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察物体》教学设计.docx(1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第67、70页内容)。教学目标1 .知道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2 .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具准备学生喜欢的玩具、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用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创设情境1.播放有多种动物叫声的vcd,请学生猜一猜都有动物(如孔雀、恐龙、狮子等),同时问:“你是怎样猜出这些可爱的动物的?(学生回答说是根据动物的声音。)4 .出示几张动物卡片,遮
2、住动物的一部分,又请学生是什么动物?5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动物的纸片,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6 .生:我看见大象的长鼻子;我看见老鼠的尾巴;我看见骆驼的驼峰师:你们看见了动物的不同形状,有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那今天我们就玩一玩,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题)二、引导探索,体验不同位置观察到的不同的物体形状1 .师:请同学拿出汽车玩具放在桌面上,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耍,并说出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小组汇报:看到的是什么形状?XX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2 .画学生看到的汽车形状。师:咱们来一个画画比赛,看谁能把
3、自己看到汽车的形状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画出来。(小组活动)3 .展示图画。请每组小组长把本组的画收集到一起,并贴在黑板上。师:请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画,讲讲画出来的形状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为什么汽车有这么多不同形状?生:因为我是从侧面看的;因为我是从正面看的;因为我是从后面看的师:原来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汽车形状也不同。4 .师:请学生交换位置,再观察,说说自己在座位上所看到的汽车的形状。XX生:我看到的是它的车门和车轮;我看到的是它的车灯;我看到的是它的车尾。(让学生回原位。)5 .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玩具(每组一个)放在桌上,坐在现在的位置上观察玩具的形状并把它画出来。(全班交流,介绍画出来的
4、形状是在什么位置上看到的。)三、应用拓展1 .找朋友。请小组每一个成员将自己的数学书合在一起,摆放在桌上,再请每一个同学从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绍看到书的形状。老师同时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2 .连线游戏。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四、小结评价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出示卡片)所以在我们的眼睛里世界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里面有我们许多数学的知识。因此我们更应该热爱我们的生活。【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5、,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2 .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3 .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4 .通过喜闻乐见的西游记故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过程】一、从西游记动画片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片,这段动画片还与我们的数学知识有关呢。所以请你认真看、认真听。(课件演示动画片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片段
6、)师:你找到了一句乘法口诀吗?它是关于几的乘法口诀?生:九九八H一o师:对了,这是关于9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二、学生合作探讨,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1 .教学“一九得九”。呈现图片(一条龙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列出乘法算式:1X9=9或9X1=9。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生:一九得九。2 .教学“二九十八”。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生:99=18,乘法算式是:2X9=18或9X2=18。师:知道口诀
7、是什么吗?生:二九十八。3 .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生:3条船时有3个9,3X9=27或9X3=27。4条船时有4个9,4X9=36或9X4=36。师:口诀是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4 .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o师:有其他方法吗?生2:刚才学习了四九三十六,就是4个9连加是36,再添1个9,也就是36再加9等于45o师: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生:第二个,简单方
8、便。小组合作观察有关6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5 .教学“九九八十一”。师:通过对前八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生:8个9是72,再添一个9是9个9,72再加一个9就是81,所以九九八H一。师:九九八十一,就是有9个9连加,真多啊!可见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确很艰辛啊!三、记口诀师:现在给半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问题1:你在记口诀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教师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用白粉笔勾出)过渡语: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问题2: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一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先和你
9、的同桌交流。(教师注意留心听与重点规律有关的内容,选择学生回答问题)问题3: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教师根据学生随机的发现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6 .记忆方法找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呢?(这些规律学生不必一一找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发现不同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律)9的乘法口诀共有九句: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它们的规律是:每句的第一个数是按19的顺序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提问:我记住了“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下
10、一句忘了,怎么办?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师:3X9=28,我算得对吗?用你的方法检查。后一句口诀的得数与前一句口诀相比,十位数大1,个位数小1。看来9的口诀算得的积离不开1、8、2、7、3、6、4、5这些数字,这样我们可以把口诀分成这样的四类:二、九,三、八,四、七,五、六。九的口诀,9乘几的积,就把几当做几十,再减几。原因:因为1个9是1个IO减1,2个9就应该是这样的2个10减2,是18,那么3个9就应该是30减3,是27,那4个9呢?(40减4是36)5个9呢?(50减5)继续,所以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课件演示)9l=10-l96=-9X2=2
