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形的面积》教学设计.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环形,学会环形的制作方法,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4.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和创造。教学重点: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形成环形的空间观念。教学方法:自辅尝试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半径为6厘米和2厘米的两套圆纸片,剪刀、直尺、圆规、光盘。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半径为6厘米和10厘米的圆纸片,剪刀、直尺、圆规。教学过程:一、实践操作,引入新知欣赏图片:美妙的圆思考:圆的
2、面积怎样计算?请同学们拿出半径10厘米的圆片,谁能告诉大家,你会计算这个圆的面积吗?(引导学生说出文字公式、字母公式、列出算式。)画一画。你能在这个圆内画一个小圆吗?试试看?(学生画圆形,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算一算。你能算出小圆形的面积吗?说一说。猜一猜,剪一剪。如果用剪刀剪去小圆,可能会得到什么图形?象图几呢?把剪出的图形举高,让大家欣赏一下。揭题板书:环形思考:图1和图3为什么不是环形?(环形有两个同心圆)并粘贴图片。强调:从一个大圆里去掉一个小同心圆就得到了环形。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环形?学生举例,课件演示。数一数:环形有什么几个圆?环的
3、宽度叫什么?认识环形的特点:有两个同心圆,环宽相同。环形的组成:小圆、大圆、小圆半径、大圆半径。(课件演示)环形的面积。由圆的面积引出环形的面积。让学生说一说,摸一摸手中环形的面积。讨论:怎样才能算出手中这个环形的面积呢?4人一组讨论。(小黑板出示)分页代码探究: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先板演,再探究谁的计算方法最简便。师:演示从一个大圆面积里去掉小同心圆的面积就是环形的面积。先求出外圆和内圆的面积,再求出环形的面积。还可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环形面积的简便算法,并用字母公式表示。思考:要计算环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1.实践。判断。(1)在圆内剪去一个小圆就得到一个圆环。()(2)一个环形,外
4、圆半径是4厘米,内圆半径是2厘米,计算这个环形的面积列式为:3.14X4-3.14X2()一个铁环。它的内圆半径是10厘米,外圆半径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你能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吗(半个环形:R=IO厘米,厂6厘米)2、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米,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坛,其它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在一个直径是4米的圆形花坛周围,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动手操作:5人一组,团结协作,制作五环。四、反思体验,总结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五、作业布置练习十六第4题。板书设计: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一小同心圆面积二环形
5、面积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六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统计表和统计图.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统计活动,体会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整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1、出示四(一)班学生分布图.教师:这是一张学生分布图.图中标出了我们学校的位置和学校周围的几条主要街道,每条街道边都标出了几个圆圈,每个圆圈所在的位置都住着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这幅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同学们可以自由的发表意见,可能谈到的发现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我们班同学主要居住在学校周围的五条街道上
6、.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向学生说明: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我们班有7个同学住在和平一巷”中的“7个”,以及“我们班有8个同学住在和平二巷”中的“8个”等数量,都是我们搜集的数据.2、整理数据.教师:同学们搜集到的数据还真不少!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在一张纸上尽可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分布图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小组合作整理数据.交流数据整理结果.可能有多种整理数据的方法,整理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多种呈现形式.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应该肯定.不过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发言,恰到好处的强调以下两个方面:街道名称与学生人数是最为重要的两类信息;呈现整理结果时街道
7、名称必须与相关的学生人数对应起来.3、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讨论: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的最好?你更喜欢哪一种整理数据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的优点:直接给出数据,简单明了.小学教学设计网WWW.XXjXsj.cN教师:要用一张统计表表示学生分布图里所包含的数据信息,你认为应该画几行几列?每行每列应分别填入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与学生协商着画出统计表.引导学生看着统计表相互提问与回答.提问分两个层次:首先鼓励学生提出答案就在表中的问题,然后鼓励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利用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计算或比较得到答案的问题.并相机在表中添加“合计”歹Ij.二、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出示P24条形图.教师:刚
