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一)》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一)》教学设计.docx(1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课本P94、95O教学目标:1、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几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量)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调查表、统计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计:
2、活动内容一、课前三分钟:(火车的声音)。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快乐大巴的声音)在上周快乐大巴曾经带我们到乘法乐园里游玩,请问你在那里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呢,谁想和大家说一说?第一名:我学会了1-5的乘法口诀,现在我给大家背一背怎么样?(评价)第二名:我学会了乘加乘减(笑小同学你能给我们说一个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吗?)可以。上个星期我爸爸买了一袋子茄子,我问爸爸为什么一次买这么多的菜?爸爸说要冬储。怀着好奇,我数了数茄子的个数。我是这样做的;我把每5个茄子分成一堆一共分了5堆,还剩4个,于是我用乘加算式5X5+4,我先算乘法5X5=2525+4=29(评价)小小同学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
3、问题很了不起,我要向你学习。小小同学我很佩服你遇到问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二、学习目标我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三、教学过程:1、师:这两位同学表象很好,但是老师相信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想不想展现自己(出示练习题)出示练习根据加法算式写出乘法算式4+4+4+42+2+25+5+5+5+53+3师:同学们的表现很不错,今天快乐大巴将带我们继续在乘法乐园里学习用数学,出示学习目标进入情境2、谈话导课,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一所新师:小朋友,森林里的小动物为了度过寒冷的冬天正准备盖一所新房子呢。他们请来了森林中力气最大的小动物来帮忙,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学生:小象帮他们
4、运送木头师:小精灵聪聪说:同学们再图中您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观察主题图,并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从图上你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自己完成,汇报讨论3、合作解决问题,这位同学提出了“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这个问题大家能够试一试,并把你的想法在4人小组内交流。4、汇报各组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分页代码2+2+2=6(根)32=6(根)2X3=6(根)5、教师小结,刚才在解决“一共有多少根木料?”的问题时,有的同学是按以前学过的加法来解决的,还有的根据乘法的大意一,求几个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解决,请大
5、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设计意图发展学生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并以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思考方法,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进步成长。四、巩固练习1、课本59页做一做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发现图中的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并解答。2、课本60页13题,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集体订正。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用乘法解决数学问题。五、拓展性练习1、填一填,再写出乘法算式。2、1副手套有2只,5副手套有口只。口X口3、1颗五角星有5个角,3颗五角星有口个角。口X4、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个轮子。口X4辆三轮车有口个
6、轮子。口X口5、1个笼子里有3只小鸟,4个笼子里有口只小鸟。口X口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他们自主发展的机会。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说明估算的思路。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教学难点:探究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教学过程:1 .在生活中有时并不需要算得很精确,你只需要算出一个大概的数就可以了。2 .出示主题图。妈妈带了100元钱够不够,需要精确计算吗?怎样快速口算出一个大概的结果。3 .运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4 .观察、比较这些估算方法,汇报,归纳。5 .完成P31页做一做。仔细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估算方法。
7、小结:我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可有不同的方法,在生活中有时不需要一个精确的数时,就可以通过估算算出一个大概的数。6 .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7 .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8 .完成练习六第3题,学生交流汇报。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P16-P17o教学目标:1 .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自主学习能力。2 .通过“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交流活动,体会记忆的策略,培养数感。3 .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重点:编制3的乘法口诀,掌握3的乘法口诀会
8、用3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乘法口诀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教材分析:“需要几个轮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617页的内容。教材创设“需要几个轮子”的问题情境,探索三轮车的数量与它们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填表表示探索的结果;再根据表中的数量关系,列乘法算式,编出3的乘法口诀,这个过程是要学生经历的。学生已有学习5和2的乘法口诀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增强他们学习3的乘法口诀的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日常生活中的数数,5个5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是常见的,3个3个地数比较少,所以学生对3的乘法口诀比较陌生,因此教材特别强调了“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此