11、0297=-93=30-98=-94=-99=-95=-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找到许多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如果还有想说的下课时可以讲给我听。师:除了运用规律记口诀,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记忆口诀呢?7 .记忆方法二你身上的计算器。伸出两手,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X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X9的积是27。不信,你试试。8 .记忆方法三联想法。今天我们看动画片西游记时知道唐
12、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让我们记住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这就是一种联想的记忆方法。平时我们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记过一些口诀,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口诀,所以你要做个有心人。检查记忆口诀:1 .师:有了这么多记口诀的方法,刚才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这回再试试,看看你的问题解决了吗?2 .师:谁愿意给大家表演表演?3 .同桌之间互相听听。四、练习师:现在我们运用口诀解决一些问题。1 .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2 .填空:()X9=729X()=277()=635()=45()()=36()X()=183 .小狗要环球旅行了,只有通过你的帮助它才
13、能到达指定的旅游地点(图略)。(1)搭乘飞机。下面这些计算题构成了航行路线。请读算式并说出正确答案才能到达第一站埃及。(2)乘船。小狗乘船旅行,预计9X6天到达美国。(3)做火车。遇到淘气的小恐龙挡住去路,它只管一个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中,乘数都相同,乘数是最大的一位数,猜猜乘法口诀。(4)到达法国巴黎,改乘汽车,以下题目,只有判断对了,小狗才能得到汽车。4X9=26O;97=62O;59=45O;8个9连加是17;89=720(5)最后一站是中国。里填“+”还是“一”,为什么?93=94O9;96=9509o4 .师:今天这么多同学都上了状元榜,可是你不觉得我们的这个状元榜太单调了吗?老师
14、准备了一些装饰物,让我们一起把它装饰装饰(图略)。如果状元榜的上、下两边各装饰9只彩灯?共需多少只呢?如果状元榜的四边都装饰彩灯,每边装9只,共需多少只呢?学生猜测答案。师:用你的小圆片假设成彩灯,亲自试试吧。通过实际操作,你们统一答案了吗?是多少?现在就来装饰一下,那么你们算出的36只,在哪里出现问题了?四角的彩灯被重复计算了。五、小结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二课时(第68、70页内容)。教学目标1 .使同学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 .通过学生
15、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教学重难点能辨认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一张蝴蝶形的彩纸、一件蝴蝶衣裳、两张彩色纸、一枝水彩笔、一把剪刀、尺子,各种对称的装饰品。教学过程一、用生动的画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创设充满人文性的教学环境(课件出示蝴蝶画面)1 .(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动物城画面)配合音乐,师说:“有一只蜻蜓在动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见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课件)蝴蝶说:“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来很不合身,怎么办?”(出现三种不
16、对称的衣服图形)师说:“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帮忙。”2 .(课件展示飞的过程)师说:“一路上,蝴蝶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遇见许多动物朋友。(课件出现实物)瞧,美丽的孔雀走来了,还有知了、七星瓢虫、螃蟹。”3 .师说:“小朋友,它们美吗?你能说说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学生自由回答)那咱们把它们画下来(课件出现蝴蝶图片),好吗?”二、让学生带着美的印象去尝试、自主探索,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点1 .(指着蝴蝶形)师说:“这么美的图形你想不想剪出一个来?请小朋友们拿出一张彩纸,用剪刀剪出这只蝴蝶,行吗?(实物投影,请学生说一说怎么剪的?)师又说:“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为什么不像呢?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
17、丽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状到底有什么特点,让咱们来研究研九o2 .(小组活动)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蝴蝶图形,说说它在形状上的特点。(学生通过折一折的方法,体会蝴蝶左右形状一样)怎样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状一样呢?(左右对折。)3 .师说:“我也用这种方法来折一折,剪一个对称图形。(师操作并请学生评价。)你们还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师剪得还漂亮?”4 .师说:“咱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这次谁能够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状更新颖。”(展示学生剪出的对称与不对称图形。)请同学介绍你的作品,怎样剪的?为什么这样剪?只有这样剪,左右才是对称的,我们就把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对称轴的左面和右面形状是一样的。(课件展示对称
18、轴。)师生共同合作画对称轴。5 .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对称图形。(课件展示其他对称图形)请学生举例。6 .(课件出示),蝴蝶说:“哦,我知道了,我的衣服是因为”师说:“小朋友们知道是什么原因没有做好吗?你们能帮她改一改吗?(课件展示修改的动作,蝴蝶说:“谢谢大家!”)三、利用故事情节的推进,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蜻蜓和蝴蝶来到了图形屋。(课件展示)1 .一位长方形说:“小蝴蝶,你能够找出我的对称轴吗?”师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她找一找吗?请拿出长方形的卡片,想办法、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课件展示)2 .用同样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对称轴吗?(课件展示)3 .师说:你能
19、找出圆形有几条对称轴?(课件展示)4 .小结。师说:“小朋友们真聪明,能找出同一个对称图形不同的对称轴。”(二)她们又来到了图形超市。(课件展示)蝴蝶说:“这些图形的另一半到哪里去了?”1 .出示图L请小朋友们把它们的另一半画出来。(课件展示)2 .出示图2,让学生自己画。(课件展示)四、随着故事的结束,使学生和老师在美丽的动画中强化对对称图形的认识,进行自我评价1 .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认识了美丽的对称图形.你能说说它们哪儿美吗?2 .同学们真不错,能够找、画、剪对称图形,而且还帮助蝴蝶设计衣服,真希望有一天何老师能穿上你们设计的衣服。3 .让我们再一次欣赏生活中这些美丽的对称图形。(课件展示
20、)【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4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认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大三角板、圆形纸、多媒体电脑、多媒体课件、活动角。2 .学生准备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带孔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一段录像片,大家高兴吗?生:高兴。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录像中你发现了什么?评析:课的引入抓住
21、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找角(师生一起看录像“美丽的校园”。突出:门窗上的角、花坛周围的角、操场中场地的角、小朋友做操时上下肢组成的角)师:同学们,刚才录像中播放的是什么地方?生:我们的学校。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从录像中发现了什么?生1:我发现了小朋友在做操。生2:我发现了学校很漂亮,有教室、有操场、有同学生3:我发现门上有一些拐角,操场上也有拐角生4:我还发现老师拿着的东西(三角板)上也有拐角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
