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docx(29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读书之余,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转悠。与同伴爬高山、钻深林,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深幽的泉水,怪异山石。无论多远,我们都去。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卧,倒酒痛饮,不醉不罢。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唾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凡是心中能想到的,唾梦中都能出现。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殊不知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使我发现西山胜景,大为称异,我于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
2、树枝爬上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高低不平,空阔低洼,连绵起伏,不可胜状;有的像是蚂蚁窝,有的像是蚂蚁洞。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全都聚集眼前,没有逃脱隐藏的。青山绿水,相互萦绕,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都是这样。看了这些,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不知不觉中我的身心与天地间的浩然之气隔化在大自然中,已不知道哪里是尽头了。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真是形神俱忘,无拘无束,好像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
3、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捕蛇者说【名师名案】教学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2 .理解本文衬托、对比写法;3 .掌握本文的词语;4 .认识柳宗元同情人民、痛恨苛敛的思想感情。难点、重点分析1 .这篇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分析:这篇课文可分三部分。第1段为第1部分,交代捕蛇的缘由。第24段,通过与蒋氏的对话揭示赋敛之毒甚于捕蛇。第5段为第三部分,点明“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主旨。全文是按“缘起一一访查一一询问一一感情”的顺序来写的。2 .课文一共写了几件事:以哪件事为主?分析:本文共写了两件事,即捕蛇之危险和赋敛之毒害
4、,以写后者为主。写赋敛之毒,是通过捕蛇和纳税两件事的对比,用蛇之毒衬托出来的。两件事又是主要通过访问蒋氏得知的。3 .课文是怎样运用反衬手法卒章显志的?分析:文章形象介绍“永州之野产异蛇”,“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但永州人却“争奔走焉”,这一矛盾现象,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悬念。接着作者通过一个典型人物的身世经历,解剖了这一奇怪现象的本质。蒋氏已三代人得到捕蛇的“好处”,但说起来却“甚戚”;作者建议他免去这种苦差,他却“汪然出涕”,于是通过他的诉说,我们看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社会黑暗图画,这是以“捕蛇”来反衬“赋敛之毒”。在蒋氏的谈话中也处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斯役(捕蛇)之不幸”反衬
5、“复吾赋之不幸”,用蒋氏“独存”反衬乡邻“非死则徙”,用自己能“弛然而卧”反衬乡民之鸡犬不宁,用“一岁之犯死者二”反衬乡邻的“旦旦有是”等。经过层层反衬铺垫,作者最后感叹“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卒章显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主题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4 .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分析:(1)用对比、衬托手法来突出文章的主题。文中写了毒蛇和赋敛之毒两方面的内容。而写毒蛇之毒主要是为了通过对比来突出赋敛之毒的。例如,在第1段中,作者着力去写毒蛇之毒、捕蛇之险,但因献蛇可以顶替交纳租税,所以永州人就争相捉毒蛇。通过这一对比,已暗示出“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第4段中,为了说明“吾斯役之不幸,未