9、外,还要注意到练习的安排,不仅要包括新学内容,还要包括前面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和应用。学生在探索车辆与车轮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时难以直观操作,所以笔者把教材中“试一试”的第一题“摆一摆、说一说”调整到填表之前,并改成“画一画、说一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坐过三轮车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三轮车与车轮之间的数量关系,学习“3的乘法口诀”好吗?(板书:3的乘法口诀)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师:1辆三轮车有3个轮子,2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3辆呢?9辆三轮车有几个轮子呢?(评析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设问,激活学生思维与探索的欲望。)
10、1 .画一画、说一说。师:你们能在这张纸上通过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用小圆圈表示三轮车的轮子,请同学们来画一画。师:同学们,同桌能互相说一说“2辆车有几个轮子吗?3辆车呢?9辆车呢?”(评析通过“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建立三轮车与轮子的图形表象,通过“数一数”“说一说”进一步感受“三轮车有几辆”与“轮子有几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2 .填一填,议一议。师:“填一填”,将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师:“需要几个轮子”的答案,都可以从这张表格中找到。究竟需要几个轮子,取决于有几辆三轮车。师:小组讨论一下,从这张表格中能发现什么规律。(全班汇报交流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两点:轮子随着车辆的增加而
11、增加;每多1辆三轮车就要增加3个轮子。)(评析用表格表示数值的对应关系,具有直观性,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数值对应的变化规律,有助于培养数感。)1) 利用表格,编制口诀师:利用“表格”,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分页代码(请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课本,互相检查,再读一读,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然后展示一位学生所编的乘法口诀,让大家再读一读。)师:乘法口诀会帮助我们做乘法运算,所以要把3的乘法口诀记牢。请想想,你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向大家介绍。(在全班介绍交流时,特别要提倡或肯定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三五十五”记得牢,它加个3是“三六十八”,减个3是“三四十二”;十个
12、三是三十,减个3就是“三九二十七”等。)(评析强调利用知识内在联系加强记忆的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三、巩固应用。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7页,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2题。师:现在用“练一练”的第3题,(五)回归生活,解决问题。师:请大家都来欣赏第17页的“数学故事”,谁看懂了这个故事,并愿意说给大家听?(这个故事的教育性不仅仅体现在其中所包含的现实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淘气诚实、不贪小便宜的好品质,更值得大家学习。故事最重要的情节是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帮助学生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及意义后,再让小组合作解决淘气买书时遇到的数学问题:淘气买书应
13、付多少钱?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数学故事”不仅增添了数学学习内容的趣味性,而且打破了学科本位,加强了数学与语文学科的联系与综合;把做人的道理寓于数学故事的情节之中,是实现新课程多元目标的一项举措。)总结: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谁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重在激励进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回家后,要做两件事:把3的乘法口诀背给爸爸妈妈听;把今天的数学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考考他们知道不知道淘气还给书店多找给他的钱是多少。(评析低年级不布置笔头练习作业,但要把课堂学习自然地延伸到课后,教师可以恰当地布置一些家庭学习任务,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
14、互动,让家长了解、关注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并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或反馈给老师。)板书设计:需要几个轮子13=323=633=934=12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三四十二35=1536=1837=2138=24三五一五三六十八三七二H-一三八二十四3X9=27三九二十七教学内容:教材第68、69页教学目标:1、制作作息时间表,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3、进一步练习生活实际,培养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体会和建立较长的时间单位。教学方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手段:白纸、投影,钟表模型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口算。3X4二5
15、X6二4X9二9+9二5X8二243=324二9X2二7X2=305二126=189=6X3二182=408=364二2、填空60分=()时1时10分=()分60秒=()分1分45秒二()秒75分=()时()分90秒二()分()秒2、情景师:谁来说说你一天的时间都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时间起床,上学、第一节课等。(学生汇报)师:我们要进行有规律的生活,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1)说图意。(2)问:我们几时上第一节课?第三节呢?大家怎样就清楚的知道了呢?让学生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2、制作“作息时间表”。(1)说一说。大家上第一
16、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的时间。(2)出示“作息时间表”。每名同学均独立填写,可以按本校真正的作息时间填写,也可以自己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小组内展示、交流,提相关问题。如:第一节棵用了多长时间?以一人填写的为例,共同探究。(投影出示)分页代码根据投影,回答: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第二节什么时候下课?上午同学们在什么时间上操?你想提什么问题?谁来回答?二、实践应用请你估计一下在上学路上用去的时间,填在表中。布置:下午上学时,记住自己发出的时间,到校后向老师询问的时间,然后把自己在路上用的时间填到小组的表格里。三、练习设计1、根据实际作息时间表,说一说。(1)从8:OO到11:00,经过了时。(