22、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评析: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身边找角,并且互相说说,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教师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另一方面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二)初步感知,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生L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生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长方形)上的角。生3:我们组还找到了
23、窗子上的角、电脑上的角。生4:我们组找到黑板上的角。生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评析: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但精彩之处就在于教师没有急于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知识“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正误,把学生对角的认识自然地从生
24、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生1:是这样的(见右图)。生2:是这样的(见右图)。生3:这样才是一个角(见右图)。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见右图)。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评析: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另一方面,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的孕伏;三次指角,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三)小组合作,折角师:
25、(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生1:这张纸上有三个角。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四)动手操作,做角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学生活动:利用带孔的小棒做角)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想请同
26、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指名一个学生演示)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生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生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生3: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间往外一撑,角就变大了。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生L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捏,角就变小了。生2:我用两只手将两根小棒往中间一掘,角就变小了。生3: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把另一根一压,角就变小了。评析: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
27、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五)体验感悟,画角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学生活动:画角)(展示一组学生画的角)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电脑演示画角过程)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学生再次画角)(六)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手)这个呢?(鼻子)这个呢?(耳朵)分页代码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电脑边演示边出现名称)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
28、。(七)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2)学会了画角。(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三、巩固拓展1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好)同学们喜欢爬山吗?(喜欢)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第一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师:第3个为什么不是角?生:因为它的一条边不直。师:你答对了,奖励你们一面小红旗。(伴随着音乐升起第一面小红旗)2 .师:哪组同学愿意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
29、面图形中有几个角?(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二面红旗)3 .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回答正确后升起第三面红旗)师:在这位同学带领下,我们顺利到达了山顶,登高远眺,一切尽收眼底。有蓝天、白云、远处的山水、近处高大的树木(边随音乐说,边出现画面,最后停留在交叉的树木上)。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也有角,只要你处处留心,一定会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学内容:试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3、4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1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来源,明确每句口诀的意义。2 .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并能利用乘法口诀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3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总结能
30、力。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口诀的来源,掌握推导口诀的方法。教具/学具准备:游戏的图片、学生准备小棍若干、录音机。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学习知识时,看那位小朋友最肯动脑筋?小精灵还要给你发奖品呢!二、新课1.师:用3根小棒,看你能摆出一个什么汉字?可以小组商量。生1:我摆了一个“工”生2:我摆了一个“个”生3:我摆了一个“干”生4:我摆了一个“大”师:不管你摆的是什么?都是用了3根,那么你能列出一个乘法算式吗?生1:1X3生2:3X1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生:一个字用了3根。师:你能用口诀表示吗?生:一三得三师:有关三的乘法口诀,同学们能猜出有几句吗?生:有3句
31、,这三句是: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师:说得真好,奖励你一颗“智慧星”!(智慧星图片)能不能根据这些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吗?生1:233X2生2:3X3生3:1X3生4:3X12.师:刚才同学们总结出了3的乘法口诀,总结得很好,现在我们是不是分小组再来总结2和4的乘法口诀,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快、最好。(几分钟过后)反馈:小组1:2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两句,4的乘法口诀我们总结出了4句。小组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2的口诀是一二得二、二二得四,4的口诀是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小精灵非常欣赏你们成功的合作!(给说的好的小组发放“合作奖”)想一想在编口诀时,你发