8、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有一些看着统计表回答很方便,有一些看着这幅条形图回答更直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条形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还有哪些看不懂?引导学生弄清以下问题:一个方格代表几个人?“7人”要用由几格组成的长条形来表示?从左向右数第三条表示哪一个街道的学生人数?有几人?2、小组相互提出问题交流、研讨.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本第24页的“做一做”.教师可以启发:一个小格代表几米?小芳投了多少米?要涂几个小格?然后根据条形图回答书上的问题.2、练习六的第1题.教师引导读题,学生独立涂色、指名展示作业、集体评价.3、练习六第2题.布置课后调查,然后集体核对,看谁调查得最准确.四、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9、?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法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了两个小朋友为希望小学的同学提供帮助的情景,在学生理解了情境中的故事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然后组织交流。学生列式,可以是分步,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在讨论综合算式的计算时,应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二、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并能灵活的进行简便运算。三、重点难点:重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过程:一、导课: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做数
10、学题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啊?生:正确师:那么在正确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做到什么呢?生:快师:很好,我们做数学题时要正确、还要速度、而且要简便,今天我们就看谁做题不但正确而且简便啊!二、 复习旧知识:出示课件一,让学生读题快速的完成。每组各做一题,同桌交流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1) 42+29+58+71(2) 125398(3) 274+73X4(4) 25X16师:同桌互相交流你用到的是什么简便方法,并回忆我们前面学过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字母表示。三、 进行新课:师:刚才同学们做题都很快啊,而且用到了以前学过的简便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那么小数的计算过程中,我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呢?(打出
11、第二张图片)我们学校举行了手拉手帮助环翠峪小学的捐赠活动。吴琦同学想给4个学生每人赠送两件学习用品.吴琦同学共用了多少钱?书包22.8元图书3.4元师:读完题之后,你们可以自己列式计算。生:计算师:提问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并抽出个别学生的写到黑板上师:我们看着两位同学列的式子,他们的结果都相同,看谁的方法简便呢?每一步都是什么意思呢?师:从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看出,整数计算时的简便运算可以用到小数的计算中啊!请同学们试试下面的题。(打出第三张图片)分页代码你的方法简便吗?(任选一道)(1) 50.4+8X0.4(2) 4.6X19+5.4X19(3) (1.25+7)8让学生做完之后说出用到的是
12、什么公式请编一道能用乘法分配律的带有小数的计算题,考考你的同桌。师:乘法分配律可以在小数运算中应用,那么结合律和交换律能在小数中应用吗?(打出第四张图片)让学生分组做,一组用常规的方法做另一组用简便方法去做,看结果是不是相同。下列各题用简便运算可行吗?试试看。(1) 4.8+10.05+5.2+3.95(2) 0.2574生:计算的结果相同师;那说明什么呢?生:整数运算中的简便运算在小数的运算中同样适用。师:好,下面各题看谁算的正确、快、简便。(出示课件)试用最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任选一道题,做后同桌互查)2.53.80.48.36-2.48-3.5246X0.33+54X0.330.25
13、X39+0.25师:同学们做的很快很好啊,我们以后在做小数的运算用就要先看看能不能用简便运算,能用简便运算的题,我们一定要用简便运算,这样既省劲速度又快。课题测量活动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活动,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者几厘米用米做单位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情感与态度: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难点几米几分米或几米几厘米等复名数与单名数之间的转化。教具米尺、卷尺等。教学步骤教学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建立模型活动一:猜一猜1、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说
14、说情景图的主题,并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分组讨论:6分米和45厘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呢?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先写成分母是10或者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4、让学生自己阅读第6页。活动二:量一量1、让学生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课桌或者其他物品的长度,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长度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2、重点讨论:1米6分米用“米”做单位怎样表示?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4、完成第6页“填一填”。左面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面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最后全班交流。解释与运用活动一
15、:练一练1、第7页“试一试”。第一题:先让学生从题中找出数学信息,再用小数表示。重点讨论:1千克500克二()千克。第二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再用小数表示。2、第7页“练一练”。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活动二:量身高1、同桌相互帮量身高,然后再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活动三:收获园自我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情况,自己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从书中获取问题,研究解决。让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小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交流,大胆表述,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会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