6、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这一情况,作者又把捕蛇和纳税作了一系列对比。例如:文中写出乡邻们被赋税逼得走投无路,到处“死者相藉”,而蒋氏却能“以捕蛇独存”。乡邻们被逼税的悍吏们责骂骚扰,“哗然而骇”,被弄得鸡犬不宁;而蒋氏尚能“弛然而卧”,“熙熙而乐”,“甘食其土之有”。乡邻们遭受折磨熬煎“旦旦有是,蒋氏“一岁犯死者”仅仅两次。纳税或者捕蛇,最终都是死路一条,可是蒋氏因捕蛇,可以死在交纳租税的乡邻们之后。通过具体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2)语言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课文中对异蛇的形象及剧毒的描写,对“乡邻之生日蹙”的情景的描写,对悍吏骚扰情况的描写,对蒋氏感情的发展和变化
7、、内心活动、神情态貌的描写,都生动传神。教师在讲解这一特点时,可以结合课文具体分析。5 .捕蛇者说难句例解。以啮人,无御之者。假设而兼有连贯关系的复句。这类复句通常的次序是假设偏句在前,结果在后。“以”,有人认为用法同“而”,连词,这里不取。因为从文气来看,并不通畅。我们以为,或可看成作“用”讲的介词,后面省去“以”的连带成分“毒牙”一类的东西,也可以用代词“之”代替“毒牙”等。同样结构如论语宪问:“以告者过也。”或说同“已”,时间副词。又如:“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王以和三晋伐秦,秦必不敢言救宋。”(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齐王)译文:用(毒牙)咬了人,就没有能够抵御它的。若毒之乎
8、?“毒”,名词增加了意动用法,“毒之”是“以之为毒”,下文“又安敢毒耶?”就是“又安敢毒之耶?”省去宾语“之”。“毒”作“恨”讲,广雅释言:“毒,憎也。”又如:“死者不毒,夺者不愠。”(孙膑兵法行篡)“如此,则上无私威之毒。”(韩非子用人)或说“毒”作“害”讲,参阅下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说明。译文:你把这差事当作灾难吗?饥渴而顿踣。因果复句的紧缩形式,“而”表示承接,有人曾经认为因果本身就包含着承接的因素。“顿”,说文:“下首也。”段玉裁认为应当是“顿首”,即以头叩地。弓I申为“止”为“停”。”踣(b6)”,说文:“僵也。”又,“走”部:“追,僵也。”“踣”、“这”是一个字。六代
9、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僵”是向前倒覆,“踣”也是向前倒覆。译文:因为饥饿(到极点),口渴(到极点),就停下来向前面一倒。往往而死者相藉也。“往往”不同于今天作频率副词用的“往往”,而是作“从这里到那里,从那里到这里”讲,说文:“往,之也。”就是“到”。陈涉世家有“卒中往往语”,用法相同。“往往”的后面有连词“而连接它后面的动词“死”,是“往往”作为动词的句法环境。又,观巴黎油画记是19世纪作品,文中“往往留象于馆”的“往往”,跟今天词义相同。解释词义常常需要跟分析句子结构联系起来,不能孤立地就词释词。段玉裁注说文“毒”字:往往犹历历也。”“相”既不表互指,也不表偏指,而是表示递相,即“
10、一个接着一个。又如“父子相继”,只能是子继父不能是父继子。译文:来来往往死掉的,尸体一个压着一个。吾恂恂而起。“恂”,说文:“信心也。”“恂恂”意思是很有信心。上文说“虽鸡狗不得宁焉”,那是由于没有干捕蛇的事,“捕蛇者”由于有“蛇”,就怀有信心。译文:我满怀信心地起身。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包孕句。主语“太医”因承前者,及物动词“募”的宾语又是假设复句,“有能捕之者”是无主句,“当其租入”的主语“莅事者”明显可知,因此省略。“租人”不当“税收”讲,不是一个词,柳河东集其他地方也不见“租入”。“当其租人”是兼语短语,“租”是兼语,“入”是兼语后面的谓语,音义同“纳”,亦即“缴纳”。有人把“当其
11、租”作为“入”的状语,恐属欠妥。“当”前面或可加上介词结构“以之”。译文:招募有能够捕到蛇的,就(把蛇)当作那个租税交给国家。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单句,用设问形式表示强烈的感叹,正面的意思是“不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也”。“孰”,尔雅,释诂:“准也。”“赋”,税;“敛”,征收。“毒”,一解释为“厚”,跟本句无关;一解释为“害人之草往往而生”。“毒”是漫生的害人的草,译成现代汉语是“毒害”,仍旧是名词,只是比“毒”的本义引申了一步。又如:“若毒之乎?,“毒,增加意动用法,就是“若以之为毒乎”,也就是“你把这差事当作毒害么”;“又安敢毒耶”,“毒”也增加意动用法,后面省宾语“之”,意思是“又怎
12、么敢把这差事当毒害呀”。“甚”,音义同“善”,也就是“贤”,江苏泰兴方言还读“善”为xin0又如礼记内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广韵下平声一先:“贤,善也。”又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贤”也不是只讲品德,而是讲条件,“贤”就是“善”,也就是“甚”。“贤”古写作“欧”,说文“臣”部:“坚也,古文以为贤字。”杨树达释贤:“人坚则贤坚乃能耐也。”这样看来,“甚”作“胜”讲并非由于假借,而是由于引申。又,在“是蛇”前面可以加上比较的介词“於”。或说“甚”是形容词增加比较性能的用法。译文:谁知道赋税征收的毒害有比这种蛇更严重的呢?苛政猛于虎也。王引之经义述闻认为“苛政”的“政”是“征”字