17、2)从10:00到10:30,经过了分。(3)你在学校上午的时间是时分。2、算一算,说一说。内容见教材第69页“练一练”第2题。3、投影出示教材第3题。(1)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2)说一说你做这三件事时的时间。(3)算一算你做这三件事时经过的时间。4) )一节数学课()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经过()分钟,正好是1小时。四、思维训练1、上学时,你在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小组内说一说。2、画时针、分针。(1)拍球比赛开始了,共经过了1小时5分,请画出相应的表针。(2)超市全天营业为12时,请画出相应的表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同伴听。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
18、: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口算:8+9+1=2+4-3=9+6-5=18-4+2=20-7-9=14-7+5=16+3-9=7+6-4=15+3-8=2、计算下面各题。5597302658100+38-29+19-17+41-73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56-27+19=48(人)56+19-2
19、7=48(人)27T9=8(人)5629567556-8=48(人)-27+19+19-272、练一练:85-49+27=56+42-69=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四、课堂作业:1、计算下面各题。68+25-39=92-47+36=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48+32-16=39-13+47=96-34-35=87-32+45=56+21+21=93-69+25=五、课堂小结: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六、板书设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56-27+19=48(人)56+19-27=48(人)27-19=8(人)5629567556-8=48(人
20、)-27+19+19-2729487548教学内容:100以内的连减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正确掌握连减笔算竖式的写法及能够准确计算100以内连减式题。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掌握笔算连减式题。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减式题。教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X5) 口算下面各题。44+618-1124+1727-920-996-1618-9-720-5-1016-4-92、笔算下面各题:277784100+36-39-26-82二、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口述题意。一年级的小同学去游玩
21、,一共有92人,乘坐两艘船,一艘船最多乘26人,另一艘船最多能乘44人,有几位小朋友不能上船?2、独立探索,解决问题。(1)列式:92-44-26=22(人)92减44是什么意思?再减26是什么意思?(2)9248-44-26482244加26是什么意思? 92减70是什么100-54-38=(3)列式:44+26=70意思?92-70=22三、巩固练习:1、算一算89-36-27=285567164-25-17-34-12()()()()-18-25-17-7()()()()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77-33-28=96-39-45=100-91-9=5、看统计表回答问题。(1)哪
22、个班订的报刊最少?(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4)四班的小画报有多少本/小故事有多少本/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连续减法,我们在计算时可以用第一个数依次分别减去后两个数,也可以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用第一个数一起减。板书设计:列式:92-44-26=22(人)(1) 9248-44-264922(3)列式:44+26=7092-70=22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教学目标1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
23、面观察到的物体。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具准备学生喜欢的玩具、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创设情境1 .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动物(如孔雀、恐龙、狮子等),同时问:“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学生回答说是根据动物的声音。)2 .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住动物的一部分,又请学生是什么动物?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4 .生:我看见大象的长鼻子;我看见老鼠的尾巴;我看见骆驼的驼峰师: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形状,有正面的、侧面
24、的、后面的。那今天我们就玩一玩,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二、引导探索,体验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不同的物体形状1.师:请同学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XX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分页代码5 .画学生看到的汽车形状。师: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自己看到汽车的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画出来。(小组活动)6 .展示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讲讲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汽车有这么多不同
25、形状?生:因为我是从侧面看的;因为我是从正面看的;因为我是从后面看的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车形状也不同。7 .师: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XX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让学生回原位。)8 .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三、应用拓展1 .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2 .连线游戏。教科书第
26、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四、小结评价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70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3 .通过学生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
27、,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教学过程一、用生动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充满人文性的教学环境(课件出示蝴蝶画面)1 .(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动物城画面)配合音乐,师说:“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课件)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对称的衣服图形)师说:“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2 .(课件展示飞的过程)师说:“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课件出现实物)瞧,美
