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540969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26 大小:20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面积》案例分析.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实例和活动,理解面积的含义,会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准备:剪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透明格子片,硬币,剪刀等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1、比赛活动:教师出示一个小正方形和一个大正方形,挑选男女生各一名,进行涂色比赛。2、学生比赛。3师问: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图形一大一小,大图形花的时间要多。师:

2、那么图形的大小指的是图形的什么呢?(生:面、面积)4、引出课题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面积。(板书课题:面积)(由学生感兴趣的比赛活动情景引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很自然地引入新知)(二)观察体验,理解概念1、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1)说一说:你们生活中都见过哪些面呢?生: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冰箱的面、2)、摸一摸:铅笔盒的面、数学书封面、桌子的面3)、比一比:教师的手掌和学生的手掌。让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手掌,教师同时也展示自己的手掌,让全班其他同学比一比两个手掌表面的大小。1元硬币和5角硬币。数学课本的面和数学练习本的面。师:我们在比它们的什么?(生:面的大小)小结:通过观察、

3、操作与比较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怎样?生:面有大有小。4)结合具体实例说说面积的含义。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就叫做这个物体的面积(板书:表面的大小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谁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说。课本封面的大小呢?(多指名几个人说)回忆一下,你刚才摸的是物体哪个面的面积?能照样子说说看吗?(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不同的面,面积的大小也是不同的)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师:刚才同学们说得不错,已经认识了什么是物体的面积。师:(出示长方体盒子。)大家看这个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面有什么特点啊?生:6个面。生:红色的面比绿色的面大。生:绿色的面比黄色的面大。生:老师,我发现相

4、对的面大小相同。师:大家看这个面是什么形啊?(长方形。)老师把它画到黑板上。它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4条线段。)师:(出示正方体盒子。)这个正方体的6个面有什么特点啊?生:6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师:那它的每个面都是什么形?(正方形。)老师把其中的一个面也画到黑板上。(师画。)它也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4条。)大家看像正方形、长方形,这样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师:我们还认识哪些这样的封闭图形?生: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生:圆、平行四边形。师:(出示几个不是封闭图形的图片。)这几个图形是封闭图形吗?为什么?分页代码生:因为它们没有连接在一起。师:封闭图形的线段必须首尾

5、相连。师:大家看这两个封闭图形,谁的面积大呀?(黑板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看来封闭图形也是有大小的。在数学上我们把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封闭图形的大小)师:那在封闭图形里面积究竟指的是哪一部分呢?请两位同学到黑板表示出来。(生上来画。)同学们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随意画一个封闭的图形,也把它的面积表示出来。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面积这个概念有这样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第二层是:封闭图形的大小。(三)、实践活动:1)多种策略,比较大小投影出示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比较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师:你们觉得哪个图形面积大?生:长方形面积大生:正方形面积大。师:

6、看来有争议。有什么办法知道吗?那现在你们就利用学具分小组来证明自己的想法吧。学生活动: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附页2中图5)小组活动。学生汇报。(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生1:我们小组是用摆硬币的方法,生2:我们小组是用数格子的方法,数出长方形的格子要比正方形要多。生3:我们小组是用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要大一些。小结:比较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比较大小,在用,数格子的方法时,所用的每一个格子的大小应一样大。(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数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

7、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习惯。)2)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让我们用画笔把图形美化一下,选一个图形,用蓝色笔描出图形的边线,用红色涂出它们的面积。展示学生作品。师:图形上一周蓝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周长)周长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红色部分的大小就是这个图形的什么?(面积)面积表示图形的哪一部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

8、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四)、全课总结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呢?说给大家听听。师:这些都是你们的收获,不仅知道什么是面积,还会用多种方法去比较面积的大小,其实学习数学是很有趣的,只要我们有信心、爱思考、多动手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教学反思1、从生活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神秘而简洁的话语可以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从生活实物出发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从摸入手,感知面积。2、这一课不光是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面积,还要让学生能够对于面积与周长进行区分。这两个定义要分