13、的借用,亦即“繁重的赋税”,现在还有人据以为说。王氏所说未必可信,因为“苛政”毒害的方面很多,“苛政”只是一个方面。柳宗元所引出于礼记檀弓,王引之讲的是礼记,那里也应当是“苛政”。训诂学有两个原则:凡用本字讲得通的就不用借字;训释某个词义不但在本句讲得通,到了别处也讲得通。古籍中用“苛政”的很多,如:“除其苛政。”(晋书武帝纪)北史周武帝纪)译文:苛刻的政治比老虎更厉害啊。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早年曾在朝中作官,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
14、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遭到失败。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十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I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6岁。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篇文章在写法上独具特色,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研究这点。(二)教师范读课文。(三)正音。啮(
15、ni4)腊(Xi)挛(Iu6n)豌(wn)屡(Idu)(三)当(ddng)其租入嗣(Si)几(ji)死者数(shu)矣莅(三)蹙(cU)弹(dan)踣(b6)死者相藉(ji)曩(nng)三(hul)恂(Xan)缶(f)谨食(si)之熙(Xi)以俟(Si)夫(比)(四)朗读课文。叫三四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确、句读分明。读毕,酌情讲评。(五)逐段讲解课文。第1段1.全班同学齐读。6 .词句。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疹、疣,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16、。(D“之”:的。“异”:奇特。“质”:本体,指蛇身。“而”:表并列。“章”:彩色花纹。“触”:接触。“尽”:全部,都。“以”:而,如果。“啮”:咬。“御”:抵御。“之”:代蛇毒。“者”:指办法。“然”:然而。“而”:如果。“腊”:晒干。“之”:代蛇。“以”:用。“为”:作,制成。“饵”:药饵。“已”使动用法,使离去,这里意为治好。“大风”:麻疯。“挛腕”:手脚不能屈伸的一种病。“瘦”:脖子肿。“疣”:恶疮。“去”:除去。“死肌”:失去感觉的肌肉,坏死的肌肉。“三虫”:人体内的寄生虫。“其”:指所要述说的事。“太医”:御医,皇帝的医生。“聚”:收聚。“岁”:名词用作状语,每年。“其”:指蛇。“
17、二”:两次。“募”:征集,召募。“者”:指人。“当”:当作。“其”:指能捕捉到蛇的人。“人”:缴纳。“人”:民,避讳唐太宗李世民之“民”。“焉”:于此,在这件事上。7 .内容。提问一:第一段的段意如何概括?讲解:第一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异蛇的剧毒、特殊用途以及永州之民争相冒死去捕毒蛇以顶替租赋。提问二:作者写这些要说明什么?讲解:作者写这些是要说明永州之民的这种遭遇乃是皇帝诏令(“王命”)给带来的。第2段1 .叫一名同学朗读。2 .词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口: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者”:表停顿,“专”:独占,享有。“其”:指捕蛇以
18、抵租赋。“之”:代蒋氏。“则”:却。“于”:在。“是”:这事。“嗣”:继承,接续。“为”:做,干。“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几”:几乎,差点儿。“者”:指“几死”的情况。“数”:多次。“之”:代以上说的这些话。“貌”:脸色。“若”:好像。“甚”:很。“戚”:悲哀。“者”:指其表情。3 .内容。提问一:第2段的段意如何概括?讲解:这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相赋之事的悲惨遭遇。提问二: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讲解: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臭”,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第3段1 .全班
19、齐读。2.词句。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毒。管“诉统悯于更 怜。及“ :恨 : O ”税”理 做.吁治 “ , ”O“之”:代蒋氏。“且”:并且。“若”:你。“之”:代捕蛇以抵租赋这事。“将”:打算。“告”:告,给。“莅事者”:管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临,(萨gong):更换。“役”:差事。“复”:恢复。“则”表连接,那么。“何如:如何,怎么样。3 .内容。提问:这段写什么?讲解: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第4段1.叫一名同学朗读本段。4 .词句。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