28、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3 .师说:“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课件出现蝴蝶图片),好吗?”二、让学生带着美的印象去尝试、自主探索,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1 .(指着蝴蝶形)师说:“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实物投影,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师又说:“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究。”2 .(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
29、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3 .师说:“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4 .师说:“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课件展示对称轴。)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分页代码5 .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课件展示其他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6 .(课件出示),蝴蝶说:“哦,我知道了,
30、我的衣服是因为”师说:“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好吗?你们能帮她改一改吗?(课件展示修改的动作,蝴蝶说:“谢谢大家!”)三、利用故事情节的推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课件展示)1 .一位长方形说:“小蝴蝶,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师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课件展示)2 .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课件展示)3 .师说:你能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4 .小结。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二)她们又来到了图形超市。(课件展示)
31、蝴蝶说:“这些图形的另一半到哪里去了?”1 .出示图1,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课件展示)2 .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课件展示)四、随着故事的结束,使学生和老师在美丽的动画中强化对对称图形的认识,进行自我评价1 .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2 .同学们真不错,能够找、画、剪对称图形,而且还帮助蝴蝶设计衣服,真希望有一天何老师能穿上你们设计的衣服。3 .让我们再一次欣赏生活中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课件展示)教学内容:点图与数新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P72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平方数,知道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就是平方数。2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知道平
32、方数的点图都能摆成正方形点图。3 .通过动手操作探究,知道一个平方数的4倍仍是个平方数。4 .通过操作演示,初步感知从1开始连续单数的和与平方数之间的关系。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平方数,知道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就是平方数。(一)观察乘法算式,引出平方数4X5=209X9=816X4=2437=2184=322X6=122X2=436=183X3=95X2=107X4=285X5=25(1)找一找,哪些算式有共同点?(2)小结: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板书)(3)我们把这样相同因数相乘得到的积叫做平方数。(二)巩固平方数1、举例:
33、还知道哪些数也是平方数。小结: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叫做平方数。2、判断:下列数中哪些是平方数?36274922616小结过渡二、通过探究,知道平方数的点图都能摆成正方形点图。要求:下面哪些数的点图能摆成正方形点图。1、3、4、5、9、10、16、(1)学生操作一一观察(2)结论:平方数的点图能摆成正方形点图。(3)观察正方形点图的个数:横行、竖行都是2,都是3,都是4分页代码小结过渡三、理解一个平方数的4倍仍是个平方数要求:你们手里有老师发给你们的正方形点图,请你先找到1的点图,摆一摆看至少要几个1的点图就能摆出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4个)学生操作:继续探究:(至少要几个4或9或16的点图就能
34、摆出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发现了什么?(一个平方数的4倍仍是个平方数)小结过渡四、通过操作演示,初步感知从1开始连续单数的和与平方数之间的关系。1、出示1的点图,问:至少再放几个1的点图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学生操作)1+3=42、4的点图问:至少再放几个1的点图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1+3+5=93、9的点图问:至少再放几个1的点图又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正方形点图。1+3+5+7=16(问:你怎么很快知道?)4、16的点图l+3+5+7+?(老师不摆了,请你闭起眼睛想一想)发现了什么吗?(不要求学生说得非常到位)结论:从1开始,连续的单数相加,所得的和,一定是一个平方数。教学内
35、容上海市数学新教材第三册P76教学目标1、通过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3、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最近,我们学校成立了一支羽毛球队。看,体育老师买来了许多羽毛球。1、媒体演示:(图)2盒,每盒3个;4盒,每盒6个。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一个什么问题
36、?陆老师和金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羽毛球?你能用算式表示吗?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板书:2X3=62X3+4X6=304X6=246+24=30二、自主探究,理解算理1、媒体演示:(图)5盒,每盒3个;3盒,每盒3个。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一个什么问题?陆老师和金老师一共买了几个羽毛球?独立尝试,列式计算交流:情况1:情况2:5X3=155X3+33=83=243X3=95个33个38个315+9=24揭示课题:5个3加3个3等于8个32、学校羽毛球队一共有多少名队员?多媒体演示:女队2组,每组6人;男队3组,每组6人。分页代码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准备怎么算?先自己说说图意,列出算式.在小组内交流一
37、下自己的算法。集体交流:情况L情况2:2X6=122X6+3X6=5X6=3036=182个63个65个61218=303、小结:(指板书)5个3加3个3等于8个3,2个6加3个6等于5个6,这些方法算起来真方便,那你能用这个方法来填一填吗?三、巩固新知,实践提高1、填一填:34+7X4=()4=()你怎么想的?板书:3个4加7个4等于10个4P76/3:独立完成;交流时奖励小星星。手势表示:24()4=9X4,()5+35=45,正确的奖励小星星。2、圈一圈,算一算:()()+()()=()()=()()个()力口()个()等于()个()奖了这么多小星星,你能算一算一共有几颗吗?请你用今天的