9、清楚。明白周长是指边线,面积是指表面的大小,也就是封闭线内所包含的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内容及课本第18页“练一练”题。镜子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镜子的反射的图案有什么特点。2、能够根据镜子的反射画出对称图形。3、使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能力。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进而培养学生钻研数学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具准备一面小镜子、美术字“王”、收集一些照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导入事先准备一个小镜子夹在一本书里,然后说:“老师的书里夹了几张伟人的照片,谁想来看一看?但是看完的同学不能够说出来。”问:你看到了什么?在镜子

10、中看到的是谁?你想到什么?揭示课题:镜子中的数学。二、学习新课1、引导谈话:镜子能做什么?镜子里的图象和实际中的图象有什么关系?镜子中也有很多的数学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呢老师演示:把镜子放在“王”字的上面,你观察到了什么?放在一半的蝴蝶图形上面,你又看到了什么?问:和原来的图有什么不同?这是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2、从镜子中看到的图象是一个什么图形?哪一条线是它的对称轴呢?3、是不是所有在镜子中形成的图象都是一个对称图形?观察图3,你发现了什么?在镜子中看到的数字和实际中的数字是相反的,但是形成的图形也是对称图形。4、运用这个原理,你能想到什么?用镜子观察物体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讨论:

11、镜子有什么作用?它能帮我们做什么?你能用镜子做哪些事情?在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三、巩固练习(一)反馈练习:1、完成18页第1题:从镜子中看到的是哪一个图形?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操作,正确地进行判断:镜子中的图象和实际的图象是相反的,并是对称的。1、第2题:把镜子放在一个对称图形的适当的位置,使你仍然能看到图的全部。小组讨论,把镜子放在哪里合适?为什么?实际上镜子放在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上就可以了,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二)拓展练习:从镜子里反射的时间有什么特点?实践操作:从镜子中观察一个钟表的时刻:5时整。镜子中的时刻是7时整。再让学生观察一些这样的时刻,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其中的

12、奥秘。四、全课总结本课你学到了什么?小小的一面镜子中蕴藏了哪些知识?五、布置作业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班里展览。六、板书设计镜子中的数学图例“王”图例“试一试”反射图象相反对称图形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算一算”“试一试”及第28页“练一练”教学目标:1 .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因数是整十熟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2 .能比较熟练进行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成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 .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2 .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学生独立计算。

13、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板书课题:找规律一一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二、讲授新课:1.提问为什么50X10二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100X5二500或50X10=5X(10X10)=5X100=500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3、探索规律:(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

14、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4、练习:30X40140X30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1)先计算14X3=42(2)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三、巩固练习:1.书上第28页1、2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书上第28页3、4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3.第28页5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1、提问:原来我们学过的乘法都有什么内容?2、出示课本第27页算一算第一组,由

15、学生独立计算。提问:这道算式的因数都是几位数?板书课题:找规律一一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分页代码二、讲授新课:1、提问为什么50X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生答:50X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教师可以介绍50X10=50X2X5=100X5=500或50X10=5X(10X10)=5X100二500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X20,12X40,120X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3、探索规律:(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

16、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4、练习:30X40140X30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3)先计算14X3=42(4)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的0,即140X20=42005、试一试,课本第27页1、2由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说一说计算步骤。三、巩固练习:1、书上第28页1、2第2题有多种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2、书上第28页3、4由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列表,也可以写算式。3、书上第28页5脱式计算,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基本技能,并注意算式中括号的作用。1、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2、体会厘米2、分米、米2等

17、面积单位。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测量活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学难点:体会厘米2、分米2、米2等面积单位。教学用具:幻灯,小黑板,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三张正方形,边长分别是9厘米、4.5厘米和1厘米,还有三张面积大约是4厘米2,形状分别是三角形、长方形和圆的纸片。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借具体实例,来学习面积单位。二、引导探索1、每组发给一个信封。2、今天我们要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请同学们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感觉一下它有多大?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4、动手测量前,先小组讨论:要选择什么样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每组只能选两种),说明