20、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戚”:悲哀。“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涕”:眼泪。“君”:敬称。“将”:打算。“生”:使动用法,使活。“之”:代自己,我。“斯”:这。“之”:的。“未若”:不如。“甚”:厉害。“向”:10时,往昔。“为”:做,干。“病”:苦。这几句写蒋氏极为悲哀地回答作者,说如果恢复他的相赋,那么这给他带来的不幸要远比捕蛇给他带来的不幸大得多。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婵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彷,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五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
21、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五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自”:从。“是”:这。“乡”:行政区域单位。“积”:累积。“于”:至h“岁”:年。“而”:表承接,意为在这60年间。“生”:生活。“口蹙”:一年比一天窘迫;“日”,名词用作状语;“蹙”,紧迫,减缩。“弹”:尽。“竭”:穷尽。“号(hd。)呼而转徙”:哭喊着辗转迁徙;“而”:连接状语与谓语。“而”:因而。“顿”:困厄。“踣:呼吸。“毒厉”:有 互相压着;“藉”, 语气词。“非 语气助词,罢了。倒下。“触”:接触,冒着。“犯”:触犯。“呼嘘”毒的疫气;“疣”,疫病。“往往”:常常。“相藉”坐卧其上。“曩”:往昔,从前。“室”:家。“焉”
22、则”;不是就是。“徙”:迁徙。“尔”“而”:但是。“以”:因为,由于。“存”:存活。这几句是蒋氏自述乡邻在这60年间“非死则徙”的不幸遭遇,他自己却由于捕蛇抵赋而存活下来。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照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又安敢毒耶?“悍吏”:凶暴的官吏;“悍”,蛮横。“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叫嚣(Xido)乎东西,器突乎南北”:互文,意为叫嚣照突乎东西南北;“叫嚣”,呼喊喧闹;“乎”:于,在
23、;“黑突”,冲撞毁坏。“哗”:吵嚷,喧哗。“而”:连接状语与谓语。“骇”:惊扰。“者”:指上述“叫嚣而骇”的骚扰恶行。“虽”:即使。“宁”:安宁。(D焉”:语气词,啊。“恂恂”:心有顾虑的样子。“其缶”:那个瓦罐。“而”:顺连。“弛”:放松。“谨”:谨慎小心。“食”:饲,喂养。“时”:按时。“焉”:之,代蛇。“退”:归家。“而”:就。“甘”:味美。“食”:吃。“以”:而。“尽吾齿”:过完我的岁月;“齿”,人的年龄。“盖”:连词,承接上文申说原因,没有实在意义。“犯”:触犯,冒。“二”两次。“熙熙”:快乐的样子。“岂:哪里。“若”:像。“旦旦”:天天。“是”:代上句之“犯死”O“己”:已经。“安
24、”:怎么,哪里。“毒”:怨恨。这几句是蒋氏自述比起乡邻们因缴纳租赋而受悍吏骚扰蹂蹒,天天遭受不幸,他干捕蛇这差事要有“幸”得多,一年中他只需“犯死”两次,其余时间就可“熙熙而乐”。这些话显然含着讥刺,含着怨愤。5 .内容。提问:本段主要写什么?说明什么?(要求各用一句话作答)讲解:本段主要写永州之民在朝廷苛赋重压下“非死则徙”的悲惨遭遇;说明苛赋之害比毒蛇之害更为厉害,更加可怕。第5段1.全班同学齐读。6 .词句。余闻而愈悲。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信甚说 暴:“而于” ” .可超写“孰故”“ 。
25、:说 比据。“。 .根信过此那O “愈”:更加。“苛政”:残酷的政令。“猛”:凶 乎”:于,对。“是”:代孔子的话。“今”:现在。“观”:看。“之”:代孔子之言。“犹”:仍然。 ”:谁。“敛”:赋税。“之”:的。“毒”:害。 ”:因此。“为”:为了。“之”:代上述之事。 0“以”:而,表目的。“俟”:等待。“夫”(fu): 观”:考察。“人风”:民风,民情风尚;“人”,避讳 ”,以“人”代之。“得焉”:得到它;“焉”,之。提问:结尾这段写什么?讲解:结尾段直接抒情,作者愤慨地谴责其害远远超过毒蛇剧毒,比毒蛇之害惨酷得多的重赋苛政,同时言明写此说的目的。写作特点提问:本文为了表情明意,写作上有什
26、么特点?实词总结(文中只作一种解释者不列)为:作,制成。“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做,干。“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为了。“故为之说”。已:离去,意为医治。“可以已大风”。已经。“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赋:征收。“岁赋其二”。租赋。“孰知赋敛之毒”疣:恶疮。“可以己瘦、疣O疫病,疫气。“呼嘘毒疣”O入:缴纳。“当其租人”。收入。“竭其庐之人”。岁:每年。“岁赋其二”。年。“积于今六十岁矣”。甚:很。“貌若甚戚者”。厉害。“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超过。“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若:好像。“貌若甚戚者”。你。“若毒之乎?”毒:怨恨。“若毒之乎?”有毒的。“呼嘘毒厉”。害。“孰知赋敛之毒”生:活,存