16、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体验游戏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利用可能性的知识经验判断规则是否公平。2、能用合适的方法验证可能性对双方是否是等同的。会调整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并能制定游戏规则,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3、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等可能性,并能够运用等可能性的知识判断规则是否公平。教学难点:会调整游戏规则,使游戏公平;并能制定游戏规则,设计对大家都公平的游戏。教学流程:一、 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平时都喜欢玩哪些游戏?说说看。如果在游戏开始时涉及倒谁先谁后,你们是如何决定的?(学生发言)师: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规则
17、对双方是否公平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怎样制定游戏规则。板书:游戏公平二、 探究问题活动一:掷骰子1、故事引入:有一天,唐僧师徒4人来到火焰山,只见那里烈日炎炎,八戒和沙僧都想吃袋子中的最后一个西瓜,这时悟空说你们别争了,我这有一个骰子,我任意一抛,落在地上的骰子,如果大于3点猪八戒吃,如果小于3点沙僧吃。这样对他们公平吗?你们能帮他们回答吗?(学生分组讨论)2、同桌实验验证,之后汇报实验结果。我们一共掷了()次,其中大于3点()次,小于3点()次。3、各组汇总,得出结论:发现大于3点次数多,小于三点次数少,看来猪八戒吃到这个西瓜的机会很小,这是什么原因呢?同学们能修改这个游戏规则,使
18、它对双方都公平吗?活动二:抛硬币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会用到“公平”这个原则,尤其是在体育比赛中,更为突出。(播放足球比赛的录像)1、你们发现裁判通过什么方式决定双方场地的?(抛硬币)这种方式是否又是公平的呢?谁能说说你的想法。2、这些都是我们猜测的结果,俗话说,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妨用试验数据来说话。3、根据你的数据能够评价一下掷硬币的方法是否公平吗?(板书出几组学生统计的数据)4、学生对自己统计的数据来说明掷硬币是否公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同。)三、回归生活1、生活中运用可能性来判断公平原则的事例有很多,你能举一两个例子吗?2、设计转盘游戏。在电视台的娱乐节
19、目中,我们经常会看见转盘游戏,我们可以用等可能性原则设计对双方都公平的游戏规则,使游戏对双方公平。现在就请大家拿出圆形图片,设计一个对商家、消费者都公平的转盘吧。四、归纳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课题分页代码教学反思: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有许多,听完同事们的点评后,我反思主要有下面几点:一:算材料不妥当。我设置了类似4X()=56这样的题,原本是想帮助学生较快地找到56可以变成4乘以几,为后面拆成乘法作铺垫用的。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发现这个材料的出示很唐突,与学习内容脱节了。现在想想,当学生做25X56这样的题目时,教师给予指引,想4X()二56或564二()就行了。二:缺少最优化的
20、意识。本节课我非常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但是对于最优的办法如何筛选缺少重视。在这个环节上,需多让学生进行评价他们中的一些方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最后需要达成共识,最优的方法是什么?并且组织全班同学多说几次,让每个人都记准确,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最优的方法进行计算。三:缺乏有效的方法小结。在学生会解决几道类似这样的题目时,需要回顾解题的过程,得出有效的解题方法。本节课里教师与学生在这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些。四:时间安排不合理,以致后面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能应用这一关系进行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
21、的关系,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观察情境图,知道了街心广场、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的信息,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能顺利地计算出街心广场和屏幕的面积,进一步讨论“怎样计算出地板砖的面积?”,从而引起学生对广场、屏幕、地板砖的长和宽加以比较,并探索0.3X0.2的结果。二、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1、小组活动:探索0.3X0.2的结果。2、学生汇报师配合板书:面积街心广场长3020=600缩缩缩小小小1010100倍I倍I倍I屏幕3X2=6缩缩缩小小小1010100倍I倍I倍I地板砖0.3X0.2=0.06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并在小组内交
22、流、讨论4、师生共同归纳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和。4、根据探索结果,共同列竖式:0、3X0、20、06三、试一试:通过两组有联系的乘法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计算小数乘法,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四、练一练:利用上面发现的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来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五、作业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0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联系生活,使
23、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会正确读出所量角的度数。三、教学用具:电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牙签。四、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