38、本领,先圈一圈,再算一算。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圈的,怎样算的?集体交流:你们组有几种不同的圈法、算法?(根据学生交流,多媒体演示)3、你能填出几种就填几种:8X7=()7+()7能不能用今天学的本领填一填?你能想出几种方法?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括号里的两个数的和是8)四、回顾反思,组内评价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组谁的表现最棒。五、课后思考,应用拓展课开始的羽毛球图:这道题不能用今天学的本领来算,为什么?能不能结合以前学的知识使它能?回去试试看,下节课来交流。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例1与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第2、第3题。(教
39、材第68、第70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过程,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2、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3、凭借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和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会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教学准备:写上不同文明用语的大正方体,实物数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1、教师拿出写了文明词语的正方体。谈话:同学们,这是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的每个面都写着不同的文明词,请你坐在你的位置上,头不摇动,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
40、么?指名不同方向的学生说。(学生有的说“您好”,有的说“谢谢”,有的说“对不起”。2、提出质疑:为什么他们向我们介绍得不一样呢?谁说的正确的?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吗?(板书:前面后面侧面)教师指出:侧面有两个不同的方向,左面看到我们称为左侧面,右面看到的我们称为右侧面。3、揭示课题:虽然是看到同一个正方体但是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每个面的文明词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谈话引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初步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构建新知。(1)本位观察:谈话:(出示玩具熊猫)这是
41、什么?老师为每一组同学也准备了一只熊猫,请每个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只熊猫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出示从正面、左侧面、右侧面、背面拍摄的熊猫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和黑板上的哪张照片是一样的?生L我从正面看,和第一幅图是一样的。生2:我从右侧面看,和第三幅图是一样的。生3:我看到它的圆圆的尾巴,和第四幅图是一样的生4:我从左侧面看,和第二幅图是一样的。谈话: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老师想统计一下人数,请看到熊猫正面的同学站起来。看到侧面的同学也站起来。没有站起来的同学,你们看到的是哪一面?(2)换位观察:分页代码要求:听老师口令,全体起立。请每组同学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教师做手势表示)走到本组
42、的下一张位子上去。你们现在看到的熊猫的形状和刚才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了熊猫的那一面?生1:我现在看到的是侧面,刚才看到是前面。生2:我现在看到的是背面,刚才看到是侧面。质疑:为什么大家现在看到的和刚才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讨论,交流。)生1:我们绕了一圈。生2:我们绕了一圈,我们一大组的同学位置都改变了。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座位,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熊猫的形状也不一样了。(3)情感交流:教师:看过之后,你都想对熊猫说些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熊猫”,再交换位置,进行观察,这样的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充分体现数学新课
43、程标准的理念。2、连一连(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o三、巩固新知。1、说一说。(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1题)小动物们用照相机帮大象拍照,(出示动物拍照图)这四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2、连一连。(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3题)3、猜一猜。(完成教材“练习十六”的第2题)学生填写,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展学生的思维,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看到自己的成果,体验到创新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探究意识。四、课堂小结:说一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积极发言。小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体的形状是不
44、一样的。在生活中,我们处处都要留心观察,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板书设计观察物体侧面正面后面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单元“数学广角一搭配”。教学内容分析:搭配就是排列与组合,这样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节课我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演示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意识。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喜欢思考,具有简单
45、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是学生合作意识不强,胆子也较小,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有序性不强。本节内容,学生才开始接触,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启发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归纳以及合作交流,从而掌握搭配的方法。教学目标:1 .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的活动中,能够进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复,不遗漏。2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3 .在小组合作的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教学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具准备:数字卡片、给学生准备数位表格、课件等。学具准备:数字卡片、彩笔。教法学法选择: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