27、活。“君将哀而生之乎?”生活。“而乡邻之生日蹙”。食:吃。“退而甘食其土之有”。si,饲。“谨食之”。观:看。今以蒋氏观之。考察。“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虚词总结之:的。“永州之野产异蛇”。取消句子独立性。“悍吏之来吾乡”。代词。“问之,则日”(代人,他)“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自己,我)“今吾嗣为之十二年”(代事)“以啮人,无御之者”(代物,蛇)“言之,貌若甚戚者”(代话语)而: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退而甘食其土之有”。并且。“君将哀而生之乎?”但是,去Ih而吾以捕蛇独存”。连接状语和谓语。“号呼而转徙”。, 。、1 而为之 因为 :故 以。“” O 之的如果。“以啮人,无御之者”
28、。用,拿。“太医以王命聚“而吾以捕蛇独存”。根据。“今以蒋氏观之”。表目,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兼词,于此。“永之人争奔走焉”。之。“时而献焉”。语气词。“今其室十无一焉”。乎:吗。“君将哀而生之乎?”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句中)于,在。“叫嚣乎东西”。于:在。“吾祖死于是”。给。“余将告于莅事者”O及于,到。“积于今六十岁矣”。比。“苛政猛于虎也”。小资料一、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现在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20岁中进士,25岁又考取博学宏词科,才学过人。先后在地方与中央任官员,32
29、岁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任礼部员外郎。改革仅历时七个月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走到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十年后才被改派到更边远更落后的(广西)柳州当刺史(故又称柳州),政绩显著。但因长期受压抑,内心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病死柳州,年仅47岁。他的诗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二、柳宗元被贬永州经过。唐顺宗因病,很多事情靠他的老师王叔文出主意。王叔文在朝臣柳宗元、刘禹锡等帮助下,着手自上而下的改革。他们借皇帝的名义下令减免民间对官府的各种旧欠,停止地方官对朝廷的进奉,降低盐价,取消宫市,任用正直的官员,惩罚大贪污犯这些措施立刻遭到顽固派的反对。反
30、对派们联合起来逼有病的顺宗下台,拥立其长子李纯继位为宪宗。顽固派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被贬到边远荒凉的地方做司马。改革历时仅七个月即天折。805年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那时的永州极荒僻落后,司马是刺史的助手,有职无权,柳宗元实际上仍被当作罪犯看待的,反动集团还经常对他进行种种无中生有的人身攻击和政治迫害。柳宗元在永州将近十年,目睹人民的疾苦,眼见官府的腐败、豪强的剥削,愤而为诗为文,反映人民疾苦。同时,他广泛钻研古今典籍,探讨哲学、历史、社会、人生问题,努力著述,积极宣传进步思想,并与韩愈合作,提倡散文革新(当时称古文运动),一方面进行理论指导,一方面创作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树立
31、良好范例。韩愈与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导师,他们的作品代表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对散文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宋代诸家及明清散文家都是沿着韩、柳所指示的散文发展道路前进或直接师承韩柳的作品的,可见他们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崇高地位。柳宗元在永州还游览了许多山水,写了许多精美的山水诗文。他曾写了一篇囚山赋,把环绕四周的连绵不断的山峰看作囚牢,悲慨自己不能出去。三、时代背景。蒋氏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六十岁”指唐玄宗天宝中期(746750)到唐宪宗元和初期(805810)这一段时间。这时,战争频仍,安史之乱、对吐蕃的战争、朱池(ci)叛乱等祸乱接连发生,全国税户比唐玄
32、宗时期减少四分之三,而兵员却增加三分之一。朝廷随意增设税收官,多立名目,旧税加新税,无休无止,民不堪命。尽管在唐德宗时颁布了“两税法”(分夏、秋两次交税,即课文中说的“岁赋其二”),并明文规定不准另外“加敛一文钱”,但不过是一纸空文,事实上税外有税,虽“息兵已久,加税如初”。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存留户共同负担),己重者愈重”。柳宗元“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论断是完全符合当时事实的。四、苛政猛于虎)(原文见课本P.230)译文。孔子从泰山旁经过。有个妇女在坟墓上哭,哭得很伤心。孔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动情地听,叫子路去问那妇女出了什么事。子路问道:“您这样痛哭,