24、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五、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六、教学过程:课前一分钟: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高射炮打蚊子的游戏。(链接到导入-大炮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一)复习角的概念和
25、各部分的名称1 .提问:(I)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画1个角。(2)说一说角各部分的名称。白板上书写:边、顶点、边。并演示延长。(预设: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角的两边都是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教师用直线笔延长演示,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无限延伸的含义。)2 .白板上画几个角。(1)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用课件出示角1角2角3(2)教师继续追问:“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吗?”3 .揭示课题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这两个角的大小,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它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思起于疑”,在导入环节,在让学生指出各部分的名称之后,将一个
26、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你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吗?”抛给学生,由于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个问题,一下激起了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二)探究新知揭示课题后,教师顺势提出,要知道“角3比角1大多少,可以使用什么方法?”(1)目测:用以个固定大小的角去比和量。白板演示。(链接到导入-置景导新)(2)用量角器。板书“量角的大小,用量角器”。1.认识量角器。(1)白板工具栏中选取出量角器。学生观察白板上的或者自己的量角器上有什么。(2)让部分学生尝试说一说量角器上各部分的名称。(3)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链接到概念-量角器),补充并小结归纳:分页代码量角器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
27、线,每10格上标一个数。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外圆刻度(顺时针方向)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内圆刻度(逆时针方向)也是从0度开始到180度止。(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量角器各部分的名称。(5)自学看书本的知识。(6)学生汇报,教师边用多媒体演示边说明,并板书: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来表示。把半圆形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的角,记作loo这里的“度”同温度的“度”不同,温度是“摄氏度”,也不同于用电的多少“度”,用电的“度”是“千瓦/时”。这两个地方的“度”是我们的习惯用语。(7)、建立1度的观念。利用白板上的量角器画出1度。(画角要小心)(8)认识几度。学生在白板量角器上
28、找出20度、30度、60度、120度、135度、150度。并请一学生在白板上指出。(设计意图:在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量角器,知道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并认识。在让学生认识1度的角时,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这样将学生自主探索和多媒体演示补充有机结合,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1度角的实际大小的表象。)2.量角。(1)(窗口播放器)课件上出示书本上的Nl,提问:你能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尝试度量书本37页的N1,并标上度数。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以下几种错误类型的同学,但不急于纠正。错误类型一: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有重合。错误类型二:零刻度线与角的边没对齐。错误类型三:内外圈读数
29、反了。(2)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度量角的具体步骤。(3)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方法和步骤。让刚才巡视中注意发现有错误的同学先汇报,同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说说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学生的量角的步骤:课件展示。(5)教师一边演示量角,一边让学生对着课本上的Nl,跟老师一起用量角器度量。(6)课件展示歌谣:中心对顶点,O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齐读)(7)学生自主度量37页的N2,同时同桌互相交流方法。(8)教师再次点一下量角的方法和量角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3.角的大小决定因素。(1)白板上画两个角(一个用小量角器画,一个用大量角器画):
30、请学生说一说两个角有什么不同。估计一下,谁大谁小。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请看到书本P38页例1。用量角器在书上具体量一量,并标出度数。(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3)学生汇报哪个角大?”相信通过度量,绝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两个一样大。教师此时要指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并提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学生很容易说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链接到测量-想一想)(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板书: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设计意图:角的大小决定因素的教学,由猜测到验证,再到结论的得出,加深了学生对角的大