32、现了什么?生L2的乘法口诀有2句;3的乘法口诀有3句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生2:都是从1开始的。生3:最后的一句口诀两个数都一样。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小精灵要送你一个大拇指!(大拇指图片)师: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问大家,1的乘法口诀怎么说?并说说你的想法。生:一一得一因为就一个一师接话说:是啊!一个一当然就是一了。三、练习反馈刚才你们学得很好,小精灵很高兴,小精灵要带你们去玩一玩,上哪儿去了?注意听。(放音乐)小精灵带你们来到小树林,小动物们都兴高采烈地参加动脑筋爷爷组织的有奖大赛,你们愿意参加吗?(1) 口算:(卡片出示15道题)(2)投篮比赛:(说明:每人分一张卡片)师:小白兔和小花鹿
33、进行投篮比赛,看谁投得准,投得快。(给做的快得同学发“优胜奖”)(3)游戏:“捉鼠比赛”说明:头饰上标有算式得数,卡片上有算式。黑猫队,3人;白猫队,3人。(戴头饰)师: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所有的算式卡片。(给获胜方发“合作奖”)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 .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计算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计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探算法师:告诉大
34、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想好后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4)班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
35、(2)班和二(3)班再合乘一辆车。师:谁还能想出其他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生2: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
36、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得又对又快的
37、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学生做好了,摆小棒的学生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学生是先算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学生是这么做的:5+4=9,30+30=60,960=96,得数算错了。)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应注意什么呢?(刚才用竖式计算的学生举起了手,教师请他到前面边写边介绍)生1: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生2: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
38、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生L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坐一辆车。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乘一辆车。生3:我验证的是第2个问题,30+35=65(个位相加没满十,不用进位。)65比70小可以乘坐一辆车。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一下。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 .基本练习。说出口里可以填几,(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2 .独立练习。任选一组题目
39、,用竖式做做看(找两个学生板演)。(1) 6217=36+24=(2) 384=43+17=3.我帮你检查。(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做得对吗?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生:小白兔个位相加满十,忘了向十位进1了。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To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生: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
40、写得数。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落四。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三、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多媒体出示课本13页第1题)1 .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算一下吗?(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2 .比比谁聪明。四、教师小结师: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
41、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教学目标】1 .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2 .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4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1 .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
42、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2 .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
43、书的边也长)。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3 .实践活动。(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1 .认识尺子。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
44、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2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认识1厘米有多长。(电脑演示从O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小组活动)(2)感知厘米有多长。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
45、长。睁开眼睛比画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3)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举例(电脑出示图钉,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演示它的长度是1厘米)。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的“1厘米”。(自由活动,可以用尺子量,也可以目测)汇报交流。3 .用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师:请同学们拿出黄色纸条,试着量一量它的长是几厘米。(动手测量之后,让学生在展台上演示,并说出测量的方法。同时教师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把尺子的O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师: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再量一遍黄色纸条的长。三、课堂总结1 .指导学生看书。2 .课堂总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让学生总结,教师最后进行归纳)(1
46、)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相同的物体量。(2)要知道物体的长,可以用尺子量。(3)用尺子量物体时,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四、巩固练习1 .进一步掌握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1题。2 .通过学生用长度单位(厘米)量物体的实践活动,来体验用厘米量物体的过程。处理课本练习一(第6页)第23题。(学生自己量,之后同桌互查,小组交流)五、结束语师: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短边有多长。(学生测量后汇报)师:数学的短边长是14厘米多一点,到底多多少呢?这要用到另外一个长度单位,咱们以后再学。【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8、59页“东南西北”。【教学目标】K知识目标X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辩认方向,建立东、南、西、北的方位观念,感知方向的相对性。2、认识在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应用四个方位