33、实在好像有重大的伤心的事情。”那妇女说:“是的。从前我的公公被虎咬死了,而后我的丈夫又被虎咬死了,如今我的儿子也被虎咬死了。”孔子对比角度乡邻赋敛之苦蒋士捕蛇之“乐”通过对比揭露“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这一主题一、生存情况因赋税而号呼转徒,饥渴顿踣,死者相藉,十室九空以捕蛇独存二、生活状况因赋税而受悍吏的骚扰,哗然而骗,鸡狗不宁弛然而卧,熙熙而乐三、危险次数旦旦有是一岁之犯死者二四、死亡先后先后听了子路的回报后说:“那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子路说:“因为这里没有凶残的政令。”孔子说:“你们这些年轻人要记住啊,凶残的政令比老虎还要凶猛!”五、重点内容图示。六、译文。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奇特的蛇,黑色
34、的皮质,白色的花纹;它碰到草木,草木都要死掉;如果咬人,没有什么办法医治。然而捕捉到这种蛇,把它晒干用作药饵,可以用来治愈麻疯、手脚拳曲、脖肿、恶疮,消除坏死的肌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当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两次,召募能够捕到这种蛇的人,让他捕蛇来抵他的租赋。永州的百姓争着干这差事。有个姓蒋的,独自享受这捕蛇抵赋的好处已有三代人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爷爷死在捕蛇抵赋这差事上,我父亲死在这差事上。现在我接着干这差事十二年了,有好几次差点儿死掉。”他说这些话时,脸色好像很悲哀。我怜悯他,并且说道:“你怨恨干这差事吗?我打算去告诉主管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租赋,你看怎么
35、样?”他大为悲伤,眼泪汪汪,说道:“您想哀怜我,让我能够活下去吗?那么我告诉您,我干这差事遭受的不幸,是远不如恢复租赋遭受的不幸的。要是先前我不干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从我家住在这个地方,三代人到现在,已经六十年了。这六十年间,乡邻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窘迫,他们把田里的出产全部拿出,把家里的收入全部用尽,(也交不够租赋),只得哭号着辗转迁徙,饥渴交迫而倒毙在地,顶着狂风暴雨的袭击,受着严寒酷暑的煎熬,呼吸着带毒的疫气,常常是死去的人一个压一个。从前和我爷爷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一户了;和我父亲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得有两三户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难
36、得有四五户了。那些人家不是死绝了就是迁走了。然而我却由于捕蛇而独自存活下来。凶暴的官吏来到我们这个地方,四外狂喊乱叫,到处骚扰毁坏,气势汹汹,惊骇乡里,就连鸡狗都不得安宁啊。我心中惦记,起身看看那瓦罐,蛇还在里面,我又放心躺下了。我小心喂养蛇,到时候把蛇送上去交了差。回家后我有滋有味地吃着田地里长出的东西,来过完我的岁月。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其余时间我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过日子了。哪像我的乡邻们天天都有死亡临头呢!现在我即使死在这差事上,比起那些死去的乡邻已经是要晚了,我怎么敢怨恨这差事呢?”我听了他的话更加痛心。孔子说:“残酷的政令比猛虎还凶暴。”我曾经怀疑过这话,现在从蒋氏的遭遇来看,
37、孔子的这句话仍然是可信的。唉!谁知道租赋的祸害大大超过这种毒蛇之害的呢!因此,我为这事写了这篇“说”,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看到它。七、有争议的问题。(一)关于“争奔走焉”。“争奔走焉”课本注解为“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照这样理解便是“永之人”都争先恐后去捕蛇,也就是说,谁捕了蛇都可以,“当其租入”了。其实不然。“争奔走焉”是指“永之人”争着向官府谋求捕蛇这一差使说的。理由如下:文中开头一段便交代说:“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募有能捕之者。”从而可见,捕蛇这一差使是要经过申请应募而被官府批准方可为之。况且,这一差役名额不是很多,而是一乡只有一名。因此,蒋氏才能“专其利三世”。如果人人皆可捕蛇
38、“当其租人”的话,那么,蒋氏还怎能“专其利”呢?况且,文中也明明说过:“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可见这个差使是由官府批准的固定人员来担承的。因而“争奔走焉”之所“争”,应是争着向官府谋求这一差使,而决不是指的争着去捕蛇。(二)关于“苛政”o捕蛇者说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孔子日:苛政猛于虎也课本对这句的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啊!“显然,注者是把“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就连现行的一些文言注本,如中学语文文言文译注文言文译释文言文释译初中古文译注等,也都将“苛政”解释为“苛酷的统治”,“残酷苛刻的政治统治”或“残酷的统治”,这些注释,既没有弄清“苛政”的具体意