31、小的认识,遵循了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也把角的两边是射线可以无限延长这一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系统。)4 .摆角。(每人提供两根牙签)(1)在自己的量角器上用牙签摆角:一人板演,在实物展台上摆相应角。摆一个1度的角。指名演示,同桌说说怎么摆的?摆一个直角。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同桌互评。教师在白板上运用量角器画角,注意与直角形成对比。(2)在桌面上摆一个50度左右的角。(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摆1度的角、90度的角,帮助学生建立特殊角的表象,再摆30度、45度、60度、120度的角,有利于学生正确判断所摆的角的度数是读内圈,还是外圈
32、,从而解决量角时读数的难点。最后让学生脱离量角器,在桌子上摆角,培养学生对角度大小的初步估量。)5 .检测环节(白板出示)(1)回应课前引入“角3比角1大多少”这一问题。通过让学生度量,计算出角3比角1大的度数。(漫游返回)(B、C组做)(2)你能估出下面的角哪些角小于90?哪些角大于90?(画角在白板上)(B、C组做)(3)书本38页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两个三角板上各个角的度数,然后把这些角描在练习本上,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各是多少度?(A组做)(教师进行小结的时候,注意提醒学生以后量角的时候,可以先心里把所要度量的角与三角形的角比一比,估计一下多少度,再进行度量。)七、全课总结今天学习了
33、什么内容?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要求:1、在学习掌握小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2、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学重点:判断小数加减法是否可以简算。教学难点:正确的进行简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算:(投影片或口卡)0.35+0.50.26-0.160.25+0.175-2.57.2+6.88.5-53.6-1.62.1+7.913.5-2.46.7-2.34.8-2.87.1-4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并说根据什么?48+25+52+175120-75-25430-121-7936+11+64+8985-(15+64)3、引入:我们运用加减法的定律和性质
34、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算。二、授新课1、创设情景:你都知到了哪些信息?班里这四名男生的50米跑成绩最好,他们参加4X50米接力赛,可能的总成绩是多少呢?2、小组合作完成(1) 根据题目确定解答方法(2) 写出解答过程,并说说理由3、汇报:(1)8.42+8.46+8.54+8.58=16.88+8.54+8.58=25.42+8.58=34(秒)(2)8.42+8.46+8.54+8.58二(8.42+8.58)+(8.46+8.54)=17+17=34(秒)4、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怎么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分页代码5、小结: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运算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
35、适用。三、复习巩固1、练一练4. 36+14.8+5.64+5.238.2-7.09-20.6-2.31要求: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思路.指名汇报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 2+2.51.8O.51.5+1.5+0.55.26+3l.740.25+0.15+0.75+0.8527.85-(7.85+3.4)要求:比赛完成,同学间互相介绍好的经验、方法。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简算8. 42+8.46+8.54+8.588.42+8.46+8.54+8.5=16.88+8.54+8.58=(8.42+8.58)+(8.46+8.54)=25.42+8.58=17+17=34(秒)=
36、34(秒)【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八册小数的大小比较的练习内容。【教学目标】1、在新授课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渗透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的思想。通过多样化的探究材料,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每生准备装有不同数字的信封,写有个位,小数点,十分位,百分位的数位表。【教学过程】一、游戏: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你还记得吗?谁能说说?(请几名学生说)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在游戏中回
37、想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游戏要求:同桌的同学一起玩,从信封里抽出三个数字摆在数位表里,谁摆的数大就为赢,并且把摆的数记录在数位表下面,用大于号连起来。每人分别摆三个数,3盘2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抽取数、比较大小的情况。)3、展示学生摆的数。(抽取有代表的三组数)(1) 8.637.51(2)9.729.64(3)7.557.53看第一组数:你怎样比较?指名答。(先比较整数部分,87,所以8.637.51o)第二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十分位上的76,所以9.729.64。)第三组数呢?(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如果十分位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
38、的53,所以7.557.53。)4、同桌看着自己刚才抽到的三组数,互说比较的方法。(让学生用刚才总结的方法,说说自己的摆的数是怎样比较大小的。)5、小结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板书)二、闯关练习同学们已经把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了,现在我们再来玩个闯关游戏,看谁能成功通关。1、第一关:考考你的判断力。(1) 10.81.08()(2) 2.31和2.299比大小,因为2.299的位数多,所以2.315.451米4) )7.157.6,方框里只可以填29。()先独立思考,再指名学生回答,说说理由。2、第二关:考考你的眼力出示北京和广州的美丽图片,通过两个城市的介绍抽出两个城市的面积、人口、气温进
39、行大小比较。看谁的眼力最好。分页代码广州市北京市总面积(平方千米)7434.416808总人口(万人)725.191213.3全年平均气温(摄氏度)约21.8约12总面积7434.4016808总人口725.1901213.3平均气温21.80123、第三关:考考你的应用力大润发和华润万家搞“五一”促销活动,到哪个商场买比较便宜些?小组交流,得出结果。(小组汇报,说出比较的方法)商品一、教学目标1 .通过读,画折线统计图,进一步熟悉折线统计图,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本数据。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画折线统计图。2 .教学难点:
40、根据折线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简单的判断或预测。三、预计教学时间:2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口算】5.9-2.150.9-21.190-27509-213【解答题】4.2比1.3多几?5) 02比10.14少几?(二)指导练习【基础练习】练习十九第4题认真看图,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交流。1)护士每隔6小时给病人量一次体温。2)他在4月8日12时的体温是37.5.3)他的体温在4月7日6时到12时这段下降得最快,4月9日,12时到18时这段比较稳定。4)图中的虚线表示正常的体温。5)从体温看,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提高练习】练习十九第7题在附页2绘制折线统计图。1)注意:
41、在统计图里注明标题,横轴,纵轴各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2)指导学生读数据,描点,连线,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拓展练习】练习十九第6题第6题。向学生介绍沙尘暴的危害和形成原因。认真看折线图,解决问题。全班交流:13年以来沙尘暴总天数逐渐减少。好的建议:要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树木等。(三)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我国近年沙尘天气发生情况一览表请根据上面的统计表,把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1)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你能根据折线统计图预测一下明年沙尘暴天气发生的情况吗?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教学目标: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段数与植树棵数之
42、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2 .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3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4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1 .利用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分的段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植树的问题。2 .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具准备:课件、尺子等。教学过程:一、游戏问答,认识“间隔”1 .同学们,我们先
43、做个游戏请你们伸出一只手张开手指,仔细观察。2 .把你的手放好,我们进行快速问答:五个手指几个空?4个手指几个空?2个手指几个空?3个手指几个空?一个手指几个空?3 .这4个“空”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个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全班一起找)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你发现了什么?谁来说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少I0)4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跟间隔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二、创设问题情境:1 .最近我们的学校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新修建的操场旁有一条小路需要同学们发挥聪明才智来绿化、美化我们,现在请你来当设计师,你对自己有些信心吗?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2
44、.多媒体出示题目:学校操场边有一段长20米的小路,学校打算在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并且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请按照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3 .从屏幕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认为在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什么?你能解释什么是两端吗?(总长20米两端都栽间距相等)4 .在分组探讨前,请先商量好准备每隔几米栽一棵,然后动动手、动动脑,看用什么方法能够又快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桌合作)5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三、探讨新知:1.谁能展示一下你的设计才能,注意说明白你是每隔几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你是怎样获得这个结果的?6 .学生交流汇报(画线段图法、计算法)7 .教师介绍讲
45、解概念:总长、间距、段数、棵数(并随机板书)4、用多媒体演示线段图的推理过程。在设计方案、交流方法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没有画线段图,而是直接列出了算式,他们一定找到了规律,我们现在也一起来找一找这个规律是什么。总长20米,间距10米,有几段几棵。总长20米,间距5米,有几段几棵。分页代码总长20米,间距4米,有几段几棵。总长20米,间距2米,有几段几棵。5 .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并板书:棵数总比段数多1,段数总比棵树少1。总长间距二段数段数+1二棵数6 .当总长是20米时,我们可以用线段图来解决,当路段变长是100O米、2000米时,就不能这样做了,就需要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这样的问题。7
46、.多媒体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苗?(1) 了解题目内容。(2)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8 .刚才我们所提到的手指数和间隔数分别相当于植树问题中的哪个数量呢?生活中不止是植树问题包含着间隔现象,在其他方面也广泛存在,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锯木头、路灯、表面上的间隔和数字)9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同学们做早操,某行从第一人到最后一人的距离是24米,每两人之间相距2米,这一行有多少人?(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李老师从一楼去某班教室,每走一层楼有24个台阶,共走了48个台阶。你知道李老师去几楼吗?(独立思考解决,全班交流)5路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