18、理由,再用它来测量。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6、现在我们做格统计。在统计前可以猜猜什么图形可能被多数小组选为测量单位,最后再看统计结果。(由各组组长报告被本组选择作为测量单位的图形,教师再黑板上做统计,完成统计表。)7、小组议一议,这张统计表传达给我们哪些由意义的信息?或者根据它能提出哪下数学问题?然后向全班汇报、交流。8、(小结)看来选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主要由两点原因:(1)正方形能密铺;(2)操作简单方便。9、现在请用正方形作为测量单位的小组,再报告一下测量记过。大家一起来看看,对这些测量结果,能提出什么问题?10、测量同一个图形,要量出一致的数值结果,惟有统

19、一测量单位。(拿起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厘米2o它是今天我们认识的第一个世界通用的面积单位。11、每人都剪一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并说出身边一个面积大约是1厘米2的东西,在小组内交流。12、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再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20分页代码13、用面积是1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厘米2。14、度量稍微大图形的面积,一般以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用面积是1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分米2。15、小组讨论实际操作:1米2有多大?三、拓展应用。1、用适当的面积单位(Cm2,dm2或m

20、2)填空。(1) 一间房屋地面的面积约50O(2)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6O(3)练习本的面积约212o(4)单人床的面积约2o(5)游泳池的面积约1250o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格ICm2)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一”(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 .通过具体的例子,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 .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使学生能够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3 .通过探究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联想转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教材分析: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

21、”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学情分析:我所抽班级学生有73人。这班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使用北大(版)教材,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于列出小数乘法算式以及得出结果,学生不会有任何困难,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小数乘法的意义。所以针对这一点,我打算利用小数加法的复习题,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来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小数的意义:0.20.05(学生口答)2、小数加法:0.6+0.60.8+0.80.2+0.2+0.20.4+0.4+0.40.1+0.1+0.1+0.1+0.1(1)学生口算(2

22、)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求相同加数的和)(3)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用乘法计算)3、揭示新课:(1) 0.2+0.2+0.2,用乘法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这样想的?0.2X3表示什么意思?(2) 0.6+0.6,用乘法可以怎样写?0.6X2表示什么意思?(3)剩下的几道怎样用乘法表示?分别表示什么意思?(4)这些乘法算式与我们前面学的乘法有什么不同?(是小数乘法)4、归纳意义:小数乘整数表示什么呢?二、探究算法1、请大家想办法算出0.2X3的积。(1)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2)同桌交流算法。(3)全班交流:A.连加法:0.2+0.2+0.2=0.6b.联想、转化:0.2元=2角2角X3=6

23、角=0.6元c.画图法:你是怎样画的?为什么要画3个0.2?d.推算:因为2X3=6,所以0.2X3=0.6e.还有不同的吗?(略)分页代码2、小结:只要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三、巩固拓展1、填一填0.8+0.8+0.8=()()=()0.30.30.30.30.3=()X()二()0. 1+0. 1+0. 1+0. 1+0. 1+1.2X2= () + () = ()() ( 什么?)2、算一算20.40.30 31. 13、文具店里的数学问题:(1)买4块橡皮多少元?) = () + () + () + () + ()9X0.80.6X4(10个0.1)(可以怎样填?你发现了50.2 0.

24、7X1(2)买3支铅笔多少元?www.XXjXsj.cN小学教学.设.计.网(3)买2把尺子多少元?(4)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四、阅读质疑(1)阅读教材3839,把书中内容补充完整。(2)还有不懂的问题吗?五、全课小结:你有哪些收获?课后反思: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复习小数的意义和小数加法的基础上迁移到小数乘法。不拘泥于教材中的例题与形式,放手让学生大胆的探索和表达,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2、让学生自主探索O.2X3的结果,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本节课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不仅运用了已有的小数加法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运用了联想转化

25、、类推迁移等策略来解决小数乘法。3、教师的问题要尽量具体化。比如说:“任选一种文具,你还能提出一步计算的乘法问题吗?”这样可以把问题中所隐含的教学目标凸现出来,从而给学生的思考指明方向。单元知识点1、结合实例,感知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感受图形的美。轴对称图形1、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能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镜子中的数学1、镜子内外方向相反2、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判断一些图形的位置与方向,例:17页练一练平移和旋转1、

26、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2、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例:19页试一试教学目标:1、结合“整理书”的问题情境,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1、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计算。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并能熟练计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看图编题:今天,我们轮到笑笑整理图书了,这个书架有12层,每层能防14本书,这里有150本书,请问,这150本书能放得下吗?二、展开1、让同学们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学