39、义,也不符合文章的主旨,看似通顺,实质上并不准确。“苛政猛于虎也”源于礼记檀弓下中的一段文字: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日:“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日:“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辞源将“苛政”解释为“繁碎、残酷的政令”。辞海则将它解释为“烦苛的政令或繁重的赋税”。既说“政令”,又言“赋税”,使人不知何者为佳。这样解释很不符合“信、雅、达”这一翻译标准。从“苛政”本身的意义来看,“苛”,许慎说文解字释为“小草也。从草,可声”,可见“苛”的本义只表示“小草”,由
40、这一本义又可引申为“琐碎、细小、繁杂”等义项,如后汉书陈宠传:“肃宗初,为尚书。是时承水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于重。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苛俗。”“苛俗”即指繁琐的社会风俗。“苛”当作“繁琐、细小”之义。又如:“反形未见,以苛细诛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汉书梨布传)“去烦蠲苛”,(王褒四子讲德论)“(沛公)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日: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汉书,高祖纪)以上各例中的“苛”,均作“繁琐、细小”讲,可见,“苛”的这一义项在古代汉语当中还是极为普遍的。所以,笔者认为,“苛政”的“苛”也应作“繁琐”理解,这样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当时赋税之多之重。“苛政”的
41、“政”也不应解释为“政治”“统治”或“政令”,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政”和“征”同属上去声母系统中的“照”母,韵母系统中的“耕”韵,根据主音通假的原则,即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近音的字可以通用和假借,“政”可作“征”的假借字,“征”所表示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政”的意义,即“政”和“征”在“赋税、征用”这一意义上是相同的。在古代汉语中,“政”和“征”相通也是不乏其例的,如:“什一,去关市之政”(孟子滕文公下),“政,读为征,谓赋税及徭役也,诛求无己则日苛政”(王引之经义述闻)。又如“均人掌均地政”(周礼均人),郑玄注:“政,读为征。地征,谓地守、地职之税也。”所以,“苛政”即“苛征”
42、,意思是“繁琐的赋税”。从捕蛇者说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文章是作者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时写的,虽然作者在政治上失意,但他仍关心人民疾苦,对于给当时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苛捐杂税,作者尤为憎恨,捕蛇者说正反映了作者这一爱憎分明的思想,尽管永州的“异蛇”是“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而,“永州之人”却“争奔走焉”,唯一的原因是捕蛇可以“当其租入”,可见,为了逃避租税,人们要冒多大的风险!作者对礼记中“苛政猛于虎”一句的引用,正是为了揭露杂捐重税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这一社会现实。所以,把“苛政”解释为“繁杂的赋税”更能具体地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后记孔乙己【经典案例】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
43、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2 .认识孔乙自己这一人物形象。3 .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病态社会的冷酷。难点、重点分析1.说是怎样抓住孔乙己脸色的变化采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孔乙己中有好几次写到孔乙自己的“脸色”,这些“脸色”的描写,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第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出场的时候: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残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一生穷愁潦倒,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再加上他好喝懒做,不愿以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连温饱都得不到保隙,穷得“将要讨饭了”。因此,他
