。(3)集体交流,讨论分法,说说有没有分完。一、开放性练习。(完成第37页数学游戏)活动实践四:(1)师说明游戏规则。(2)拿出准备好的豆子进行游戏活动。(3)教师巡视并指导。二、全课总结:今天你学了什么数学知识,你喜欢这样的活动吗?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 的数学问题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好吗?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人教版
4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1例4二、教具、学具准备生活用品图片、游乐园图片三、教学目标与教学设想估算是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学生的思 维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与代数”部 分,要强化估算的作用。并提出了明确目标:第一学段要让学生“能结合具体 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一年级教材中,已经对学生进行了估 计和估算的渗透,在本册教材中第一次正式出现估算的内容。实际教学中,我 们发现部分学生有相关的生活经验。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 律,特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学会加、减法的
42、估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到“两位数加、减法 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3、让学生用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在 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整堂课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以“感受生活化的数学”为教学理 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 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时力求体现以下的特点:(1)注重知识迁移,从“估数”到“估算”。在一年级的教学中,我们已 经对学生进了估计和估算的渗透,本课一开始就由猜价游戏(估数)这一情境 引入新课,找到学生“最近发展区”,
43、激活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轻松学习 “估算”作铺垫。(2)体现估算方法多样化。估算中的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 重要体现。课中,我们应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生只有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 发现不同的问题,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法。(3)情境贯穿课堂始终。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分散。 因此,我为学生安排了4个喜闻乐见的小花絮(教学片段),用“当亮亮的理 财小顾问”这一系列情境贯穿起来。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来, 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教学流程分页代码五、教学片段实录花絮估算买书用去的钱数(出示
44、图片:三本书)成语故事27元小学生写日记12元数学家的故事19元师:亮亮想买这三本书,他打开存钱罐一数,有55元,够吗?学生思考后反馈:生1:我先算三本书一共要多少钱:27+12+19=58 (元)55元比58元少,所以不够。生2:我是这样想的,成语故事先当成30元,小学生写日记当作 10元,数学家的故事当作20元,三本书大约要60元,亮亮只有55元, 肯定不够!生3: 55元买成语故事后剩下大约25元,再买小学生写日记剩下 只有10元左右了,不够买数学家的故事。生4:肯定不够的!老师,你看成语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已经快 要50元了!师:幸亏估算了一下,要不然(话未说完)生5不禁大叫起来:我有办
45、法!亮亮少买1本书就行了。(估算后,发现 现金不够,根据以往生活经验,学生作出割舍的决定一一少买1本书。)师:你们打算不买哪本?生6:小学生写日记和数学家的故事大约要30元,成语故事 就不能买了。生7:买成语故事和数学家的故事也行,大约要50元。生8急得叫出声来:随便哪两本都行。生9:要是亮亮这三本书都想买呢?我觉得亮亮还是向妈妈借点钱好些。 妈妈那儿还剩5元钱呢,借来就够了!(真精彩,竟然能链接到上一个购物情境,能够向纵深发展。)此环节是本课的一个亮点,教师一问“你觉得55元,够吗? ”打开了学生 思维的闸门,在估算三本书的总价与现金的比较中,学生发现亮亮带的现金不 够。此时,创新的火花频频闪烁,学生将原来的购书方案自行调整,有的孩子 说少买1本书;有的孩子说向妈妈借点钱。这两种调整方案均来源于生活的经 验,学生不仅考虑到了知识的应用,还考虑到了现实生活问题。课后,孩子们 围在我身边叽叽喳喳的,一个说:“我去超市买东西时,有时搬进来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