27、信息编一道数学应用题。2、根据所编问题独立列式。(14X12=?)3、探讨和交流如何解决问题。、尝试通过估算结果解决问题。A、分组讨论不同过计算,有什么办法能找出这个计算结果的一个范围?生1: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X10=140,所以结果应该大于140。生2: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X10=150,所以结果应该大约为150。(引导学生关注估算过程及其特点,让学生质疑,发表意见)B、师:根据以上估算的结果,能判断“这个书架能放下150本书”吗?(引导学生讨论,体会解决这个问题靠估算不行,须计算。)、独立思考14X12=?计算方法,小组交流算法。集体汇报。思考三种算法之间的异同,引导选

28、用最佳计算方法。三、习题巩固试一试:1143241244X21练一练:第1、2题,同学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在交流时试着让学生说出算理。第3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再进行计算。四、综合应用陈老师班上有42名同学,学校位他们购置桌椅,一张桌子24元,一张椅子11元。买桌椅各花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五、课堂小结单元知识点1、分数的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例:读作:四分之三。2、比较简单的大小,规则如下同分数比大小,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母不同,分子相同时,分子小的那个数大,分母大的那个分数反而小。3、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方法如下

29、: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分一分(一)1、初步理解分数大意义,像1/2,1/4,2/4都是分数。如:3/4,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粉,取其中达份。2、了解分数大组成,会认、读、写简单大分数。例:读作:四分之三。3、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分一分(二)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认识并能找出谁是整体一,感受可以用分数表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整体中的一份或若干份。比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1、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小于10)方法如下: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子,分子大的

30、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那个分数就小。2、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如下: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比较大小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吃西瓜(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1、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方法如下: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教学目标:1、在交流、调查的过程中,了解纸的用途,感受节约纸张的意义。2、在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调查的方法,提高搜集信息、整理数据的能力。3、通过实际应用,全面巩固知识,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调查纸的用途师生谈话:纸与我们的

31、生活关系密切吗?请学生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要用到纸。(学生调查汇报:学习需要纸,生活需要纸、手工制作有时也需要纸,纸与我们的生活随时相伴),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纸与我们的生活。板书课题:纸与我们的生活。二、合作探究,搜集、整理用纸数量(一)、学生提出自己本课想解决的问题,教师予以整理。如:我们每天要用掉多少纸呢?一张纸大约有多重?我们每天会用掉多少纸呢?(二)合作探究1、小组合作,调查整理第一个问题:你每天会用掉多少纸?2、小组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调查结果。3、解决”一张纸有多重?“这个问题。教师出示:一摞100O张的纸约3千克,请学生估计一张纸有多重。4、你一天大约会用掉多重的纸?学生谈论汇报

32、。5、小组统计完成下表,统计一周会用掉多少千克纸。姓名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合计6、完成表格后,请学生计算全校一周会用掉多少千克纸?一个学期用掉多少?一年呢?三、拓展延伸,讨论节约用纸的意义请学生对得出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了解纸的作用和节约用纸的意义。四、提倡议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调查得出的数据,想向同学们提出什么倡议,以使学生的不同感受和想法得到抒发,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学内容:课本P6-P7教学目标:1 .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

33、重点: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旧知迁移导入。笑笑在书店买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花了125元,还剩下1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学生独立解决这个问题,全班一起订正。二、玩中学。1 .切入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出示“淘气在书店买了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这个问题,学生认真审题,列出算式。2 .独立探索,互相交流,分享算法。(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数加法的算法。(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3)看一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

34、?哪一种你没有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数做竖式加法时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www.XXJXsj.cN小学.教.学.设.计.网(5)全班交流,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3.试一试。(1)完成第1题。让学生自己试着解决小数减法的问题,明晰小数减法的算理。完成后全班进行交流,强调算理及算法。(2)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3)完成第3题。鼓励学生对两个简单小数尽量用心算进行加减,要不失时机地训练学生心算能力。三、学中做。1 .完成“练一练”第1、2题。鼓励学生进行心算,直接写出答案,然后小组内互相检查,进行纠错。2 .