44、不可能有上流社会达官豪绅那种“红光满面”、脑满肠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脸色”。这“青白脸色”的描写,再配合他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不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而且为下文进一步刻画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作了铺垫。第二次写“脸色”是在有人揭发孔乙己偷了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脸色”,但当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时候,他就“涨红了脸”,竭力争辩,企图维护自己“读书人”的面子。这“涨红了脸”的描写,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内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惯偷,而只是不得已偶尔为之。第三次写
45、孔乙己的“脸色”是在有人问他“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的时候:“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的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这“灰色”脸色的描写,表现了孔乙己因捞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内心隐痛时那种失望、颓唐的悲凉心理,显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小说最后一次写孔乙己的脸色,是在他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时候:“他脸上黑而且瘦,己经不成样子。”这“黑而且瘦”的脸色,加上用手爬着“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样在受尽了折磨之后死里逃生,苟延残喘活下来的。当掌柜取笑他时,孔乙己只是低声应答掌柜的讪笑,露出“恳求”的眼色,显现出他横遭摧残后那种畏缩、害怕
46、、绝望无告的心境。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牺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惨画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剧形象也就大体完成了。孔乙己的“脸色”由“青白”而“红”,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逻辑发展。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态变化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征。在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孔乙己“脸色”变化这个特殊的细节,来分析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2 .说是怎样表现丁举人打折孔乙己双腿这一情节的?这一情节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分析:有人说:“写丁举人残害孔乙己,正是从这个方面,作者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又作了进一步的揭露和批判。”是的,孔乙己仅仅拿了几本书,就被丁举人私设公堂打了大
47、半夜“打折了腿”,一脚踢出门了事,连富人家一条狗也不如!这说明丁举人这条横行一方的恶狼,是致死孔乙己的直接凶手。他之所以敢于胡作非为,残害黎民,确实是他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成为“丁举人”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能离开作品的实际来架空分析。分析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决不能忽视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情节的。这一重要情节,作品里既没有直接交代,也不是正面描绘,而是通过掌柜和酒客的平常搭话中透露出来的。掌柜随口问,酒客信嘴答,一个漫不经心,一个毫不在意。对孔乙己遭受那么大的冤屈和灾难,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和同情;而对丁举人的凶残行径,却也没有谁站出来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中国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触目惊心、令人颤栗的地步!这是小说的高潮所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