35、森林医生。完成“练一练”第3题。独立地发现错误,并指出错误的原因。四、做中得。完成“练一练”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再汇报交流。第(3)小题要关注哪些学生用了估算解决问题。五、总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渠道有限。(一)新课导入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1/43/71/26/84/53/4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

36、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 .创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2 .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5/8,也可能

37、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师:2/8+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2)动手操作活动。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L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

38、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3 .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评析因为有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经验,针对这部分比较简单的知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发现知识并理解掌握;同时让他们把所发现的知识说给大家听,为下一步的学习树立信心。)(2)比一比。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

39、怎样减的。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四人小组讨论。)分页代码(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4 .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评析在结束以上教学片段,转入下一个教学活动之前,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整理思路和质疑的时间。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心情愉悦,尽

40、情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 .出示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1题。(评析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看懂线段图,使学生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中,独立进行分数加减法计算。)2 .教材第64页“练一练”第2题。(将题做成卡片,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评析本题是学生已经领悟”两个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初步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后进行的练习。)3 .一块饼爸爸吃了2/6,妈妈吃了1/6。(1)他们一共吃了这张饼的几分之几?(2)还剩下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四)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吃

41、西瓜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也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及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上课的时候,教师有效的利用了有趣的情景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的对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在以上的学习目标中我觉得我在本节课完成得较好。全班同学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但是在教学用“1”去减一个分数的时候,部分学生不明白“1”表示的是什么,导致学生不会减,通过学生们的自主交流互相帮助,理解了“1”表示的意义后,也能够很顺利的掌握计算的方法了。在上课快结束的时候我班突然有一位学生问“老师,如果分数的分母不一样

42、的时候,还能这样计算吗?”这说明本节课已经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学目标1 .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2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3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创新,设计与数种不同的、带有个人风格的、自己喜欢的漂亮图案。教学准备教具:图案资料。学具:学生收集的图案、方格纸。切入举偶谈话引入。今天这节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精美的图案,让我们共同来欣赏,好吗?对话平台玩中学欣赏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a)欣赏。书上图案。学生独立欣赏。b)讨论。你最喜欢哪一幅图?它是由什么图形组发的

43、?设计的图案像什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学中做试一试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1)看一看。淘气动手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了一幅图案,同学们想看吗?出示图案。(2)试一试。你想动手试一试,做一个小小设计师吗?快行动吧?教材73页方格图。1 3)比一比。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同学们走一走,看一看,你最喜欢谁的作品,就悄悄地告诉他。做中得说一说,今天这节课你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单元知识点1、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认、读、写简单小数。2、经历探索如何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能结合购物情境比较小数的大小。3、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与元、角、分密切联系)4

44、、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买文具1、初步理解小数的具体意义,体会小数与它所表示的实际的量的单位之间的联系,会认、读、写简单的小数2、将这些小数与以前学过的数比较,使他们发现小数都有小数点。3、注重“0”在小数中的特殊地位。货比三家1、灵活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的方法,并能独立比较小数大小。2、培养估算意识。3、小数部分末尾连续的“0”可以去。买书1、在多种算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算法的共性,即相同单位(数位)的数才能相加。2、熟练掌握竖式求小数加减法的方法。3、掌握竖式格式(小数点对齐)。寄书1、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

45、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3、灵活运用估算知识,并能解释估算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2、能力目标: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丰富的数学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理解等式之间的关系、进行等式之间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感知等量代换。2 .运用学具,开展拼图游戏。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拼图游戏吗?生:玩过。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拼一个材料中所给的长方形。请拼好的同学,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拼法。(1)请你说说你是用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生1:我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请学生上来摆)(2)有不同的拼法吗?生2:我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的。(请学生上来摆)(黑板上展示两种拼法)3 .观察、思考、交流,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师:你们刚才有各种各样的拼法,其实归纳起来就两种:一种是用两个梯形和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还有一种是用六个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二六个三角形)师:如果老师想把那两个梯形替换成三角形需要几个,请同学们动手摆一To摆好的同学请把手举起来。生:我用四个三角形替换了两个梯形。师:有不同答案吗?师:同学们真棒!看来大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在线阅读 > 生活休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1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